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第1张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二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歌景交融( 7 分钟)

 (一)好语积累:

 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回答

 师:出示其他几组

 生: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生:汇报

 师:总结并鼓励。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

 师:播放歌曲:《渔歌子》

 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

 生:试着背出

 师导入:刚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 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子 唐张志和)

 生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

 生:回答

 师:打开课件 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2、初读(正音、品味)

 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

 生:学生看书试读

 师:指名读词

 学生纷纷读词。(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

 师:(出示:多音字:塞 指导)

 二读品味,要读得韵味十足

 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

 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出示:二读品味:)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斜线,把这首词的节奏画出来。

 学生边读边画

 画后学生汇报

 师:出示自己的节奏让学生对照

 师小结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节奏读给大家听。

 三、细读想象 理解词义 (15 分钟)

 1、三读解义,要读得心有画

 师:出示自学提示

 学习提示:

 (1)边读边划,作者在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词义。

 学生小组内学习 教师参与学习

 小组汇报:

 师相机出示: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

 风、细雨

 师: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西塞山风光》

 学生接着小组汇报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景物你们把它说得活灵活现的,就仿佛是一

 幅美丽的画卷。

 小组汇报词义。

 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景色吗

 生:回答。

 师板书:(美丽如画 景)

 师:面对这么美丽如画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得像画一样美吗我们共同读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析作者 深化悟情 (6分钟)

 四读悟清,要读得情真意切

 师:读词想画面,是帮助我们读懂词的好方法,那如果我们想读懂词

 中的人,悟出词中的情,我们就要走进词的作者。通过预习,对于词作者张志和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课前预习。

 师:出示作者张志和及简介

 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个张志和啊,他钓鱼和别人不同,他钓鱼的鱼钩是不放鱼饵的,同学们,你有疑问吗那张志和整天徜徉在山水之间垂钓不归,他钓的是什么呢(生:一种自由自在的情趣)

 师{板书:人:悠然自在}

 师:同学们,作者怀揣一颗悠闲自在的心,面对这美丽如画的景,假如皇帝找到他了,让他回去继续做官,他还能回去吗那么这里的不须归,{师板书:不须归}你还仅仅理解为不回家吗还表达了什么

 生:汇报

 师:谁愿意带着作者的这种悠闲自在不须归的心情把这首词字正腔圆、孕味十足、心中有画的再次吟诵出来。

 播放配乐,学生吟诵

 指名吟诵,大家共同吟诵。

 五、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2 分钟)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张志和整体徜徉在山水之间垂钓不归,极坏了他的哥哥,于是他的哥哥也写了一首词,来规劝他的弟弟,那么这首词又是怎么写的呢请课下同学们回去收集,看看他的哥哥是怎样劝他的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唐张志和

 美丽如画 景 不须归

 悠闲自在 人

  《观沧海》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 丰富、奇特的想象。

 3、 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 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 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 海水 树木 草

 实景: 秋风 洪波 欣欣向荣 生机勃发

 景:

 虚景:日月 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三、诗歌欣赏

《观沧海》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都是送别诗,一首描绘的是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古诗三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送别诗,一首描绘的是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一首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回乡偶书》描绘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表达诗人无限的感慨。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6个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赠汪伦》;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之前,要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示”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在此基础上,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感,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自己查找的资料学习古诗《赠汪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阳关三叠》乐曲。这是一首送别的曲子,你听了,会想到什么

2 我们要学习的第25课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都是表达朋友之间离别之情的事。(板书课题)

3 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自己查找的资料自己注释,教师适时点拨。

二、预习交流,了解学情。

1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2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辞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

3 在预习中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需要大家帮助结合古诗的学习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 读诗想象: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诗的哪几句读懂的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

2 如果你是李白,站在船头看到这一情景,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3 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行,读出感激之情。

4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李白又是怎样抒发自己感情的呢读三、四行,说说诗句的意思。

5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行。

四、练习讲故事。

播放汪伦给李白送行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李白与汪伦送别时的情景。

五、熟读成诵,尝试默写。

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自己试着默写,并在小组中互阅。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自己查找的资料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背诵《赠汪伦》。

2 《赠汪伦》一诗的作者是谁让学生回忆李白写的诗歌。

3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李白所写的诗歌。

二、预习交流。

1 通过预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相互交流一下,与大家分享。

(1)读熟古诗。通过指名读、齐读、同位互读等多种形式交流。

(2)自学生字。

(3)查找有关资料。

(4)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弄懂诗中的词句。

2 预习中,还有什么困难

三、启发想象,体会诗情。

1 李白在什么地方送孟浩然黄鹤楼下、长江之畔是个怎样的地方

2 李白在什么时间送别孟浩然想象繁花似锦的三月是个怎样的季节

3 播放课文画面,想象“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是怎样的景象。

4 如果是你久伫江畔,目送友人的船只离去,一直到消失在天水之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想些什么

5 这种难分难舍的友情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边读边想想画面,体会情感。

四、熟读成诵。自己背、同位背、指名背、集体背。

作业设计

1 朗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画出自己想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画面。

3 把诗歌变成一个小故事。

4 找一首送别诗,借助资料自学。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自己查找的资料学习古诗《回乡偶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3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贺知章的一首诗,出示《咏柳》,指名诵读。

4 今天,我们来学习贺知章的另一首诗。(板书诗的题目)

二、理解诗意。

1 学生自学生字并交流。

2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 教师范读。

4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5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年轻时离乡,五十余年后回到家乡,当他听到儿童的问话,心里会想什么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三、故事表演,体验情感。

1 自由吟诵。你读这首诗时,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 根据想象的画面,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当“编剧”,试将《回乡偶书》改编成一个故事。

3 将各自将编的故事交流一下,取长补短,在小组推选一个旁白、两个演员,合作演一演。

4 互演互评。

四、小结。 通过三首诗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借助字典或工具书自学另一首《回乡偶书》。

梁甫行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积累诗句。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积累诗句。

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关心天下黎民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指明学生谈曹植在这首诗中的感情。

进而导入本诗教学。

二、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三、诗文内容理解

1、关键词语理解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7]翔:绕行。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一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一由穿梭毫无顾忌。

四、鉴赏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积累诗句。

2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诗文内容,赏析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赏析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提高诗歌的审美情趣,增强同学们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针对评价目标一

(1)了解四首诗的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2)根据朗读要求阅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正节奏,读出韵味,感受格律之美。

2针对评价目标二

(1)圈点勾画每首诗中的疑难字词,组内交流,能准确把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以及意义。

(2)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读懂每首诗字面的含义,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

(3)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3针对评价目标三

(1)在评价目标二解决的基础上,深入研读诗歌,赏析诗中生动传神的词语及富含情感的诗句,深入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的外衣”,反复品读诗歌中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语句,尝试诵读其中的韵味,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

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语:古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优美的诗词意境深远,幽香怡人,正如一杯香茗,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正如歌中唱到的一样,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读你的感觉像三月醉人的诗篇,美丽的经典,让我们一起走近古诗,领略诗词别样的美。

板块一:读通诗韵赏奇景

1预习检测,简介作家作品。

结合课前预习回顾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在反复诵读中读准、读通、读美。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划分诗歌节奏。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高声诵读以昌其气,缓声慢读以玩其味” 。

(3)学生自由读诗,注意重点字音。

教师随机指导,纠正错读。

点拨画线字音:

绿叶发华滋( ) 将以遗所思( )

老骥伏枥( ) 松枝一何劲( )

(4)指名朗读,学生赛读。

教师对读诗的环节引导学生适时点评。(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准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板块二:读懂显意寻正道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每首诗字面的含义,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

2 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重点字词:

①遗(给予,馈赠)

②盈(充满)

③枥(马槽)

④盈缩(指人寿命的长短)

⑤怡(愉快)

⑥劲[刚劲,坚强有力]

⑦罹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

⑧剧(艰难)

⑨翔(这里指自在地行走)

⑩宇(房屋)

重点句子翻译:

(1)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交流点拨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交流点拨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日行千里的志向;英雄虽然年迈,但仍胸怀壮志。(3)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交流点拨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交流点拨我的处境是多么地凄凉啊,无人问津,门庭萧条,甚至野狐野兔都在我家肆意地玩乐!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全班讨论。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板块三:品读析文明主旨

进一步品读诗歌,师生共同赏析研讨。1诗歌中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2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否与前面相矛盾?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提示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3 《龟虽寿》前四小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前四小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讲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古代的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都到处求取仙丹企图长生不老,但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在那个时代是可贵的。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提示认得寿命最后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又不同,这长短之期,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5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借用了孔子的一句关于松柏 的名句,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提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6 《赠从弟》中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劝勉之情的呢?提示本诗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劝勉之诗。同时也是言志诗。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借青松的刚劲,表明自己 的志向之坚贞。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诗人虽要劝勉,但不明说,而是以松柏为 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历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 托于其中。7“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提示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提示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本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适时安排自学环节,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交流小组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收获。 深入诗文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

板块四:诵读提升强深化

当堂背诵四首诗歌,比一比谁背得更快、更准、情感更到位。

课堂小结:作业分层巧布置

必做:分项积累思亲、爱国、明志、亲民的诗句。

选做:赏读曹操的多首诗歌,试对这位封建时期的伟大人物进行公允的评价。

梁甫行教案第3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分钟)

师:同学们好!你们知道“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故事吗?(生谈)“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屏显:才高八斗、曹植)你了解他吗?(屏显:后人对曹植评价)

二、( 分钟)

1、简介作者

2、解题

3、出示目标:(1分钟)

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

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目标?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达到目标!

三、初读-----领略诗风,把握基调( 分钟)

1、师:有了目标,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往梁甫探寻吧,但在探求的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

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3、 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 出示《梁甫行》 诗歌(节奏停顿)

6、齐读诗歌一遍

师: 普希金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 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梁甫,曹植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

1、(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师备案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五、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6分钟)

1、 师: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环节,老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幻灯)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好在哪里?

1、(屏显)1 古人讲究炼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首诗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2 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首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试赏析。

选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字),写一写。

我读----句(词),眼前浮现出了———————————————————————————————————的画面。

我读----句 (词), 体会到了诗人 ——————————————————————————————————的情感。

我读----句(词), 仿佛看到诗人 ——————————————————————————————————的形象。

3分钟后,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回答,比谁回答准确。

2、学生自学,师巡视。2分钟后检测、交流。

(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c师引导辨析)

答案:

学生进行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作者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的感情。

(这一过程,板书)

六、想一想 感受诗之情 (8分钟)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边海人民苦难的生活,将悲惨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来想一想(屏显)根据诗歌推测曹植生活的社会是怎样的?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曹植作为一个王孙公子,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

所以,东方树《昭昧詹言》:“意厚词瞻,气格雄浑。”

七、结束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的“梁甫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曹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要忘记社会动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不要忘记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日子;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谢谢大家

梁甫行教案第4篇

《梁甫行》教学设计

一、概述 《梁甫行》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所用课时为1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作者背景介绍和诗歌诵读,知人论诗,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深层情感,并学会赏析诗歌语言,这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诗人曹植,进一步巩固诗歌诵读和理解的方法,对于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和课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过程与方法: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在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和知人论诗方面,已有基本经验,也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诗歌赏析的方法,情感方面也懂得一些思想要旨。通过一年半的观察、交流、了解,发现本班学生风格教沉稳,话虽不多但十分有内涵,对很多文章和诗都有自己的见地,是一群非常好的学习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的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主要采用诵读法,通过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方面的诵读指导和背景介绍,让学生懂诗会读,并带领学生赏析语言和情感。本课关键是诵读、背景知识和赏析贯穿全文,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本课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教师教学用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所使用网络工具有知网、百度等网站,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六、教学过程梁甫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

3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赏析语言。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难点: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关心天下黎民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提问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1、学生背诵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指明学生谈曹植在这首诗中的感情。进而导入本诗教学。

二、识作者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与父曹操、兄曹丕合称为“三曹”。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

三、知背景曹植因为从小才学出众,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想把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这就触及了哥哥曹丕的利益。曹植最终因为才子气太重难堪大任被放弃,还是曹丕作了皇帝,但他对曹植始终是防备的,不断排挤他。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四、解诗题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 。梁甫行:借乐府旧题,古体诗。

五、读诗韵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六、解诗意[1]异气:气候不同。[2]剧:艰苦。[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4]行止:行动的踪迹。[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7]翔:绕行。思考:诗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生活的艰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诗中在写边海民的同时还写了什么?

七、品诗情诗人对生活这样悲惨的边海民怀有怎样的情感?边海民为什么不回家?补充背景:曹叡(曹丕之子)时代徭役繁兴,赋敛苛细,百姓为了逃避征调,常常不敢家居而窜入山林,诗中写的正是这种悲惨情景 。为什么其他统治者压迫人民,而曹植却同情他们呢?补充背景:因曹丕父子的迫害,曹植不断地搬家,生活每况愈下,又被贬到海边,自己身处逆境,也容易感受到人民的悲苦。更因为作者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八、学写法 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九、赏语言赏析角度: 炼字 画面 修辞方法 描写手法除了对边海人民的同情,这首诗还表现出什么思想感情?自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苦,对身处的乱世的隐隐不安。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作者把他的血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之中!

十、写寄语边海民,我想对你们说……统治者,我想对你们说……曹植,我想对你说……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恳切。曹植,我想对你说:

才高八斗郁难平,流离失所遭不幸。

风雨林阻同身受,悲天悯人显真情。当堂展示。

结束语:最后,让我们读出节奏、重音、语气、语调,读出作者复杂的感情,读出我们心中的悲悯,齐读这首诗。

#教案# 导语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 准备了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

 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与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1)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

 (2)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

 句诗。

 (3)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

 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

 (二)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

 长相思

 身在征途萧萧风雪难入梦

 心在故园羁旅怀乡情意浓

 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欣赏古诗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来进行背诗大赛。

 今天来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今天你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首古诗

 二学生自学

 先让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共同学习古诗教师桌间巡视。

 三汇报自学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重点词语绿

 2时句的意思

 3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2)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3)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延伸

 1熟读成诵

 2练习背诵

 3改写短文

 4你离开过家吗?你能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吗?用几句话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指名背诵泊船瓜洲,总结上节课的学法

 二导入

 1出示古诗

 2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

 分组自学后两首古诗,教师巡视指导排忧解难。

 四汇报自学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情况,集体纠正。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杜仲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时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指导背诵

 五感情升华

 读一读第五课学习的三首古诗,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使人在表达方法上却各有特色,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还知道那些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被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诗词三首》教案三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⑴“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⑵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

 “泊船瓜洲”(“泊”是“停泊”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

 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读读诗句,想象画面。

 ②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③启发想象:

 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板书:思家切)

 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2、讨论、升华诗情:

 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

 5、分男女生读古诗。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

 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2、过渡:

 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3、师讲解: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

 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⑴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⑵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

 吹()了河水,吹()了花苞。

 八、反复诵读,指导背诵

 1、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

 (注意书上的注解)

 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⑵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云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

 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2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幼儿为诗句匹配。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3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4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这首诗从神态、颜色、香味3方面描写了梅花的特点: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树冒着严寒独自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过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虽仅有20字,却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高洁、坚强的性格。此诗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大班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朗通,感受古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体会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和梅花的特点,知道“凌寒独自开”的寓意。

 2.能按照古诗的的律、节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梅花》、古等曲(渔舟唱晚)、“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的作者。

 (1)引导幼儿讨论画面内容。

 提问:画面中是什么季节?梅花盛开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2)简单介绍古诗的名称、作者。

 教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

 2.请动儿倾听古诗,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1)教师有感情地朗通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和节奏。

 (2)组织幼儿交流、讨论,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提问: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诗突出了梅花的特点?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结合幼儿的回答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诗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几枝梅花在墙角坚强地挺立着,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

 3.鼓励幼儿尝试按节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的律美。

 (1)引导幼儿尝试模仿教师朗诵通的的律、节奏,和教师一起看图朗通古诗。

 (2)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朗通,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3)组织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配乐等形式进行朗通表演,体会古诗的意境。

 (4)组织“小诗人朗通会”,鼓励幼儿大胆朗通古诗。

 4.引导幼儿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请幼儿围绕“你认为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为什么”进行讨论、交流,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延伸

 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14页,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附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小资料

 梅的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是5解,或者是5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的梅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只有一层,那么它有很大可能鲇果,它的果子味道酸;如果它的花有两成两层以上,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赏了。梅花有大红、红、白色、**等多种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顺色的梅花呢。梅花在百花调本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事受

 中班奥尔夫音乐歌唱《小黄鸭合唱队》优质课视频+课件+教案+音乐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米饭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或PPT,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附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活动反思:

 古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背诵,但对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感受是很难理解的。对教师来说古诗教学不好把握,讲解多了,学生不乐意接受,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次的古诗教学,一开课,我巧妙地利用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意境。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我运用故事引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还借助音乐、课件,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课堂上我紧紧围绕“离别”这一线索,去渲染、去感受,让学生深深地去体会这离别之情。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先自读诗歌,懂得诗歌的大意;第二步进行解词析句再品读;第三步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

 教学中,我努力的创设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除了读还是读,我通过指名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由难过转为惊喜,再由惊喜转为感动不已,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不断努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上我还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结合课前收集到的离别诗进行交流,最后我设计了“课外积累,个性飞扬”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节课下来,老师不能平复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学生应该能够被打。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动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一幅古诗的画面,古诗字卡。

 活动过程: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出示古诗的大纸)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5、幼儿操作:桌子上的小篮子里也有这首古诗的字宝宝,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诗的顺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给后面的老师检查,你排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蝶恋花》教案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把握感情基调,提高审美能力。

2 把握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的含义,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练字析文,以获得更多的体会与认识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导语,利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进行

导入《蝶恋花》

二、1 学生自读诗词,然后进行提问这首词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

以显现感受到?

2播放《蝶恋花》的视频,体会它的感情基调。

3齐读《蝶恋花》,从中体会意境。

三文学常识

1简介言情诗

2《蝶恋花》词牌名的来历

3作者简介和作者词风特点

四、阅读解析晏殊的《蝶恋花》

一、解析词的大意

二、质疑、讨论

1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2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3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 第二句描写的是: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哪些词与上阕相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5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

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 不

解人意。

6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7“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

“凋”字如何理解?“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8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拓展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

出于晏殊的《蝶恋花》,谈立志。

第二层境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于柳永

的《凤栖梧》,谈执著。

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出于辛弃疾的《青玉案》,谈欣喜 。

二、诗歌赏析要点:

(1)紧扣意象;

(2)体味语言;

(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

(3)揣摩手法;

(抒情手段、表现手法等)

(4)深临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完成“学习与评价”的有关练习,下节课进行讨论。

(3)找一下晏殊其他的诗词进行比较

七、教后笔记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教学目标:

1体会全词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的风格。

2学习本词欲扬先抑的写景手法。

3鉴赏本词工笔描摹式的抒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词欲扬先抑的写景手法。

2鉴赏本词工笔描摹式的抒情。

教学难点:

1体会全词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散文大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领略一下他的词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三、鉴赏诗歌

(三)阅读鉴赏欧阳修《蝶恋花》

1、齐读:欧阳修《蝶恋花》。

2、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明确: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3、“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明确:“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4、“春”字如何理解

明确:“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5、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明确: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情景交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触景生情就是无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6、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明确: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7、小结:就时代论文

明确: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四、表现手法总结: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褒扬某个人物或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用欲扬先抑的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悬念,造成观众的心理落差。

五、课堂训练

1、欧阳修,字 ,号 ,晚年号

北宋著名 家、 家。北宋 倡导者,著有 。其作品风格特点 。

2、拓展阅读

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一同被称为“唐宋八大家”。(1分)

(2)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3)

答:“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拍”刻画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

(3)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3分)

答: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了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

六、小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