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三国时期,刘备欲求贤才,听闻隆中有一世外高人,名为诸葛亮此人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刘备就亲自去请他出山,希望能够一起成就大业,于是带关羽和张飞一同去。
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的真心,直到刘备等人第三次去他的茅庐才肯相见。为刘备分析当前形势未出茅庐便定了三分天下。后来诸葛亮下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史称三顾茅庐。
扩展资料: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受到刘备推崇,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后《隆中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草庐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艺术手法赏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贤德的明君形象,作为一个封建君王,"三顾茅庐"体现了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而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抱负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作者政治理想的化身在"三顾茅庐"中,不仅在全书中是情节发展的经典章节,同时也具有不可多得的艺术特色,起着关键性意义。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
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皇叔刘备为救汉祚,誓愿讨逆扶正,并组织政权(当时只能算是一方势力)招贤纳士。手下已有精兵良将若干,但治理文才方面却显得薄弱。刘备受人指点,前去拜访当时尚隐居南阳卧龙村的诸葛亮,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顾茅庐》。上面这首诗: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就是描写当时两人相见后互为知己、讨论天下大势的情景。而诸葛亮在此时更有世人称道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分析。让刘备顿觉相见恨晚(刘备当时人已中年,早期甚不如意。正应“半生遇知己”)。以上算作问题的背景,
而楼主所提的“蛰人”一词,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蛰有蛰伏、蓄势待发之意。联系到诸葛亮当时的情况而言,则是期待辅佐明君、一展己才的意思。而生物界里,有蛰伏习惯的动物或植物,其本意也是暂避乱世、期待清明时局的。而所有蛰伏的动物,一定会在周围环境达到自己生存所要求的标准之后,重新活跃起来。诸葛亮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不甘也不可能默默无闻,老此一生。
试想当刘备这一乱世枭雄屈尊亲临,并能耐心通过考验(“三顾”前二次可算作试探)。对于诸葛亮来说,应该是无限光荣与感动了。这就是所谓“蛰人感兴深 ”。
正因三顾茅庐这一佳话,在刘备创下基业并辞世后,诸葛亮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也曾“六出岐山”进伐中原,但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逝于战前。
作者借此三顾茅庐之情,赞叹的其实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忘年之交及良好友情,和诸葛亮的节高品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