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关系主要靠感情维系,友情,亲情,爱情。在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以及宝钗之间的情感关系颇为有趣。黛玉和宝钗两个人无论是性格脾气还是待人接物都相差甚远。宝钗处世八面玲珑,深得贾府上下喜欢,而黛玉呢,温婉含蓄小心谨慎,虽不如宝钗难么多好评,幸好有贾母庇护和宝玉力挺,倒也没受多大委屈。两个女孩子对宝玉都有爱意,在外人看来宝钗似乎更心疼和体贴宝玉,人又机灵,所以被更多人看好她和宝玉的结合。然而,作为当世人的宝玉他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黛玉是他的最爱。自从他看到林黛玉第一眼就惊呼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她,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在往后的相处中,黛玉和宝钗对待宝玉的做法也让宝玉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选择。
有一次宝玉被薛蟠在贾政面前告密,说他跟一个戏子关系密切!贾政极其反对贾宝玉跟戏子来往,在他看来那是不务正业!他希望宝玉能饱读诗书考个功名,将来继承家业续写贾府辉煌。可是宝玉对八股文和功名一点兴趣都没有,就是天性不羁爱自由。宝玉因此被贾政胖揍一顿,这件事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宝玉因薛蟠的揭发而挨打。
薛宝钗看望宝玉的时候是这么对宝玉说的: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看,心里也疼。看似很温柔体贴,实际上有埋怨宝玉不听老爷劝阻,而且宝钗说薛蟠跟老爷说这个事情也是为宝玉着想,希望宝玉能听从老爷的,认真读书走仕途之路。这里不难看出,在这件事情上宝钗首先为自己的哥哥开脱,在她心里还是哥哥比宝玉更亲近。这一点宝玉是心知肚明了。
薛宝钗在爱情方面却从没有感受过美丽,她在努力平衡各种关系,却唯独没有平衡好自己内心真正的爱情关系。
而黛玉来看望宝玉,则是另一番景象,黛玉还没进屋前就已经哭的梨花带雨两眼肿的像个桃子。进屋后的无声之泣,哽咽着,虽没有嚎啕大哭,更让宝玉心痛。黛玉第一次说“你从此都改了罢!”黛玉的改并不是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官场,而是希望宝玉少受皮肉之苦。宝玉听了也没有发脾气,只是叹了一口气。
从这里不难看出,宝钗和黛玉对于宝玉的爱是完全不同的,黛玉完全沉浸在美丽的爱情里面,和宝玉一样,两个人都是满心的爱意绵绵。林黛玉很率性,在和贾宝玉的爱情里面,任性恣意,她充分享受到了爱情的酸甜苦辣,她沉浸在爱情里,不理俗世,大观园也给了她这样的土壤,她只享受诗书和爱情。
男人最看中的是女方对自己的感情投入,是否把自己当做最心疼的人,是那种超越任何亲情的爱,这样的女人就是男人心中最理想的伴侣。如同乔家大院里陆玉菡对乔致庸的感情,富甲千金陆玉菡为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从父亲那里借来巨款帮助乔家读过难关,女人外姓,于娘家不利却利于婆家,所以古人重男轻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这仍不失为一种美德,毕竟将来是在夫家生活一辈子,自然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从两小无猜到真诚相爱,林黛玉泪尽而死,贾宝玉愤然出走,出家为僧。应该说,贾宝玉对于薛宝钗的美丽的容貌和健康的肉体,是曾经产生过爱慕之心的,然而他却一直把他的情爱倾注在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身上,这主要因为薛宝钗所信奉的是正统派思想,并且用这种思想来规劝他,而林黛玉却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从来不曾劝说他去走家族、家长们所规定的立身扬名的道路。封建制度使宝黛爱情成为了悲剧。
经历了砸欲风波,宝黛之间和好如初,他们的爱情也越发明了。特别是宝黛之间,为我们上演了一出真诚的,惊天动地的爱情表白的故事——情诉肺腑。
宝黛和好之后,可以有一个人却是醋意大发,那是薛宝钗,于是上演了借扇机带双敲的故事。宝黛和好后,被王熙凤带去给贾母问安,此时,薛宝钗既在场。那贾宝玉没话找话,与宝钗闲聊。当听到宝钗说嫌热不去看戏,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贾宝玉此话本是无心之语,脱口而出,却激怒了薛宝钗。宝钗听说,心里不由地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宝钗的话完全是回击宝玉刚才拿比做杨贵妃的“取笑”,并讥讽宝玉作为贵妃元春的弟弟,是有资格成为杨国忠的。此时,丫鬟靛儿向宝钗还寻扇子,一向待人和善的宝钗,也是少有的生气, 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宝钗此话则是暗讽林黛玉。”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抓住机会,也是马上反击,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宝钗则是继续讥讽宝黛二人。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可见,宝黛是清楚了宝钗是话带讥讽的。最后,王熙凤早已看出端倪,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凤姐诧异道:“既没人吃姜,怎么这么辣辣的?”一场冷嘲热讽的对话被王熙凤的三言两句止住了。透过,宝钗、宝玉、黛玉三人之间的对话,我们看出这是薛宝钗是少有的发怒,和用言语讥讽别人,那宝钗言行,也反应出她对宝黛之间爱情的醋意与嫉妒,能够有“吃醋”的意思,就暗中表明,宝钗对宝玉的也是有爱意的,而宝钗就借丫头找扇子的时机,明是训斥丫头,实是讽刺宝玉、黛玉,接着又用“负荆请罪”来讽刺宝黛。其实,这是许多女人在爱情中都爱用此技巧,这也是常情。
被宝钗讥讽后,宝玉到王夫人屋中与金钏说笑,被王夫人发现了,责打了金钏并撵了出去。那宝玉灰灰溜溜地逃走,忙进大观园来,看龄官在蔷薇花下一笔一笔痴情地画着“蔷”字,宝玉不觉看痴着,显然也被龄官的痴情感动了、感染了。
后面,又发生了妒生麒麟的事件。史湘云来贾府,无意拾到一个金麒麟,后到宝玉屋中一问,正是那日清虚观打醮时宝玉给湘云留的。宝玉与湘云聊天,忽然传来贾雨村到访并要见贾宝玉,那贾宝玉是一脸的不高兴。心直口快的湘云则是好心规劝,直言:“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可以湘云这话,惹得宝玉大为不悦,要赶湘云离开。袭人见宝玉生气,并从中调和,并言说宝玉上次也是因此生气,把薛宝钗晾在一旁的事情。而且,袭人还说出:“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可见这是宝玉不经意之间的爱情表白,他早已视黛玉为自己的知己了。
而此时,林黛玉却在窗外偷听。原来,黛玉早就因为宝钗的金锁,和“金玉良缘”的传言,弄得自己的是十分不悦。此刻的她,对物件之类东西是十分多疑、敏感的。特别是上回宝玉就拾得了一个和湘云一样的麒麟,而且宝玉还是一个见姐姐,就忘了妹妹的人,这次湘云到府,难保不发些什么风流韵事。所以,不放心的黛玉,偷偷来怡红院偷看宝玉与湘云的举动。可见,黛玉的举动,是女性的多疑与嫉妒,这有点像现代女孩子在恋爱中对自己的恋人不放心,偷偷查看通话记录、短信、微信、QQ等行为。而当黛玉无意见听见宝玉那句话,我们看看林黛玉的反应,书写到是“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喜,自然是宝玉视他为知己,与诸人不同;惊,自然是宝玉当说出这样赞扬的话儿,而且当众不必嫌疑的;悲,自然是自己身世悲苦,身边无有父母为自己的爱情做主,而自己也是因思虑患病,怕不能长久;叹,自然是你我情投意合,为什么“金玉良缘”不是你我,而且还有一个薛宝钗的存在?
那林黛玉自觉无趣,准备回去。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那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显然,黛玉看见宝玉如此主动,惊得有些含羞了。而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宝玉觉醒了,并不顾礼法,开始大胆表白了。后面,林黛玉又以金锁、麒麟打趣宝玉,宝玉则是气流了汗,”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这是整部红楼梦,林黛玉这一次给贾宝玉道歉,也是被宝玉的举动感动了。而一个擦泪,一个擦汗,表现出了宝黛之间的互相关心和亲密的动作,他们的爱情也越发明朗了。
那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短短三字,相当于现代恋人表白说的“我爱你”,可以却比“我爱你”感觉更要重千倍,情也更深千倍,是胜似任何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的。那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一个“怔”,显然反应出林黛玉被宝玉第一次这么主动、这么大胆地表白,惊住了,震撼住了。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宝玉是进一步的表白。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这又是石破惊天的爱情表白。那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可见,林黛玉不仅被宝玉如此大胆的表白震撼住了,还被此深深感动了。而此刻,宝黛二人虽不说话,却早已是心心相印了,心早已融化在一起了,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你的话我早知道了”,看似气话,却表明了黛玉早已明了宝玉的心思,而此时黛玉的泪,应该是喜极而涕的。
那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显然这是宝玉情不自禁地自我诉说,自我表白。可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可见,宝玉的表白是是石破惊天的之语,在那年代,哪个男子何曾说过如此大胆的情话呢?所以,袭人听后,表现出来的表情是被大大的惊吓着了,并认为宝玉是中了邪。宝玉被袭人推醒过来,方知是袭人,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一场大胆、深情、热烈的诉肺腑的表白也就此谢幕了。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看出了妒生麒麟当中,宝玉当众进行了爱情表白。而后面的《诉肺腑》中我们更看出了,宝黛爱情绝非仅仅是宿命的安排,而是有着坚实的情感基础,那就是宝黛二人对彼此深刻的了解,志趣的投合。诉肺腑,也是他们之间一次真诚的倾诉,真诚的告白,是他们爱情升华的一个重要阶段。那宝玉的告白,让黛玉震撼、感动,并让黛玉了解到了宝玉心中只有他一个人,是如此铭心刻骨爱着自己。而经过诉肺腑之后,宝黛爱情,没有了之前的猜疑、争吵,取而代之是彼此的体谅、关心、爱惜,并开始呈现给我们的是宝黛爱情的温馨、感人的一面。自此,宝黛爱情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就宝黛的爱情而论,大家的观点不一,最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叛逆思想上的。然周汝昌老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他则因为黛玉曾说留姥姥是母蝗虫而多少对黛玉有偏见,否认其有叛逆思想,也因此否认二人的爱情基础。以他的观点,黛玉和宝钗一样不是宝二爷的真正知己,只有“细数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的湘云才是宝玉的真正知音,其实我也认为只有湘云才是宝玉的最终伴侣红楼曾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然而这并不足以否定宝黛二人的爱情。其实就红学的派别而言,我大致将其分为3派,其一、以蔡上江为首的索引派;其二、以周老先生为首的文化派;其三、以冯其庸为首的思想派。其中以索引派的观点最不足信,后两者的观点也多有偏执。三者的观点日后再论,如今只说宝黛的爱情,在我看来所谓罗卜白菜各有所爱,虽然大观园群芳,我也和周老一样都爱湘云,可是这不能说明宝二爷也和我们一样,不喜林妹妹。况且二人也确实有共同的爱情基础:叛逆思想。例如:湘云曾劝宝玉委身经济仕途,宝立行反击,说:姑娘还是别的姊妹处坐坐吧,莫要我这里辱没了姑娘的经济学问。出语毫无情面可言。更说:林妹妹再不这么说的,不然我也和她生疏了,适逢黛玉经过,乃自庆幸,又感念宝玉是其真知音等语。所以我认为二人是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的,其爱情亦是致死不渝的。后人多为程高所欺,说什么瞒天过海宝玉娶亲,黛玉怀恨而终等等蔡老曾说:这种说法是断乎违背了雪芹的本意的,黛玉虽小心眼,可对宝玉还是相当信任的不然又岂有还泪之说。虽然我对索引派的总体研究方法不赞同,但这个观点我还是相信的爱情最起码的就是要相互的理解、信任的。其实红楼的后数十回(一说是共108回周;一说是120回)中贾家被辆次抄家,探春被迫远嫁系为家人的安全;宝玉,袭凤入狱,为政治势力所迫委身戏子在古代这是极大的侮辱,戏子的身份是极下贱的,正常情况是不能与常人通婚的。更有妙玉,巧姐沦落风尘,后巧姐为刘姥姥所救,嫁与板儿姥姥的外孙。宝玉为贾芸所救,其时,黛玉因为宝玉在狱中受苦而泪尽夭逝,宝玉又只得与宝钗成亲,但是到底意难平,最终离去,时逢湘云寡居(湘云居脂批,是先嫁了卫若兰的,若兰早逝。)二人最终成为白首佳眷。
[应前生,仙姝命见神瑛;叹心事,情缘终成虚化]
小说开篇以神瑛侍者甘露救仙草,为报恩,绛珠仙子随神瑛侍者历劫凡尘,欲以一生之泪偿还为由,引出了现世之中的宝黛的命运重缝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贾府初见,两人便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既接应了前世之盟,有道出了二人日后耳鬓厮磨,心意相属的情感,然而,在多舛的现实中,他们这份纤尘不染的纯洁爱情又岂会圆满而终
前世绛珠仙子的还泪之说,神瑛侍者欲下凡造历幻缘之意,便以注定二人今世爱情的辛酸悲苦
现世中,宝黛二人小时日则同起同坐,夜则同止同息所成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成为亦真亦幻,不蓍热见烟火的精神之爱宝玉不喜仕途的沽名浚誉与假意逢迎,黛玉伸知其意,从不劝戒宝玉读圣贤书,步仕途路三十二回中,当湘云,袭人暗嘲黛玉之时,宝玉毫不避嫌的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他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就和他生分了"足见他二人的心意相通,性情相投,然而也正是这种与当时当时封建社会入仕思想相冲突的观念产生,使得他们无不例外的成为众人眼中的叛逆者,自然会被仍处于强势地位的封建势力所摧毁,即便他们这种纯洁真挚的精神之恋是人们所向往的,却也总会碍于现实难以实现
再者,在贾府中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黛玉变的更加敏感多愁起来,贾母面前她时刻小心翼翼,生怕说出惹贾母不开心的话来,然而,她的率直'任自然地发展出了她的灵性",她才华横溢便使她难免有些恃才傲物,目下无尘的清高,因此她往往会说出一些令人脸上无光的尖酸刻薄,冷嘲热讽之语,从而使她不得人缘,背上了孤高自傲,难以接近之名,这在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家长心中便是乖僻,小性,不得她们欢心
她的身体自幼便体弱多病,第三回中,黛玉引癞头和尚之话:既舍不得她出家,若要病好,除非以后不见哭声,不见除她父母之外的外姓亲友,才能平安了此一生 可见,步入外姓之家,忧郁敏感的黛玉,终会香消玉损,而她无依无靠,没落萧条的家势更不可能让她成为贾母心中宝玉之妻的理想人选
而且,作为封建家族之子的宝玉,虽然离经叛道,不屑功名利禄,鄙视仕途,但他毕竟受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他惧怕父亲贾政,可见他仍忌惮封建家长的权威,这便使得他在由家长指定的婚姻上的软弱和缺乏反抗
因此,综合黛玉的敏感多愁,兴酸刻薄,身体羸弱,家势败落,以及宝玉的软弱和缺乏抗争,便注定了他们二人的美好恋情将会步入绝境
所以,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黛玉纵然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对着这份犹如水中只月的感情枉自嗟呀,黯然垂泪,耗损着生命的精魂直至散灭,而以"木石前盟"为今世主线的宝玉,在黛玉死后,也必然注定会道悟出家,回归前世!
字多了点,你参考一下就好啦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
悲剧但是纯粹,灵魂精神的契合,视若珍宝。
贾宝玉有贵族公子的毛病,他和袭人、秦钟等都有过比较混乱的关系,但挚爱却只有黛玉;
他和宝钗、史湘云都有金玉良缘,却只钟情和林妹妹的木石前盟。
可以说,黛玉是宝玉的灵魂伴侣。
一、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原因:
其一当然是林黛玉的先天不足,加上后来因情伤心自戕,身体每况愈下,早早香消玉殒。
其二也有她自身性格的因素。她自小母亲早亡,离开父亲,寄人篱下,造成她性格敏感多疑,孤独任性,说了许多得罪人的话尚不自知,让她在大观园里渐渐被人孤立。让她和宝玉的感情一开始有人乐见其成,后来却兴致缺缺,与她这种性格脱不了关系。
其三她与宝玉虽然两情相悦,却没有智慧维持这段感情。因为林黛玉的多疑,她与宝玉之间误会重重,多次哭闹吵架,让长辈们慢慢对他们的未来感到失望。
所以想要维系一段感情不仅有爱人的心,还要有爱人的智慧,才能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
二、契合的灵魂:
一是黛玉和宝玉是精神上的知己。几乎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经世济用,考取功名,唯有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在三百多年前,这种思想是很寂寞的,不流时俗,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真性情,可以说,这是宝黛进入灵魂深处交流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作者曹雪芹突破时代局限的伟大之处。
二是,黛玉和宝玉从比较小就相处,耳鬓厮磨,两小无猜,儿时的记忆和深情也是一部分,这里就已经让宝钗始终无法达到这种亲近的关系。史湘云和宝玉最早认识,交情可谓更加深厚,可史湘云比较世俗,难以有林黛玉那么出尘脱俗的境界,精神上和宝玉无法达到那种交融,也就只能止步于亲情和友情。
可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不管选择多么多样,爱情始终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之物,爱情最终要达到一种精神与情感双重的深度交流,这是最质朴的,也最纯粹的。
虽然宝黛的爱情无法达到世俗的完美,但是心灵层面,他们达到了爱情最高的境界。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
林黛玉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林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甚严格。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因父母相继去世,偏偏不得不依傍外祖母家生活。她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使她用真率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她遇着热心、真诚的贾宝玉,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瞬间就彼此达到了了解和默契,他们都在对方的身上发见了自己,在自己心灵上照见了对方。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林黛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强烈地向贾宝玉要求着彼此“知心”、“重人”、忠于自我并与“金玉之论”以及封建主义秩序截然划分界限的严肃专一的爱情。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试探贾宝玉的真心,一旦得到贾宝玉的肺腑之言以后,她的感情便趋于平静,由对贾宝玉的不放心转而对恶劣环境的深沉的忧虑。“诉肺腑”是他们恋爱转入成熟的标志。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首先,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进而由于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不可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余地。制造悲剧的不是贾母、元妃或王熙凤某个或某几个人,而是封建主义。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疼林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贾母是不能喜欢的,她要给贾宝玉说亲,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琴,这些迹象表明她就是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意思。她所以一时不能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断然干预,主要是怕伤害了贾宝玉。随着贾家境况的恶化,随着家长要把贾宝玉引上封建正路以挽救家庭颓局的希望日益明确和强烈,家长便把他们的缔结“金玉良缘”的意愿一次又一次的暗示出来;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剿杀贾宝玉身边的反抗势力,并且把压迫的圈子越来越紧缩到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挣扎着,一心想得到幸福自由的生活,她曾因自己终身无人依恃而频频想念自己的父母,她还曾幻想过薛宝钗母女的同情和庇护,但环境是那样的虚伪和险恶,她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终于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