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首先得知道徐志摩的背景及情感经历。这对理解一首诗尤为重要。这里就不多说了,百度上多的是。
情感方面我想多的说一下,实际徐志摩的情感经历有很多,主要有3段,分别为与张幼仪的亲情(张幼仪后被徐申如收为义女),与林徽因的恋情和与陆小曼的婚情。另外徐志摩还对凌淑华产生过感情(徐志摩的百宝箱就是交给凌淑华保管的),如果说徐志摩对前三位感情对象是明摆着的感情,那么对凌淑华就是徐志摩寂寞时情感诉说的对象。
那么现在再回到《偶然》这首诗上面来说。《偶然》这首诗是徐志摩1926年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它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作的剧本《卞昆冈》中第五幕老瞎子的唱词。
1925年徐志摩随泰戈尔离开北京去了东京,同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去了美国,两人在1928年在美国完婚。徐志摩回京后结识了陆小曼,那时候陆小曼还是王赓的妻子。王赓与徐志摩实际就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梁任公的弟子。王赓行伍出身,长期在外,陆小曼年方23便开始忍受寂寞的啃噬,经胡适与刘海粟介绍认识,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两人日久生情,陆小曼还未与王赓离婚前就与徐志摩发生了关系。1925年年底陆小曼与王赓离婚,正式与徐志摩交往。1926年8月与陆小曼订婚的徐志摩在5月左右写了这首诗《偶然》,情理上就是写给陆小曼的。
那么这首诗就真的是为陆小曼的剧本或者为其本人写的吗?其实我的理解是不赞同的。假定我们要写一首诗那么我得找到一个参照物,徐志摩以自己为参照物写了这么一首诗。徐志摩很肯定的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只是偶尔投映在你的心胸,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似乎志摩已然看透了人生如一片天空的云,转瞬间不知踪影,情感已然如此,转瞬间没了音信。
再看第二段,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这句话时候看上去像是写给林徽因的,因为徐志摩确实与林徽因在海外遇到过,有没有在海上遇到有待于考证,但是徐志摩确实与林徽因在海外相恋,但是接着看下一句,‘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句话似乎又是在告诉我们她依然惦念着林徽因只是你有你自己的方向,而我也该有我的导航,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主体是光亮(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然而徐志摩真的是写一束光吗?不。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美、爱和自由。所以说这光亮可以理解为徐志摩所追求的美和爱。
我们不能确定诗人当时创作的思路以及所想表达的初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透过诗句来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感受。所以我们刻意的给这首诗安上一副画面倒不如就把志摩的内心清晰的展现,告诉所有人以及我们需要肯定他这一生所追求的就是:爱,美和自由。这便是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原创鉴赏,转载注明——司徒空明)
为林徽因而写。
此诗写于1926年5月,乃是诗人徐志摩偶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偶识林徽因,燃起爱情之火、诗作之灵感,一挥而就有此佳作。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此诗主要是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徐志摩的诗我最喜欢这首哈,没有之一~我觉得大诗人大概想表达他那一种逝去的爱情吧。爱情两人相遇何尝不是偶然,就想偶然“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然而光亮一闪即逝,就像青春,像那懵懂的爱情。交汇之后,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那种擦肩而过的遗憾,才是最美。过后呢?正像诗里所说“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
第一段里的我指的是云,象征“我”的飘乎不定,你指的是波,象征“你”的多情
第二段里的我我指的是两艘暗夜里海上相遇的船象征你我选择的方向不同,只有错过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同时将平常熟悉的意象穿插于整首诗歌中并将诗歌的两个主人公融入到意境中,仿佛一部戏剧片,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采用两两对的事物将其矛盾化,可谓匠心独运的写作手法将其动静结合。
偶然的相遇或不再来临,但我们是否应该懂得更加珍惜美好的时光,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无不表现和谐之美。随着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感悟也会随着逐渐加深,因为人总是在不断认识实践中前进的。扩展资料
徐志摩的《偶然》这首诗作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
诗人运用多种意像将自己的人生历程融入于此,表明诗人人生中经历了太多的偶然,将偶然形象化,不仅充满情趣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无数次偶然,无数次坎坷,无数次邂逅,似乎都显得如此平常,不必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构成诗人的态度。
在贫困黑暗的时代里,诗人的偶然何不是一种对人生的呐喊,对爱与美的追求,抒写着诗人的灵魂空间。
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
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
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
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
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
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
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