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传言突然网红,无风不起浪,真假毫无意义,这一天早晚到来。首先,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喜迎知识分享战国时代;其次,我更同意知识分享没有疆界,鼓励平台充分竞争;再次,呼吁知识传播有版权,但不要垄断排他。
第一: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作为“知识分子”,欢呼着迎接知识分享的春秋战国时代知乎作为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的先行者,虽然率先起跑,但“有关部门”并没给知乎颁发一块独家经营的牌照。随着各大平台后知后觉,明白了知识变现这是一片蓝海,于是纷纷开始上马问答模块,谁也挡不住,也不应该阻拦。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忘了百度的早期巨大贡献。我不能不提起、、百度贴吧等先驱,可以不客气地说,现在这些“各种问答”都发源于百度知识产品。百度知识产品作为问答模式的鼻祖,据说也开始振兴问答产品,我们有理由期待和欢迎百度问答王者归来。
“今日头条狠挖知乎大V,这是要干死知乎的节奏”,这些传言一经流出,立即炸了锅。知乎叫屈,头条否认,都显得大度而高雅,我们看惯了若干“外交辞令”,相信不相信传言,这是次要的,无风不起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是不是表面一团和气、暗地下手挖角,这些也不重要,这样台面下较劲的事儿多了去了;重要的是:挖角这样的事一定会发生,即使不是这次,也是下次;你不这么干,别人也会这么干,最后大家都这么干,“问答市场”终究会走向充分竞争,直到在动态中达到短暂平衡。这是市场规律。互联经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进入春秋时代,也是民间自媒体和“知识分子”的盛唐时代。在过去资讯、明星、网红、意见领袖风生水起的同时,行业达人、知识专家、个人IP也开始崛起,使问答产品进入春秋时代,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当支付渠道越来越便捷的时候,个人知识交易变现的风口一样可以到来。平台的竞争,对于广大优质作者是一道福音,有关部门也没有规定只能结婚不能离婚,这个传言,真假不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也无法阻挡问答平台春秋战国的到来。
第二:知识分享本无边界,充分竞争既是市场规则,也是丛林法则问答产品也是知识产品,就像文学、音乐、美术、影视、论文等作品一样,进入交易市场,一方面应该受到知识版权的保护,一方面受到市场价格的保护。所以,问答平台之间的竞争,终究是优质内容的竞争;优质内容的竞争,归根于人才的竞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知乎的委屈,在于知乎本来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自己的庭院里种花弄草、岁月静好。问题是,你不能阻挡别人对你家院子里的花草的觊觎。当春风**入院,更不能阻挡“花草种子”长腿,随风飘向“更肥沃土壤”。今日头条下手之狠、攻城略地,打破了“躲小楼成一统”的局面,“知乎”不“在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能“空悲切”。
今日头条作为自媒体平台一匹鬃毛凛冽的“黑马”,依靠“精准算法、智能推荐”,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自媒体俱乐部的大咖。“精准算法、智能推荐”,不是提出最早的,但却是玩的最好的,头条有当武林盟主的野心,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他不说,不代表他不做。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像商品市场的竞争,正应景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今日头条想坐稳自媒体平台的不管是第几的交椅,天性里就奉行做大做强、赢者通吃的惯性思维,开始大举进攻问答、微头条等模块,目标指向路人皆知。自媒体就是江湖,谁当上“老大”,谁就能独占花魁,这就是丛林法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第三:作为作者不能“看热闹不嫌事大”,呼吁版权保护与市场竞价同样重要卖菜的打架,买菜的高兴。问答平台的争斗,优质作者心中暗喜。老东家光靠感情留人,留不住人心,挡不住价格的诱惑。问答模式,适应了人们对单一知识的需求,就像心理咨询和专家门诊一样的道理,我有病看病,从门户网站上解决不了个性需求,就会“挂专家号”,付一点“挂号费”,就是市场游戏规则。知乎和分答,玩的更邪乎,可以花钱提问,花钱买答案,还可以把答案再分销出去,说不定得到了答案还赚上一笔。现在的头条问答,还处于免费围观时代,扩大流量是初心,但头条垄断了问答之后呢,赚钱还是硬道理,不说你也懂的。
传言中“头条问答排他条款”,这肯定是事实。一些朋友与头条问答签约的,签订排他条款当然是市场法则。但绝不是也绝不应该是“卖身契”,这一条回答你收钱了,不能再卖给别人,天经地义,但不能阻挡你不能给别人“打工”,不能阻挡你出售其他回答。据说百度问答即将发力,能够巧妙地回避以上这些问题,给广大问答作者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让广大作者的智慧和知识在百度平台的海洋里充分涌流。最后,也不必顾虑问答平台的“一家独大”,这个时代,既有大超市,也有便利店;既有大而全,也有小而美;既有头部垄断,也有长尾效应。我预测,未来的问答市场,一定是大超市与便利店共生共存的模式。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火锅 ID:zhichanghuoguo
我认为我下面那位说的不对,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那请你去看看头条有关于动物的新闻或者视频!喷子真的是无底线,连动物也要骂!一些动物很温馨的视频,只是一个很正常的视频。评论一堆喷子。猫啊狗啊什么动物都被骂了一遍,请问这些动物好像没有惹到他们什么吧?如果这种都要喷,那他真的是素质太低了!2、我之前看过头条有个新闻,一个女明星结婚了,一个喜事。可是评论底下一下子变了味,漫骂,诅咒各种都有。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看不到的。我不想骗人,自己可以下载一个头条看看!
最近,几个明星产品的升级很有意思:今日头条问答上线了,对标知乎,还推出了图集、视频等功能;知乎在去年也发布了“读读日报”;微博不限字数了,140字这个最重要的标签竟然被干掉了。这些应用所做的事情越来越一致:都在成为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多元化内容平台。今日头条不再只是资讯客户端,知乎不再只是问答平台,微博不再是140字短消息公共发布平台。综观国内UGC平台,除了上述选手之外,还有一直深耕UGC内容的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豌豆荚去年推出的“一览”、网易正在低调发力的网易热。
为什么大家都做成了内容消费平台?
一年前,人们很难将贴吧、微博、今日头条这些平台联系在一起。现在它们却越来越相似:都是基于UGC模式的平台,支持图文、视频、投票、点赞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和互动形式,所涵盖内容性质也是越来越全面,不再专注于某一类内容:今日头条不甘于只做资讯,做了问答、支持发布图集、视频,越来越多兴趣类内容如星座、美女;微博取消140字限制不再专注于轻量级内容,意味着其与微信公众平台更像了,都支持长图文,都是基于follow关系的内容流,内容变现都是靠广告和打赏。
一个显著趋势是所有UGC平台都在将内容变得更长、更深、更全了,内容平台变得越来越重。微博不再专注于轻量级内容发布,今日头条开始“去新闻客户端化”不再只攻资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想答案有这几点:
1、争夺用户注意力
内容消费平台本质是注意力经济,通过不断创造新内容来供用户消费进而吸引其注意力。但注意力是独占式的,用户刷微博不可能同时看朋友圈。必须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花在自己身上。增加内容广度和深度、丰富内容形态、支持短中长内容,成为各个平台的尝试,简单地说就是内容平台都要做成“大杂烩”,包罗万象,每个人来这个平台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不断消费,平台就实现了沉淀和黏住用户的目的。天涯社区、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平台一直就是这样的“大杂烩”,微博、今日头条、知乎们正在跟进。
2、降低内容生产门槛
微博在宣布要取消140字时,其CEO王高飞发微博表示这是为了“降低门槛”,就有人问,要求每个用户撰写内容更多不是增高门槛了吗?实则不然,微博取消字数本质是提升了内容兼容性:长短两相宜,喜欢发长内容的进来了,所有用户都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去删减内容以顺利通过微博前端140字的过机检查了。
事实上,所有大杂烩形式的内容平台都是内容生产成本最低的,因为包容性更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百度贴吧:从氛围和产品设计上引导每个用户便捷地创造内容,用户不但可以在贴吧1900多万个主题吧中找到适合发布相关内容的主题吧,实际上,在贴吧“李毅吧”等主要大吧中,早已不再是单一议题,内容已经是“大杂烩”。对于UGC平台而言,用户是最大的生产力,必须降低门槛才能鼓励更多用户来创造内容,这也是成为“大杂烩”的必要条件。反观一些门槛高的内容平台,很容易走向“PGC”模式,例如点点网、网易LOFTER为代表的轻博客,最后都曲高和寡了。
3、迎合用户内容消费习惯
站在用户角度,人们愿意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去看新闻、去看八卦、去看星座、去看视频吗?愿意,但是会越来越不愿意。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恰到好处地满足尽可能多样化的内容消费需求,为什么要切换呢?切换是一件有时间成本的事情,而用户是懒惰的。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崛起,正是因为其拥有海量的内容。百度贴吧流量可观,用户规模庞大,同样是因为谁来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参与其中。所以微博、头条、知乎走向大杂烩,是必然。
与“大杂烩”内容消费平台相反的是“专而精”的平台,从内容形态上看有专注于视频的优酷土豆,专注于的Instagram;从内容性质上看有专注于新闻的搜狐等客户端,专注于文艺类内容的豆瓣一刻,以及类似于健康日报这样的垂直类内容平台。但从用户体量来看,综合类内容平台已占上风,并且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努力让自己成为大杂烩,例如今日头条、微博等等,未来很可能会形成“二八效应”:80%的用户注意力将被20%的“大杂烩”内容平台瓜分。
内容平台不会有寡头,但第一阵营已现
内容平台尽管都在成为大杂烩,但各自还是有很大区隔度,可谓各有所长,从用户体量来看,用户数达到亿级别的三大综合性内容平台已形成第一阵营: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最大标签实际上是“推送”,这可从张小龙饭否语录窥见一二,张小龙认为微博之后的形态一定是“推送”,微信公众平台横空出世。与微博不同,微博是“pull”式内容消费,就是一般是用户想要主动去刷微博了就去刷,而微信是“push”式,就是公众账号运营者会在某个时间将内容以“消息”的形式发给读者——后来微博跟进了,粉丝头条和图文私信。所以率先做“推送”内容,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先发优势,背靠微信这一超级App,是其第二大优势。
与微博的信息发布公开性不同,微信基于朋友圈做传播则是一个封闭内容体系,只有与微信合作的搜狗能检索微信内容。微信公众平台内容是适合以“消息”发布的内容,不兼容轻量级内容,只做重度内容。内容获取方式是基于对某个人和某个组织的关注,这跟微博相似。内容生产上介于UGC和PGC之间,不是每个人都会开通公众账号发文,所以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因为内容少而精,所以微信公众平台商业价值更多体现在内容本身上,许多大号都靠植入式的“软文”盈利。
微博:
微博支持图文消息卡片只算是基于原有内容逻辑上的改良。而去“140字”则会成为其“大杂烩平台化”的分水岭。微博在去140字同时,还在大力布局“垂直化”内容,大致可理解为微博会有类似于门户的频道化运营,通过邀请专业自媒体的方式,在财经、金融、汽车、时尚、科技诸多领域做细做深内容,近日微博还针对超过10w粉丝的微信公众账号启动了反挖计划,未来,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只会越来越像,成为重度内容平台。
与微信公众号最大不同是微博会兼容轻量级内容,短消息在可见未来依然还会占据半壁江山。由于是公开式的内容传播,所以微博更适合时效性强、讨论性强、公开性强的内容。由于微博还有公开的follow关系,所以在内容与社交结合上,微博还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
微博在商业化探索上进行了许多尝试,营销、增值都有在做,现在主要还是社会化营销上发力,可以很精准,围绕社交还有许多不同的玩法,例如与消息流结合的原生广告。
百度贴吧:
前段时间被广泛关注的百度贴吧,昔日产品形态更像是BBS,只是门槛要低许多。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百度贴吧也进行了多次改版,进行多次转型,现在定位更像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综合内容消费平台。与微博、微信最大不同是,百度贴吧不是基于follow关系的,用户不是因为关注某个人、某个媒体去消费内容,而是因为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进而加入其中生产或消费内容。这些话题可能是兴趣爱好,可能是公司组织,可能是某款产品,都可归纳为兴趣标签。事实上,许多产品都瞄准了这一点,例如QQ兴趣部落、陌陌的陌陌吧、豆瓣小组,但现在最大的兴趣内容平台非贴吧莫属。
除了“兴趣”这个核心标签之外,百度贴吧没有大V的概念,微信和微博都有,所以百度贴吧社区氛围更浓。在内容兼容性上,百度贴吧同时兼容各种长度的内容,这点跟刚刚才跟进的微博相似,不同的是,百度贴吧生来如此。所以贴吧内容生产门槛更低,已经成为大杂烩,用户活跃度很高。
跟微博一样,百度贴吧在商业变现上的潜力是营销,但它要做的是兴趣营销,掌握着海量用户兴趣,结合百度在大数据技术上的优势,做精准营销潜力很大。
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百度贴吧事实上已成为内容消费平台第一阵营,今日头条还在奋力追赶,未来或同样有望进入第一阵营。知乎是做问答出身,做读读日报等应用更多是内容输出的考虑,短期内应该还是会聚焦在问答上。鉴于微信、微博和贴吧各有特色,所以未来不大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三足鼎立的可能性更大。
内容消费平台还会有哪些变化?
内容消费平台除了都会做大做深之外,还有哪些可能性呢?我认为在未来一年内,内容消费平台至少会向以下方向发展:
1、赞赏模式全面普及
在BAT力推之下,移动支付这几年极速普及,“赞赏”成为新的用户习惯,好内容应该被赞赏,所以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都推出了“赞赏”功能,百度贴吧也在小说类等小范围贴吧中推出了类似功能,并且反馈都还不错。未来,知乎等平台都可能会上线打赏功能,让内容可直接卖钱,进而鼓励内容生产者创造更多优质内容。
2、内容形态更加多元
今日头条内容发布时可选择发布文章、图集、视频等等,不同内容在客户端有不同呈现方式,但现在百度贴吧和微信公众账号还是图文为主,尽管中间可插入、视频,但还没有单独将其当做一种内容形式,未来微信公众账号和百度贴吧是否会支持发布图集、或者做类似于优酷的视频UGC发布呢?我想很可能会。
3、彻底实现去中心化
微信公众平台和贴吧为什么受到内容创作者亲睐?因为它没有搞内容首页、编辑精选、官方排行榜这些玩意儿,完全是去中心化的运营方式,所有用户充当着编辑,知乎和微博也是这类平台。今日头条等平台则很依赖编辑推荐机制,相信未来所有平台都实现“去中心化”,用户和技术来充当编辑。
4、内容开发者概念普及
UGC内容平台以及PGC内容平台,很大部分内容来自第三方,在PC时代这些创造内容的是没有直接营收的,但移动时代,今日头条创作者、微博自媒体、微信都可从平台获得广告分成,并且收入不菲。除了分成之外,还有用户自发的赞赏模式。这就跟AppStore当初一样:有人做了App就可以直接卖钱,或者做广告盈利了,这些人被称之为“App开发者”。
各大平台都会注重对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和扶持,并给其收入分成,形成一个健康的内容生态。不同平台对内容创作者有不同名字,微博叫自媒体,微信是公众账号运营者,百度贴吧是吧友,未来它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内容开发者。随着内容平台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内容开发者将会成为被各家竞逐的香饽饽,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来了。
最近发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玩头条。其中原因有几下几个。
其一内容丰富。和其他平台相比,有娱乐,新闻,视频,电视等。最主要的是能推送到大众喜欢的内容,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其二人人能看懂。因为内容的丰富,什么都有,有专业的知识,也有通俗易懂的平民化知识。
其三增加一份副业。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口袋空空如也,人人都能发一个视频,发一篇文章,增添点收入。
其四评论优秀。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评论区就看到各行各业的状元大笔一挥。
其五人生的感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可是对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人人都想了解,在上面就能真实的展示。
其实,头条还有很多原因,不知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