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比周恩来小约20岁。他从小酷爱戏剧。少年时期,他受田汉“南国社”及“摩登社”很大影响和启发。1936到1937年间,赵丹先后主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这两部优秀影片,被公认为是中国30年代**的代表作,在世界**史上也享有盛誉。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丹立即参加了公演抗战名剧《保卫芦沟桥》,并投身于“抗日救亡演剧三队”。年青的赵丹把不满周岁的爱女托付给外婆照顾,结队从上海出发,沿着长江来到武汉,沿途巡回演出抗战戏剧,唤起民众。
在抗战初期的武汉,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给10个抗敌救亡演剧队全体队员作动员报告,他们认识了,一见如故。赵丹接受了周恩来布置的任务,全力以赴投入义演献金活动。从此周恩来常对人们说:“我和阿丹是老朋友了!”赵丹常对人们说,他一生最敬佩的不是别人,是周恩来!抗敌救亡演剧队在周恩来、阳翰笙的领导下,辗转来到重庆。赵丹在重庆公演《全民总动员》、《上海屋檐下》、《阿Q正传》等话剧,周恩来经常去观看赵丹的演出。
1939年秋,满腔热情的赵丹与好友徐韬、王为一、朱今明等10人结队赴新疆开拓新剧工作。当时新疆由盛世才统治。盛世才宣布“和平、建设、民主、民族平等、亲苏、团结”的六大政策,以进步的表象迷惑了一些人。周恩来在重庆了解到盛世才是“假革命、真投机”,盛世才政权已经逐步暴露出反动的本质,听说赵丹等人已经出发前去新疆,周恩来连忙派阳翰笙、冯乃超等赶紧去把赵丹接回来。冯乃超一直驱车追到嘉峪关,可惜没有来得及追回赵丹他们这支文艺队伍。
果然不出周恩来所料,赵丹等人遭反动军阀盛世才迫害,于1940年5月被捕,入“迪化监狱”关押四年之久,形势万分险恶。周恩来和阳翰笙多方设法营救他们出狱。赵丹等人九死一生从新疆回到重庆,周恩来又设宴给他们压惊。1945年春,赵丹回重庆后重返舞台,导演了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受到热烈欢迎。抗战胜利,赵丹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
解放前夕,根据阳翰笙同志等地下工作者的策划,赵丹开始在昆仑**公司主演历史巨片《武训传》(上下集),解放初期方才完成并公映。想不到,赵丹主演的《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都受到极不公正的严厉批判。这以后,赵丹有整整四年不能拍**——尽管如此,周恩来还是保护和帮助了赵丹,当时,以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艺术活动为缘由,周恩来指示把赵丹从上海调到北京,主演了郭沫若的历史名剧《屈原》。
从1954到1964年间,赵丹重上银幕,主演《为了和平》、《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青山恋》和《烈火中永生》等,达到了他一生表演艺术的高峰时期。这一切,跟周恩来的关怀、爱护是分不开的。
周恩来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之余,喜欢跳交谊舞。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每年赵丹要到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年会,或者为**事业出差,经常应邀参加周恩来举办的舞会。有时周恩来为了让赵丹赵青父女俩在晚会上及时欢聚,还特地打电话通知,并且专派他的警卫员乘坐总理的小轿车来接父女俩。
周恩来经常选赵青为第一个舞伴,然后他就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赵丹、赵青父女俩翩翩起舞。一次晚会上,周恩来把赵丹请到身边谈心。赵丹向周恩来诉苦,说是上海的“棍子爷们”(指当时在上海主管党务、宣传工作的柯庆施、张春桥、姚文元等)老要整他:“抓住我一两句话无限上纲,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批得人人灰溜溜的真没劲!”周恩来鼓励赵丹:“不要害怕,有什么说什么!放心演好你的戏、拍好你的**,这就是你最大的任务。我了解你。”为这个,亲友们总是劝告赵丹:“管住你的嘴巴别走火!”但是心直口快的赵丹有时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赵丹激动地对周恩来说:“总理呀,请你给我发一张免斗牌!请棍子老爷们不要再斗我!不要随便对我们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我是个艺术家,不是什么政治家。请关照他们别用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我,请用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我!让我心情舒畅一些,发挥我的特长,好好为国为民拍它几十部杰出的影片……请你一定要给我发一张免斗牌呀!”
1961年周恩来主持广州会议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就是说,脱下了反动剥削阶级的帽子,加上“工人阶级一分子”的桂冠。这是赵丹最高兴的时刻。
1962年在北京香山举行的全国**讨论会上,为了一个艺术问题,赵丹竟然跟周恩来公开争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不肯相让。周恩来只好说:“你赵丹是一家之言,我周某人也是一家之言嘛,两种观点可以同时并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你赵丹完全可以不同意我周某人的看法,坚持你自己的看法。这是正常的。这是你作为艺术家的权利嘛!”
周恩来总理还喜欢请赵丹一起吃饭,他甚至给赵丹起了一个外号,因为赵丹胃口特别好,吃到最后总是把满桌子的残汤剩菜一扫而光,所以周恩来开玩笑叫他“赵光腚”!
有一年中秋节,周恩来、邓颖超特意请赵丹到中南海西华厅他自己的家里,共桌吃螃蟹。持螯对菊,赏心悦目。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白风清之夜,赵丹竟然敢说:“总理呀,你知道我是艺术家,不是弄臣!艺术家有良心,不会拍马屁;弄臣尽拍马屁,可没良心哪!”
说得周恩来哈哈大笑:“好!我最欣赏阿丹这豪放不羁的个性!”
岂不知后来赵丹就为这“豪放不羁的个性”被江青一伙迫害得死去活来。
白杨回忆道:“阿丹为人奔放、洒脱。性格坦率、爱诙谐。出言机智幽默,有时令人捧腹不已,给人以感染、以欢乐;有时又语多痛快淋漓,往往一针见血,赤诚相见……”
因此,周恩来觉得他在**界最知心的老朋友之一就是赵丹。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一直到“文革”前夕),他们俩每年都要见面好几次,谈话推心置腹,真是莫逆之交。 粉碎“四人帮”以后,赵丹并没有立刻得到“彻底平反”。相反地,上海市有关部门中仍然有“四人帮”的残余分子掌权,他们不让赵丹重登舞台、重上银幕。1977底,赵丹专案组才宣布恢复他中共党员的组织生活,给赵丹做的政治“结论”,仍然带着一个“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的尾巴。赵丹坚决保留自己的“不服”意见,没有在这个“结论”上签字。
1977年迎新晚会在文化广场举行,赵丹和白杨复出,首次露面朗诵纪念周恩来的散文诗《中南海的灯光》,受到全场一万多群众的热烈欢迎。
由此,赵丹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愿望:要在银幕上扮演周恩来总理,让周恩来的艺术形象在**中复活、永生。他还一心想自己导演、自己主演。赵丹看到一部反映北伐战争、南昌八一起义的历史剧本《八一风暴》,顿时心潮澎湃。后来,赵丹约了几位朋友,从上海到江西南昌、九江,攀庐山、访安源;又转向武汉三镇、登黄鹤楼;然后南下广东,探询黄埔军校旧址……为了改编**剧本《八一风暴》,他不辞劳苦,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上级领导机关未予批准,《八一风暴》没有拍成。
然而,过了些时候,赵丹的老搭档张瑞芳又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阿丹!我们推荐你在《大河奔流》里扮演周恩来总理!这下子可让你过瘾了吧?”
赵丹眉开眼笑,像个孩子一样蹦跳起来。北京**制片厂准备拍摄《大河奔流》的正式邀请书来了,郑重通知他在该片中扮演周恩来。赵丹看了李准执笔的**剧本,研究、推敲后,皱着眉头说:“这个本子,还是帮派味儿不轻!有些地方装腔作势……要好好修改!”
但他反复考虑以后,又表示:“这毕竟是周恩来总理的艺术形象第一次上银幕啊!我要全心全意尽力而为,这是对周恩来总理最好的纪念呀!”
当时北影厂约定的导演是谢铁骊,主演是张瑞芳。在影片筹备期间,也把赵丹邀请来了。
赵丹应邀住进招待所,对女儿赵青说:“向你请假一个月,别来打扰我!”
他每天忙着仔细观摩周恩来生前的纪录片,认真研究文献资料,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琢磨周恩来的神态表情和心理活动。为了使得下巴变成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丰满宽厚,特地请牙科医生在内腮充填了软塑料。赵丹又把脸膛绷起来……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和努力实践,拍出“试妆照”来,真跟周恩来一模一样!张瑞芳看了,兴奋得大叫大嚷:“周总理复活了!”
但是,过了几个月,正式拍**的时候,却把赵丹撤换了下来,赵丹对此勃然大怒,他跟黄宗英一起去找当时文化部的黄镇部长,询问:“北影厂给我发的是正式邀请书,为什么又翻脸不认呢?我赵丹到底有什么问题?究竟为什么不让我演周恩来?”部长说:“不就是一个戏吗,不让演就别演,以后再演嘛!”赵丹忍无可忍,立刻回嘴:“我说你不就是一个部长吗,别做了!以后再做吧……”
后来一些小道消息传到了赵丹耳朵里,某位将军认为:“赵丹太有名了,如果让他演周恩来总理,观众只认得赵丹,会影响影片的政治效果。”又听传说,某位官员认为:“赵丹历史上跟江青的关系究竟怎样,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因此赵丹演周总理不合适。”赵丹闻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后不再争辩——白天变得沉默寡言,夜晚却一个人蒙在被子里痛哭……
三年后,赵丹满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1980年10月5日清晨四五点钟,赵丹忽然异常清醒,目光明亮,话语清晰。妻子黄宗英意识到,这是回光返照。医生和家人一直瞒着赵丹,他得的是癌症。赵丹其实知晓自己的病情,只是从未揭穿大家善意的哄骗。可这次,赵丹突然向妻子交代身后事。黄宗英没有表现出惊异,只是抚着赵丹的手静静地听。10月10日,赵丹去世。赵丹去世前两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被人们称作“赵丹遗言”。
1980年9月,《人民日报》文艺版开展了“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赵丹的文章,就是作为这场讨论中的一篇。 赵丹在文章中写道,“《人民日报》正开展‘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看到‘改善’‘搞活’的标题,颇喜;看到‘编者按’中‘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改善,通过改善来达到加强,在这方面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又忧心忡忡了。”“我们有些艺术家——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艺术家,一听到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会条件反射地发怵。因为,积历次运动之经验,每一次加强,就多一次大折腾、横干涉,直至‘全面专政’。”
赵丹说,“至于对具体文艺创作,党究竟要不要领导?党到底怎样领导?党领导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党领导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连演员身上一根腰带、一个补丁都管,管得8亿人民只剩下8个戏,难道还不能从反面引起我们警觉吗?” 。赵丹在文中质问:“哪个作家是党叫他当作家,就当了作家的?鲁迅、茅盾难道真是听了党的话才写?党叫写啥才写啥?!”“并不是哪个党、哪个派、哪级组织、哪个支部管得了的。非要管得那么具体,就是自找麻烦,吃力不讨好,就是祸害文艺。”赵丹还说,“各文学艺术协会,各文学艺术团体,要不要硬性规定以什么思想为唯一的指导方针?要不要以某一篇著作为宗旨?我看要认真想一想、议一议。我认为不要为好。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史上,尊一家而罢黜百家之时,必不能有文艺之繁荣。”
赵丹还说到“外行领导内行”问题,提出“为什么要死死拽住那么多非艺术干部来管住艺术家们呢?有些非艺术干部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有所作为的。可是,如今那么多‘游泳健将’都挤到一个‘游泳池’里,就只能‘插蜡烛’了。” 。赵丹以自己筹拍《鲁迅》为例说,1960年试镜头,反反复复,胡须留了又剃,剃了又留,历时20年,最终还是没拍成。赵丹还指出,文艺创作是最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不能搞举手通过!可以评论、可以批评、可以鼓励、可以叫好。从一个历史年代来说,文艺是不受限制、也限制不了的。
赵丹的文章发表在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五版头条。文章见报当天下午,时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的袁鹰带着报纸去医院,赵丹病势垂危,正在抢救。黄宗英含泪告诉袁鹰,她上午告诉赵丹,文章发表了,赵丹眼珠动了一下。
华歆与郑泰等同僚人从小路步行出武关(今陕西商南县),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独行,
想要和他们一起避难,所有人都同情老人并同意让他随行,只有华歆说:“不可以,现在处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患害,都要讲究一个‘义’字,现在无故接受一个外人,又不知他品行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将来如果发生什么事情,能中途抛弃他吗?”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就带他同行,走到半路上,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众人都想抛弃他不管,只有华歆说:“既然当初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于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对这件事,大家都称赞华歆的仁德。 华表,字伟容,华歆长子。
华博,华歆次子。
华周,华歆幼子。 华廙,字长骏,华表长子。
华岑,华表次子。
华峤,字叔骏,华表三子。
华鉴,华表四子。
华澹,字玄骏,华表五子。
华简,华表六子。 华混,字敬伦,华廙长子。
华荟,字敬叔,华廙次子。
华恒,字敬则,华廙幼子。
华颐,华峤长子。
华彻,华峤次子。
华畅,华峤幼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成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
起初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孙策崛起江东之际降于孙策麾下,但一直到孙权时皆未获得明显的重用。赤壁之战后,孙权采用顾雍之策,企图制造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以坐享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华歆为使,北上晋见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后,华歆随即被曹操任命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变成曹操的幕臣。
由于曹操擅权凌上,汉献帝与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但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拏见曹操并处死(事实上入宫搜伏皇后并揪其发一事,三国志武帝记中,裴注有引注曹瞒传提到此事,此一记载在维基文库中的三国志中也能见到)。数年后,曹操病逝邺郡,群臣还在议论世子曹丕如何继任之时,华歆便急急自许昌赶来,并拿出汉献帝的诏命,确立曹丕继任的法统正当性。华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来是因为华歆早料到会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诏,并威逼汉献帝追认。华歆也由于此功,成为新王曹丕的亲信,继续留在权力核心。又当曹丕欲篡汉自立的时候,华歆深谙曹丕恐惧顾虑世间的骂名,于是担纲扮演逼宫的黑脸主角,强逼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成为曹魏开国的大功臣。
在京剧《白逼宫》中,汉献帝刘协幽居深宫,皇位不保,乃与伏后商议,草就血诏,嘱其父密图汉贼,曹操获悉,带剑入宫,杖毙伏后,毒杀其子。这出戏川剧的名称叫《血带诏》,而湘剧的名称直接就叫《华歆逼宫》。剧中曹操派华歆“勒兵入宫”,华歆“坏户发壁,牵后出”,他进宫收捕伏后并将她毒死,还把她所生的两个小皇子杀死,皇后兄弟及亲族死者甚多。
作为戏剧人物的华歆还出现在京剧《受禅台》(又名《献帝让位》)中,剧中的汉献帝刘协,挂白须,着素衣、手捧玉玺,满怀丧国之痛,唱腔凄惨;太尉华歆,金冠玉带,翎羽高挑,按剑逼帝,挥来使去。 年份作品饰演者1994 三国演义宋戈
秦宝林 1994新洛神(歌仔戏)阚水源1999一代枭雄曹操张振寰2002洛神萧亮2004武圣关公史佳定2010三国张喜前2013新洛神李槐龙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似乎已经成了戏剧界的金科玉律。但是,从戏剧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的戏剧冲突论,仅仅是人物行动的冲突。这种冲突本质上只是戏剧展开的手段而已。戏剧的艺术平衡才是戏剧的目的,戏剧的生命。
优秀的戏剧,以其艺术的完整和统一,构成了呈平衡状态的戏剧艺术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又包含着平衡的子系统(形式、内容、舞台表演等)和亚子系统(如结构、宾白、眘乐等〉,这些位于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系统,其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有同一性,又有一定的对立性。正是这种艺术的同一性和对立性,才导致各个层次戏剧系统的统一与分立。戏剧凭借这种艺术的统一,展开和解决各个层次戏剧系统的冲突,并最终导致戏剧艺术平衡和艺术价值的实现。
戏剧各个层次系统的矛盾运动,有对立有统一,相辅相成而达到艺术的平衡。戏剧的这一矛盾运动,形成了戏剧各个层次两种艺术力的交叉和运动。其一是戏剧的艺术离心力,这就是各个子系统、亚子系统中的对立因素,它的使命似乎在于使戏剧走向四分五裂,并最终导致戏剧的非艺术化。其二,避免这种非艺术化的是戏剧的艺术向心力,它的使命在于使各种离心力消减,以求得戏剧的完整统一,从而完成戏剧的艺术使命。戏剧的艺术平衡,实际上是戏剧的这两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心力与向心力,在戏剧各个层次的系统中,以及在戏剧整个大系统中,有时会以单相力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会以合成为的形式出现。故戏剧就有整体与局部的平衡与非平衡。《茶馆》、《雷雨》等剧,因其形式与内容这一子系统艺术向心力与艺术离心力二力的作用,达到了戏剧的艺术平衡。京剧《群英会》中,曹操与孙权、周瑜、孔明、黄盖的行动构成了戏剧人物这一亚子系统的离心力与向心力,其中,又以周瑜、孔明的行动构成丫季子系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在戏剧结构这一亚子系统中,熊友蕙与侯三姑、熊友兰与苏戌娟两条线索的铺排,分别构成了《双熊梦》结构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只是离心力过大,故在浙江昆苏剧团改编的《十五贯》中,断然砍去了熊友蕙与侯三姑这一条线,而另外加强了娄阿鼠这一条线的铺设,为的是保持结构的艺术平衡。明代以后的传奇,往往是多头绪、双结构,虽然予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凡,但却严重地影响了戏剧的艺术平衡,自然也就失去它的生命力。欧阳予倩说:“昆曲的没落,剧本冗长,故事不集中,主题不够突出也是原因之一。①戏剧两种艺术力的互为消长,一方面形成了戏剧艺术风格的工拙参见,雅俗相得;另一方面形成了戏剧艺术审美意境对十戏剧艺术容量的相对适应和非适应。因为,每一种单一的艺术力度,其离心力总是不乐于外力范围,好自以为是,具有天马行空之势,使戏剧具有危机四伏的风险;而向心力则斤斤守法,它要把戏剧的各个层次各个系统按规矩塑成方圆,似乎有使烈马驾轻车就熟路的韵味。
“一阴一阳之谓道”。戏剧的艺术平衡,就是戏剧的离心力与向心力这两种艺术力度的张弛所形成的艺术引力场,这如同太阳、地球、月亮在运动中产生的引力场,保持了三者的正常运行,是同样的道理。
被欧洲戏剧长期奉为经典的“三一律”,其本质是戏剧艺术平衡的总结。“三一律”的发现者不管是阿宾雅克神甫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显然是哲学家对于戏剧艺术平衡的直觉印象(它所包含的仅仅是戏剧的三个子系统〉,强调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是戏剧史上认识戏剧艺术平衡的划时代的贡献。但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戏剧情感化、音乐化的进程,“三一律”中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在戏剧人物的心理流程的潋浪中被淡化了。中国的古典戏剧重在抒情,不大理会“三一律”的教条。欧洲古典戏剧中的具有开放式结构的一部分戏剧以及欧美的现代派戏剧,推倒了 “三一律”的说教。在这些戏剧中,人们强调的是戏剧艺术力度的平衡。中国明代的王骥德在《曲律》中指出:“论曲,当看全体力量如何。”前苏联的祺洛道夫在其《戏剧结构》中指出,戏剧是两种艺术力的平衡。至于欧美的评论家,在这方面则走得更远。生活在19世纪的丹纳,就认为拉辛、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就在于三种力量〖人物、情节、风格)的集中与统一。戏剧的艺术平衡,有赖于戏剧各个层次系统的平衡。“三一律”前人论述多矣,本处不拟展开。戏剧与人物性格、咅乐与戏剧、戏剧文学与戏剧艺术、戏剧的情与景、戏剧与社会诸方面,其本质上都是矛盾体,存在若对立。只有当这些方面的结合或体现从对立走向统一时,艺术表现才会呈现平衡状态。
1、戏剧语言:戏剧语言是了解人物最简单的一点,可以大概的了解人物的某种性格和思维以及生活环境等;2、戏剧结构:戏剧结构是构成人物的关键,可以了解其最终的命运以及所表达的思想;3、戏剧冲突:主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内心情感,便于分析性格。
戏剧人物鉴赏的方法
1、戏剧语言
在一个精彩的戏剧中,语言是最根本的部分,无论在说明剧情、过场,还是在展示冲突、刻画人物的时候,都是离不开戏剧语言的,因此在鉴赏戏剧人物的时候,要深刻的理解戏剧语言在作品中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2、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是剧本题材处理、组织以及设置的框架,包括对某件事情的处理、戏剧冲突的设置、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行动发展的安排等,都有一个合理走向,了解戏剧的机构就能了解和这个人物最终的命运和结局,以及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深刻思想。
3、戏剧冲突
在戏剧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戏剧冲突,它是用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内心矛盾的艺术手段,戏剧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都能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以及思想,便于分析其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