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第1张

#教案# 导语教师要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并形成一定的基本法律体系,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友谊之树常青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树立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能力目标:学会呵护友谊,能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能用智慧来维护友谊。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建立友谊,如何呵护友谊。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友谊。

 难点:呵护友谊。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3.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地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建立友谊

 探究一:教材P49运用你的经验,P50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

 (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你的回答是________。

 (2)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

 (3)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

 (4)我采取主动,但是对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

 (5)小强一直内向又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

 (6)学生分享教材P50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

 答案提示:交朋友,需要开放自己,需要主动一些,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不必难过尴尬,不要气馁,只要真诚待人就总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知识模块二 呵护友谊

 探究二:教材P51上面探究与分享

 (1)你以为哪种方式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一点儿,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1)我认为倾听他的烦恼,关心支持他,帮助他学习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我会关心、理解、支持、帮助他等。因为朋友之间应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样的友谊才会更才久。

 探究三:教材P51下面探究与分享

 (1)“我”该怎么做呢?

 (2)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

 答案提示:(1)“我”应该尊重他,他不愿说的事,自己就不要问,同时“我”会暗中观察,尽自己之力帮助他渡过难关。

 (2)朋友之间应留适当的距离,这也是对朋友的尊重。

 探究四:教材P52探究与分享及方法技能

 (1)你和朋友发生过冲突吗?如果有,请写出自己的故事,不要写上自己的各字,然后请同学们一起讨论:在与朋友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处理?

 (2)学生分享教材P52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

 答案略。

 探究五:教材P53探究与分享

 (1)左图中朋友的说法,你能接受吗?

 (2)右图中朋友的做法,你能接受吗?如果不能接受,你会怎么办?

 答案提示:(1)不能接受,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彼此友谊的伤害。

 (2)不能接受。我会制止他们这种不讲诚信、违背、不讲信誉的行为,这是对友谊的伤害,我会慢慢疏远他们。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在人际交往中,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D)

 ①接触更多的人 ②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

 ③交到更多的朋友 ④被更多的人接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真正的友谊表现在(A)

 ①能与朋友共享快乐 ②能为朋友排解烦恼,分担不幸 ③能坦率地对朋友进行批评 ④永远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属于与朋友友好相处的“金钥匙”的是(C)

 ①主动给朋友提供帮助 ②向他们述说朋友的秘密 ③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 ④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小风和小未是一对好朋友。他俩都是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你认为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

 A.让老师来定夺

 B.谁的职位高听谁的

 C.相互协商,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

 D.通过抓阄来决定听谁的

 5.小丽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丽也感到似乎缺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小丽不愿与同学交往的心理。

 (2)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3)你认为小丽应该怎么办?

 答案提示:(1)小丽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理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她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2)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与同学进行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等等。

 (3)小丽应该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

深深浅浅话友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知识目标: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重点难点

 重点:友谊的特质。

 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今天上课,老师要检查昨天布置的作业。小强由于昨晚只顾玩游戏而没有做作业,他非常焦急。他看到好朋友小亮后,让小亮把作业拿来给他抄一下,否则,作业完不成,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可小亮很为难,让他抄,自己违背了对老师的;不让他抄,小强要挨批,小强也肯定会埋怨自己,他该如何做呢?

 学生讨论回答案提示:……

 师: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好朋友,小亮确实很为难,他到底怎么做才是对老师,对好朋友小强负责任的表现呢?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友谊的话题——深深浅浅话友谊。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4.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5.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6.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友谊的特质

 探究一:教材P44上面运用你的经验

 (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涂。(2)如:理解、信任、忠诚、友善、平等、帮助、诚信、亲密等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

 探究二:教材P45上面探究与分享及阅读感悟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3)学生齐朗诵古诗《木瓜》,感悟友谊的特质。

 答案提示:(1)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帮助朋友,并不意味自己会受到损失。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要共同分享,也要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探究三:教材P45下面探究与分享

 (1)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2)分享和分担是对等的吗?

 答案提示:(1)我赞成“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友谊是纯洁的、不应带有功利性的。朋友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但交友不应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这样的友谊并非真正的友谊。

 (2)分享和分担,并不是对等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但并非绝对的对等。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知识模块二 友谊的澄清

 探究四:教材P46上面探究与分享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答案提示:(1)文中的“我”期待一种纯洁的、心灵相遇的,超越物质条件、学习成绩等的真挚友谊。

 (2)因为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这比那;小美没有正确对待参加歌咏比赛的竞争。

 (3)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对方变了,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探究五:教材P46下面探究与分享

 (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2)如果朋友赢,是否意味着自己输?

 答案提示:(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只要是公平的竞争,就不会伤害友谊;反而,友谊在竞争中得到升华、深化。

 (2)朋友赢并不意味着自己输。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探究六: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答案提示:(1)“我”应坚持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而且还要劝阻小川也不做。

 (2)不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小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3)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下列属于友谊特质的有(D)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③友谊是双向的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你认为什么样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B)

 A.两肋插刀,八拜之交 B.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C.海誓山盟,推心置腹 D.甜言蜜语,各取所需

 3.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下列选项中,欢迎的同学是(C)

 A.小文:“学习那么差,我才不搭理你呢。”

 B.小洁:“就算我错了,我也不道歉。”

 C.小明:“教会你解这道题,我也很开心。”

 D.小新:“你们什么都不懂,还是听我的吧。”

和朋友在一起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我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5.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我的朋友圈

 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知识模块二 友谊的力量

 探究三:教材P40下面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答案提示:(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

 (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B)

 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

 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

 B.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C.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

 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

 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D)

 A.中学生缺乏友情

 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

 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现象

 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4.学校心理辅导站来了下面三位同学,他们的共同苦恼都是没有朋友,不受同学的欢迎。

 张超:十分健谈,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打开话匣子,只要别人一开头,他便一直说下去。而对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

 刘力: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只要听到有人夸别人,他就插进去说自己,而且一说就没完没了,眉飞色舞,直到大家各自散去,才无趣地走开。

 小明:思维敏捷,在课堂上喜欢抢答问题,但他不会尊重别人,往往是别人还没有答完问题,他就急于发表看法,而且言辞激烈,这使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反感他。

 (1)请你分析这三位同学不受欢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请分别给他们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朋友。

 (3)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

 答案提示:(1)①在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②贬低别人,抬高自己;③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等等。

 (2)张超应学会倾听,少说,即使要说也要等别人说完;刘力要学会赞美别人,这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人际交往形式;小明不应急于抢答,发表看法,要等适当的机会,语气要随和;等等。

 (3)①尊重朋友,维护朋友的自尊心,平等相待;②坦诚、积极的相互交流;③关爱朋友,尽自己所能帮助朋友;④真诚的赞扬朋友,给予对方激励;⑤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容纳朋友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要把道法课上好,应该满足:“生活化”、“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标准。

一、生活化贯穿课堂始终

    一是新课导入生活化。上课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二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三是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四是教学活动生活化。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道法课教学过程成为学生 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二、努力使课堂呈现 “开放性”

      开放性的道法课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具体包括:

      广阔的教学阵地,打破传统教学场地的限制

    互动式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体

      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如: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

      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与法治学习考核相结合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让“活动性”充盈在课堂中

      道法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由此可见,上好道法课也不易,但是上好了,学生一生受益匪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