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三段写缘缘堂的春夏秋冬,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文章第三段写缘缘堂的春夏秋冬,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1张

1、用意象来描绘情感:丰子恺在《缘缘堂》中大量运用意象来描绘人物情感,比如用炉火来暗示爱情的燃烧,用花鸟来暗示人物的心境等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

2、用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丰子恺在《缘缘堂》中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比如小女孩偷吃桃子、翠翠用水洗脸等等,这些小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用对白来展示情感:丰子恺在《缘缘堂》中大量运用对白来展示人物之间的情感,比如缘娘和秀才之间的对话、翠翠和宝玉之间的对话等等,这些对白具有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特点。

4、用夸张手法来烘托情节:丰子恺在《缘缘堂》中用夸张手法来烘托情节,比如秀才被送上天、翠翠被蛇咬等等,这些情节具有一定的荒诞和幽默感。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再迟个把月吧,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吧?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吗?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

可知春徒有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温和)上,正是气候最temperate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朱,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Cézanne(塞尚)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May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y-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y-games(五月游艺)等。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这确是名符其实的。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东洋人之乐,乃在“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便是那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的时候。这时候实际生活上虽然并不舒服,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故西洋的“May”相当于东洋的“春”。这两个字读起来声音都很好听,看起来样子都很美丽。不过May是物质的、实利的,而春是精神的、艺术的。东西洋文化的判别,在这里也可窥见。

[原文赏析] 《梧桐树》通过写梧桐从新桐初乳到绿叶成阴,直到黄叶辞枝,在平实、质朴、精细的描摹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抒发了作者淡淡的赞赏、欣喜和感叹,不经意间也为我们揭示出了生活的某种哲理(象征意义)。 一、运用类比,表达赞赏。 在作者眼中,梧桐树是很有个性的树,当属粗犷豪放一类。文章的第二段写初春梧桐叶的生长,作者先写其他植物生叶或“暗中偷换青黄”,或“渐乎其渐”,随即用“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写梧桐树生叶。在类比中,“最为坦白”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赞赏,而“拙劣”虽是贬义词,但流露的却是亲切。 二、改动诗句,凸现欣喜。 文章的第三段写夏天梧桐树绿叶成阴的光景。“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写出了梧桐树生命力的旺盛;“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太多了”,淡淡浮现了作者的欣喜;而将古人的“芭蕉分绿上纱窗”改为“梧桐分绿上纱窗”,充分凸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 三、比拟传神,抒发感慨。 文章的第四段写秋天梧桐叶落的光景。“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这形象传神的比拟,沟通了树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接着,作者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比拟,也延伸了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四、轻嘘慢问,升华哲理。 第一段,作者用“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山远始为容”说明距离产生美。第五段,作者用“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又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轻嘘慢问中,揭示了“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不能被占有的。” 《梧桐树》通过写梧桐从新桐初乳到绿叶成阴,直到黄叶辞枝,在平实、质朴、精细的描摹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抒发了作者淡淡的赞赏、欣喜和感叹,不经意间也为我们揭示出了生活的某种哲理(象征意义)。 一、运用类比,表达赞赏。 在作者眼中,梧桐树是很有个性的树,当属粗犷豪放一类。文章的第二段写初春梧桐叶的生长,作者先写其他植物生叶或“暗中偷换青黄”,或“渐乎其渐”,随即用“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写梧桐树生叶。在类比中,“最为坦白”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赞赏,而“拙劣”虽是贬义词,但流露的却是亲切。 二、改动诗句,凸现欣喜。 文章的第三段写夏天梧桐树绿叶成阴的光景。 2008合肥一模数学答案 1-5 A B C C C 6-10 B B C D C 11 B 2008合肥一模生物非选择题答案(我学文的,这个不对别怪我) 二、非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 31.(8分) (1)B NaHCO3 (2)胰高血糖素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3)减少 32l 细胞特异性识别 (4)l/2 32.(7分) (1)光反应 提供氢离子(H+)、电子(e)并产生氧气(O2) (2)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3)氮、磷、镁(或N、P、Mg,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如含铁的正确组合等等) (4)12 (5)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缺钾(或矿质元素)等。 33.(10分) (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l 睾丸(精巢) 16 (2)异养型 (3)基因突变、B突变成b或b突变成B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问的交叉互换 (4)染色体形态、颜色、数量正确即可(3分) 34.(8分) (1)①人的作用很关键 ②群落结构简单(或大豆是优势物种) (2)①促进根系呼吸,有利于根对氮元素的吸收 ②促进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增强了它的固氮能力 ③促进硝化细菌代谢,使NH3转化成更容易被吸收的NO3- 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以给分。如: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等等。 (3)①减弱杂草与大豆的竞争 ②促进能量更多地流向大豆 (4)①由于经常使用农药等原因,使害虫的天敌减少(或田中物种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差) ②由于经常使用农药,田中的抗药性害虫比例增大 35.(12分) (1)细胞核移植 细胞培养 动物胚胎移植; (2)供核 二 (3)卵裂 囊胚 原肠胚 (4)不一定 因为环境因素如饲养条件跟不上也会影响产奶量(答质基因影响也可) 可控制性别,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优良性状,保存珍稀物种等。 36.(10分) (1)实验方法(简述): 以题中的高茎和矮茎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 预期结果及结论: F1若全是高茎,则高茎为显性;Fl若全是矮茎,则矮茎为显性 (2)实验方法(简述): 以题中两亲本杂交获得F1,再以F,自交获得足够多的B。观察并统计这些F2植株的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R中高茎常态叶、高茎皱形叶、矮茎常态叶和矮茎皱形叶的比接近 9:3:3:l,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否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 2008合肥一模物理答案 1C 2B 3AB 4AC 5AD 6AC 7B 8AC 2008合肥一模历史答案 BBDDC CBBCB DDBCB CBBAB CDCAC 2008合肥一模政治答案 BDCBD CBCCA DCDDB BCADD DABDC 2008合肥一模语文选择题答案 DCBAC ABADC 2008合肥一模英语答案 5CCBAB 10CCBCA 15CACBA 20AABAB 25BBAAD 30CAADA 35DABCD 40ABACD 45DADDB 50BDCDA 55BCBCD 60BBCCA 65CCBDA 70ADDCA 75AADCB 英语作文:叫你写一封讨论传统节日五一改成清明,中秋,端五节的意见。2008合肥一模生物答案 CBCBC DAABB DCCDD CCCCD ABBBB BADDA 2008合肥一模化学答案 DCDBB DBCDD CCA 2008合肥一模地理答案 ADABC BDDBA DBCAB ACDBB 2008合肥一模语文作文及现代文阅读 作文:这目光让我感动 现代文阅读: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选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收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赏读 《梧桐树》通过写梧桐从新桐初乳到绿叶成阴,直到黄叶辞枝,在平实、质朴、精细的描摹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抒发了作者淡淡的赞赏、欣喜和感叹,不经意间也为我们揭示出了生活的某种哲理(象征意义)。 一、运用类比,表达赞赏。 在作者眼中,梧桐树是很有个性的树,当属粗犷豪放一类。文章的第二段写初春梧桐叶的生长,作者先写其他植物生叶或“暗中偷换青黄”,或“渐乎其渐”,随即用“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写梧桐树生叶。在类比中,“最为坦白”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赞赏,而“拙劣”虽是贬义词,但流露的却是亲切。 二、改动诗句,凸现欣喜。 文章的第三段写夏天梧桐树绿叶成阴的光景。“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写出了梧桐树生命力的旺盛;“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太多了”,淡淡浮现了作者的欣喜;而将古人的“芭蕉分绿上纱窗”改为“梧桐分绿上纱窗”,充分凸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 三、比拟传神,抒发感慨。 文章的第四段写秋天梧桐叶落的光景。“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这形象传神的比拟,沟通了树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接着,作者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比拟,也延伸了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四、轻嘘慢问,升华哲理。 第一段,作者用“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山远始为容”说明距离产生美。第五段,作者用“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轻嘘慢问中,揭示了“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不能被占有的。”

 丰子恺散文感悟1

 这几日翻老一代文人的集子,不觉有种翻看老照片的感觉,那个年月战火硝烟缘别缘散,或是灯火昏黄胡琴咿哑,然而落在笔下,却是岁月沉淀下的一份淡泊。话语间总不动声色貌似闲散,无论是多么激烈的情感,抑或是数十载的光阴,终究不过如琥珀般凝固,泛出微黄的光来。不懂的人,嫌其无味;懂得的人,亦不过一声轻叹。

 如周作人写食,郁达夫谈秋,汪曾祺说戏,总是缓和而又平淡,偶有激越,却很快被平和的语言厚重的底色盖住,似乎这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节奏。又或许诗是少年时候畅怀的,文是年老之后絮叨的。心境一变,世界亦不一样。庐下听雨,鬓已星星,人生开始滴滴答答,往事如云,也不免要罗嗦一些。

 到了丰子恺这里,人们就更要这么说了:唠叨。也还真是很唠叨,我想古往今来,也再也没有一个人,如他这般用扬扬数千字,描写一个人如何吃瓜子了。详细到每个动作都分解,且逐步分析一般人和小女人吃瓜子动作的不同,俨然一部文字的瓜子记录片。你还可以想像他坐在你面前,伸出三个手指,告诉你:中国有不为人知的三大国粹,一是用筷子,二是吹煤头纸,三是吃瓜子。

 看到这里难免一笑,但这位老人的可爱之处,也是在此。为了一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第二天就带着学生不远赶往扬州,去寻那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虽终究不过“沟渠似的小河上的一爿小桥”,但这份“稚”与“真”,却已难找。

 最初知道丰子恺,是因他是叔同先生的弟子。后来叔同先生作了弘一法师,两人与佛教也终生有着不解之缘,这本集子的名字,也叫做《佛无灵》。丰子恺先生爱诗,也信禅,却不迂腐。听他怒斥那些吃佛教饭的人,倒也痛快:

 “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乐道,引为佛佑(抗战期中,靠念佛而得平安逃难者,时有所闻);受了些小损失就怨天尤人,叹“佛无灵”,真‘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据说后来丰子恺先生皈依佛教时,弘一法师为他取法名为“婴行”。““””期间,丰子恺遭受折磨,仍坚持作画以付先师所托,终成一部《护生画集》。这位法师婴行,倒真有着一份花和尚鲁智深的气度,和一颗如此的稚子之心。

 再回来说说丰先生的这本集子,说梦,谈诗,释禅,回忆与师傅的交往,聊聊家里的往事,细述对女儿的感情,琐碎的、淡然的、和缓的,拼凑的是一位老人的闲窗岁月。然闲散之间,可见一身风骨,一颗童心。年月已久,我们却仍可想像那新月如水下,一位可爱的老人,或行或吟,或喜或怒,在他的“缘缘堂”下,如何笑对往事烟云。

 其实相比散文,我更喜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国画的笔调、百态的人生,干净的构图,意境旷远,颇有古风。在他的笔下,世态炎凉、战事纷争、童真童趣、晨花夜月……无一不可入画,无一不成风景。

 寥寥数笔间,即是一个人生。

 丰子恺散文感悟2

 从前我于世人一样地确信“真”为真的,“梦”为假的,真伪的界限判然。现在这界限模糊起来,是我不辨两镜孰真孰假,亦不知此生梦耶真耶。从前我确信“真”为如实而合乎情理,“梦”为荒唐而不合情理。现在适得其反:我觉得梦中常有切实而合乎情理的现象。而现世家庭,社会,国家,国际的事,大都荒唐而不合理。我深感做人不及做梦的快适。从前我读陆放翁的诗:

 苦爱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曾笑他与世“暂”相忘,何足“苦爱”但现在我苦爱他这首诗,觉得午梦不够,要做长夜之梦才好。假如觅得到睡方,我极愿重量地吞服一剂,从此悠游于梦境中,永远不到真实的世间来了。

 ……梦与真的历时长短,拿音乐来比方,不过像三十二分音符对全音符,久暂虽异,但同在“时间”的旋律中消失过去,岂有永远不休止的音符每天朝晨醒觉时看见“梦”的幻灭,但每次临终时也看见“真”的幻灭,不过前者经验的次数多些,后者每人只经验一次罢了。讲到状况的变换不测,人世的命运岂有常态可测语云:“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忽别下床鞋。”人世的变换不测与梦境有何两样“……世间的事过后都可拿实物来做凭据,梦中的事过后成空,拿不出确实的证据来。”这话只能在时间说,你的百年大梦醒觉后,再向哪里去拿实物来证明世间的事的真实呢到了大梦一觉的时候,恐怕你要说“世间的事过后成空,拿不出确实的证据来”了。反之,若在梦中说话,也可以说“梦中的事过后都可拿出(梦中的)实物来做凭据”的。我们在世间认真的做人,在梦中也认真地做梦,做了拾钞票的梦会笑醒来,做了遇绑匪的梦会吓出一身大汗。我曾做写原稿的梦,觉得在梦中魏梦中的读者写稿同在现世为《东方杂志》的读者写稿一样地辛苦,醒后感到头痛。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何不草率了事。但我现在并不懊悔,因为我确信梦中也有梦中的“世间法”,应该和在现世一样的恪守。不然,我在梦中就会梦魂不安。可知人在梦中都是把梦当做现世一样看待的。……

 同是虚幻,何必细论其真切与荒唐,合情理与不合情理,快适与不快适总之,我中年以来对于真和梦,不辨孰真孰假,因而不知我生梦耶真耶。我不能忘记《齐物论》中的话:“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丰子恺散文感悟3

 印象中,从初中起,即自从学了《山中避雨》这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对丰子恺的作品来了一个第一次的接触以后,感觉这位作家与众不同。读高中的时候,又学了他的一篇佳作《渐》,这就更加深了我关注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兴趣。近来,看了他的一些散文,感触颇多。现在就让我浅谈一下我的读书之感吧!

 首先还得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日本曾有一位有名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如此评价他:“我觉得,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会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寻找陶渊明,王维那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吧!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之中,有鹤立鸡群之感。”由此可丰子恺见,丰子恺这位文人深受赞誉。

 是的,读了他的散文,真的能体会到一种真率和自然,不矫揉造作,不阿谀奉承!丰子恺的作品引起人们一种心平气和的微笑,一种达观的义愤。他的最大特色,就是具有他家乡杭州著名龙井茶的一种令人愉快清淡的苦味。

 从他的作品当中,我能够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境界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对人和生命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和尊重。如在《渐》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加深一点悟性。《渐》这篇随笔是丰子恺在正式信佛之前写的,写的可真是妙极了,在我看来。开头这样写道:“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接着就是排比式的展开,非常得形象而又深刻。提出“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先展现一下一个纨绔子弟的兴衰过程,即渐渐达到不好的境地,但也不会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说得很在理,也容易让人体会。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渐”的存在。可见作者观察思考生活的细致。不是吗“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这难道不会让人联想颇多吗“渐”的法则是什么呢如何体现“渐”的神秘呢作者如是慨叹:“这真是大自然神秘的原则,造物者的微妙的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含于这法则。”

 我非常喜欢他对“渐”的作用的描述:““渐”的作用,就是用每一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务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细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被“渐”愚弄了我们总是误认为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殊不知我们都中了“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了。我们留连于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颇引人思考的是,“时辰是人生的最好象征了”,““渐”的本质是时间。”这是思想的火花,灵光刹那浮现,对于时间的悟性又深了一层。其中“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多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意思是说搭车乘船的时间比较短,人们能够支配、把握,能有明达之人出现。而对于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较长时间“人生”而言,人们就不能把握时间而出的不明达的举动,现在的社会充斥着一些不悦耳的音符。如:浪费时间,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违背道德良心做坏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豁达等。这些都是人们面对自己并不长的生命时间,即人生,一些不明达的表现。

 读罢全文,作者的宗旨是“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之中。”即能够把握时间,把握人生,而成为“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所以和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珍惜时间,抓紧生活”的思想相比,我觉得丰子恺先生的道理更要丰富一些。所以对于时间而言,“把握”两字要比“珍惜”两字有更深刻的内涵。

 我喜欢文章结尾处的引用英国诗人布莱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富有哲思和美感,又与“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有意义上的连接,非常恰当完美。

 《渐》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因此在《丰子恺散文》一书中,我着重体会了它的文艺思想。其实其中还有很多作品写得让我产生很多共鸣,如《大账簿》中关于一些生活里小东西的疑惑与悲哀。让我自己也相信这宇宙间有一册极大的大账簿,簿中记者一切物类事变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因果果。还有关于《山中避雨》这一篇文章,从文章中两个女孩的情绪变化:怨天尤人-欢喜-喜极而歌 -依依惜别。三家村的气氛由“寂寥而深沉”到“温暖”而有“音乐趣味”,我们可以想象雨声和琴声的融合,即为人文与自然地合体,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作者想说明民族乐器应流行于民间,这样民间音乐就会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且兴盛起来。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乐以教和”的主张。

 丰子恺先生一生都在用艺术在生活的细碎中探求着社会的意义,追求着自己对艺术和人生真纯的理想。他曾说占据其心灵的只有“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和儿童”。

 也因此在《丰子恺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用孩子极具感受力的,确实令人信服的方式说话。”“他只是平易得写去,自然就有一种美。”

  丰子恺是从“五四”时期过来的人,当时许多人反对京剧(当时称平剧),喊出打倒京剧的 口号 ,年轻的丰子恺受此影响,由此看不起京剧,不去接触它。  抗日战争前数年,丰子恺对梅兰芳的唱腔渐渐来了兴趣。

当时他造了新屋“缘缘堂”,又新买了一部留声机。最初买的唱片多是西洋音乐,价钱贵,种类也不多,于是又选了梅兰芳的七八张青衣唱片。

乡居寂寥,每每放唱片,除去自家人,乡邻也来听。渐渐地,丰子恺对梅兰芳的唱腔有了兴味。之后再买,再听……最后,这部留声机竟然成了放梅兰芳唱片的专用机。丰子恺艺术天分极高,对京剧韵致的领悟日渐深入,虽然对旦角由男子扮演仍有异议,可他喜欢上了京剧音乐夸张的象征描写和洗练明快的曲调。

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回到上海。适值梅兰芳到此演出,他便买了三万元一张的高价票,与女儿去观赏。当他看到梅兰芳在《龙凤呈祥》一剧中扮演孙夫人的姿态,想着梅的年龄,真有些不敢相信。后来梅兰芳到中国大戏院续演,丰子恺又跟了过去,因为喜欢,竟一连看了五个晚上。看毕,丰子恺生出念头:拜访梅兰芳。

与丰子恺同行前往的,有后来成为摄影大师的郎静山等。当时抗战刚毕,丰子恺与梅兰芳见面后,两人很自然地谈起当时的局势。谈话之间,丰子恺注意到,梅兰芳说话常常借助手势,自然而到位,使人对其表达能感触深入。

颇有佛性的丰子恺当时有许多感慨,他觉着,梅兰芳已五十多岁,再过十数年,这身材容貌,便无从保持,这实在令人惋惜。所以,他极力劝梅兰芳,希望他多录唱片,多拍有声有色的**。当时各方技术都相当有限,梅兰芳说有许多困难,不能顺利进行。当时郎静山等人请这两位艺术家在院子里留下多张合影,这成为他们第一次会见的珍贵纪念。

那次见面后的第二年清明过后,丰子恺与自己两位喜爱京剧的女儿,再次从杭州赶往上海,去看梅兰芳的演出。本来,丰子恺担心给梅兰芳添应酬之劳,不打算去拜访他。可因为看了一出《洛神》之后,感触良多,再加上两位女儿极为渴望与梅兰芳见面,便决定第二天前去拜会。

这次前往,丰子恺没有请摄影记者,只是托梅的二胡琴师倪秋平先行通知,然后带着两个京剧迷女儿和次女婿前往。大约时局较好,丰子恺这次见到的梅兰芳,似乎比去年还显得年轻,脸面更加丰满,头发更加青黑……他转过脸看了看女儿女婿,发现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梅兰芳,不说话,也不动弹,就像城隍庙里的泥塑,感觉有些好笑。可孩子们看过梅兰芳后,转过脸来看父亲丰子恺,一下子都笑了。原来,丰子恺年龄比梅兰芳还小,但因留起长须,又是白发,显得比梅老相得多,孩子们因而忍俊不禁。

谈话间,丰子恺再提去年话题。他以为,像《洛神》这样好的剧目,最好能拍摄成有声有色的**,可以使其长久而广泛地流传。梅兰芳也有此念头,但因为种种技术方面的困难,终未实现。这使丰子恺十分惋惜。

这次拜访前,丰子恺还准备了一件礼物:一把由他绘画书法的扇子。扇面的画用的是苏曼殊的一句诗意“满山红叶女郎樵”,另一面书了一首弘一大师在俗时赠人的《金缕曲》。

这书与画,是丰子恺在一个精神饱满的清晨用心作出的。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梅兰芳这样具有高尚人格的艺术天才的敬爱。

全国解放后,梅兰芳留居北京。因为有前缘,丰子恺每次赴京开会,总要前往见面。1961年8月,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丰子恺深为震惊。他立即写出《梅兰芳不朽》的悼念文章,着重从抗战时期梅兰芳的留须照片谈起,来称颂梅的人格。认为“他的爱国精神,永远给我们以教育”。第二年,丰子恺再次动笔,写出《威武不能屈》一文,作为梅兰芳逝世周年纪念。

丰子恺一生,刻意敬服之人极有限,梅兰芳是一个例外。他后来在文章中说:“我平生自动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以访梅兰芳为第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