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的中秋月,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作者苏轼的中秋月,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第1张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注释](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在中国诗歌史上,写月的作品数不胜数,留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作也不胜枚举。而中秋之月,以其圆满无缺,皓洁晶莹,更是人们寓怀寄兴,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好题材,但李峤在这首小诗里却机杼独具,异说别出,提出了一个颇具哲理意味的问题: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 此诗语言明白如话,毋需多作诠释。它的妙处乃在于诗人能从别人写过无数次的题材中,不落俗套,寓理于象,在短短二十字中,融进了深刻的哲理内涵,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我们至少可从其中解读出:其一,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暮云

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

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

中秋之夜

,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由景入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5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