《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学理论说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就杜甫的《蜀相》来说,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必然具有高妙的审美艺术来支撑。对此,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章法有序,结构完整
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格律诗)的结构也有一定的章法。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以“起、承、转、合”四环节来归纳格律诗的章法。明代胡震亨的《唐音葵签》转载《诗法家数》中的话,说:“七言律诗有起、有承、有转、有合。起为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承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转为颈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在变化无穷……合为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知此,则七律思过半矣。”《蜀相》这首诗在结构上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章法。首联紧扣诗题,运用一个设问,引出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接承袭首联的内容,写祠堂内的春色,描写景物,有的称这一联为“景联”,这是“承”。颈联转入议论抒情,也就是对诸葛武侯评价,有的称为“情联”,这是“转”。尾联收束全诗,总括对诸葛武侯的悼念之情,这是“合”。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完整有序,符合格律诗的结构章法,更有益于情感的抒发。
其次,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写作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提高诗文的审美效果。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八句,包含着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法。从诗歌来看,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表明了武侯祠的地点。“何处寻”是抒情,诗人运用设问来抒发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柏森森”是描写,是对祠堂总体环境的描写。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也是景物描写,其中“自”和“空”也是抒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叙事为主,交织着议论和抒情,也就对诸葛亮的评价与赞扬。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抒情,也是议论,抒写了诗人的感叹和哀切之情。这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再次,对仗工整精巧
对仗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也称对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偶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而且还要求词性相同、字音平仄相对,用字不重复等(新诗可以宽对)。在这首诗歌中的颔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和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不但字数、结构、意义等都符合对仗的要求,而且平仄也形成相对的形式,即分别构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完全体现出了古代诗歌中律诗对仗的工对之美。
总之,我们从杜甫《蜀相》的审美艺术来看,诗人遵循了唐代格律诗的规范,表现出极高的审美艺术特征,而且很好地把艺术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表现出高超审美艺术价值,从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