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表达的情感

满江红表达的情感,第1张

表达了对匈奴的憎恶,在古代诗人一般都喜欢将现实中的无奈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所以可以想象岳飞在写满江红的时候是一种想精忠报国却又无法依照自己想法去征战匈奴,因为有朝廷的一些奸臣作梗和皇帝的昏庸懦弱,只能借诗抒发内心的梦想,只可惜一代忠良却被奸臣所害,所以他要表达的正是一腔热血不能撒疆土的无奈!

一、岳飞最有名的诗词

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二、作品赏析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扩展资料

作品争议

《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赵宽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

明人徐阶(1503—1583)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至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余嘉锡、夏承焘、徐著新等学者提出对《满江红》为非岳飞所作的质疑。

其理由主要是,岳珂所编《金佗稡编》《鄂王家谱》都没有收录《满江红》词,而且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之前,从未见到过此词在世间的流行。

很多学者对这种质疑提出反驳,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是岳飞不可动摇。如邓广铭、王瑞来等认为:《满江红》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种慷慨激昂的风格,和岳飞被《金佗稡编》收录的若干题记、诗词中的情感、风格基本一致,说岳飞写不出这样的词作是站不住脚的。

岳飞《满江红》赏析

[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b]

———————————

[b]注释[/b]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b]译文[/b]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b]赏析[/b]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b]作者简介[/b]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岳飞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初抗金名将。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岳家军”,绍兴四年(1134年)大破金傀儡伪齐军,任清远军节度使。后驻军鄂州,屡次建议大举北进。十年,完颜宗弼进军河南,他出兵反击,在郾城大败金军。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下令退兵。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追谥武穆。有《岳武穆遗文》,诗词散文慷慨激昂。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题解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这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句解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经年”,常年。“征衣”,军装。“特特”,形容马蹄声。“寻芳”,游春看花。“翠微”,指翠微亭。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看不足”,看不够。

评解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巧妙构思,不落俗套。虽是记游,但不对景物做具体描述,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这首诗明白如话,不假雕饰,也没有用事用典,完全出之口语、常言,却十分感人。

陆游为岳飞写的这首诗名为《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全诗如下: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朝廷大臣结党排挤宗泽这位国家栋梁,军政大臣无心重用岳飞这员抗金名将。沦陷区的父老们理应不知这些令人愤恨的内情,却在碰到南宋使节时,也会伤心地掉泪打湿了衣裳!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诗人退居山阴,仍念念不忘国事,夜读范成大的《揽辔录》,浮想联翩,发而为诗。

《揽辔录》,是南宋大臣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的日记,记述了过程中的一些事迹。

诗人在读《揽辔录》时,情绪是郁结愤懑的。当这一心绪和诗人自己的经历、对历史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诗情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在论说史事的过程中尽吐其胸臆怀抱:公卿大臣们结成朋党,排挤主战的宗泽;那些掌握军权的官僚,竟不肯重用智勇双全的岳飞。

诗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有婉转曲折之妙,其中“应”、“亦”的运用尤见笔力。那些沦陷区的父老乡亲应该并不知道投降派误国的恨事,但他们碰到宋朝的使节时也会流下伤心不已的眼泪。汉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回来时已经是“节旄尽落”。

这首诗篇幅虽小,容量却不小,四句之中有大议论、大感慨。既有正面的揭露,语直气壮,痛心疾首;又有曲折的怨恨,委婉迂回,寄意深远。

诗人选取典型事例,前两句写名将宗泽、岳飞遭排挤迫害的事实。后两句则委婉道出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尚不知这些令人愤恨之事,言外之意,他们若知道的话,该更加失望、痛心,直意曲说,更显感慨之深沉。诗人赞扬宗泽、岳飞,对南宋政权内部的投降派给予严厉谴责。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

  岳飞《小重门》

  (1)此词作于绍兴十一年,正是他奉十二道金牌被召回之后。这时的岳飞苦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上片“千里梦”正是词人梦到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是作者伟大抱负的婉转表达。下片“白首为功名”意为词人半生戎马,不觉间已白头,是词人对韶华已去的感叹。

  (2)上片写梦醒后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梦醒后才发觉梦中的一切都难以实现的失望与愁苦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

  (3)结尾以鼓琴为喻,表达了作者处境孤危、知音难觅的思想感情,在秦桧等主和派的强大压力下,作者深感孤寂、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重山 章良能鉴赏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今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润。“雨余”二字,虽然到第四句才点出,但这一因素,实际上贯串着整个景物描写。由于春雨之后,天气稳定,风和日丽,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见出鸟雀声纷繁,乃至多样。春日迟迟,由春入夏,白天越来越长。而湿润的春天,总爱播阴弄晴,“犹带一分阴” ,正显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妩媚。总之,词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点,写出眼前风物的令人流连忘返。换头“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经过一番盘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见作者面临旧游之地对往事有过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闲时序好”劝自己登临游赏。“时序好”,并非宽慰自己的泛泛之词,从上片写景中,已显示了这一点。而“旧游无处不堪寻”,登临之际,往日的踪迹,又一一能寻访得见,这照说是令人欣慰的,但遗憾的是,往昔在此地游赏所怀有的那一颗少年心,再也寻找不到了。

  词所表现的情绪是复杂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时,在一切都可以复寻、都依稀如往日的情况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时那种心境,词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怅。但少年时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气、心境最为欢乐的时代,那种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满着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须稍一回首,总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激发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寻那一颗少年心,这里又不能说不带有某种少年情绪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对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满。“回来吧,少年心!”词人茫然若失之际,在潜意识里似乎有这种呼

  唤。可以说,词人的情绪应该是既有感恨,又不无追求,尽管他知道这种追求是不会有着落的。

  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换头“往事莫沉吟”,对于上片写景来说,宕出很远。而次句“身闲时序好”,又转过来承接了上片关于景物时序的描写,把对于往事的沉吟排遣开了。“ 旧游无处不堪寻”,见出登临寻访,客观环境并没有惹人不愉快之处,但语中却带出“旧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无寻处”,三字重叠,以承为转,并且大大加强了转折的力量。过去的人生轨迹虽然还能找到,但少年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活泼之心已无法找到,找得到的东西反而增添,找不到东西的怅惘之情,使读者也不免感慨万分。词就这样一次次地铺展开来,又一次次地收转回来,使诗词既有气势,又把作者通过写词表达的忠 情逐步深化了。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生活的年代是南宋与北宋的中间过渡期,是两宋时期战乱频发的年代,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是每一个华夏子民的责任,岳飞也是如此,投身军营参与对外族作战是当时报效国家的唯一方式,岳飞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请母亲在自己的后背上刺上四个血印大字:尽忠报国。

岳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三次参军,凭借能力、英勇、机智,一步一步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中兴将领、民族英雄,他短暂的一生几乎要创造了南宋的复兴,可最终功亏一篑,作为热血军人来说,岳飞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却死于暗箭之下、小人之手,难免让人感叹世事无常、悲愤可惜。

岳飞刺字“尽忠报国”

岳飞自幼文武双全,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不仅刀枪武艺样样精通,熟读兵书,而且一生流传下来有20多首诗词,《满江红》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仔细读读这首诗,就会感觉一股浓郁的愤怒之情、一股强烈的报国之心和满腔报国无门的感叹,文中第一句话就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意思是说:我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把帽子都顶飞了,独自登高凭着栏杆向远处眺望,一场急骤的风雨刚刚停歇。

岳飞影视版

如果你能看看岳飞的一生,就能明白他在愤怒什么?岳飞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尽忠报国,岳飞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为了尽忠报国,如果理想被人生生扑灭,人为地扑灭,是不是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岳飞愤怒的了,岳飞最想干的做事,也同样出现在了词中,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目标就是重新收复之前国家的疆土,然后向皇帝上传捷报。

事实上,岳飞也的确收复了一些大好河山,收复健康(今南京)城,收复襄阳六郡,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了商於和虢略之地,正当岳飞准备乘胜北进之时,以赵构为首的朝廷却没有支持岳飞的北伐,导致岳飞孤深入,缺乏粮食,不得不退回鄂州(今湖北武汉),这是岳飞第一次感到无奈,岳飞郁闷的心情由此可见,而且《满江红》很可能就是岳飞由于无法北伐而无奈退回鄂州之后所作,因为这一段时间正好符合岳飞非常愤怒、郁闷和报国无门的心情。

岳家军

就是在这个时候,岳飞感慨万千,想起了“靖康耻”,北宋的两位末代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王公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因为战败被金国俘虏,由此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这对国家、民族来说,是最大的耻辱,皇帝身为国家的象征和精神支柱,华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居然受到如此屈辱的对待,这一事件激起了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所有心怀报国之心的仁人志士的愤怒,岳飞当然也不例外,可是眼下岳飞根本无力改变,他头一次感到了无奈。

这一年,岳飞已经34岁了,他感到了自己一定趁早为国家立下功劳,所以就有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岳飞担心自己也会像曾经的导师宗泽一样,直到去世之前,仍然只能喊着口号:过河!过河!过河!悲愤而死。这一年宗泽已经去世8年了,然而宋军仍然没有过河的机会和可能,这是宗泽当年的梦想,同样是岳飞心中所想。

岳飞

岳飞很想轰轰烈烈地拼杀一场,像东汉时期血战疏勒城的耿恭一样,当年的耿恭仅仅以数百汉军面对十倍于己的数万匈奴军队的攻击,坚守城池一年多,无论匈奴如何攻城,如何诱降,耿恭就是死战到底,所以岳飞就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而这句诗的原型就是东汉的耿恭,岳飞希望自己是耿恭,能够吃胡人的肉,喝胡人的血,为国壮志。

然而现在,岳飞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代表了岳飞的三十多年的一生,岳飞认为自己转战南北八千里,建功立业三十年,是微不足道的,但此时的岳飞除了等待,没有其他选择。

终于让岳飞等来了一生最后一次北伐机会,就在岳飞生命中的最后二三年时间,金军由完颜兀术率领攻打驻扎偃师的岳飞军,岳飞趁机反攻,前锋一直打到了开封,这可是北宋的都城,岳飞多年来还于旧都的心愿就要实现,就连完颜兀术都准备渡过黄河向北逃窜,岳飞胜利在望,一生的梦想就要实现,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以秦桧为丞相的朝廷劝说高宗让岳飞撤军,并且连下12道金牌,迫于现实无奈,岳飞只得撤军回临安。

岳飞

岳飞明白,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机会,失去了,就永不再来,可是皇帝之命无法违抗,岳飞再一次激起了无边的愤怒,并且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这一次,岳飞是绝望。

最终岳飞死于“莫须有”的政治斗争,年仅39岁,20年后,岳飞冤案被宋孝宗平反,岳飞死了,可他永远活在了华夏子民心中。《满江红》这首词,因为岳飞而流传下来,岳飞之所以做这首词,就是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却受到挫折的心态,岳飞想表明自己不仅仅是把“尽忠报国”刺在背上,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8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