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维模型中,能力维度探讨的对象是客体擅长什么。能力是对一个人现有各方面状况的全面评价,从中一定会有最擅长的部分。
相关介绍:
四维空间,也叫做"欧几里得四维空间",是标准欧几里德空间。它是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拓展到n维;四维空间的第四维指与x,y,z同一性质的空间维度。
在物理学和数学中,可将n个数的序列理解为一个n 维空间中的位置。当n=4时,所有这样的位置的集合就叫做四维空间。四维空间和人居住的三维空间不同,因为多了一个维度。
通过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演变,人们提出了关于四维空间的一些猜想。尽管这些猜想现在并不能证明是正确的,但科学理论有很多是由猜想开始的。现今科学理论一般是基于现象总结规律,而关于四维空间的现象没有足够准确清晰的认识,或者看到了这种现象却并没有想到是四维空间引起的。
当然也可以定义点线面的拓扑空间为第四维、第五维、第六维以至第N维。这在数学公式推理推导中很容易实现,但现实很难对应和想像。
但一般人提到"四维空间"时,却经常会将其与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叫做"闵可夫斯基空间")相混淆。
昨天的日更群里,阿米巴同学提到的“生涯四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突然发现,这四个维度用来衡量个人品牌的打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把这四个维度迁移过来,我画了一个“个人品牌的四个维度”图:
它们分别是高度、长度、广度和温度。
高度指的是你在自己定位领域所处的位置,专业水平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时,你期望达到的高度是多少?领域内前10%?20%?
广度指的是你可以链接到多少人,可以影响多少人。
长度指的是,你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做多久?靠的是坚持力和执行力。
温度指的是你是否有真正利他之心。需要你有同理心和使命感。
这四个指标一画出来,你就能够很清晰的描述出自己的现状,和想要到达的目标状况了。结合我昨天的文章《 通过一场咨询,我还原出一套模型 》里的个人品牌之路模型,把现状、目标状况细化出来,填写进去。
昨晚跟之平做个人品牌咨询时,我就把四维模型和品牌之路模型用了进来。
他的现状大致如下:
毕业三年,从事人资工作两年,猎头工作一年多。目前希望副业开展线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事业。参加过很多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也考取了生涯规划师的证件。但是对如何靠已有的能力(或是如何去获取相应的能力)变现充满困惑。
目标状态是:
目标V10 开设自己的一对一咨询。
目标V20 开设训练营 总共招募100名小伙伴。
目标V30 跟平台合作,开设生涯规划类的课程。
现状和目标状态,是我们在这次电话沟通前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这次的沟通,主要是针对目标状态的细化,以及如何达到V10结果的方案沟通。
方案沟通:
1)高度
你想要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就是说,专业领域内,你希望达到top多少?前10%?20%?
给出你的目标。
你在定位领域内的对标人物是谁?
找出领域内的三个顶级的对标人物。
希望多久达到你设定的目标高度?一年,还是半年,还是三个月,一个月?
给出具体的时间。
不断地在专业度方向进行深挖。细化目标10的各个侧面。
有了各个侧面的数字,给出针对性的方法就容易得多了。
2)广度
你希望第一个阶段里,影响到多少个人?5个?10个?
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影响他人?面对面?打电话?通过微信语音一对一聊?
给出具体的方式。
不断地在广度方面进行深挖。细化目标10的各个侧面。
长度和温度的细节,也是如此。通过精细化提问,拿到对方想要的结果。
首先,可量化。
咨询的结果一定要可量化。
通过把目标框定在四维模型内,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高度提升了多少,广度、长度、温度提升了多少。
其次,好行动。
通过各个维度的目标制定,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去执行。比如高度上我要达到领域内前10%,第一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是,先找到三个头部对标人物,拆解他们成功的方法,对照着方法去执行。通过看书、听课、参加训练营、跟同业交流、持续输出等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高度。
第三,易复盘。
在复盘的时候,能清晰的看到各个维度上的进展,哪个维度上没有做好,可以思考和讨论原因,并在下一个阶段重点攻克。
咨询过程中,四维模型真的很好用。不信你试试?
人们期盼着能拥有并使用更为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计算机。在人机交互中,从人操作计算机,变为计算机辅助人;从人围着计算机转,变为计算机围着人转;计算机从认知型,变为直觉型。显然,为实现这些转变,人机交互中的计算机应具有情感能力。情感计算研究就是试图创建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做出智能、灵敏、友好反应的计算系统。
情感被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如情绪、心境和偏好),情绪被用来表示非常短暂但强烈的内心体验,而心境或状态则被用来描述强度低但持久的内心体验。情感是人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与人的需要和愿望符合时会引起人积极肯定的情感,而不符合时则会引起人消极否定的情感。
情感具有三种成分:⑴主观体验,即个体对不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⑵外部表现,即表情,在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表情包括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姿态表情(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和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⑶生理唤醒,即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具有不同的反应模式。
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是先天的,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以及不同的适应功能。人有五种基本情绪,它们分别是当前目标取得进展时的快乐,自我保护的目标受到威胁时的焦虑,当前目标不能实现时的悲伤,当前目标受挫或遭遇阻碍时的愤怒,以及与味觉(味道)目标相违背的厌恶。而复杂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情感测量包括对情感维度、表情和生理指标三种成分的测量。例如,我们要确定一个人的焦虑水平,可以使用问卷测量其主观感受,通过记录和分析面部肌肉活动测量其面部表情,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检测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等。
确定情感维度对情感测量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确定了情感维度,才能对情感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情感维度具有两极性,例如,情感的激动性可分为激动和平静两极,激动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感状态,而平静指的是一种平稳安静的情感状态。心理学的情感维度理论认为,几个维度组成的空间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感。但是,情感究竟是二维,三维,还是四维,研究者们并未达成共识。情感的二维理论认为,情感有两个重要维度:⑴愉悦度(也有人提出用趋近-逃避来代替愉悦度);⑵激活度,即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机体能量的程度。研究发现,惊反射可用做测量愉悦度的生理指标,而皮肤电反应可用做测量唤醒度的生理指标。
在人机交互研究中已使用过很多种生理指标,例如,皮质醇水平、心率、血压、呼吸、皮肤电活动、掌汗、瞳孔直径、事件相关电位、脑电EEG等。生理指标的记录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术,在进行测量时,研究者有时很难分离各种混淆因素对所记录的生理指标的影响。情感计算研究的内容包括三维空间中动态情感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建模,基于多模态和动态时序特征的情感识别与理解,及其信息融合的理论与方法,情感的自动生成理论及面向多模态的情感表达,以及基于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大规模动态情感数据资源库的建立等。
欧洲和美国的各大信息技术实验室正加紧进行情感计算系统的研究。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飞利浦公司等通过实施“环境智能”、“环境识别”、“智能家庭”等科研项目来开辟这一领域。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情感计算小组研制的情感计算系统,通过记录人面部表情的摄像机和连接在人身体上的生物传感器来收集数据,然后由一个“情感助理”来调节程序以识别人的情感。如果你对电视讲座的一段内容表现出困惑,情感助理会重放该片段或者给予解释。麻省理工学院“氧工程”的研究人员和比利时IMEC的一个工作小组认为,开发出一种整合各种应用技术的“瑞士军刀”可能是提供移动情感计算服务的关键。而目前国内的情感计算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由人的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及行为特征信号,建立“情感模型”,从而创建个人情感计算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脸部表情处理、情感计算建模方法、情感语音处理、姿态处理、情感分析、自然人机界面、情感机器人等。
情境化是人机交互研究中的新热点。自然和谐的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的沟通能力特征包括:⑴自然沟通:能看,能听,能说,能触摸;⑵主动沟通:有预期,会提问,并及时调整;⑶有效沟通:对情境的变化敏感,理解用户的情绪和意图,对不同用户、不同环境、不同任务给予不同反馈和支持。而实现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科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的智能和情感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我们需要知道人是如何感知环境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图,人如何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帮助计算机正确感知环境,理解用户的情感和意图,并做出合适反应。因此,人机界面的“智能”不仅应有高的认知智力,也应有高的情绪智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人机交互中的情境感知问题、情感与意图的产生与理解问题,以及反应应对问题。
显然,情感交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对象和经历的影响,而且有表情、语言、动作或身体的接触。在人机交互中,计算机需要捕捉关键信息,觉察人的情感变化,形成预期,进行调整,并做出反应。例如,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建模(例如,操作方式、表情特点、态度喜好、认知风格、知识背景等),以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利用有效的线索选择合适的用户模型(例如,根据可能的用户模型主动提供相应有效信息的预期),并以适合当前类型用户的方式呈现信息(例如,呈现方式、操作方式、与知识背景有关的决策支持等);在对当前的操作做出即时反馈的同时,还要对情感变化背后的意图形成新的预期,并激活相应的数据库,及时主动地提供用户需要的新信息。
情感计算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技术领域。通过计算科学与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的结合,研究人与人交互、人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特点,设计具有情感反馈的人机交互环境,将有可能实现人与计算机的情感交互。迄今为止,有关研究已在人脸表情、姿态分析、语音的情感识别和表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情感计算研究面临的挑战仍是多方面的:⑴情感信息的获取与建模,例如,细致和准确的情感信息获取、描述及参数化建模,海量的情感数据资源库,多特征融合的情感计算理论模型;⑵情感识别与理解,例如,多模态的情感识别和理解;⑶情感表达,例如,多模态的情感表达(图像、语音、生理特征等),自然场景对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⑷自然和谐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的实现,例如,情感计算系统需要将大量广泛分布的数据整合,然后再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给每个用户。
情感计算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通过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获取、分类、识别和响应,进而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又亲切的感觉,并有效减轻人们使用电脑的挫败感,甚至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计算机的情感化设计能帮助我们增加使用设备的安全性,使经验人性化,使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学习的功能达到最佳化。在信息检索中,通过情感分析的概念解析功能,可以提高智能信息检索的精度和效率。
展望现代科技的潜力,我们预期在未来的世界中将可能会充满运作良好、操作容易、甚至具有情感特点的计算机。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我们怎么收听信息?
举个例子:上课之前,小明跑去跟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梅把地图册给扔了”。不同的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老师会问“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吗”,有的老师会说“小明,你是不是很生气”,有的老师会说“我很高兴你相信我”,大多数老师可能会说,“那我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看,不同的老师针对同一个信息会给出不同的反馈。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每个人是带着不同的耳朵去听同一个信息的,这就是“四只耳朵”的概念,每个人选择的耳朵不同,那理解的对方的表达重点就不同。
第一只耳朵是事实耳朵:对方到底说的是什么事实。
第二只耳朵是关系耳朵:对方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我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第三只耳朵是自我表达耳朵: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和什么情绪。
第四只耳朵是诉求耳朵:他到底想让我做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