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提高文学水平,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想要提高文学水平,有什么好的方法?,第1张

我想要提高文学水平,有什么好的方法

提高写作水平,需要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对每个人来说,提高的过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1开阔视野,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景、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与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接触,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有较深切的感情体验。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有了较深切的感情体验,才能写出思维意义深刻的好文章。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首先要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物和景物,把它们的面貌和特征装进大脑这个“仓库”。这样,等到我们动笔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装进“仓库”里的材料,就会自动出现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之中。其次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多听多看。因为不管是谁,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种活动都能参与。所以,我们就要多听多看,从别人的嘴里以及他们的活动里获得生活材料。这样做,有时甚至比亲身参与的获取量还要大。比如,我们在北京却可以听到广州的事;还有,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却可以比当事人观察得更仔细,因为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等等。再次,我们在接触生活的时候,仅仅用眼睛和耳朵还是不够的。还要用大脑。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特征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较为深刻厚重的思想感情。

2广泛阅读文章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很深刻道理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广泛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我们体验生活的不足,使我们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广泛阅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有过不少好的经验。比如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粗读,就是拣各种范文进行阅读,读的时候不必做详细分析,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这是从“广”的角度下功夫,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营养。但是,只“广”不“深”也是不行的。对那些好的文章,还需要精读。精读,不但要认真思考,看看人家主题是怎么表现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语言是怎么运用的,读后还应该把这些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通过精读,可以获得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向“深”的方向发展。

3要多练笔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学习写作知识到会用写作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清代唐彪曾这样说:

“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练习应该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进行。初学写作的同学,开始可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练习所有的话都围绕着中心来讲。接下来,看看表现中心的几部分安排得是否合理,学习掌握结构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用词造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维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有了一定写作知识的同学,在练习写作时。,也应该始终把思想感情放在第一位来进行。

另外,练习写文章,不要怕出丑。写出来之后,应当让人家看看,挑挑毛病。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才能有明确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4要重视修改文章

多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

修改可以弥补一次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说,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修改文章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表现主题的方面来看。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应该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不是十分吻合;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各重点部分是否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这些方面没有问题或者修改好了,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应该从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来看。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的问题、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

最后,再从文章的段落、句子来看。段落和句子,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也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认真的修改。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有理;还要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才可以说基本上结束了。

要掌握思考过程的基本知识

1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我们就无法分清和认识我们的世界;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抓住他们的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以及事物之间的区别上,认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读书和写文章也是这样,一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些纷繁的现象(人物、景物、事件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现象出发,找出它们共同的东西,也就是它们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或写好一篇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呢?一般来说,主要应该注意两点:第一点,面对单个事物的时候,不要仅看它的表面现象,还应该看一看它到底说明什么,能说明什么,一般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比如,一个同学在家里写作业,这时客人来了,于是他放下笔,让客人坐,并给客人端来了糖果。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注意,不加以分析,就觉得这事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问一问它到底说明什么,就会发现这事虽小,但它却说明了这个同学讲文明懂礼貌的本质。第二点,面对诸多事物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而应该从它们之间找出内在联系。这内在的联系,就是这诸多事件的共同本质。比如,有这样两件同一个同学有关的事:一件是他在班上给同学讲数学题,另一件是他在街上扶一个盲人过马路。这两件事,从表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件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即都体现着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就是这两件事的共同本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遍就完了,因为这时我们获得的,基本上还是人物、事件、景物等一些表面现象,还没有从这些现象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我们还应该思考或者阅读,找出事物的本质,并将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得到深层次的知识。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根据头脑里的一些材料拿起笔来就写,而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这些材料的共同本质,也可以说是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组织材料、结构文章。这样,才能为文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在读书、写文章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思考过程。思考得全面透彻、有条有理,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写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如果思考过程进行得不深不透,即使写的时候再卖力气,文章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往往会出现很不容易修改的毛病。

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思考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要想使思考过程达到“深”和“透”的程度,除了要把握事物本质之外,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能使我们的思考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进行,避免走弯路,而且能使文思敏捷,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较多的问题。比如,在提炼、表现主题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在提炼、表现人物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开掘和生发的思维方法;在具体描述的时候,能适当运用形象思维、判断、推理等方法,无疑要比不讲究思维方法的思考效果好得多。

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一道必考题对这样一道重要的阅读题,学生的阅读和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同时需要具备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呢?怎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呢?如何才能笔定乾坤、精确答题、有所收获呢?

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明显的;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上述几种方法实际上是相互联系、互为辅助的,运用时综合考虑,可以对理解作进一步的验证,从而增强分析解答的准确性。

一、从文本生成上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至今仍为评论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作为社会的人和作品主人两重身份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信念、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师承流派等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的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更贴切地理解作品内涵。例如西方戏剧作家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按照其传记作者哈罗德·克勒曼的说法,这是易卜生对《群鬼》发表所引起的敌视与谩骂所作出的愤怒的回答。而我国宋代的朱熹在他的绝句《春日》中,表达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儒学集大成者“读圣人之书,学圣人之道,得到圣学滋润时的一种心理感觉”。

  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品与其产生时代的关系。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面貌、文化思潮等等都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约地作用于作品。把准时代的脉搏,有时就会发现理解作品的关键,找到揭开奥秘的钥匙。比如五四时期一些青年的婚恋观:“两个男女有爱情,便可共处,爱情尽了,当然分手。这根本没有什么可奇怪,可羞耻,可惊骇。更用不着发什么恼!爱情原与天气是差不多一样的自然现象。”这种观念在鲁迅《伤逝》中子君与绢生的悲欢离合里就有所反映。至于英国作家劳伦斯在他的小说《虹》里浸透着西方特有的基督教“原罪”思想,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可见“人”与“世”是形成作品的重要元素,二者与作品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指导学生理解把握这些信息,对于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辨认作品的情感意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从文本本体上涵泳诵读

  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在纵向上由语言的语义层、语态层、语象层、意蕴层动态有序地构成作品的表层文义和深层的典型形象、情趣韵味、思想意蕴。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对作品的外层的构成及含义有所了解,否则对作品内在意蕴的解读就无从进行。一方面,语言词汇作为一种符号,有概念性、语法学、修辞学含义,具有“所指”“意指”和“能指”的作用。因而解读的时候不能不细究其指示的意义。同是“月”一词,杜甫“月是故乡明”之“月”和老舍小说《月牙儿》之“月”就不可混为一谈。另一方面,作品语言中的语态、语气、语势表现了作家特定的情绪情感,不同的语态决定了不同的含义。如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若是陈述语态,则不过是说明一种事实,与相思无关;若是感叹语态,则不过是表现诗人的惊叹。只有设问语态,才显出寄语相询,亲切盼答,眷恋情深,相思意厚。

  解读文学作品仅仅弄清其外层要素的构成含义还不够,更要理解把握其深层的意蕴。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所构成的意象和意境有典型性与非典型性、主要与次要等差别。如一部《西游记》,妖魔鬼怪、神人仙兽纷纷出场,但中心人物我们可以理解为只有一个叛逆而智慧的“孙悟空”。至于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所传达出的羁愁旅思、辛苦劳顿这类“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反复按照作品语言的节奏、声调、韵律去吟哦,融进自己的人格、气质、品性和思想,对作品进行发挥创造,方能把握。

三、从美学价值上审美体悟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能够产生动人心魄、摇曳性灵的美感。学生解读文学作品,实质上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思考、审美判断的过程。文学作品的美,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客观生活的再现美;二是主体情思的表现美;三是形式技巧的传达美。可以说,文学作品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解读文学作品实际就是从语言艺术中求真,求善,求美。

  求真,就要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事态场面之中去思考其所

求真,就要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事态场面之中去思考其所表现的自然生活、社会历史的本质。如列宁评价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生活的图画”,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这一经典判断,揭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

  求善,就是从作品所表现的主体的情感、意蕴、人格、理想等方面去发现其所具有的人性本质的崇高性。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张扬了自强自信、雄视千古的个人魅力,展现了一种豪放美。而巴金的《灯》以“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传达了人类向往光明的哲思美。

  求美之“美”,是文学作品特殊的形式结构、技巧手段,是作品不可或缺的美的构成部分。解读文学作品时不可不思考。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传达的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炼句与炼字)、布局结构、表现方法、形象塑造等方面。在具体的品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艺术表现手段去体悟其中的妙处。

四、从艺术联系上比较赏析

  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赏析,就要将不同的文学作品放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考察,进而去发现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这些联系和影响包括作品的文化背景、形象情感、审美价值、语言技巧、结构方式、风格流派等因素之间的或异或同、古今传承、中外借鉴。

  比如戏剧家曹禺的《原野》诞生至今,几度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其焦点之一是:《原野》是对奥尼尔的《琼斯皇帝》的简单模仿还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有的研究者从作品的题材、主题思想、创作方法上将两部作品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认为《原野》是一部既有借鉴性而又有独创性的现实主义名著。有些现代散文名家的风格虽然在闲适平淡上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通过对其作品的比较玩味后便会发现,他们的作品绝不雷同:周作人以冲淡悠远见长,朱自清以清丽细腻感人,沈从文以宏阔瑰丽撼动人心,张爱玲以细碎凄清博人同情……

  即便同一作家,对其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也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仔细审辨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和《祥林嫂》中对主要人物的心理刻画,就会发现这二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意义:狂人的心理有着病态人的理智,而祥林嫂的心理却不乏正常人的病态。

五、从文化形态上系统探究

  文学艺术在本质上属意识形态的范畴。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作为整体进行理解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思路。只有用有机整体观念、多向多元的思维,去动态地研究作品中各因素的联系和它们所构成的结构层次,分析其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主体审美状态下的功能和价值意义,才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以小说为例,由于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和明确性”,其内涵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因而将其放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去解读,将会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审美价值。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问世以来,对阿Q形象的评论不断,其中见仁见智,未能获得一致的判断。有的专家把阿Q性格当作一个系统,同时又将其放入社会大系统中去,从自然质、功能质、系统质三方面揭示其本质意义,为我们通过系统探究去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内涵提供了范例。其研究表明:阿Q性格从作者塑造的形象这一角度而言,是奴性的典型;就其形象诞生的那个时代而言,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潮的象征;对于文艺欣赏的主体──中国读者来说,是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的象征;从在世界人民当中产生共鸣的角度看,是人类“前史时代”世界荒谬性的象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阿Q性格是专制主义的产物;从心理学角度看,阿Q性格是轻度精神病患者的肖像;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阿Q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从哲学的角度看,阿Q性格是人性异化的典型。

  对于学生所熟悉的《雷雨》中的繁漪、《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等人物形象,也可帮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作类似的解读探究。当然,由于自身素养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全方位”地解读,但系统探究作为一种解读的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平日的阅读中多加尝试,从而使每一遍阅读都能有新的感触、新的发现。

  上述五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各自独立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对于同一种文学作品,它们体现出了解读的不同深度,可以看作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五个层面和步骤。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在课外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反复尝试和运用,并熟练掌握,定能有效地扩大阅读视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采纳红字财富加成,经验加成。

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感受、体验与分析、阐释。

文学作品的双重结构:情感、心灵层面与事实、思想层面。情感、心灵层面的接受途径是感受、体验,事实、思想层面的接受途径是。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必须通过感受体验才能把握的艺术因素,也不应排斥和拒绝“过程”之外的分析、阐释。分析、阐释可以使感受体验更明确更稳定更深刻。文学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对于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不直说,而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深地寓于形象背后,如果仅凭感受往往很难把握它。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理性分析,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炼和阐释。而且,愈是优秀的作品愈需要分析,愈有分析探索的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二、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古今中外的说法各不相同。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将作品分为符号层、形象层、深层结构层;现象学美学将作品分为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观相层。中国人一般把作品分为言、象、意三层。笔者认为言、象、意三层次说最切合文学作品实际,简单明快,易于理解,易于把握。这里我们就这一分法略作一些解说。

言——语言层

1、 音韵、节奏的意味;

2、 字词的暗含意;

3、 语气与文体。

言——语言,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文学由语言组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作品的外形式,因而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

(一)有音和义两方面。

这两方面都参与了文学的艺术建构,成为文学的艺术性的构成因素。

1、 美包括音韵和节奏两方面。

2、 文学中字词除了字面直接意义外,往往还有暗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联想义等)

3、 在语言层面,还应该注意把握的是语气(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叙事语调)和文体。语气能传达发言者或叙述人的情感态度,文体能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创造特殊的意味。

象——形象层

运用语言的直接任务在于描绘、创造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1、 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意境、氛围;

2、 在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背景)、景物等。

意——意蕴层

1、 表层意蕴,

2、 深层意蕴。

言、象、意的抽象,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人为的拆解,是运用理性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将整体化为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如七宝楼台的雕梁画栋,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然而合在一起却通体皆活,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不是诸具体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所以当诸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超越各具体因素之外的系统质、综合质。正如人的生命体由各器官组成,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远远超越各生理器官的具体功能。

系统质、综合质主要表现为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等等。(中国式的整体、直觉、模糊)

艺术因素的组合不是自发的,艺术整体的建构不是自动的,而是人为的,是作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获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使用,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是艺术效果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作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感受力(过敏叫神经质,轻则称多愁善感),对人生有深刻的悟性、有洞察能力、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善于构思,会融思想感情于形象、声音等感官对象中,最后,是具备过人的语言塑造能力,熟悉特定体裁的妙处。

文学创作过程,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巧妙转换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以传达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思想情感。

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将语言解码编辑,根据作品的蓝图,调用自己的生活储备(包括语词记忆、表象记忆、情绪记忆),在自己心中重构审美意象,并进行二度审美体验,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作家同构的情感的过程。

希望你能用的上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