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和正常人区别(双相和抑郁症的区别)

双相障碍和正常人区别(双相和抑郁症的区别),第1张

文/阿秋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情绪发泄的时候,家属该如何去应对?

家属在陪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或者确切地说,家属们无论是陪伴抑郁症患者还是躁狂症者,在他们发泄情绪的时候,家属们该如何去应对?

是极力在他们情绪激烈的时候,进行说劝呢?

还是等待他们在情绪发泄完毕了之后,再来进行适度地回应和劝导、安抚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特征”有哪些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症状特征区别”?

抑郁症最典型的症状主要是:持续性的心境低落、绝望、脆弱想哭、消极悲观、对生活丧失了激情和欲望,换言之就是兴趣丧失了,连自己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和占有的欲望。

举个例子“”比如金钱”,他们也觉得即便拥有了巨额财富,又能怎么样的一些消极念头,以及还会伴随着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身上最典型的一些“情绪心境上的特征”。当然也会有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如:头晕、无力、乏力等等症状。

而双相情感障碍也可以说是抑郁症范围里的一种,因为若是一个人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话,其当事人的状态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抑郁的状态的,而在这种抑郁的状态下,当事人因为压抑太久、也有可能是因为大脑的里神经递质溶度突然增加,导致人处于一种兴奋、亢奋的状态,而这个时候,很多患者这时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好了,因为躁狂发作时,有一种表现往往是很容易蒙蔽人的,进而形成一种“好了”的假象。

于是乎,不懂的人,就会私自把治疗中断,认为自己好了,其实那可能是躁的表现,假设这样做了,必然存在着有很大的风险的,因为那可能你没有好,而是药物在控制着你的症状。如此一来,因治疗不系统、也不彻底,复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所以,切勿私自停止治疗,当自己的情况好转了的时候,一定是先把功劳去归结为科学治疗上的效果,即:是治疗控制了你的症状,而不是你所认为自己真的就好了,那样往往你就会被“假象”给骗了,导致私自停药,治疗不彻底。

而这种感觉像“好了”的迹象,或许就是一种比较轻微的躁狂症来的,或者我也把它称之为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躁狂症”。

综上所述,所以说躁狂症,也是分类型和程度的,比如:“这种理性温和的躁狂症”,因为治疗后,自身感觉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面对这种情形,一是继续持续治疗;二是这种轻微的躁,在我看来问题一点也不大,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按照抑郁症的方案和方式进行治疗和疗愈。

以上是一种轻微躁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躁狂症的症状表现就比较夸张了,也比较严重,其典型的症状有:

“自残行为、脾气暴躁和攻击人的行为、摔东西、不睡觉也不困,表现出兴奋亢奋、话多、行动量变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冲动消费、觉得自己可以做大事等等”,这些便是典型的躁狂症状,当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这种躁狂的状态和抑郁症状是来回切换的。因为文章前面也说了,一个人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大多数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抑郁的心境的,而躁狂的占据时间则比抑郁的心境要少很多。

但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比单纯的抑郁症患者更加的痛苦,这是因为双相障碍患者来会切换的低落和兴奋的状态,常常折磨得他们身心更加的疲惫不堪。

你想想一下子心境跌入谷底,一下子又感觉自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或者又特别亢奋、躁狂到脑袋都要爆炸的感觉,想想都令人胆颤害怕,就像一个恶魔附体一样。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摧毁,常常令双相患者感到异常得痛苦不堪,以至于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要去自残和折磨自己。这些都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典型的症状。

所以,这也是今天我想说的重点,家属们在面对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们在发泄情绪,又或者摔东西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布局当事人周围的那些装饰和物件的摆设呢?而哪些物件,又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周围或者房间呢?

说到这个话题,为了患者的安全,家属们还是必须去有意地帮患者的房间周围稍微的布局下,比如:“一些利器不能出现在患者房间,如剪刀、小刀片、玻璃杯子,尽可能地用一些公仔或者其它一些软体的装饰品,不动声色的帮他们置换下,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他们在躁狂发作时,不会伤及到自己了。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在实际中,也将大大保障了他们的安全性。

再者,当躁狂发作时,或者抑郁症患者,他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作为家属来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们,不知道如何去作回应等等。其实这个问题,《走出心魔》书籍里也写得很详细了,为了再次提醒、巩固家属们的意识,还是有必要再来强调一番,所谓的患者在发泄情绪的时候,这里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神疾病问题,家属们一致地对待态度就是:“学会去照顾他们的情绪,满足他们情绪上的发泄”。

因为患者在发泄情绪时,通常来说都是一种不满和压抑的宣泄,这是好事,不发泄才是可怕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些有轻生行为或者有这样念头的人,都是在不声不响中发生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患者在发泄的时候,不管频率是否高,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来的,家属们大可不必大大惊小怪的,更不能去与他们对抗,反驳。

因为对抗意味着家属在压制他们的释放,会使得他们苦上加苦,而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和愚昧的。

所谓的情绪照顾?

就是当他们在有情绪的时候,当他们需要发泄的时候,家属们需要去配合,即:做一个乖乖的聆听者,同时要进行适度地回应,也就是说当他们发泄的时候,不是去对抗,而是进行一些简单地说道理,且不能过于啰嗦,这个需要家属们随机应变。

原则上要遵循:“适度回应,且不去对抗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患者尽情地发泄了情绪,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而家属们的耐心聆听和适度回应,则给了患者精神的一种情绪上的照顾与满足。这样的一种正确做法,是每一个焦虑、急于想改变患者的家属们需要去遵循和学习的,做好了这一点,最起码可以帮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被尊重和被在乎的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需要这样一个突破口来一步步释放,最终在家属们的耐心呵护下,得到引导和启发似的唤醒。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陪伴的路,很艰辛,但是这条路走过来了之后,家属和患者都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和成长,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的牢固和谐。

专栏 家属如何帮助抑郁患者度过难关?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阿秋99币483人已购查看

-end-

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知名情感心理学作家、身心灵健康传播者;著有新书《走出心魔》一本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书籍,陪你一起疗愈。

前精神病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定义都是表面的,不同的病名,症状重复交叉、混乱不堪,把人都彻底搞糊涂了。他们把人类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集合在一起,即使是一个正常人,人生中难免会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去对照那些心理精神疾病的症状,正常人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症状。可怕可悲的是有些正常人就因为出现一点负面情绪或症状而去查询心理疾病的症状,对号入座,不断去强化自己的症状,结果给自己扣上一个心理疾病的帽子,从而被套进心理疾病的陷阱中,越陷越深,走不出来了,痛苦不堪,真是悲哀。

传统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无法彻底解决心理问题,甚至越治越严重,这是很多心理精神问题的人真实的经历。 找心理咨询师咨询,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和痛苦倾倒给心理咨询师,当时可能感觉好受一些,但是内心产生痛苦的根源没去除,还是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负面情绪和痛苦,而且每次跟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症状,相当于又在内心强化一次,让自己的痛苦不断放大,所以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就像吃止痛药一样,药劲一过,症状又来了,继续痛苦,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需要咨询师陪伴,花费巨大,也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浑浑噩噩度过一生。如果找精神病科医生吃药调理,效果甚微,只是通过药物来暂时控制神经。要知道我们是心病了,这颗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怎么可能靠药物来治愈呢?而且西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吃过的人都能体会到越吃身体越差,脑子像坏掉了一样,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语言能力下降,整天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一旦复发症状更加严重,药物更难以控制,所以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彻底走出心理苦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心理学—量子力学+能量状态理论可以彻底解决一切心理精神问题,其中就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衰弱症等等心理精神问题。通过网上听课,跟着李嘉琪老师学习,真心相信照做,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里已经彻底治愈了几百人,不管症状有多么严重,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时间有多长,学历高低、男女老少都可以彻底治愈。真的是做到不用吃任何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好了以后不会再复发,走出心理苦海以后生活得比以前更加健康快乐幸福,彻底打破了“心理癌症、需终生服药、不可治愈、容易复发”等等这些让人陷入绝望境地的错误观念,真正能帮助患者获得重生。现在世界上有几亿甚至十几亿心理痛苦的人到处寻医问药,耗尽钱财和精力,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天过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活,真的是不忍心。我是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痛苦的人,能体会心理精神问题的人内心的痛苦,所分享的方向绝对是正确,也是唯一的道路,就看你们肯不肯相信了,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正确的道路,一旦放弃可能都要跟心理精神问题纠缠一辈子了。祝所有处在心理精神困苦中的人们早日摆脱痛苦。愿全世界所有心理精神问题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确的方向,早日摆脱困苦,获得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

双向情感障碍主要包括躁狂症和抑郁证,两者反复交替发作,精神分裂主要表现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恐惧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简单来说,双向情感障碍应该是精神分裂一种,精神分裂主要是神经出现混乱,导致精分,双向情感障碍主要通过极端的情绪体现,双向情感障碍具有单一性病症,精神分裂具有多重性,且病发比前者严重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焦虑症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忧郁症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有时可睡,但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也有的整夜不眠;坐卧不安,控制不住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的痛苦体验。

有些人表现为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有些人则多疑,总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很烦恼对健康不利,却不能自控。

焦虑症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有些人在冬天门短夜长时,会变得比较忧郁。忧郁症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疾病。

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出现,但以中年早期较为常见,并且在老年人中尤为普遍。

忧郁症起因于脑部管制情绪的区域受扰乱。大部分人都能处理日常的情绪紧张,但是当此压力太大、超过其调整机能所能应付的范畴,忧郁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包括各种生理变化)。

而有些些患者则表现为强迫自己想某样东西或事情,无法控制自己。神经衰弱症状表现为精神疲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不能持久,头痛、食欲不振、懒散等。症可能由此而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2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