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先写新闻发生的时间,然后地点,人物,中心事件,结尾。
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撰写新闻,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切忌冗长。
新闻与评论不同,因此也不可用"表态式"语言,与文学作品不同,不应有抽象的内容。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
新闻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所在地。人物:新闻事件当事人或事件先关人物。事件:新闻所描述事实或当下发生的事情。结果:新闻事件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后果、影响。
以上5个元素组成新闻的重点部分,只要抓住这几个重点,就可以很好地将新闻写作出来,并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技巧。
注意事项: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所以一个好的标题也是重中之重。导语部分则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主体,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结尾部分在来一个小概括。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己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新闻,电视新闻策划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思想源头,进行电视新闻策划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事实不能随策划人的意志而改变。策划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空间和实践活动空间,但是绝对不能扭曲事实和虚构新闻。事实在前,报道在后,这是新闻最一般的常识。新闻策划是关于采访报道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策划,而不是策划新闻事实,即无视新闻的客观规律去策划新闻、编造新闻。当然,有一种新闻现象应该区别开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视新闻业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体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报道,而是主动出击。比如,199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次以《同是114》为名的新闻调查。在接连三天的时间里,记者拨打了北京、上海、西安等10个大城市的“114”查询台,形成了极有意义的调查结果。从表面上看,这条电视新闻好像是策划出来的。然而,从本质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各地“114台”服务水平,是一种不以记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记者的策划只是对报道方式的谋划与选择,是通过这种报道方式和方法将客观事实凸现出来。又如2000年湖北电视台组织的《神龙西部行》,1996年浙江台组织的战役性报道《走南闯北看浙货》,同样是策划人对报道活动形式的一种选择,不能看作是策划新闻。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就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策划人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当拿不准的时候,必须“吃透两头”: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吃透实际工作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只有深刻理解了时代发展大背景和事物的本质意义,才能形成鲜明的报道思想,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策划人还应关注一些非政治性导向问题,如思想导向、经济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等。这些虽然是非政治问题,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有的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
3坚持观众需求第一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电视新闻策划就是针对观众的需求而策划,为使观众满意而设计。在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上多出创造性意见,把新闻做得真实、生动、精彩,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如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做《创品牌、兴湖北》战役性宣传策划方案之前,走访了大量的武汉市民。一提到品牌,武汉市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当年武汉市的一些打得响的知名品牌,如莺歌牌电视机,荷花牌洗衣机。但是,时至今日,它们为何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离去这是市民们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在做选题策划时,策划人拟订了一系列类似这方面的题目,如《莺歌为何不鸣唱》、《悲哉!永远凋谢的荷花》、《红桃K为何红遍大中国》等。创精品名牌不易,保精品名牌更难,这是《创品牌、兴湖北》亟待探索而又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的问题。
沸腾的社会生活是新闻策划的选题源泉,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是新闻策划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新闻策划人必须对实际社会生活和社会大众怀有休戚相关的感情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
通常讲,做电视新闻策划,有三个基本步骤,而每一步骤都有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电视新闻策划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简单一点地说,就是为策划而调查研究,为报道选题而调查研究。这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掌握现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实际工作情况和观众的需求愿望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态势,发现、判断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这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力图开拓创新的过程。
第二步:策划创意。
这一步是策划的主体,它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报道时机和报道人选以及资源配置的全面设计和谋划。它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价值为前提、以创意为核心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活动。大体要求:选题要有新意、角度要新颖、内容要新鲜、时机要得当、手法要生动活泼。这个策划创意,实质上就是电视采访报道思路、观点、方法的创新。
第三步:效果评估。
这里讲的效果评估,指的是在一个策划方案拟定之后,对方案可行性和价值目标、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通常要通过集体讨论,吸收各个方面好的意见,对原策划方案的某些局部进行补正、修改,甚至是论证、修改,再论证、再修改,以求策划方案尽可能地完善。
做电视新闻策划,除了掌握上述三个基本步骤之外,还必须明确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就是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的谋划。同时,它也是电视新闻策划的难点。其所以说是难点,就是你想到了一定要创新,但具体运作起来,又不容易找到相关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创新。策划人总是为此而感到困扰。如对突发性事件报道,要关注社会各界热切需要了解事件详细情况的心理,要抢时效,力争先声夺人;战役性宣传报道,重在把握事关全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人们极度关注的视野中选题,在深度上做文章;社会活动报道,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报道思想,重在活动本身的创意;新闻评论,重在选题和评论技巧。选题必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导向价值是它的主要目标;日常报道,要关注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生事物,在新鲜、新意、新颖上做文章;批评报道,重在揭露的技巧,即用事实说话。这些,都是策划创意的基本技巧。
一、标题。标题不宜过长,也不要太短,10-20个字左右,但是标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完全是看你标题拟的怎么样,所以,在拟标题的时候要择取活动亮点,简述活动内容,力求上口,夺人眼球。
二、正文。正文主要需要运用简单明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适当时可加入主、承办方)参加人物(尤其是出席嘉宾),也可简单加入事件的意义。其实就是新闻五要素(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事what)。
三、注意段落布局,要美观清晰。注意稿件的新闻性,真实性不可更改;标题太过文艺化,网络新闻要一句话标题,副标题不太适合;导语千篇一律,没有将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部分吸进去; 稿件有细节描述,却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人物原话引用较少,没有还原现场;新闻报道谨慎使用第一人称,只有当指谓群体时,才可能会出现我们这样的字眼。
四、概括陈述新闻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第二段,陈述活动内容(过程),要简结。第三段,写活动意义,影响。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 新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