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的诗句意思?

贾生 的诗句意思?,第1张

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标签:

 

托古讽今怀人唐诗三百首情感怀才不遇

译文 注释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赏析 相关内容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你好,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贾生》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李诗的前两句,从正面下笔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至“宣室”访问这似乎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同时,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群不凡这两句是“扬”,为下文的“抑”张本结句分别以“不问”与“问”、“苍生”与“鬼神”相对照,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李商隐不把贾谊的此次被征召视为幸遇殊宠,而是借题发挥,以古讽今

王诗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