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别只这样围住我的项颈,
你这样实使我焦烦,
我怕已是软软的无力离开床枕,
但即使是死了,我还要呼喊!
你怎知道我的心在何等地沸腾,
又岂了解我思想是如何在咆哮,
你听,这外边是声音,解放的呼声,
我是难把,难把热情关牢。
听呀,这——吁——吁——
子弹在空中飞度,
母亲,这是你,我,穷人们的共同言语,
几千年的积忿在倾吐。
那,外面是声音,声音,
生命在招呼着生命,
解放,自由,永久的平等,
这是奴隶们在搏争光明。
上前哟,劳苦的兄弟们,
不怕流血,血才会染红旗帜,
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我们,
我们要在今天,今天杀死魔君!
母亲,让我呼吸,让我呼吸,
我的生命已在这个旦夕,
但使我这颓败的肺叶,
收些自由气息!
别窒死了我,我要自由,
我们穷人要在今日抬头,
我是快乐的,亲见这伟大的壮举,
死了,我也不是一个牢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与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出自《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
裴多菲(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出生于萨堡德沙拉斯,匈牙利爱国诗人和英雄,自由主义革命者,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发表《酒徒》,从此开始写作生涯,代表作有《自由与爱情》《雅诺什勇士》《使徒》《民族之歌》《反对国王》等,死于瑟什堡战役。
匈牙利货币上的裴多菲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牙利爱国诗人,欧洲1848年革命的战士和歌手。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封建势力,同时手执军刀,跃马疆场,同俄奥侵略者斗争,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6岁零7个月。
裴多菲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他做过演员,当过兵。少年时期的流浪生活使他有机会同劳苦人民接近,进一步熟悉他们的生活。
尤丽娅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裴多菲塑像
1848年秋天,奥地利侵略者向刚刚获得胜利的匈牙利进攻。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裴多菲这一时期的政治抒情诗较完整地反映了革命的爆发、发展、失败这样一个驼峰形的过程。1849年1月,裴多菲参加了贝姆将军的部队,任贝姆的少校副官,战斗在特兰西瓦尼亚一带。同年7月3l日裴多菲英勇地“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尖上”。然而一直以来,也有人表示当时裴多菲并未战亡,而是被俄国人俘虏后流放至西伯利亚。
裴多菲一生共发表800多首抒情诗,他的《自由与爱情》,更是有口皆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首诗表面上看似乎是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比较,然而在我看来深究起来只不过是不同的生命价值在个人心中的比较。一开始的生命代表自我的生命,爱情代表着所爱的人的生命,最后的自由代表的是自我认同种群的生命繁衍自由,通俗化的说就是“自己的生命虽然重要,但是为了我爱的人,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为了整个民族的自由发展,我也可以牺牲我爱的人。”很显然现实主义的翻译,或许会让人很反感,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如此现实和不浪漫。奴隶社会存在在历史中的前提就是作为奴隶能够保证自身种群的存活和发展,一旦剥削超过了这个最终的底线,奴隶社会也就崩溃了。
1 韩康伯数岁文言文翻译中病为国器的为什么意思
为:成为。
知为国器: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韩康伯只有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严冬的时候,只有一件短袄,他的母亲殷夫人亲自为他做短袄,(做时)叫康伯拿来熨斗取暖。母亲对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短袄)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不要夹裤的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的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是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了。”他母亲听了对韩康伯感到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 韩康伯数岁文言文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本文为我们塑造了体贴、懂事的韩康伯和坚强面对生活、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殷夫人形象。因为他从少懂事,聪明、体谅母亲、聪明、孝顺
译文韩康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袄。是母亲殷夫人给他做的短袄,(做时)让康伯提着熨斗,对康伯说:" 你先穿着短袄,过段时间再给你做夹裤。" 儿子说:" 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 火在熨斗里熨斗把就热了,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就暖和了,所以不要了。" 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出自《世说新语》
3 《复裈》中的殷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的伟大!!
复裈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需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世说新语·夙惠》刘义庆)
译文: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 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 母亲问这样说的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1[复裈] 夹裤裈,裤子2[韩康伯] 生平不详3[襦] 短袄4[自成之] 亲自缝纫短袄5[著] 穿6[寻] 过一些日子8[国器] 国家的栋梁之材8[韩康伯]:名伯,东晋玄学思想家9[熨斗]:形状如勺子,斗中烧木炭,用来烫平衣物10[止]:只有11[既]:已经12[为]:成为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为编者所加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4 世说新语韩康伯数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到理从小孩子时代就善解人意,当然将来成就会很高。
夙慧第十二之五、不须复褌
(原文)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褌。”儿曰:“已足,不须复褌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译)韩康伯(韩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袄。母亲殷夫人给他做衣服,让康伯提着熨斗,她对康伯说:“你先穿着短袄,以后再给你做夹裤。”儿子说:“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熨斗把也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觉得热了,所以不要夹裤了。”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5原文: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需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译文: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 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 母亲问这样说的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韩康伯:聪明早慧 母亲:贤惠明达因为韩康伯小小年纪就能把事物联系起来想问题。
6 文言文翻译句子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
世说新语·夙惠》
原文: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糯,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译文: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 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 奇,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殷夫
2004-08-23 文章来源:绿土地 文章作者:文坛采编 责任编 辑:芳芳
1910年6月11日,殷夫诞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大徐村。别名徐白。笔名除殷夫外,还有白莽、任夫、徐文雄、徐任夫、徐殷夫、沙洛、莎菲、Ivan等。
1920年秋,刚满十岁殷夫就离开家乡大徐村,来到象山县府所在地丹城镇,进入象山县立高等小学校读书,学名徐祖华。
1923年7月,殷夫考入上海民立中学。
1925年,他在宁波参加了革命文艺团体“新蚶社”。
1926年7月,殷夫越级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三年级,殷夫也成为革命队伍听一员,开始了他生命的新航程。
1927年殷夫被关进了牢狱。
殷夫被关了三个月。大哥徐培根将他保释出来并予以“软禁”。将殷夫送进同济大学,企图利用德国人的力量来严加管束,并以优裕的生活条件诱使殷夫离开艰苦的革命半争。但不久,殷夫便潜回上海,希望能重新接上组织关系。
1928年秋季,殷夫第干净人被捕入狱。当时他的大哥已在国外,由大嫂出面将他保释出来,出狱后就送回家乡象山居住,他又一次被隔断了与革命队伍的联系。
1929年春,殷夫离开凄清的象山西寺,回到战斗的黄浦江畔。
1929年夏天,殷夫在参加上海丝厂罢工斗争中第三次被捕。他没有让大哥大嫂来保释,以免再受他们的束缚。他被关了一段时间,受了几次毒打,终于获得了释放。不久,他就恢复了组织关系,担任了青年反帝大同盟,共产主义青年力和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
从1927年到1929年殷夫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曲线:当他投身于战斗,生活在革命组织中,他就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诗歌的格调也显得高昂;当他被隔断了和革命的联系,脱离了集体,他的思想就陷入苦闷,诗歌的情调也就低沉下去。他的喜怒哀乐无不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与革命共同着生命的诗人。他的思想和诗艺的发展,是他不断迫求趔,不断参加革命实践的结果。
在帮助他成长的那些人中,应该特别提到鲁迅。鲁迅和殷夫之间不仅是文学导师和青年作者的关系,也是同志和战友的关系。鲁迅以他自己崇高的人格影响着殷夫,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帮助诗人健康成长。
1930年1月1日,殷夫在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上发表了《过去文化运动的缺点和今后的任务》的长篇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肯定了1928年以来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成绩,也指出了太阳社创造社的某些错误,并批评了无产阶级文学标语口号的倾向。作者提出要将“建设革命文艺”作为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并要求“文化运动要与实际斗争密切结合起来。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聪明在上海成立,殷夫为发起人之一。
殷夫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鲁迅曾经指出,殷夫的诗”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老诗人力扬曾经指出:殷夫“那些写革命斗争的诗篇,都有着丰富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情,而没有他的同时代的诗人们在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那种标语口号化的缺点。这种缺点,是因为作者缺乏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基础,因之,在作品中形成形象的贫乏和感情的虚假,常常出现对于革命的空洞的叫喊,和一些革命术语堆积的现象。
丁玲曾称赞他是“诗坛的骄子”,并说:“我还没有读到过象他这样充满了阶级革命感情的诗。”
殷夫是一个诗才横溢的青年,他善于运用与内容相和谐的艺术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写的爱情诗,情深意切、格调委婉。他写的小诗,言简意赅,诗意含蕴。
1929年开始,殷夫拓宽自己的创作领域,从事短篇小说的创作,塑造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其较为成功的是《小母亲》中的林英。
殷夫成为职业革命家以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1930年,他发表了三十六篇论文、翻译和创作,在文艺作品方面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各种体裁。
1931年1月17日,殷夫到上海东方旅社参加一次党内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2月7日晚,他同二十多们革命者一起,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
殷夫被杀害的时候还只有二十一岁,他给我们留下了诗作九十九首,译诗十一首。创作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是有贡献的,他是革命诗派的代表诗人。
南北朝指从东晋灭亡到隋统一(420~589)的170年时间。这
时南朝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朝则自北魏统一北中国(439)起,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又相继为北齐、北周所代,最后均为隋所统一。这个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南朝文人诗歌,其成就远远超过北朝,并成为唐诗全面繁荣的必要准备和过渡阶段。
南朝文人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刘宋时期是第一阶段。即山水诗逐渐从东晋的玄言诗中独立出来,并蔚然成风的阶段。
山水诗在此时的兴盛有多种原因。首先它是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反映。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士大夫无论在朝的在野的,大都以隐逸为清高,以山林为乐土,因而在诗歌中描写山水之美,借以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其次,东晋以来,南方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世族地主到处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悠闲生活,他们的玄言诗里便出现了山水诗句,借助自然山水来表现老庄的哲理,这个变化以东晋晚期的殷仲文、谢混等人为先导,而完成于谢灵运。代表作家有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称为“元嘉三大家”。其中“才秀人微”的鲍照,不仅创作了雄健豪放的诗作,而且为七言、杂言诗的发展与繁荣开拓了道路。齐及梁初为第二阶段,即“永明体”形成、兴起的阶段。当时著名诗人沈约、谢跳等人,将声韵学的成果运用到诗歌领域,遂形成讲求格律、对偶的永明新体诗。粱中叶到陈末为第三阶段,即以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兴盛的阶段。“宫体诗”多描写女性和宫延生活,风格轻绮柔靡,但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北朝文人诗相对南朝远为逊色。后来,由于北人学南人、南人入北的双向交流,北朝诗坛才有所变化,特别是庾信人北朝之后,心怀屈仕敌国,思念故土的双重悒郁,诗风由前期的绮丽转向刚健,体现了南北诗风的初步融合。
一、谢灵运与山水诗
晋、宋之际,诗歌中描写山水的成分逐渐增多,如谢混的《游西池》玄言色彩较淡,已较集中地刻画山水景物,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当谢灵运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而写下大量的山水诗时,立刻被人们所接受并模仿。于是,山水诗终于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而谢灵运便是确立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著名的诗人。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晋室南渡后世居会嵇(今浙江绍兴)。他是谢玄之孙,18岁袭爵为康乐公,人称“谢康乐”。谢灵运出自高门世族,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才名,亦热衷于政治。刘裕代晋建立宋朝后,实行抑制世族的政策,将谢灵运的封爵降为康乐侯,他内心非常不满。永初三年(422),他出为永嘉(温州)太守,于是“肆意遨游,遍历诸县……所游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后他辞官隐居始宁(今浙江上虞),并常常出人深山幽谷之间,探奇揽胜。元嘉八年(431),宋文帝派他担任临川内史,因被人弹劾谋反,流放广州,旋即被杀。
谢灵运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对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上。他的山水诗大多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之后。在这些诗中,他带着一种高门士人的闲散情调,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嵇、彭蠡湖等地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之感。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用拟人的手法写山间美景,云石相依,彼涟互映,白绿两色点缀其间,构成一幅极有层次的动人图画,并从中透出一种萧散、淡远的氛围。又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写暮春的素雅,“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朗”(《初云郡》),写秋夜的旷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写冬天的寒峭等等。这些散见于各篇中的“名章迥句”,清新流畅,确“如初发鞭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引鲍照语),体现了作者在刻画景物方面超越前人的巨大成功。然而,谢灵运诗虽多名句,却较少佳篇。主要是他的一些诗仍不免有借山水以谈玄理(包括佛理),而其谈玄之处,常不免显得滞重或迂拙。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登池上楼》中窥见他山水诗的基本模式与风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癫对空林。
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巅。
初景革堵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萎萎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此诗作于永嘉任上。全诗先记叙官场失意的牢骚,次描绘春天景色,最后写决意隐居的愿望。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为神来之笔,历来为后人所激赏。结束处既写到离群索居之苦,忽又以《周易》中“遁世无闷”的哲理自遣,意似曲折,其实颇不自然。
谢灵运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色: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描写对象,而不是将它作为主观感情的载体。它不像陶渊明的诗歌那样,把主体情感倾注到所写景物中去,而是对山水进行客观的细致刻画,力求形似逼真。其次,从艺术表现上看,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绘,尤擅长写静态画面,往往以精练准确的动词出之,故静而不壅,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语言上过分雕琢,追求新奇、对偶和用典,故就整篇而言,存在冗繁生僻的弊病。谢灵运山水诗通常还采取“记出游——写景物——抒理思”的三段式结构,单一面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有价值的主要是中间的写景部分。这样的结构必然带来有名句而无名篇的缺陷。
总之,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人如谢惠连、谢庄、汤惠休、谢眺、唐代的王维等,都曾受到过他的深刻影响。同时,他极貌写物和穷力追新的作风,客观上提高了描情状物的能力和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为永明体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钟嵘称之为“元嘉之雄”(《诗品》)是有道理的。
二、鲍照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山东郯城)人。他出身“孤贱”,少有才名,且功名心很强。20多岁时,他为了谋求官职,曾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任国侍郎。后又出为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大明五年(461),担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军,后刘子顼被赐死,鲍照也死于乱军之中。
鲍照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但他的作品当时颇负盛名,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他的乐府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充实,刚健昂扬,是对建安文学传统的很好的继承。
鲍照诗歌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如《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贤士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首诗抒发了作为寒士的诗人在仕途中倍受压抑的痛苦。语言质朴,情感激愤。拔剑击柱的动作,丈夫垂翼的呼号,归家隐居的向往,贫贱孤直的感叹,一气呵成,将抑郁奔放、悲愤的情绪变化表现得细致淋漓。悲哀而不颓唐,失望而不消沉,自有一种雄逸豪放的风格,反映了作者愤慨不平而又自尊孤傲的精神状态。
鲍照有些诗歌反映了边塞战争和征人生活,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如《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渡飞渠。萧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极明主,身死为国殇。
诗歌开头渲染敌军入侵的紧张气氛,中间描写行军途中的严寒艰苦,最后赞扬将士们的为国损躯的英勇气概,堪称一首出色的边寒诗。
此外,《拟古》其六写他的农耕生活,抒发他不能施展才能的愤懑,也流露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木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笔力雄肆,感情充沛,音节错综,是的照诗歌的主要特点。鲍照善于用自由豪放的笔调,倾诉自己如火的激情,形成一种震憾人心的气势。此外,他还工于写景状物,造语奇特瑰丽,因而形成了俊逸豪放、刚健凌厉的艺术风格。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赞曰:“俊逸鲍参军”,正是就此风格而言的。
鲍照也是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的人。他汲取民歌的丰富养料,创造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渐趋成熟的七言乐府诗,为后来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鲍照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这种形式,而且变曹丕的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以自由换韵,这就为七言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从他以后,七言体就在南北朝文人诗歌中逐渐发展起来。王恺运《八代诗选》卷十二至卷十四,专选齐至隋百余年中的这类诗歌,名曰“新体诗”。因此,后人又称永明体为新体诗。永明诗人大胆对诗歌形式进行探索和革新,表现出可贵的创新精神。
三、谢眺与新体诗
谢眺(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与谢灵运同族,人称“小谢”。他的高祖父为谢安的弟弟,祖、父辈皆为刘宋王朝所亲重,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家世贵重,而少即好学,有美名,故曾历居竟陵王萧子良的藩邸和朝廷的重要文书职位,也曾作过宣城太守(故后人常称他为谢宣城),最后任尚书中部郎,因拒绝参加朝廷大臣和藩五所酝酿的政变,反被诬陷杀害。
谢眺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他的作品继承谢灵运而趋成熟。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溪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善的图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更为历代所传诵。和谢灵运一样,谢胱也有不少写景名句。如“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扛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以游东》);以及“寒城一以眺,平猛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等,清新淡远,如同一幅幅水墨画,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谢眺的山水诗学习谢灵运,刻画景物细致逼真。但相比而言,谢跳的山水诗更有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大谢诗中的山水与官场生活是背离的,他往往有意地去寻找山水以忘情世事;小谢诗中的山水却总是与主体情感的抒发相统一,殿阁池榭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与抒情彼此交融。第二,大谢的山水诗总是在记游、写景之后,拖着一条玄言尾巴;小谢的山水诗则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使山水诗达到了比较完整的艺术境界。第三,与大谢诗的富艳精工、典丽厚重不同,小谢诗较少繁芜的词句,形成一种自然平秀、清新流丽的艺术风格。另外,谢腕的诗歌声调和谐,音韵铿锵,词藻秀美,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基本特点。他的新体诗,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严羽《沧浪诗话》说:“谢跳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很重视谢眺的诗,特别是李白,更是多次称引其佳句,故有人称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可见谢跳诗影响之深。
但谢腆的诗歌也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他的《永明乐》十首,《夜听妓》二首,便是典型的宴上无聊之作。此外还存在钟嵘所说的“善自发端,而末篇多踬”、有“意锐而才弱”的缺点。
四、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人,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他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庾信前期的诗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是宫体诗的重要作家。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又就任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地位虽尊,然屈任敌国,内心感到十分屈辱和痛苦。这种遭遇和经历使他开始把南朝诗歌的丰富遗产和北方文化中比较健康的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新趋势。
庾信后期的涛作,抒发了诗人深重的故国之思和在忍垢含耻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复杂感情。由于诗人的真情实感,他的许多诗篇尽管用了不少对句,却没有雕琢之痕,而在流丽中具有清新之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拟咏怀》27首。如第26首: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驶,城影入黄河。
秋风苏武别,寒水送荆柯。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前四句描写北国景色,萧索而阔大;后四句抒写一己愁怀。沉郁而悲壮。诗中连用送别苏武、送荆轲和项羽自刎三个典故,表达了故国难归的悲痛心情。这正是庾信后期诗歌的中心内容,在许多篇章中都有所表现,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如“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拟咏怀》之七),”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秦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八),可谓融事抒怀。孙兀晏《咏庾信诗》曰:“苦心词赋向谁谈沦落咸阳志岂甘!可惜多才庚开府,一生惆帐忆扛南。”对庾信后期的心境和诗赋作了高度的概括。这些抒写故国乡关之思的作品,是他诗歌中最感人、最有价值的部分。
由于思想内容的变化和北方文化的熏陶,庾信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前期的绮艳贫弱变为苍凉悲壮,刚健深沉。如“阵云平不动,秋蓬转欲飞”、“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弦”(《拟咏怀》),“胡笳遥警夜,塞马暗嘶群”(《和赵王送峡中军》)等诗句,都是南朝诗中罕见的。庾信还善于用典,能贴切而不露痕迹,起到了扩大诗歌容量,启发读者联想的效果。
庾信后期诗歌在形式格律上也有所发展。他的七言新体诗从句数、章法、对仗来看,已是唐人七言律、绝的先驱。刘熙载《艺概》曾说庾信的《乌夜啼》“开唐七律”。
总之,庾信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他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涛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杜甫赞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是对庾信后期作品的正确评价。
五、南北朝民歌
继《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又一批集中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形成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吴歌主要产生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建业为中心。建业是从东晋到南朝各朝的首都,乐府机关就近采集这一带的民歌,加以整理,配上音乐,就是吴声歌曲。吴声歌曲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但更多的可能来自城市小市民之口,因而大部分具有市民文学的特点。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地区,以江陵为中心,曲调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
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因为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经济条件充裕,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出怀春之情。
吴歌的特色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和《读曲歌》最为重要。《子夜歌》共42首,相传最初是东晋女子名子夜者所造,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如“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或表现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如“常虑有贰意,观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情流乖”。还有《子夜四时歌》、《读曲歌》,都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曲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风格也比吴歌直率、明快。如《那呵滩》: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男女一唱一和!女子的歌唱,传达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愿 望;男子的对答,则表现出身不由己的遗憾和悲哀。
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出,不雕饰,不做作,将内心深处的缠绵情感表现得真切而细腻。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关门之“关”双关关心之“关”,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抒情民诗《西洲曲》,这首民歌曾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内容是写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中间穿插着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及仪容的点染描绘,对人物内心无尽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极为细腻缠绵而又委婉含蓄。全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又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法,从而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这种特殊的声韵之美,造成一种似断似续的效果,同诗中续续相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余味无穷。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2)北朝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北方民族所作的用于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所配乐器有鼓有角,所以才称为“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多半是北魏以后的作品。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的歌曲陆续传到南方,齐、梁以后也常用于宫中娱乐,并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
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后来才译成汉语,所以《杨柳枝歌》中有“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之语。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北人直接用汉语创作的,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中杂有少数北方汉人的作品。所以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北朝民歌数量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各民族跟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北方大多是平沙大漠,草原旷野,所以诗中景象多具北方苍茫雄浑的特点。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短短27字,将苍茫浩翰的草原风光描绘了出来,境界恢宏博大,雄浑壮阔,可谓千古绝唱。北方因长期战争不断,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故诗中还多反映动乱带来的凄苦之音。如: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企喻歌辞》第四首)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的景象,在建安诗歌中屡屡可见,北朝乐府民歌在反映乱离方面与建安时期的诗歌相通,其悲吟与呼号,令人心神震颤。
北朝民歌中,还有不少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如《陇头歌》: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呜声悲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歌中深刻地反映出颠沛流离的苦痛和思念家乡的心情,千载之下,读来仍不禁令人神伤。
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长期不息的战争状态,培养了人们勇敢刚毅的性格和豪侠尚武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诗歌中屡有反映。如: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王歌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趾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折杨柳歌》)
歌中都反映出刚猛激烈的特点,充满大丈夫气概,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北朝民歌中有不少反映爱情和婚姻题材的作品。这些民歌爽快直露,质朴刚健,与南朝情歌缠绵委婉、含蕴温情的情调大不相同。如:“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驭》)“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对待婚姻和男女情爱的态度大胆泼辣。反映婚姻问题,多半是女子希望早嫁,如“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辞》),“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这些歌曲直率而朴素,不遮不掩,毫无忸怩羞涩之态。
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诗》。此诗最初当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加工。
《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在她身上,展示了妇女要求平等、要求独立解放的愿望和理想。
《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点: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
详处运墨如泼,如出征前购置鞍马的铺排描写和归来后的一段描写,从而制造烘托出忙忙碌碌的情景与热烈而快乐的气氛。而战场上的描写,则以数语一笔带过。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划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此外,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都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虽然经过后世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仍不失民歌本色,不愧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赏析
郭沫若
《凤凰涅盘》本诗“象征了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的再生。”
1、凤凰的形象
诗借凤凰“借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它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盘》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2、艺术特色
想象瑰奇,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诗作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既表现诗人与祖国人民溶合为一的愿望,也具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
在诗歌形式上,它彻底打破了旧诗格律的镣铐,借鉴西方自由体诗,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大解放。
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
闻一多
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新月社诗人,《红烛》《死水》。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洗衣歌》
1、1925写于美,通过华侨洗衣工人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反帝的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
1)对答的形式。首尾两节是洋人趾高气扬的吩咐,中间六节是工人激愤的回答,自然平易,有民歌风味。
2)诗形整饬,有建筑美。主干每节五行末行为低行,句式大致相同;主干之外,头尾又配以两节对称的低行诗句。
3)有音乐美。全诗韵位固定,相同句式反复出现,迭唱手法的运用。
《死水》
1、主题思想
1)抒发诗人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而引起的悲愤心情。
2)诗中描摹的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涵蕴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
3)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
2、以本诗为例看作者的“三美”艺术主张。
《死水》是其“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读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分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冯至
原名冯承直,“沉钟社”诗人。《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
《我是一条小河》
本诗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小河,以我流过森林、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表达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
1、特色 1)用以人拟物的手法。
2)借“小河”“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两心相印相随。
3)构思新颖。 4)注意遣词造句。
戴望舒
原名戴梦鸥,三十年代的“现代派”代表诗人。《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雨巷》
本诗借寂寥雨巷独自彷徨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
艺术特色
强调自我的感觉,喜欢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
十分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镪,每节押韵二至三次,同时还以复沓,重复等手法强化诗的音乐性。叶评“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徐志摩
新月派诗人。《再别康桥》
诗的情境
诗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的展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诗人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诗里,他敏锐的抓住“金柳”“波光”“青荇 ”“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殷夫
原名徐祖华,“左联五烈士”之一。《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
《血字》诗的革命性
红色鼓动诗。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而作。诗中,诗人以激越的情绪歌唱“五卅”伟大历史意义,生动的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你怕困难、顽强战斗的英勇气概;并坚信胜利的明天必将到来。
艾青
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长诗《向太阳》《火把》。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自由诗的又一高峰。
《大堰河——我的保姆》本诗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自由诗,是呈献给千万劳动农民的“赞美诗”,也是一首“给予这不公道世界的咒语”。
1、一首劳动人民的赞美诗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褓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的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大堰河在艰苦竭蹶中度过一生,但她总是含着笑不停的操劳着,这就是诗人为大堰河建造的永久的塑像,也是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因此,这诗是一首劳动人民的赞美诗。
2、艺术
1)通过叙事进行抒情,常用排比和对比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用重叠的诗句或诗节反复咏叹,使诗篇既明朗单纯而又多姿多彩。
2)借助联想进行铺叙,构成生动的画面。
3)诗句长短无定,但有内在的韵律,音节和谐,色彩鲜明,情味极其深长。
《我爱这土地》的感情特色
诗表现出艾青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祖国、对土地、对劳动人民真挚深沉的爱。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格外动人,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写。
何其芳
《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
《生活是多么广阔》
1、诗的思想内容
借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广阔的生活的海洋中,启发年轻人去发掘人生的宝藏,并勉励他们将寻常的生活与伟大的目标结合起来,以坚实的劳动去接近美好的未来。诗格调明朗开阔,富于朝气,迸射出对新生活热切希望的火花。
2、体式特征:用自由体,比较灵活的表达思想,不重押韵,但以流利朴素的口语形成动人的节奏,十分悦耳。
李季
有长诗《杨高传》,诗集《玉门诗抄》。
《王贵与李香香》
1、主题
以土地革命时期农民革命运动为背景,通过一对农村青年的恋爱故事,深刻揭露了旧农村阶级压迫的悲惨状况,生动的反映了陕北三边地区农民闹革命的状烈景象,表现了革命与劳动人民幸福生活血肉相连的关系,(“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革命救了你和我,革命救了咱庄户人。”表现了革命与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血肉相连的关系。)
2、体式特征
民歌体新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并加以革新创造,使其适于表现较大规模的现代生活内容。成功的运用重复个比兴手法,来叙写故事、塑造形象、实现主题。
臧克家
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
《星星》
1、思想内容
诗用暗喻手法,以星喻人民大众。对星星真挚的歌唱,体现着作者对人民的历史作用的新认识。同时,诗作对星星们聚居的“另一世界”的深情赞美中,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为一己私利而不惜荼毒生灵的黑暗势力的憎恶,以及对人民的新世纪的热切瞩望。
2、诗风的转变
本诗的主特点是,以口语般的浅白语言和告白式的亲切口吻,来表达纯真的诗情,臧以前的诗,极注重文字是锤炼,有的近于“苦吟”,本时期却“从自己的圈套里挣脱出来”,力图把诗写得朴素自然,易于被群众接受,此诗清新朴实,是诗风转变的一个例证。
顾城诗二首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远和近》作者顾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双 桅 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 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草 木 篇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唐:白居易
白 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伶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睬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956年10月30日成都
(选自《星星》1957年第1期)
《草木篇》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四川金堂县人。1948年开始写作诗歌、小说。著有诗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游踪》、《故园别》等。流沙河的诗歌成就主要表现在蒙难之际和复出之后。前者有《故园九咏》、《情诗六首》、《梦西安》等,大都写真实人生,在困苦中追思美好,在劫难中倾诉忠诚,在抑郁中畅想未来,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这类诗把直率和含蓄、柔婉和刚毅融为一体,给人以质朴自然之美。后者有短诗《焚书》、《归来》、《故园别》及长诗《太阳》、《老人与海》、《一个知识分子赞美你》等。短诗回顾既往,总结人生经验,诗中不无苦涩;长诗则沟通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刻反思,知识性与哲理性明显加强。
《草木篇》是一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诗人通过对五种植物的描绘,借以隐喻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立身处世之道。
组诗热情地歌颂了孤直不屈、刚正不阿、忠贞不二的美好品格。诗人通过白杨那种宁死也不肯向谁弯腰的精神,赞美了在任何险恶的环境中也不卑躬屈膝的高贵品格;通过仙人掌没有奴颜媚骨,终至被逐出花园,既对它那种顽强不屈的节操给以充分肯定,也对它的不幸命运寄予深切同情;通过梅花一旦把自己许给白雪,便一心等待冬天的到来,赞美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也启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同样要保持这种品格。
组诗还无情地揭露了损人利己、善于伪装、暗中害人的丑恶行为。诗人在篇首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的诗句,题旨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学篇中所写的“藤”和“毒菌”。藤为了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不惜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乃至把人置于死地;而毒菌则善于用漂亮的外衣包裹自己以害人,从而提醒人们要善于识破他们的伪装,警惕现实生活中的两面派。
组诗借写草木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也鞭挞立身处世中的假丑恶,表达了作者的“善恶之心、坦诚太度和刚直人格”。
《草木篇》在艺术构思上以小见大,在表现手法上托物喻人,在感情抒发上憎爱分明,在语言运用上刚柔并济,堪称当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诗歌鉴赏 北岛《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政治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到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思想”,也看不到曾经熟知的昂仰气派。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读者遭遇的一片“象征的森林”,众多意象枝繁叶茂地伸展着,昏暗了原本应该笔直宽阔的道路,读者在“小路上”时刻面临“迷途”的威胁,又随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这种阅读经验打击了当时人的期待视野,但似乎更切合诗歌本身的要求。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迷途》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而且由于内容的关系,它几乎也成了我们阅读诗歌的一个寓言。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
第二个原因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疑常规的寻找—克服障碍—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诱惑,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次寻找。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征途,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因此,这首诗又恍似一篇阅读的寓言,提醒着我们诗歌阅读中的微妙之处。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口供 --闻一多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积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死水》
A 诗歌从第二句开始用铺陈手法,由白石、青松、大海、菊花构成了一幅绚烂多采的图画。
B “鸦背驮着夕阳”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乌鸦的神奇力量,一个“驮”字,用得十分传神,使画面极富动感。
C 诗歌把爱国主义的炽热理想与冷酷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形成强烈反差,在抒情中含有些许苦涩。
D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是表现作者怨毒、激愤的诗句。诗人对旧我的自渎式的否定,是为渴求灵魂的蜕变。
答案为B “鸦背驮着夕阳”,是指乌鸦在夕阳里飞翔,描写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夕阳图,并非是表现了什么“乌鸦的神奇的力量”。
(二)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信仰 --绿原
罗马斗兽场中间,\基督教圣处女\站在猛兽面前\以微笑祈祷:
——上帝与我同在啊。\斗争养育着生命:\胜利一定与我们同在!
站在断头台前\我们微笑,\我们不祈祷。 1943 年
A “微笑的祈祷”是指基督教徒在面对各种灾难时,总是能从容不迫,把生死置之度外。
B “斗争养育着生命”,是说人类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奋斗才是自我救赎的最佳方式。
C 诗人认为,当他面对死亡时,只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他毫无愧悔地走向断头台,因为他战斗过,他感到充实。
D 诗歌所描绘的两幅形象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民族抗战中斗争到底的决心。
答案为A 这首诗所展示的是人类面对灾难的行为选择。它首先告诉我们,基督向人们昭示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空间,而在灾难面前,人们只能向虚幻的上帝祈祷,请求帮助。并未写什么基督徒“总是能从容不迫,把生命置之度外”。故A项的理解是错误的
(三)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雾中汉水 --蔡其矫\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地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向上游去的货船\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看得见的\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赤裸着双腿倾身向前\在冬天的寒水冷滩喘息……\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用雾中遮住颜脸,\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 1957年
A 开篇把“两岸丛林”化为“空中的草地”,把“地上牛车”化为“在天半运行”,出自于诗人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审美情致。
B 听到“沉重的橹声”,见到“纤夫”的“双腿”,赋予作者在船中耳闻目睹事物形象的沉重感。
C 写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用拟人的手法来直接表示作者心境的惨淡和生活的艰难。
D 诗人一方面准确、独到地把握事物的客观形态,另一方面在客观描写中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绪,构成特殊的审美境界。
答案为C 作者对大自然的倾心和对旅行的偏爱,使他对于自然美的观察和表现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本诗就有这种特点。“艰难上升的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这一细节是作者在船中所见,眼前的景物与作者对现实的沉重感受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暗示性。不能说“直接表示作者心境的惨淡”,更没有“作者生活的艰难”的意思。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路 --许达然
阿祖的两轮前是阿公 拖载日本仔\拖不掉侮辱 倒在血地
阿公的两轮后是阿妈 推卖熟甘薯\推不离艰苦 倒在半路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转贴 2006-06-18 10:21:55 ] 发表者: wdsong
作者:郑恩波 郑秋蕾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南北朝时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410左右--466)。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眺(464左右--499)。谢眺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焕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乐府古题19首和新乐府12首。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说,元诗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这是源于他们文学观点的一致。张籍和王建虽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他们以丰富的创作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同情农民疾苦是张籍乐府诗的主题,以《野老歌》最为著名。风格与上述几人十分相近的李绅诗作虽不多,但《悯农》诗二首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韩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诗,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带入了诗坛,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追求险怪的风气。孟郊(751--814)与贾岛(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刘禹锡(772--842)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此外,他的律诗和绝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如《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李贺(790--816)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803--852)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813--858)以爱情诗见长。他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绝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1045--1105)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1002--1060)、苏舜钦(1008--1048)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1021--1086)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诗作常充满忧郁、激愤之情。陆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写景说理而自具面目的杨万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高扬着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812--870)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宋初的词人象晏殊(991--1055)、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1049--1100)和周邦彦(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约1155--1235)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
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1792--1841)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1848--1905)、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
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
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诗,他们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觉醒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诗突出地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诗表达了作者不靠施舍、踏实求索的愿望。还有《匆匆》、《自从》、《毁灭》等诗都表现了历经坎坷与幻灭,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坚韧。文学研究会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她的这些诗都被称作“繁星体”。她的“繁星体”诗多表现母爱、童真和自然之情,满蕴温柔、忧愁之风。
怒吼的诗指的是瞿秋白和蒋光赤等***员作家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蒋光赤(1901/FONT>1931)的诗最多。他的诗中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恶象》、《中国劳动歌》、《哭列宁》等诗一扫当时许多新诗中的缠绵悱恻之调,充满了阳刚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诗存在内容较空泛的弊病。
在新诗创作中,爱情诗这一领域当属湖畔诗社的诗最为引人注目,汪静之(1902-- )、应修人(1900--1933)、潘漠华(1902--1934)和冯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们的诗中所描写的爱情大胆而袒露,其间所显现出的质朴、单纯的美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写自由体诗的冯至(1905--1994)也是比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既写爱情,也写亲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诗集。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几乎在新月派活跃的同时,象征派的诗也出现在中国的诗坛上。象征派的诗既不真实描写,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采用不同于常态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段制造朦胧、神秘的色彩。李金发(1900--1976)是象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为幸福而歌》等诗集。他的诗反映了“五四”之后一些知识分子面临茫然的前途时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是因其诗怪诞,可读性较差,但他的诗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如诗中大量形象鲜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感觉等皆为许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绩较为突出的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诗派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领诗坛一派风骚。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他的诗热情颂扬无产阶级革命,生动描绘工人运动的战斗场面。因为有实际斗争经验,所以他的诗感情充沛而真挚又不流于空泛,艺术风格朴实、粗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们的诗》等。左翼诗派的重要代表团体是中国诗歌会。他们的艺术主张是诗歌大众化,倡导诗歌面向下层人民,歌唱抗日救亡运动,代表诗人是浦风(1911--1942)。
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1905--1950)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这些诗作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感和孤独感。他的诗大量采用象征意象,但因贴近主观情绪,诗意虽曲折、朦胧但并不过于晦涩。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鲜而贴切。富于节奏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色。
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是胡风、艾青、田间、亦门、鲁藜、邹荻帆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内容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七月派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的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40年代后半期,被后来称为民歌体的新诗在解放区农村成熟了。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李季与阮章竞的叙事诗中。
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发表讽刺诗的笔名。他在这一时期的诗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这是当时国统区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谣、小调写成,轻松、诙谐而又锐利、泼辣,锋利的笔锋扫荡了末日社会的各个角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题材、新主题伴随着新生活应运而生。诗人们满怀激情抒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颂歌。同时,新的社会也造就出一批诗坛新人和崭新的作品。他们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森林诗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严阵的《老张的手》,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李瑛的《军帽下的眼睛》,公刘的《边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顾工的《喜马拉雅山下》等。此外,诗歌形式有所创新,吸取民歌营养的信天游、接受外来影响的阶梯式、新格律诗等形式相继出现。
50年代未60年代初,诗歌兴起了新民歌运动,发展了传统民歌。政治抒情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在60年代出现,郭小川、贺敬之是当时两位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长篇叙事诗的丰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以新颖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誉诗坛,李季的《杨高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韩起祥的《翻身记》、王致远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钊》、田间的《赶车传》等也都别具特色。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存在着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不够丰富的缺点。
新时期以来,沉寂十载的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广泛借鉴,形式则更趋于松散的自由体,风格千姿百态。新时期初期,欢呼胜利、反思历史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并使之继续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青年诗人,如舒婷、顾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诗通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绪,人们谓之“朦胧诗”。
80年代中后期以后,诗坛又出现了自称为“第三代诗人”的现代派潮流。
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
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
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称著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连翩的佳作。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六)白朴《天净沙·秋》赏析
一提到“秋”,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那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殊不知,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秋”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如果说,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话,那么,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秋意之圣”。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谓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丫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
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个“秋”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综观全曲,其结构新颖别致,即“铺排静景——中介飞鸿动景——铺排静景”,规范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动静结合,变化而不单调;再次,如果说此曲前两句秋景不免显得清寂、清冷,那么到了第三句,则意境转换,更显清疏、清和了。这些足见作者的高超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七)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的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这首诗却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在日本留学,和那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对理想未来的迷茫。诗人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
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景象。
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儿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舒适的东西。
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那被浅浅的天河分隔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在守着银河只能远远相望吗?“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诗人这样说。在那美丽的夜里,他们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年的神话,化解了那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