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他在家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技巧,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法!”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技巧,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毫州时作该文,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
名家点评
中国训诂学会陈汝法《蠡测集》: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论道、记事、诗意,似乎兼而有之。
全国中专语文课程组蒋家骧:短文风格朴质流畅,文字简洁生动,内容充实有趣,体现了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诗词赏析
衬托手法的运用是该文写作的特点。这篇文章记了两件事,一件是陈尧咨射箭,一件是卖油翁沥油;这两件事在文章中不是并列的,而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
卖油翁沥油是主体部分,陈尧咨射箭是次要部分,是陪衬。写陈尧咨善射“十中八九”,更加突出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高超、精湛的技艺。写陈尧咨稍有成绩就自夸自傲起来,就反衬了卖油翁谦虚朴实的美德。写陈尧咨气势逼人,就映衬了卖油翁从容不迫的态度。
由于有陈尧咨射箭这一段作有力的铺垫和衬托,就把主体部分充分地凸现出来了。写陈尧咨射箭作者用“十中八九”简括地加以叙述,而对于卖油翁沥油,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将其过程较详细地写出来。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更加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总之,衬托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篇一百三十五个字的短文叙述疏密相问,又重点突出;明白晓畅,又委婉生动;主题思想表达得鲜明突出,又引人深思,富有启发意义。
--卖油翁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写过一篇寓言故事,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就是这篇《卖油翁》。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过欧阳修通过《卖油翁》其实还表达了另一个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呢当然你可能需要十分了解这则故事的背景才能体会到,欧阳修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卖油翁》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卖油翁》文章不长,仅一百三十余字,但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老师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从这篇文章中受益,明白了一定的道理。但是,当初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打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吗也许并非如此。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文中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陈尧咨,一个是卖油翁。卖油翁无名无姓,在历史上并不可考,应该是作者虚构的。但陈尧咨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作者杜撰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来说明一个道理,为什么要拉上一个真实人物呢这里面是不是别有意图这就要从北宋的基本国策说起。我们知道,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就开启了整个宋朝重文轻武、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据宋人笔记,出身洛阳的尹洙就曾经说过:“状元及第,比大将军拥兵千万,收复幽燕,驱逐强敌于沙漠中,凯旋归来,献捷于太庙,还要更加光耀千百倍。”而这个陈尧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少年英俊。
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老师在谈到《卖油翁》时说,公元1000年,陈尧咨30岁的时候,就高中状元。四年之后,宋辽两国交兵,签订“澶渊之盟”。两国使臣第一次接洽的时候,辽国派出的使臣中有一人长得英俊潇洒,而且文武全才,不但文笔好,而且箭法精妙。而北宋派出的使臣都是五大三粗之辈,从颜值上被对方秒杀。此事传到宋仁宗耳中,身为一国之君的宋仁宗觉得丢了面子,很不高兴。于是决定也要选出一个颜值高、文采好、精通箭法的人,代表北宋继续与辽国交涉,并作为武将镇守北方重镇,结果陈尧咨被选中了。
陈尧咨被选中本是好事,但陈家的家教极严,虽然陈尧咨已身居高官,但仍要听从母亲的意见。谁知道陈母听闻此事后大怒,手拿戒尺喝令陈尧咨跪下,对他说:我家世代读书传家,以考取功名为最高荣耀,你算什么东西,就凭你会射箭就想舍弃文官
你不知道丢人吗训诫还不解恨,陈母又狠狠地打了他五十戒尺。结果陈尧咨的北疆之行就没有成行,直到陈母去世后他才被授予军职。当然此事也许有杜撰的成分,但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那个时代,整个北宋,这种严重的崇文抑武现象。
而且,也就是因为陈尧咨会射箭,后来还被授予军职,就被包括欧阳修在内的所有文人看不起。所以,欧阳修专门写了《卖油翁》这样一篇文章,来嘲笑奚落陈尧咨,言外之意是:你会射箭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熟能生巧嘛!谁练谁会。当然,我们今天来读这篇文章,就没有必要去深究当时人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崇文抑武思想了,只要明白“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就可以了。
回到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观上就是为了嘲笑陈尧咨,所以虚构了一个卖油翁的形象。但客观上却是阐明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恰恰是作者写此文的副产品。
〔宋〕欧阳修《卖油翁》全文|赏析|读后感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①,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②,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③。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④。”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⑤,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耳。”康肃笑而遣之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⑦
注释 ①陈康肃: 陈尧咨,字嘉谟,卒谥康肃。宋真宗咸平中进士第一,曾任翰林学士、节度使等职。他工隶书,善射,自号小养由。② 睨(ni逆): 眼睛斜着向旁看,轻视的意思。③微颔:稍微点下头表示赞许。④ 酌: 斟,倒。⑤ 杓: 同勺。沥: 滴,注入。⑥ 遣之:放他走。⑦ 解牛、斫(zhuo拙)轮: 《庄子》一书中的两则故事。说明学艺要通过实践,掌握规律。解牛讲一个宰夫通过实践,掌握牛的间架结构,能在骨头缝中进刀,游刃有余。斫轮讲一个木匠善于造车轮,他削砍的木料,尺寸分毫不差。
赏析 本篇选自《归田录》卷一。《归田录》二卷,宋欧阳修撰。内容多记朝廷旧事及士大夫诙谐之言。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北宋有名的散文家、史学家、诗人。
欧阳修是主张“文以明道”的。《卖油翁》就是一篇阐明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的故事。
故事开始,作者首先交待陈尧咨善射的本领,并以“当世无双”给予高度的评价,接着点明他“以此自矜”的心理。这样,故事开始就揭示了人物骄傲的性格特征,下面就据此展开故事的矛盾冲突。
有一次陈尧咨在家中园场射箭,十中八九,虽然作者没有描写他此刻的神情,但可以想见,一定是洋洋自得。这时,故事的主人公卖油翁出场了,他路过此地,驻足观射。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卖油翁的观射:他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陈尧咨射箭,久久不离去,看到陈尧咨十发八九中,只是略微点点头。“睨”与“微颔” 这两个动作细节十分传神地透露出卖油翁的心理: 这个人射箭的技艺不错,但也没什么了不起。
陈尧咨正为自己射箭技艺而沾沾自喜,但卖油翁那不以为然的淡漠神情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满首先发问:“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够精湛吗”两句话,一句疑问,一句反问,充分显示出他自以为是,藐视卖油翁的心理和居高临下的神情。卖油翁平平淡淡地说:“你射箭技艺也没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并不正面回答陈尧咨的问话,而是从侧面回答,说出了陈尧咨十发九中的原因,这实际上也就解释了自己观射时为何“睨”和“微颔”的原因。这样作者通过卖油翁之口第一次点明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这个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陈尧咨骄傲的资本,自然不能为他所接受,他由不满而变得怒不可遏,气愤地责问:“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艺”又一个反问,盛气凌人,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卖油翁不为他那咄咄逼人的态度所吓倒,依然平平淡淡地说:“我是凭惜自己舀油的手艺推知这个道理的。”在这一段人物对话描写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刻画了陈尧咨说话时的神态变化,这种种神态都是人物“自矜”心理的外部反映,因而随着人物情绪的越来越激烈,他骄傲的性格特征就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陈尧咨的对比反衬下,卖油翁这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对上层社会的大人物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得以显现。
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道理,卖油翁当场胸有成竹地表演了沥油的全过程,那高超的技艺令人折服,但他并未据此自矜,也没反问、嘲笑陈尧咨,还是平平淡淡地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谦逊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与陈尧咨的骄傲形成鲜明的对照。卖油翁的话,再次重申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有他的行动作证明,这个道理就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明力。
在卖油翁沥油的过程中,陈尧咨的神情、心理活动怎样,作者略去不写,这样突出了卖油翁的形象,而我们可以从故事结尾陈尧咨 “笑而遣”翁的神情动作中看出,他已被卖油翁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不得不承认“惟手熟尔”这一道理的正确。他由先前咄咄逼人一再发问到此刻“笑”而不说一字,人物外部表情又一次发生变化,争强好胜的陈尧咨心悦诚服地承认了。作者用一个“笑”字给陈尧咨的性格塑造画上最后一笔,赞扬他的豁达和雅量。
《卖油翁》采用的是先秦寓言的写法,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但在叙述描写上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刻画描写,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故事中两个不同身份人物的声音、神情、心理状态,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由于叙述生动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所以寄寓的道理就显得亲切自然,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下面是我整理的卖油翁原文和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注释
[1]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2]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赏析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于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翻译2:陈康肃公爵善于射箭,当时找不出第二个,他也以此自傲。曾经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油担子站那斜着眼睛看,很久也不离去,见他射出的箭十中八、九,只是稍微点头认可。康肃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不是非常精吗!老翁说:没什么,就是手熟点而已。康肃恼火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老翁说:从我灌油体会到的。于是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用勺舀油慢慢倒进葫芦,从铜钱中间的方空中流进去,而钱不被油沾湿。因此说道:我也没什么,就是手熟而已。康肃笑了笑打发他走了。
感悟:人啊!虚荣心总是会作祟的`,作者借卖油翁似乎是想告诉康肃不要太骄傲,告诉人们不要恃才傲物,而我却从卖油翁的作态中看出其卖弄的成分。熟能生巧这层意思就不必赘言的了。
创作背景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亳州时作该文,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欧阳修想通过这件小事,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扩写
陈尧咨十分擅长射箭,他的剑法当世无双,独一无二,他也因此十分自夸自傲,每天都当着别人的面炫耀他的剑法有多么厉害曾经有一次,他在家中的园子里练习射箭,他两脚开立,身体微微向前倾,左手持弓,右手把箭尾向后拉,右手手指迅速张开,只见箭像子弹一样直中靶心,陈尧咨开怀大笑,孤芳自赏。
这时,有一位卖油老人经过他的园子,放下担,站在远处斜眼看了他很久都没有离开,看到陈尧咨射箭十发有八九发都中,却只是对此微微点头,并没有大声赞美,陈老咨转头看到了这位卖油翁,心生反感,问道:“你也了解射箭吗?我射的不也很精湛吗?你为什么只在那里不屑一顾的看着我,我难道还不如你吗?”卖油翁从容地说:“哎,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十分熟练罢了,没什么。”
陈尧咨十分生气,两只眼睛怒目圆睁,愤怒地指着卖油翁,对他说:“你你你,你怎么敢轻视我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领?就凭你一个小小的老头,还能比得过我?”卖油翁说:“凭借我倒油的多年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了。”“哼,不可能的。”陈尧咨说,高傲不屑地看着他。
卖油翁不紧不慢的拿出一个葫芦,把它放在地上,又从兜里掏出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用勺子轻轻的舀取一勺油,慢慢地用勺子倒油,穿过钱孔,注入葫芦里,他的手没有丝毫的抖动,淡定而从容地倒着油,在陈尧咨面前展示着他深藏不露的绝技,油从钱孔进入,而钱却没有湿,卖油翁放下勺子和葫芦,看着陈尧咨,笑了笑说:“我也没有其他别的奥妙,只是手法娴熟罢了,你射箭能十中八九,我倒油又未尝不可呢?”
陈尧咨恍然大悟,领悟到了卖油翁教给他的道理,十分自嘲地说:“唉,我之前真是学识太浅啊,还这么骄傲自矜,羞愧啊羞愧……”说着,就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卖油翁》的主要内容:神射手陈尧咨可以十箭中九中,有天他射箭时旁边有个卖油翁在看,因此陈尧咨就问老者自己射箭射得好不好,老者表示陈尧咨只是熟练而已。然后卖油翁就从葫芦口上将油从铜钱中间倒进去了,表示我这技术也不过是熟练而已。
《卖油翁》揭示的道理
《卖油翁》用卖油翁从钱孔滴油技能的详细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再困难的事,只要我们多做,多练习,以后就能做得很好,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
《卖油翁》的作者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寓言故事,在故事中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卖油翁》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欧阳修的号是醉翁,是在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经和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古今异义的词
1、但手熟尔
但,只,不过。今常用义为转折连词。
2、久而不去
去,离开。今常用义为:往。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曾经在家中的菜园里射箭。
2、省略句
自钱孔入 (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语“油”,译时补出。)
译文:油从钱孔注入。
三、一词多义:
1、其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代陈尧咨)。
(2)以钱覆其口 (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2、以
(1)以我酌油知之 (以:介词,凭)。
(2)以钱覆其口 (以:介词,用)。
《卖油翁》赏析
衬托手法的运用是该文写作的特点。这篇文章记了两件事,一件是陈尧咨射箭,一件是卖油翁沥油;这两件事在文章中不是并列的,而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卖油翁沥油是主体部分,陈尧咨射箭是次要部分,是陪衬。
写陈尧咨善射“十中八九”,更加突出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高超、精湛的技艺。写陈尧咨稍有成绩就自夸自傲起来,就反衬了卖油翁谦虚朴实的美德。写陈尧咨气势逼人,就映衬了卖油翁从容不迫的态度。
由于有陈尧咨射箭这一段作有力的铺垫和衬托,就把主体部分充分地凸现出来了。写陈尧咨射箭作者用“十中八九”简括地加以叙述,而对于卖油翁沥油,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将其过程较详细地写出来。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更加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总之,衬托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篇一百三十五个字的短文叙述疏密相间,又重点突出;明白晓畅,又委婉生动;主题思想表达得鲜明突出,又引人深思,富有启发意义。
2003年,我13岁,上初一,有幸学到了欧阳修的《卖油翁》这篇课文。那时不知道唐宋八大家究竟是何物,也没学过他的《醉翁亭记》,所以没有被一篇文章里竟然有21个“也”惊艳到,更没在课外书本上读过他的《秋声赋》,为古人由内而外、由小及大、由景色到感悟、由个人到宇宙的表达方式感到惊诧和艳羡。现在,2021年,我31了,比那时候自然经历了很多,但也错过了很多,但我仍旧怀念那时候一手缚书于背后,一手握拳于胸前,闭目点头,素面朝天,努力念诵经典古文的样子。那时候整个校园书声琅琅,柳丝婀娜,春风得意,好不快哉!
借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作为此时我的期许和遐想。
——写在前面
《卖油翁》全文如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全文简短而有力,这也是古文独有而鲜明的一个特点。《诗经》民风淳朴,一咏三叹;《论语》深含大意,发人深省;《孟子》气势铿锵,长于辩论。
第一句“陈康肃公善射”,其中我最喜欢这个“善”字。“善”表示善于,擅长,说明射箭这门手艺对于陈康肃公来说,仅仅是个爱好,更说明他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后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足可证明这一点。后面紧跟的一句“当世无双”,则很明显看出,由于他经常练习射箭,因此得了这样一个雅号,但这也只是周围人一个恭维的说法,或者一种善意的表达。
“睨之久而不去”里的这个“睨”也很有意思。睨,说明斜着眼看,有可能是卖油翁走南闯北,见识过大风大浪,看见有人因为会点门道而沾沾自喜,有点不满,照应了前文“公亦以此自矜”。最大的可能则是一种自信,老人认为这种“十中八九”的箭法,充其量也只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就和自己的“绝活”一样,并不值得十分赞誉,因此作者用了“但微颔之”来作为卖油翁当时“观赏”的具体表现。
下文的问句还有“康肃忿然”,更能说明陈康肃公的骄傲和自夸。周围的人可能和他做过比试,确实技不如人,或者他们都不爱好射箭,干别的营生,因此更加导致了他的盲目自大,觉得自己的确当得起“当世无双”这个称号,因此看到卖油翁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拍手叫好,只是“睨之久而不去”和“但微颔之”,有点恼羞成怒,下不来台了。
接下来就是卖油翁的“秀场”了,他并没有生气,立马不忿地和人语言交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采取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见他只轻轻地道了一句,“以我酌油知之”,然后“表演”开始。当他完成后,才真正地做出了有力的“回答”,而作者也只是轻轻道了一句,“因曰”。“因曰”的是什么内容呢,“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同样平淡无奇,看着不甚高明,实则正是这八个字“点醒”了陈康肃公。陈康肃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笑而遣之”,就这么让卖油翁走了,这个小故事也就结到此结束。
陈康肃公和卖油翁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可以说是一点就透,而且大度淡然。陈康肃公是这样一类聪明人,他一度迷失在别人的盲目评价和自己的良好感觉中,但却有点孤独求败的感觉。他渴望知音,也渴望“点醒者”与“救赎者”的出现。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两句话,在我的解读里就有点迫切恳求的味道了。你想,假设自己周围充斥着奉承和赞颂,虽然一度快乐、开怀,那么到了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呢,寂寞、无聊、孤独、无语等情绪便会接踵而来。于是,看似陈康肃公是在问别人,其实内心迫切想找到一个“知音”罢了。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陈康肃公听到这个回答,确实有点羞恼,他以为别人会了解自己,但这个回答你仔细看,卖油翁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回答自己会不会射箭,也没有回答陈康肃公射箭的水平如何。于是陈康肃公急了,脱口而出,“尔安敢轻吾射!”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蔑视和侮辱,声音变了,面色变了,内心紧张、激动、气恼、羞愤。殊不知“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依照佛家的观点,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对方就是命运派来“点醒”和“拯救”你的人。
于是到了最后,我们看到了皆大欢喜的画面,“康肃笑而遣之。”陈康肃公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只是这个聪明人,或者说我们每个人某个时段都会被表面所蒙蔽,看不到本真,于是就有人来“解疑答惑”。所以作者选取的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卖油翁,是那种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衣食堪忧,无依无靠,但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同样也是那种久历世事、饱经沧桑的世外人,他自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无所知。他只是来了,停留了,又走了,仅此而已。
回到文章,陈康肃公“尝射于家圃”,“尝”,曾经的意思,一个字就让我们读懂作者欧阳修只是想讲述这么一个故事而已,然后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家圃”也很好地做出了补充说明。既然是“家圃”,也就是家里的菜园,说明这是一个很私密的地方,不是“公共场所”,但偏偏“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而且“久而不去”。
1000年前,欧阳文忠公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小故事;1000年后,我相信,这个小故事仍然在华夏大地上渊源流长,闪烁着智慧和文明的光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