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九日齐山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第1张

《九日齐山登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抑郁不平。

《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与好友张祜登上齐山观景,有感而发的七律: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友人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时任池州刺史),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在九日重阳节一起登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开头两句,写出了杜牧在登上齐山后,俯览江水的愉悦心情。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第三、四句转而慨叹人世的忧多乐少。尘世间的纷扰使得平生很难开口大笑,但在这种心境支配下,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不如及时行乐,用酩酊大醉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

  第五、六句进一步写因登临而产生的光阴易逝之感。最后两句,借用齐景公牛山涕泣事,春秋时,齐景公登上牛山,北望而流涕说:“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国而死乎”感叹自己一旦离开了人世,美好的江水能否永保。这里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抒发了胸中的怨恨和感慨。

  全诗用登高忘忧的旷达豪宕之笔,写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之思,形成了既爽快健拔又含思凄恻的风格特点。“尘世难逢开口笑”一句,是杜牧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人生道路的辛酸的总结,是趣语,也是理语。

  在杜牧众多的慨叹诗中,都是诗人在对人生探索后所发的感叹,既能代表封建社会下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也能引起潦倒失意的士大夫的普遍共鸣。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此诗是一首关于重阳的诗作,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勃,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赏析~!

蜀中九日登高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登高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蜀中九日登高 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后世评价:

唐汝询:唐人绝句类于无情处生情,此联(下二句)是其鼻祖。(《唐诗解》)

周敬: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彼以南窜,欲返无期,觉北流之可羡;此以南留,日久怀旧,惊北飞之搅思。(《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沈祖棻:以他乡送客的情怀,写出佳节思乡的感慨,以北来鸿雁反衬南中人情,极写客中送客的忧伤情绪。(《唐人七绝诗浅释》)

作者资料: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一、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三、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王勃的诗词名句: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唐·王勃《滕王阁序》

2、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唐·王勃《春庄》

3、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唐·王勃《咏风》

4、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唐·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5、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唐·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6、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唐·王勃《送卢主簿》

7、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唐·王勃《早春野望》

8、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唐·王勃《羁春》

9、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唐·王勃《别薛华》

10、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唐·王勃《落花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蜀中九日》;

作者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的小格局,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先来看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月九日望乡台这一句,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

接下来的他席他乡送客杯这一句,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值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

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北雁南飞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同时这两句也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作,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以抒情的手法,第一句以“望乡台”,以此突出世人的伤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突出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不知难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孤独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王勃在离家为宦漫游,客居西蜀,并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的情景,遥望故乡时逢重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而然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29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