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情,原名马明俊,出生于1929年,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画家、文化人类学家和文化名人。华民情先生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影响,尤其热爱书法艺术,长期致力于藏书、音乐、绘画等多个文化领域的研习和创作。20世纪70年代之后,华民情逐渐转向人类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从而在学术界备受赞誉。他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并出版了众多学术著作,被誉为是中国的“文化良心”之一。华民情先生至今已经辞世,但留下来的作品和文化遗产将永远被人们珍视和传承。
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尊、自信、自豪是培养民族的自尊心人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代爱国主义情感是危机感、紧迫感、历史责任感
我们不仅要歌颂民族的长处,还要反醒民族的弱点,敢于正视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与愚昧的现实。一个民族总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有优越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有优良的传统,也有因袭的积习。我们鄙视崇洋媚外,也不欣赏妄自尊大;既要有强烈的自尊自豪,也要有清醒的自知之明。要正视民族的丑陋、落后、愚昧,这正是激发民族自强的前提,正是民族成熟的表现。反之,害怕触及痛处、揭示伤疤,并由此感到自尊情感难以承受,那正是传统爱国主义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所形成的弊端。
人的情感看起来是五花八门飘忽不定的,但从统计角度看,人类的情感倾向实际却是非常稳定的——更多的人具有一般情感,也就说,大多数人的情感取向是一致或类似的。
比如,人们总是比较爱自己,至少大多数人如此。可是,我们很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人们为什么总是爱自己?你会发现,你很难为此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同样,人们还会对异性产生恋情,还会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同样,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总是占大多数。甚至,以上种种情感有时会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倾向,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国家和民族,人们甚至会不惜牺牲自己,甚至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为什么?是否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后天的教化,但教化本身是有限度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教化不能普遍地、长久地超越基本的人类情感,而人类基本的情感倾向是遗传而来的。
如果你读过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你该知道,与教化完全不沾边的某些动物,也会具有这种“利他主义”的倾向,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它们甚至会牺牲自己而警告自己的同伴,让他们赶紧脱离危险。
对!千百万年以来的遗传和淘汰,才是人类一般情感的来源。
假如以前有很多并不爱自己的生物种类,那么,它们因为不爱自己而遭到危害,过早夭亡的概率就会大增,他们这种不爱自己的情感基因获得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少(在产生下一代之前就死掉了,那还怎么遗传?),如果时间足够漫长,这种情感倾向就逐步被淘汰掉了,在后代中出现的,只不过是少数的变异。
同样,对异性没有恋情,遗传的概率会大为减少;如果多数人都不爱自己的亲人,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那么,你的家族,你的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和斗争中,被灭掉的概率就会大增,这种变态情感被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小。所以,现存的人们,现存的国家和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有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般情怀。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任职,并且随一同迁居。
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年和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正传》中,别人欺侮阿,阿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年,后者出版于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有果决的论断,有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呢你自己看看吧~~呵呵
产生原因:19世纪末满清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内忧外患的社会矛盾,特点是“反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特点: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属于三民主义中的一个。
扩展资料: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国家而已。”
孙中山先生也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但最后,“三民主义”变成了“新三民主义”,把民族改成了民族共同体,这可以说是民族主义在中国消失。
-三民主义
最早:南朝顾欢《夏夷论》;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中国***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6个基本特征:
1 共同历史渊源(A地域渊源(共同地域)、
B族体渊源(共同族源));
2 共同生产方式;
3 共同语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风俗习惯;
6 共同心理认同(A成员对民族整体、B民族成员之间)
(二)中国***六个基本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三)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三大属性:A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生物属性
2.分类的依据:A民族属性(3个)、
B 民族特征(6个)
3、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二、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
一、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民族结构的特点: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调控可塑性
民族结构的社会作用:
1.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
2.民族内部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二、民族素质
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身体素质
特点: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指标性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5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1民族特征;
2民族源流;
3民族意愿;
4就近认同
三、实践的三个阶段
(一)三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4年)
2第二阶段(1954—1965年)
3第三阶段(1978—1987年)
(二) 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规定
思考题:
1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中国***提出的民族的六个特征
3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
4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5简述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规律
:
产生——发展——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条件: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产品交换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
形成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血缘到地缘)
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
1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决定性因素
(
2
)
阶级斗争
——
非常重要的因素
(
3
)
民族精神
——
重要动因
纵向:奴——封——资——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
(量变)
基本内容:
1
民族经济发展
2
民族政治发展
3
民族文化发展(交流与交融)
4
民族人口发展(通婚)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内因: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民族结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家庭、人口;民族
素质——科文、思政、心意、身体
外因: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基本规律
6
一般过程
基本模式:常态、异态、跳跃
基本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在
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
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类型: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
1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二、民族分化与组合
民族分化(同源异流)
、
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与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融合
,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最终导致民族特征、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融合的特点:
1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5
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
1
发生的时间不同
;
2
发生的范围不同
3
发生的结果不同
4
实现的途径不同
1989年,费孝通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多元是指中国疆域内的50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是指中华民族。这一理论得到了民族学界的广泛认同。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产生了众多的民族史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在历史学界,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中国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他说:“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就进入了多民族统一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各民族内部的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而达到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而终于达到稳定的多民族的统一,并且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民族理论指导下,他主持编纂了大型的《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以来几代史学家撰述大型中国通史的夙愿。费孝通的民族理论和白寿彝的历史理论可谓交相辉映,从不同学科反映了中国民族观念的新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