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月亮分别代表什么情感?急

唐诗宋词中月亮分别代表什么情感?急,第1张

1、借月亮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交通是非常不发达的,一旦离开自己的家乡,少则半年,多则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能回去。这对于古人来说,思乡之情无疑是常有并且痛苦的。

特别是在他乡的夜晚,看到天上有一轮圆圆觉得月亮高挂空中,月圆人圆,而此时自己却和家人相隔千里,思乡之情倍增。

2、用月色的悲凉凄清,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遭遇被贬的悲剧心境。

古人一般都是为官清廉,敢于直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结果许多正直的文人遭到排挤被贬。而月亮光洁的颜色,象征着他们纯洁的秉性,还有孤高,无人理解和赏识的那种痛苦。如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3、月带有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古人,今人,一代又一代,相续无穷,而江月还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也没有始终。

月亮照耀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能够跨越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兴亡,见证历史。处于动摇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人生的渺小。

4、因其高悬空中的位置特征,亦以“月”表现阔大壮美之感。

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倾泻着清辉,带来天下一片光明,因此,有时也以“月”表现阔大壮美之感。

如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都描绘了一幅辽阔无边的大海之上升起一轮明月的壮美画面,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

5、以月写离别之伤情。

《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夹岸杨柳,参差拂动于凄凉晨风之中;天涯孤客,黯然独守于天际残月之下。柳永在舒缓而又哀恻的言辞中,传递出一种抑郁伤感的情调。

昨晚别离,还在“都门帐饮”,还在“执手相看”,今朝酒醒, “晓风”驱散了精神的麻木,惟有清凉的一钩“残月”斜挂天际,陪伴着孤独的词人。烟水迷离的凄美中,透出的是百般的思念和百般的无奈。

6、借满月倾诉闺阁幽怨。

这是一个月满西楼的静寂之夜。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夜不成眠的女词人李清照伫立西楼,推窗望月,想像着大雁飞回时,丈夫赵明诚或许会托雁传书,带来平安的信息。在《一剪梅》中,这一情境以一个倒装句推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想像夫君的“锦书”,实写自己的思念。其时,李清照结婚未久,赵明诚负笈远游,夫妇天各一方, “花自飘零水自流”,所以才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叹。词人的闺阁之思也是人间一种美好的情感。

月亏还盈,花好月圆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月满”而人不“圆”.反衬出词人内心的一种忧怨。清澈的月光、飘浮的云影、轻飞的大雁,组合成一种朦胧的境界。李清照用她独有的女性视角和人生体验感知月象,情感显得特别的细腻和婉约。

一、以明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对故乡、亲友的思念。

古时,交通非常不便,当人们因各种原因分离或远离时,便难得再相聚,就像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些人们白天可能都在为生计奔波,为仕途颠簸,只有到了宁静的夜晚,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孤苦,才会涌上心头。此时天上是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这些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眼里,月亮就是寄托人们相思的一个意象,她蕴含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是借月思乡的千古佳句。

二、以明月营造的特定意境来衬托人物特定的心境。

在不少古诗词中,有不少诗人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

也有的用明月来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忧愁的情怀。

诗人在仕途奔波中难免有失意者,这时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自然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孤苦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最著名的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一片,清冷的秋霜也开始布满天空,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象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里写了作者船泊江洲,烟雾迷蒙,又添新愁,野外空旷,远处的天比树还低,江水清澈,只有明月和自己亲近。诗中描绘了一副凄清孤苦的场景。

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白居易《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凄凉、悲伤、难舍的感情。“老大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则体现了商人之妇月下独守空船的悲凉心境及对重利轻义的丈夫哀怨的感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更是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做奇思妙想。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只好请明月把自己对老友的诚挚关切之情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三、以明月象征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或以明月象征哲理的启迪。

古代诗人大多有济苍生、安社稷、忧黎民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对统治者极度的蔑视和决绝,对现实世界极度的失望,并坚持寻找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即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热切追求。其千古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更是诗人远大抱负的生动写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则体现了一种洒脱、狂放的人生态度。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过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山川依然,曾经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的石头城那六朝的繁华已经空无所有,只有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照着这久已残破的古城。诗中融合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景也暗。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了丰富的吟月诗词。

在诗篇中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

古诗中的"月"可以理解为这么几种含义:它象征聚散,以月圆比喻人的团聚,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最有名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也意指思念亲人、怀想故乡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已成经典、妇孺皆知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浪迹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表达了久离故乡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引起共鸣

唐朝诗人刘方平的咏月诗以写景为主他在《月夜》一诗中写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汽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中月色宁静,月影偏斜、星斗移位,寂静的庭院初闻唧唧虫声,清新诱人另外,"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也富有诗意,犹如听一曲美妙的音乐,连同海上明月在耳畔流动。

《水调歌头》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