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所有的作品概述

拜伦所有的作品概述,第1张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Don Juan) ,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杂志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伦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The Giaour,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海盗》(1814)、《柯林斯之围》(The Siege of Corinth,1816)和7部诗剧,如《曼弗雷德》(Manfred,1817)、《该隐》(Cain,1821),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 1822)。 1823年初,希腊抗土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Don Juan,1818-1823),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他的诗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唐璜》在百度文库上的链接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376c86868762caaedd33d4e1html至于不同版本的,那估计要去多翻几本书了。在网上肯定是找不到的。希望上面的对你有帮助

鲁迅评价他“立意在反抗”。

拜伦自己说:“我始终只具有两种情感:酷爱自由,厌恶伪善。”

歌德笔下欧福良的化身。

寿命不长。人格与诗歌完美的统一,令世人惊讶。既用自己的诗歌又以自己的人格建立自己的纪念碑。

政治上,是一切专制制度的死敌。

个性上,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但这种个人主义受天生良知的驱使而变为统摄整个欧洲精神的大我,而一生颠沛流离,哪里有硝烟就奔向哪里。崇尚自由,不自由毋宁死。

身世与创作的关系。天生叛逆的性格,十几岁时就反对现行制度。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勾留他的兴趣。渴望自由,憎恨一切方式的专制和压迫。但他心中的自由是很抽象的、模糊的。用传统的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没有受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完全是由于性格与良知的完美结合而达成如此成就。

拜伦是一名在文学体裁上涉足广泛的诗人,他的诗作包括短篇抒情诗、长篇诗体小说、叙事诗、长篇讽刺诗和诗剧等,《拜伦诗选》收入了除诗剧以外各种类型的诗作,可分为短诗、长诗选段和长诗3个部分。

短诗部分内容多为悼亡、怀古和爱情及身世的慨叹,另外还包括了一些政治诗。

《诗选》第二部分是长诗选段,主要摘自拜伦的两部代表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

前者是代表诗人诗艺成熟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开头两章写于欧洲大陆旅行时,1812年一出版便使拜伦蜚声诗坛,按诗人自己的说法是一夜醒来就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唐璜》是拜伦最后一部长篇作品,尽管未能完成,但仍然是拜伦一生中丰碑似的作品。它内容丰富、气势宏伟,因其犀利的批判锋芒而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的积弊”的百科全书。第三章中“哀希腊”部分可以独立成篇,气势悲壮、音节铿锵,充满慷慨激昂的情感。

《诗选》最后一部分包括了《科林斯的围攻》、《锡雍的囚徒》、《贝波》、《审判的幻景》和《青铜世纪》五首长诗。《贝波》讲述的是威尼斯的狂欢节中,一个久别家乡的丈夫回到家中,却发现妻子另寻新欢,最后以一杯咖啡解决纠纷的故事。笔调亦庄亦谐,将狂欢节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在爱情、婚姻上的轻浮风尚渲染得淋漓尽致。《青铜世纪》讽刺并揭发了1822年召开的“神圣同盟”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拜伦的诗作中有许多以东方为背景或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诗篇,如《海盗》、《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等,它们都充满了东方情调和富有浪漫气息的华美想像与激情,而这得益于长期的漂泊生活带给他的广阔的视野。

  昔日依依别

  昔日依依惜别,

  泪流默默无言;

  离恨肝肠断,

  此别又几年。

  冷颊向愕然,

  一吻寒更添;

  日后伤心事,

  此刻已预言。

  朝起寒露重,

  凛冽凝眉间—

  彼时已预告:

  悲伤在今天。

  山盟今安在?

  汝名何轻贱!

  吾闻汝名传,

  羞愧在人前。

  闻汝名声恶,

  犹如听丧钟。

  不禁心怵惕—

  往昔情太浓。

  谁知旧日情,

  斯人知太深。

  绵绵长怀恨,

  尽在不言中。

  昔日喜幽会,

  今朝恨无声。

  旧情汝已忘,

  痴心遇薄幸。

  多年惜别后,

  抑或再相逢,

  相逢何所语?

  泪流默无声。

  评析:

  George Gordon,Lord Byron(乔治-戈登-拜伦 1788-1824)英国诗坛上有争议的“怪人”和“浪子”。

  这首诗回忆了与爱人分别的情景和感受以及后来的心情。诗中,诗人情感真挚,毫不矫揉造作,真情动人。“In silence and tears”的重复,不仅使全诗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而且强化了过去和将来不会更改的气氛;另一方面,诗人运用了较短的诗节和众多的断开的句子,暗示出他的难以压抑的、无法平静的痛苦心境。

  经典爱情诗——拜 伦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

  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

  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

  比一切更甜蜜的,是初次的热烈爱情--它是唯一独尊的。

  女人有一句赞美她的话便可以活下去。

  女人是男人的伟大创造者。

  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拜伦和雪莱:两位传奇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黑暗的黎明

04-29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导语:18世纪末期,一股叛逆的风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这就是浪漫主义。他推翻了古典主义对于欧洲文坛的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便是雪莱和拜伦。他们是诗人吗?是的,但是他们不仅仅是诗人。

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他们将诗歌作为武器,鼓舞人民从压迫与剥削中站起来。他们的诗歌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仇恨,反对势力诬陷他们、诋毁他们。但是这些并没有摧毁他们的脊梁,反而使他们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雪莱:他的死亡是世界的损失

1792年,在英国的一户贵族家庭中,一位未来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诞生了,他就是波西·比希·雪莱。他从小就在贵族学校学习,但是这个时期的教育被教会紧紧地握在手中,而雪莱对教会进行的蒙昧主义教育感到不满。

卢梭

1810雪莱对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两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是在这个时期他阅读了启蒙作家以及唯物主义的书籍。对雪莱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葛德文的《政治正义性的研究》。他因为发表了无神论的论文,而被学校开除,父亲也与他断绝了关系。

被学校开除后,雪莱来到了爱尔兰,并积极鼓励人民反抗英国的压迫。之后,雪莱又回到了英国,继续从事写作,他将诗歌当做武器,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1813年,《麦布女王》正式完成,这首长诗反映了雪莱对于现实、政治、哲学等多方面的看法。雪莱批判了封建阶级的专制,谴责了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剥削,宣扬了对自由社会的幻想。这首诗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的憎恨,在统治阶级的污蔑与迫害下,雪莱不得不离开了英国。

雪莱

离开英国之后,雪莱来到了意大利,并在此定居。定居意大利之后,雪莱仍旧专心从事写作。不久,雪莱就创作出了第一部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也代表着雪莱的创作进入了颠覆时期。

这部作品虽然主要描写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但是也有一部分内容是在描写饥饿、贫困、压迫对人民所造成的灾难。这部作品还预示了革命的必将到来,以及革命胜利后的美好世界。

1819年,这一年英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即反动势力对工人发动了"彼得广场残杀事件"。这件事对雪莱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雪莱的革命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彼得广场

这个时期,他对英国统治阶级越来越厌恶,彼得广场事件也使他意识到文学创作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之后,他创作了很多宣传革命的诗歌,这些诗歌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作品将自然景物与革命热情结合在了一起。

29岁时,雪莱在渡海中遇难,很多人都对他的去世感到惋惜,如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短暂的人生中,雪莱用诗歌鼓舞被压迫的人民参与到革命斗争中。

拜伦:我的一生就是一场斗争

拜伦的出身和雪莱的很相似,都出生于贵族家庭。但是拜伦的家庭虽然古老,但是已经彻底走向了没落。拜伦是在剑桥读的大学,在大学时期,拜伦就已经受到了启蒙主义的影响。

雪莱

拜伦读大二的时候,他的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出版了。这部诗集中的作品,体现出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贵族阶级的批判。正是因为如此,诗集刚刚发售没多久,就受到了反动势力的攻击,但是拜伦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写下来了一首诗,对反动势力进行了反击。

大学毕业之后,他成为了上议院的议员。之后,他又游历了欧洲各国。这一次游历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广泛。同时,他还同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有了接触。

拜伦的游历进行了三年,在回到英国后的第二年,拜伦就发表了最著名的诗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虽然这个时期拜伦只完成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创作,但是就已经受到了英国读者的欢迎。正是因为这部作品,拜伦一举成名,而这部作品也是拜伦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插图

拜伦回到英国的时候,正是卢德运动在英国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英国的议会,正在讨论关于处死破坏机器工人的法案。拜伦知道这件事后,发表演说反对使用暴力政策。可是上议院并没有接受拜伦的建议,反而是通过了这一部暴力而血腥的法案。

在发表演说之后,拜伦就在英国的报纸上发表了诗歌《<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定者颂》。这首诗歌揭露了议会反人民的本质,指出议会、法院等其他国家机关都只是在保卫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维护人民的利益。

这首诗歌还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出了立法者凶残的真实面貌。在最后的,拜伦还指出如果统治阶级仍旧选择使用暴力的手段镇压工人运动,那么他们迟早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拜伦

当发表第一次演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时,拜伦又发表了第二次演说。这一次,拜伦在议会的演说中,对英国对爱尔兰的奴役政策表示了猛烈的抨击。也就是因为这两次演说,英国统治阶级对拜伦很值如果。

没过多久,欧洲的反对势力日益强大,在法国发生了著名的波旁王朝复辟事件。这件事使得拜伦十分不满,同时也使他充满了失望与悲观。拜伦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好孤独,也对自己的努力充满了怀疑。

在这种孤独与苦闷思想的影响下,拜伦创作出了一组传奇诗,这些诗歌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这些诗歌中,拜伦塑造了孤傲、叛逆的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对欧洲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拜伦

拜伦的诗歌中充满了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使得英国的统治阶级对拜伦的仇恨越加严重。1816年,反动势力对拜伦进行了诽谤污蔑,使得拜伦只能离开英国。

离开英国后,拜伦前往了瑞士。也是在这个时期,拜伦认识了雪莱,并与雪莱成为了朋友。拜伦受到了雪莱革命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拜伦的创作中表现出了浓郁的革命色彩。同时,他还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三章创作完成。

1816年,拜伦前往意大利定居,并组织了烧炭党人的革命运动。在意大利,拜伦与人民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他还密切地关注国际局势。这个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文学创作的成果超过了之前的阶段。

这个时期,他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四章。这个时期他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如《该隐》、《别波》、《唐璜》。拜伦还创作了《青铜时代》,发表了对于拿破仑以及波旁王朝复辟的看法。

《唐璜》插图

烧炭党起义失败之后,拜伦离开了意大利,前往了希腊。来到希腊之后,拜伦鼓励希腊人民发动战争反抗土耳其的压迫。并成为了希腊民族运动的领导者,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患了寒热病,没过多久就医治无效去世了。

拜伦式英雄与对自由的向往

对专制势力的反叛,是拜伦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在拜伦的诗歌中,他表现出了对封建强权统治的批判和反抗。拜伦还在诗歌中塑造了孤独的反叛者形象,这些人物身上也带着他的影子。

拜伦笔下的形象都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顽强、孤傲、坚定。如诗歌《海盗》中的康拉特,他想要闯出一番事业,可是黑暗的社会却使他的才能没有发挥的余地。康拉特并没有选择放弃,反而是成为了海盗,与专制的社会进行对抗,他的气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拜伦

上面所提到的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就是拜伦式英雄。他们是叛逆的反抗者,黑暗腐朽的社会并不能使他们屈服。这种孤傲叛逆的人物形象,对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拜伦的诗歌还对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的诗歌还揭露了欧洲专制统治和贵族强权统治的丑恶行径。这种讽刺和揭露,在《唐璜》中到达了顶峰。

《唐璜》是一部诗化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唐璜在欧洲各国的生活经历,描绘了欧洲广阔的社会现实。小说中,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地丰富。《唐璜》讽刺了神圣同盟和欧洲的反动势力,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拜伦的诗歌还表现出了对于自由的向往与热爱,同时还表现出了对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与歌颂。拜伦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他表现了对于专制统治的痛恨,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时,还借拜伦式英雄,表现了对于自由的热爱。

结语:拜伦和雪莱是两位传奇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还是坚定的革命主义者。他们的一生,都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战火中、在诋毁中,他们坚定地走在人民的前面,永不放弃。

拜伦曾说,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战争。是的,我相信比起诗人,他们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位战士。没有什么可以摧毁他们的信念,诗歌是他们的武器,思想是他们的铠甲,

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809年发表的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大学毕业后,拜伦成为贵族议院的世袭议员。因受到歧视,他于1809年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大大开拓了政治视野。旅行归途中,他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这部作品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表现出一种积极斗争,争取自由的精神。拜伦其他优秀作品还有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耶》和《科林斯的围攻》)、长诗《锡隆的囚徒》《普罗米修斯》《路德派之歌》,诗剧《曼弗雷德》《该隐》,政治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青铜时代》长篇叙事诗《唐璜》等。1824年,拜伦在参与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时,因病去世。他的诗作充满斗争精神,并塑造了反抗社会的叛逆者“拜伦式英雄”的群像,在传播中也产生了超文本的影响。

拜伦是英国伟大的诗人。拜伦是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文坛的重量级人物。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拜伦诗选》是我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和对异国世界的向往。译者查·梁铮先生是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和翻译家。他创作了《赞》、《八首》、《爱情》、《自然梦》等经典诗篇,至今仍对青年一代的审美产生深远影响。

拜伦精神自由,富有骑士精神。他亲自在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游历和考察,写下了大量歌颂爱琴海、斯巴达等地的不朽诗篇。《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用很长的篇幅写出了诗人的东方知识,气势磅礴地展现了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等地的历史遗迹和灿烂文明。

优秀的诗人描绘独特而古老的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为了留恋或者沉醉于过去,还关注着脚下这片火热的大地,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诗中的台词不亚于美丽的风景画,让读者徜徉在拜伦分行的抒情文字中,产生独特的审美联想,极大地激发了欧洲青年的猎奇心理。优秀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任何时代的读者都会被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文字所震撼。拜伦一生追求自由,他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影子,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无论是《海贼》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还是《恰尔德·哈罗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进取心,充满叛逆精神,却找不到出路,郁郁寡欢,四处漂泊,不知所措。此外,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女性细腻的情感,《唐璜》就是典型的作品。唐璜一生风流倜傥,但也陷入空虚苦闷的境地。在他消极堕落的情绪中,他好斗、叛逆、勇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7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