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这篇短文你认为读出了什么感情

梧桐树这篇短文你认为读出了什么感情,第1张

  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折不挠地来海边,才发现她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好,这是语言表达其内涵的这个美好的大海是我们的理想、愿望!这里的“波峰浪谷”是我们奋斗的足迹,“徐徐海风”是我们自信的化身“付出就有收获”,我的努力不是终于换来了这个“大海”了吗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处处都存在着幸福,存在着快乐,存在着温馨

  我们在这个全新的世界生活学习总有着一种陶醉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梧桐树叶落表达的多是愁情别绪,落叶缤纷,就像心里难以排遣的愁闷,以及对离别之人的无边怀想。这种心境,无人可诉说,唯一知己仿佛便是这不会说话的落木梧桐。看到此情此景,凋零的哪里是秋叶?分明就是遗憾重重的人生,就是青春不再的生命!

梧桐”为何常跟悲伤相伴? 感情基调大多是悲伤的梧桐不止是凄苦的象征哦,主要是古诗词里用多之后,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典故:)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以下几种意像及寓意。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我国古代诗词中,以梧桐树为主要景物的作品真是不少。例如: 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节选自《诗经·大雅·卷阿》)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节选自汉诗《孔雀东南飞》)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刘媛《长门怨》)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或作[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这当中,不少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尤其是梧桐、夜雨两种事物一起出现的时候,不是表现生离的感情,便是表现死别的感情,无不哀婉动人。中国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树去表现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感呢?多年前,我曾经半开玩笑地用这个问题考问韩国一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大学中文系教授。这位教授坦承自己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是她猜测说,可能跟“梧桐”的读音有关——梧桐谐音“吾同”,意思是“跟我一样”。她的这个猜测相当有趣,但是,没有任何依据。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古代人们喜欢种植梧桐树。有必要说明一点: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树,跟今天的法国梧桐不是一种东西。前者科属为“梧桐”,拉丁文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inn f) Marsili,后者科属为“悬铃木”,拉丁文学名为Platanus acerifolia;前者树皮呈青绿色,后者树皮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前者果实可炒而食之,味道香甜,后者苦涩,不堪入口。唐宋时期,南北各地人们都喜欢种植梧桐。因为梧桐树比较干净,而且枝繁叶茂,夏天可以在下边乘荫凉,因此,庭院里、水井边,常有梧桐树。有诗为证,“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李白《扶风豪士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张祜《墙头花二首》)。不像今天,政府官员为了速成“政绩”,到处种植古人喜欢在墓地种植的白杨——只是因为白杨生长速度快。其次是,古代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的说法。因此,梧桐可用于比喻男女情爱。例如,孟郊《列女操》诗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句子。汉枚乘《七发》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说法,后代又有拿梧桐半死比喻丧偶的。例如,白居易《为薛台悼亡》诗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句子。再次是,跟梧桐树的一些特点有关。梧桐树是一种阔叶植物,雨点打在叶片上,声音容易被人听见。姚合《杭州官舍即事》:“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这有点像荷叶,李商隐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梧桐树是落叶植物,秋天一来,叶片纷纷坠落,容易给人萧瑟、凄凉之感。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干是制作琴瑟的上佳材料,雨声、琴声可以相通,如泣如诉,有助于表现伤感之情。晏殊《梧桐》:“可以为琴,春秋和声。”梧桐树是乔木,且有味道香甜的果实,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品质高洁的树木,是传说中凤凰的栖止之所、食物来源(梧桐子)。《庄子》中,已经有“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秋水篇》)的说法。唐诗中,凤凰栖止于梧桐树的诗句,有很多。例如:“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令狐楚《远别离二首》)。

  1、梧桐叶原本的颜色是绿色,将它风干后成为枯**,用来送人十分具有意义。在法国人的眼中梧桐叶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而在中国人的眼中,由于梧桐树生命力比较顽强,因此它的叶片象征着一种高尚的品德,是那样的孤独、忧愁,有一种离别的情感在里面。

 2、梧桐叶,中药名。为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的叶。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小儿疳积,泻痢,高血压病。

问题一:梧桐树的寓意 梧桐树有多个代表意思。

1登高之枝,素有凤栖梧桐之说,连宋词都有《凤栖梧》的词牌名,柳永的凤栖梧中“拟把疏狂图一醉”是很出名的调子。《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

2。天地知者象征:古人认为梧桐是一种智慧之树,能知秋闰秋,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叶,便是梧桐叶。

3。爱情忠贞的象征: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象《孔雀东南飞》、《烈女操》等等,都有这类描述

4。景致肃杀寂寞忧愁孤独及离情苦绪的表达象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还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周紫芝的“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问题二:梧桐代表什么意思 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gR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gR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福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又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问题三:梧桐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梧桐树代表寂寞孤独、悲凉忧愁、惆怅、高洁的品格、忠贞的感情离情别绪以及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形象。

问题四:梧桐代表啥了? 文学意象总是人们某种理想的放大,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们更喜欢借事借物来隐喻、来讽鉴。梧桐独有的特性曾引发古人许多情感和联想。梧桐高大挺拔,被视为良木,高洁美好的凤凰非它不栖;它有着雄梧雌桐的爱情传说;秋日它的落叶飘零平添忧愁……梧桐诸般特性演绎出不少神奇色彩的传说、传奇色彩的故事,并以其丰富的形象出现在诗词曲赋中,成为古诗中的一经典意象。

(一)、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在那个人人可歌咏的年代,先民把凤凰和梧桐歌在一起,咏在一起,志在一起,赋予这对物象主观的意义。从此,在中国文人心里,凤凰与梧桐就这样生生息息长在一起,同为华丽,同为高贵,同为品性。因此,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gR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gR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二)、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又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三)、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秋来梧桐喜欢落叶,宽大的梧桐树叶自高枝飘落,又惹千古悲愁,所以古诗词好用梧桐描述秋意和悲伤。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四)、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

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问题五:梧桐树代表什么意思 梧桐树有多个代表意思。1登高之枝,素有凤栖梧桐之说,连宋词都有《凤栖梧》的词牌名,柳永的凤栖梧中“拟把疏狂图一醉”是很出名的调子。《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

2。天地知者象征:古人认为梧桐是一种智慧之树,能知秋闰秋,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叶,便是梧桐叶。

3。爱情忠贞的象征: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象《孔雀东南飞》、《烈女操》等等,都有这类描述

4。景致肃杀寂寞忧愁孤独及离情苦绪的表达象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还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周紫芝的“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问题六:"梧桐"对于爱情的象征有什么深刻含义起始于何时其背景是 梧桐树高大挺拔,木质细密,树干光滑,被视为良木。早在两千多年前梧桐就与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具有高贵圣洁禀性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所具有的神异性。

后来,凤凰栖居梧桐的特性又衍化出“良禽择木而栖”的成语,并且这里的凤凰被换作其它的飞禽。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这首诗中将至尊至贵的凤凰换成了秋蝉:“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既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同时也借助神化挥泻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1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