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1 平面结构的优势(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2 立体裁剪的优势(1) 立体裁剪是以人台或模特为操作对象,是一种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适体性和科学性。(2)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二次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裁剪的集合体,操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过程,因此立体裁剪有助于设计的完善。(3)立体裁剪是直接对布料进行的一种操作方式,所以,对面料的性能有更强的感受,在造型表达上更加多样化,许多富有创造性的造型都是运用了立体裁剪来完成的。
服装设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服装设计学》是四川广播电视中专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作兼备的专业重点课程。
本课程通过从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着手,使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达到能独立构思,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造型、款式类别,并具有一定流行时尚,能为市场与消费者所接受的各类服装。
2、教学任务
用两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按大纲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与知识。其中,侧重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服装的部件与整装、色彩和材料的搭配与选用等,以及各类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原理和设计方法,能独立构思,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不同性别、年龄、款式的服装。
(2)进一步深入掌握服装色彩的构成与配色规律、服装色彩的理论知识;能合理地进行服饰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3)进一步掌握服装面料与款式的造型、配套设计,以及图案在款式造型中的设计应用。
(4)掌握系列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点与表现方法;理解时装演变、风格与流行。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以服装美术、服装概论、服装材料等课程为基础,与服装结构制图与加工相配合,但服装结构制图与加工应讲授过半后才应进入本课程。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设教科书,学习指导书两种。教科书为主教材,要求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文字教材选用《房屋建筑学》(第二版)上、下册(李祯祥、林恩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可以与大纲一致,也可以本大纲为原则指导,设置不同的教材体系,但不得离开本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学习指导书,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编写,必须与教科书一致,是辅导教材,引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排扰解难,学好本门课程。要求深入浅出、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本课程共三十一节,要求了解第二十六节、第三十节;理解第二十节、第二十三节、第二十四节、第二十七节;掌握第一节~第十九节、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第二十五节、第二十八节、第二十九节、第三十一节。
四、特殊说明:
1、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广播电视中专艺术类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本大纲同时又是考试指南,考试的内容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不得超出大纲的范围。应用本大纲出试题,应注意划分知识结构层次和能力层次,难易适度,做到记忆,理解,应用互相搭配。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本课程是众多学科的综合,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已牢固掌握了前边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掌握不够好,而本课程又涉及到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可适当让学生进行温习、增补。
(2)本课程是一们理论与实作兼备的课程,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条件的教学班可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引导学生收集服饰信息、资料,了解把握服装的流行趋势,有利于设计符合流行时尚的新款服装。
(3)在讲授课程中,教师除多出示范作、资料以拓开学生眼界以外,还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大纲的原则下,可对教学中的个别章节作适量调整。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节 基础知识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服装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搞清服饰设计的内容,掌握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为以下章节奠定一定基础。
Ⅱ、教学内容:
一、实用和审美
二、艺术与科学
三、设计三要素
第二节 服装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对设计灵感和手法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如何寻求灵感,并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服装的构思与创作,为下面章节的设计与实作打下开创作思路。
Ⅱ、教学内容
一、灵感和启示
素材的收集;构思;调整和充实。
二、设计手法
仿生;字母;类比;教学的起示;反里;借助于材料。
第三节 服装设计四原则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阐述了美与形式美的规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美的规律,用科学的规律,用科学的眼光、手法、用美的法则设计、创造出有一定新意的服装。
Ⅱ、教学内容
一、美与形式美
色彩;形体和线条
二、形式美的规律
统一;协调;旋律;平衡
Ⅲ、教学建设
本节除理论教学外,一定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锻炼,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在服装上进行绘图设计表现
第四节 体形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人体体形与服装关系的讲述,让学生了解人体体形与服装体形的构成变化,服装松与紧的关系;掌握人体服装上下移位的设计。
Ⅱ教学内容
一、服装形体的构成与变化
二、松与紧的配合
第五节 服装比例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重温人体比例,从而掌握恒等比例、微差比与对比等比例形成,让学生能将其原理、方法运用类比的比例进行服装设计。
Ⅱ教学内容
一、人体比例与服装
二、被分割的比例
三、被分配的比例
第六节 点、线、面、体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服装四个造型要素的讲授,让学生掌握点、线、面、体的特性、作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Ⅱ、教学内容
一、点
点的大小;点的旋律;点的排列;点的平衡;点的协调与对比。
二、线
线的分类;线的旋律;先的组合。
三、面
面的比例;面的平衡。
四、体
半立体;立体;体与点、线、面。
第七节 视错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阐述了视错现象、视错的基本形式、种类和人体体型的关系,让学生搞清视错原理,掌握视错在服装设计中对人体体型显优藏拙的运用。
Ⅱ、教学内容
一、服装和视错
线的分割视错;长短的视错;角度视错;色彩视错;点的设置;对比与同化的视错。
二、体型与视错
瘦小型;胖体型;修长型;矮体型;苗条型。
三、服装与体型的局部视错
脸型;颈型;肩型;胸型;背型;腰型;腹型;腿型。
第八节 衣领的造型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衣领分类、造型、结构原理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衣领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黑白款式图形式设计各种款式新颖的领型,为服装的整装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Ⅱ、教学内容
一、领的分类
平领;立领;翻领。
二、衣领的造型
仿生;线条的运用;中心线的设置;反里法。
三、领的装饰
四、面料的运用
五、衣料的造型变化和制作。
六、领的结构原理
第九节 衣袖造型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衣袖结构、长度、袖型、装饰等的讲述,让学生知道衣袖的分类、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黑白款式图(半身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款式新颖的袖子,为服装的整装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Ⅱ、教学内容
结构变化;长度变化;袖型变化;装饰变化;面料的运用;袖的结构原理。
第十节 工艺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工艺的处理与衣袋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工艺设计的各种形式、原理及衣袋的设计方法;掌握省、塔克、褶等各种工艺和各种不同类别的衣袋的造型、款式设计,为整装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
Ⅱ、教学内容
省;塔克;褶;分割线;绉裥;绉边;开启形式;衣袋的设计;帘布效应;工艺结构设计。
第十一节 上衣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女上衣、男上衣的款式设计讲授,让学生掌握上衣的分类和部件的造型设计与装饰变化处理;能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出样式新颖、美观、实用的各种女式上衣和男式上衣。
Ⅱ、教学内容
一、女上衣
女上衣分类;造型变化。
二、男上衣
各部位名称;造型变化;装饰变化。
三、上衣结构设计
第十二节 下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下装裙子与裤子设计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各种裙子与裤子的分类和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出各种新颖别致的男女下装。
Ⅱ、教学内容:
一、裙子的设计
裙的分类;裙的造型;裙的功能;裙的材料;装饰变化;裙的结构造型。
二、裤子的设计
分类;造型变化;装饰变化;裤子的材料;组合形式;裤子结构设计。
第十三节 连衣裙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连衣裙设计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各种连衣裙的分类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不同类别、分割、款式新颖的连衣裙。
Ⅱ、教学内容
一、分类
有腰节线连衣裙;无腰节线连衣裙。
二、分割设计
垂直分割;水平分割;垂直水平分割;斜线分割;曲线分割;自由分割。
三、穿着和装饰变化
四、衣裙的结构设计
第十四节 套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套装设计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各类套装的造型,配套和设计的原理、方法,并能运用服装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款式新颖、美观、实用的套装。
Ⅱ、教学内容
一、套装形式
二、套装用料
三、造型变化
外形轮廓;领型;肩线;摆位;衩;背缝线;风格;比例。
四、造型配套
敞开与闭合;织物配套;色彩配套;风格的协调;饰品配套。
五、装饰变化
领型的变化;摆位的处理;肩部变化;口袋的装饰变化;纽扣装饰效果。
六、套装的结构设计
第十五节 大衣的造型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大衣设计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各种大衣的分类和设计原理、方法,并能运用服装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配套合理,款式新颖、美观、实用、大方的大衣。
Ⅱ、教学内容:
分类;造型变化;装饰变化;组合配套;大衣的结构设计。
第十六节 童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儿童服装的类别、体型、造型、色彩、装饰等设计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儿童体型与服装的关系、童装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款式图与效果图形式设计适合儿童生理与心理、款式新颖的各类童装。
Ⅱ、教学内容
分类;体型特征;造型变化;面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装饰变化;组合;童装的结构设计。
第十七节 中老年服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中老年体型、款式、色彩等讲授,让学生了解中老年人的体型表现,掌握中老年服装设计的要领,并能运用服装效果图设计适合中老年人喜爱的各种服装。
Ⅱ、教学内容
体型变化;款式设计;点的转移;面料选择;色彩配合;工艺处理。
第十八节 情侣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男女情感的发展以及对双方服装和谐关系的组合搭配的讲述,让学生掌握情侣装的设计要领和方法,能运用效果图形式设计美观、协调的情侣装。
Ⅱ、教学内容
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第十九节 晚装的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晚装款式、造型、色彩、装饰设计等的讲授,让学生掌握晚礼服装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被难运用效果图形式设计美观、实用的晚礼服装。
Ⅱ、教学内容
款式造型;色彩运用;材料;藏与露;背部的处理;装饰变化;晚礼服结构制图实例介绍。
第二十节 色彩基础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色彩基础的重温与讲述,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掌握好色彩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表现手法,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色彩进行各种服装色彩表现。
Ⅱ、教学内容
何谓色彩;三原色;色彩的三属性;色立体;补色;色调;色彩的对比;进色与退色;色彩的膨胀与收缩;色彩的联想;色彩的情感;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象征;色彩的其他作用。
Ⅲ、教学建设
本节内容可根据服装美术、服装概论课程与学生实际掌握色彩理论和配色情况,作重温与深化,对过去课程中未涉及到的内容应作增补讲授。
第二十一节 服装色彩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服装色彩设计与配色原则等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熟练掌握色彩的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所有色彩知识进行服装色彩的合理的设计与表现。
Ⅱ、教学内容
一、服装色彩的五属性
实用性;象征性;装饰性;民族性;技能性。
二、材质与色彩
三、质料感与色彩
四、色彩的性格
五、色彩设计的基本法则
统一;协调;比例;平衡;旋律;主与从;色彩的分割。
六、服装配色的原则
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同时对比;色度对比;面积对比。
七、色彩与T、P、O的关系。
八、色调的运用
九、调色盒的原理
Ⅲ、教学建设
本节内容可结合前期相关课程与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作深入与增补。同时,掌握本节的新知识,进一步加强、提高服装色彩的理论知识和服装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第二十二节 流行色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流行色基本知识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流行色与服装的关系;轧钢挪窝流行色的基本概念、流行色的周期与规律;能运用流行色设计服装。
Ⅱ、教学内容:
起源;概念和功能;流行色与服装;流行色的价值与运用;配色方法;预测和发展。
第二十三节 面料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服装面料材质、塑型及款式的运用重温与讲述,让学生掌握服装材料的性能与款式造型,能根据服装材料的不同特性、材质等合理地组合、配套设计服装。
Ⅱ、教学内容
按材质分类;按质地分类;按触感的分类;按纤维分类;材料与款型造型;材料的组合和款式配套;动的艺术。
Ⅲ、教学建设
本节内容可结合前期服装概论、服装材料课程所学知识,侧重服装材料的选择、设计运用及表现。
第二十四节 图案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通过对图案知识的重温、巩固、增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案与服装的关系,并能运用图案的构成和设计方法进行各种服饰的设计与表现。
Ⅱ、教学内容
图案的起源;图案的设计方法;图案的构成方法;图案的种类;款式与图案。
Ⅲ、教学建设
本节应结合前期服装美术课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情况进行合理温习、增补,注意加强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与绘画表现。
第二十五节 饰品与服装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服装饰品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饰品与服装的组合配套要领,并能根据不同款式合理地进行服饰的选择、搭配。
Ⅱ、教学内容:
皮带;帽子;包袋;鞋;耳环;手镯;项链;头巾;领带;纽扣;流苏。
第二十六节 服装的立体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讲述,让学生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作用与裁制方法。
Ⅱ、教学内容:
什么叫立体裁剪及立体裁剪的意义;立体量裁的准备;上身幅的准备;上身幅的量裁法;下身裙幅的准备;低腰身的连衣裙;胸前带皱褶的连衣裙;袖的立体裁剪;花式袖的立体裁剪;褶的立体裁剪。
第二十七节 时装演变与风格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世界服装史的发展与演变的讲述,让学生知道世界服装的演变及不同时期的服饰风格特点,不能较好地将其借鉴运用在现代服装款式设计中来。
Ⅱ、教学内容:
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十八世纪罗可可时期;十九世纪;二十世纪。
第二十八节 如何把握流行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时装流行的信息、演变情况等知识的讲述,让学生掌握服装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与方法,探索时装流行的奥秘和规律,从而在服装设计中能把握好时装的流行趋势,设计款式新颖,又具有一定流行时尚的服装。
Ⅱ、教学内容:
掌握信息;掌握演变规律;掌握时间差;要树立以我为主的信心。
第二十九节 民族与时装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对民族服和时装关系的讲述及民族服饰的简要介绍,让学生掌握“三个主要流派”的概念;了解我国民族服饰,能从少数民族服饰中获取灵感,将中、西方服饰熔为一炉,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时装。
Ⅱ、教学内容:
新造型派、正统派、回归派;各民族服饰主要特点简介。
第三十节 名师作品介绍
作一般了解。
第三十一节 系列服装设计
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节通过对系列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设计方法的讲述,让学生知道系列服装的基本概念、常识;掌握系列服装的六种设计手法;能根据系列服装设计的要求、方法,运用服装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系列服装。
Ⅱ、教学内容:
一、概念
二、作用
三、手法
在外轮廓款式造型上寻找共同点;在长度上寻找共同点;在面料图案上寻找共同点;在色调上寻找共同点;在工艺设计上寻找共同点。
四、作品赏析
服装立体裁剪是服装打版的一个分支。
服装打版分平面打版以及立体打版,立体打版简称立裁。立裁是平面打版的补充,而且立裁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平面打版基础上,同时有实际应用中,立裁一般是局部应用,而很少全部应用。
立裁就是直接在人台上扎出想要的效果,因为人是一个不规则体,所以有些要求较高的部位用平面做效果较差或做不出来想要的效果,所以需要应用立裁。
扩展资料
服装打版技能要求
1、服装打版要具备一定的工艺基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的版型不管画到哪一个部位,该部位你一定要清楚它的工艺,不然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打出来的版型不符合车不起来,或者效果相去甚远。
2、服装打版除了手工操作外,很多企业都要求用电服操作,就是服装电脑CAD,CAD有很多种软件,但是基本的操作原理是差不多的,就像用手机一样。
用了诺基亚的牌子,换了三星或者其他的牌子,只是有些操作键的表达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打电话,关键是要熟练。服装CAD也是一样的原理。
参考资料
——服装打版
立体裁剪”用英语可以这样表达:
"Stereo cutting"
"Draping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
"The draping
各种服装裁剪当中 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服装裁剪教程
一、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二、 立体裁剪的渊源
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因此,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摸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
三、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 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
2 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3 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1 平面结构的优势
(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第一章 衣身的立体裁剪
一、 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省的概念与意义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第二章 袖的立体裁剪
一、 手臂结构与袖的构成原理
手臂与身体部分仅由关节联系在一起,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从功能设计的角度出发,袖子结构一般都与衣身分开。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臂向前弯曲的状态,因此不难理解合体袖向前弯曲的结构,以及前袖窿挖度大于后袖窿。在袖子的立体裁剪中较多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
二、 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 无省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先完成衣身的立体裁剪,量出袖窿弧线长,定出袖长和袖宽,取适量的布料一块,标出袖中线、袖山顶点和袖长后,在14厘米的袖山高处画出水平辅助线,根据袖窿弧线的长度来确定袖山线。按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连接袖底线。
(2)将袖片与衣身复合,注意褶皱的均匀。
(3)标出记号后,从人台上取下袖片,重新修正袖山弧线。
2 泡泡袖的立体裁剪
泡泡袖有称公主袖,泡泡袖的肩宽应窄于一般的服装,其目的在于体现袖型的饱满和坚挺。操作步骤如下:
(1)取无省一片袖的板型对折,覆盖在布料上在袖中线处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础袖样。
(2)将基础袖样覆盖在肩臂处,使袖中线与肩线对齐,并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匀,检查造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用笔做上记号。
(3)从人台上取下袖片,展平并重新修正轮廓线。
3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泡泡袖相同,只不过放量在袖口处。
三、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
两片袖结构是由大小两块袖片组成,是一种合体式的袖结构。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一般是以手臂为基础,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标出袖山弧线,最后在人台上确定二片袖的造型。操作步骤为:
(1)分别两块布样在手臂上量出长度与宽度分别加放一定的松量并标出中心线。
(2)将手臂前中心线朝上,平放在台面上,从布边至袖山顶3厘米处作一记号,覆盖在手臂上,同时将布样在中心线处放松度3厘米左右,顺手臂向下逐一固定,余量向两侧推移至袖缝处,并作出记号。
(3)小袖片操作步骤与大袖片相同。
(4)基本型完成后分别取下,置于平台上,依据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剪去多余的布料。
(5)用手针将大小袖片缝合并与衣身复合,重新修正,最后确定袖片板型。
四、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方法同上述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在于由于衣身与袖子是连在一起的,故而,在制作时需考虑手臂的活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