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诗歌思想内容鉴赏专题
一 思想内容概述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 ③对山河沦落痛楚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⑤反映战乱离散的痛苦
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建功立业的渴望 ③仕途失意的苦闷 ④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壮志难酬的悲叹
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 ②边关思乡 ③闺中怀人 ④思亲念友
4.长亭送别:①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5.感时伤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讽今的情怀 ③青春易逝的伤感
6.超尘脱俗:①厌离官场的洁身自好 ②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在 ③退隐田园的淡泊喜悦
二 考点解析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古代诗歌鉴赏中主要表现为: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作品的主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
①理解作品的主旨。这种主旨可能是诗歌表达的某种感情,也可能是诗人要阐述的某种哲理,也可能是诗人关于社会、生活、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这是诗歌内容的灵魂。
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诗人自己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以诗歌为媒介,认识远离我们的古代社会,走进古人的生活。
③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作品格调的高雅与庸俗,作品情感是否健康,诗人思想的积极或消极等。
三 分类鉴赏
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艺术手法,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按内容,可分为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规律,能帮助我们鉴赏。
咏物诗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一、咏物诗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二、鉴赏步骤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褒贬)。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三、实例感知
1.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⑴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⑵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⑶手法分析:托物言志
2.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⑴形象分析 梅花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面描写)
⑵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⑶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纵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⑷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
四、实战演练
1.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3.(2004北京卷)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4.(2007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⑴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⑵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怀古咏史诗鉴赏
怀古咏史诗大约出现于魏晋,到唐代已蔚然成风。这类作品往往从小景、小事、小物切入,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作睿智思考,或作出理性判断,或发出由衷慨叹,借以表达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等主题。一般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触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
一、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两种情况:
1.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西施》《西施滩》)
2.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二、艺术技巧方面的特色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借助典故叙事抒怀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对汉文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盛衰、古今对比(李白的《越中览古》),或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三、实例感知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四、鉴赏方法及步骤
读怀古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析技巧、手法。
1.“看清”诗歌,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抓意象迅速确定诗歌类型。
2.弄清叙述的是哪一段历史,提到哪些历史人物,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什么典故。
3.想一想诗人流露了怎样的褒贬态度,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诗歌有无讽今之意。
4.品味技巧手法,表达方式上是描景,叙史事,抒情还是议论;表达技巧上是对比(今昔、盛衰)、烘托,还是借古讽今、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工于炼字、寄托、自况等。
右)。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山水田园诗常识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这类诗以描写山水等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终南捷径)
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南北统一,给人们提供了怡情山水的物质条件,使人们能四处游览,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也不断提高,漫游之风在文人中间吹开。另外,隐逸之风在唐代也很盛行,唐代士人把隐居待仕当作与应举求官并行的政治道路,而隐士的生活正是与山水田园分不开的。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使得一些文人身在官场而心存江湖,向往到山水田园中荡涤污浊,平息纷争,求得安宁。这些构成了山水田园诗流行的基础。
二、鉴赏常用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三、鉴赏方法
1.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人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感情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鉴赏示例一: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两句写景,信手拈来,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非直接抒情。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
全诗前后的写景,色调气氛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转换灵活自如,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浑然天成。
鉴赏示例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在画人的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情潇洒,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注意有些山水诗,能从山水中读出诗人鲜明的形象来。而有些山水诗,“情”仅仅是因山水而触发的感情,诗人的自我形象并不在“情”与“山水”之中,鉴赏时切忌牵强附会,拔高主旨。
2.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手法。
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常见描写手法有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明衬暗、渲染、白描等。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例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全诗写雪,却不见一个雪字。
动静结合,是指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绝句》中的三、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以明衬暗是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一道光线,一块青苔,是画面的一个亮点,深深的密林是画面上的一片阴影),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诗中万籁俱寂的空山,转瞬即逝的夕照,孤寒清空的气氛,融入了王维这位参禅悟道的居士的一种凝神虚静的哲思。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白描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鉴赏示例三: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一样。春山之中,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竞使山鸟惊觉起来,在山涧中发出喳喳的叫声。“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中所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送别诗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思乡怀人诗鉴赏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一、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二、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三、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四、鉴赏举隅: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1 关于隋朝的诗句
关于隋朝的诗句 1 关于隋唐时期的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曹 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
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
《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
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
2 关于隋唐时期的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曹 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
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
《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
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
3 从三国到隋唐的诗词有哪些
名句排行榜[转] 名次 作者 诗题 精选名句 总投票数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418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671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82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330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280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59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 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143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087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65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3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25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52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5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90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86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84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05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794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35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671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670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647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613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89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82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72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563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63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549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541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1533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529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457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446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412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95 61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60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彦 玉楼春。
4 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词
1、《汴河直进船》——唐代李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译文: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2、《长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3、《汴河怀古·其二》——唐代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4、《汴河曲》——唐代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译文: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5、《汴河怀古·其一》——唐代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译文: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5 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词
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 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示儿》中“悲”字最能体现出诗的情感。 因为他对自己不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感到遗憾,所以很悲痛。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咏史怀古诗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唐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1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教学设想」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解答诗歌鉴赏题?各类资料习惯采用以考点为训练点,分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几点组织复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以诗歌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特点,再辅之以考点训练,其效果将会如何?系列教案分知识梳理课、诗词助读课、考点训练课、分类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课型。其它课型教例较多,因而,本系列教案侧重分类鉴赏训练。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考题精选→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三、知识链接
一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
⒈咏史怀古诗的含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⒉咏史怀古诗的源流:
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诗骚中已见一些关于咏史怀古的内容,但与真正的咏史怀古诗还有差别。
A、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此诗写的是汉文帝时期缇萦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写法上,“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以叙述本事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议论,整首诗写得“质木无文”。
B、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
咏史怀古诗鉴赏的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教学设想」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解答诗歌鉴赏题?各类资料习惯采用以考点为训练点,分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几点组织复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以诗歌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特点,再辅之以考点训练,其效果将会如何?系列教案分知识梳理课、诗词助读课、考点训练课、分类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课型。其它课型教例较多,因而,本系列教案侧重分类鉴赏训练。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考题精选→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三。知识链接
一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
⒈咏史怀古诗的含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⒉咏史怀古诗的源流:
A、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此诗写的是汉文帝时期缇萦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写法上,“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以叙述本事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议论,整首诗写得“质木无文”。
B、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
怀古咏史诗有哪些
怀古咏史诗有哪些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9、《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10、《咏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
妻蚕女织儿耕稼。
务桑麻,捕鱼虾,
渔樵见了无别话,
三国鼎分牛继马。
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13、《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15、《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 关于咏史怀古的诗句哦
关于咏史怀古的诗句哦 1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有哪些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是一种借古事、古人、古迹或历史事件抒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情感的诗。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 意象:历史人物、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3) 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 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2咏史怀古的诗句
1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登襄阳城》唐代 杜审言
释义: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2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咏三良》唐代 柳宗元
释义: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3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梁甫吟》两汉 佚名
释义: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4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煌煌京洛行》魏晋 曹丕
释义:伟大而又义气的鲁仲连,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胸怀,有了功劳不收千金封赏,宁可跳进那汹涌的大海。
5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唐代 骆宾王
释义: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6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长安古意》唐代 卢照邻
释义:世间的事必定会有大改变,昔日的豪华府第,只见几棵青松。
7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燕昭王》唐代 陈子昂
释义: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8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唐代 陈子昂
释义: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9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登鹿门山怀古》唐代 孟浩然
释义: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10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唐代 李白
释义: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3咏史怀古类的古诗词
咏史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仙人 一作:天人;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都有哪些怀古咏史的古诗
诗词与历史事件、人物相结合,借诗歌形式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表达对历史的感悟。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既反映诗人的历史观,又借此抒发内心的块垒与远大抱负。比起官方史学家的评点,咏史诗更具识见和个性色彩。
⒈ 咏史诗词的立意
① 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昔盛今衰、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② 讽刺当政者的荒*无道,以资政道。
③ 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寂寞、苦闷情怀。
⒉ 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①“诗”与“史”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
②“咏史”与“言志”结合。内容上归结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诗。
③“古”与“今”结合。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怀古诗词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⒊ 各时期咏史怀古诗词特点:
① 初唐:以史为鉴、借史咏怀。代表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盛唐:借咏史怀古来表达对功名的热望和积极进取的心态。代表作:李白《古风》其十,杜甫的《蜀相》
③ 中唐:借咏史怀古来表关注日益恶化的社会政治。代表作: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杜牧《题乌江亭》
④ 南宋:多借古说今,抒发北伐抗金的志向;风格慷慨悲壮。代表作: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都有哪些怀古咏史的古诗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咏史怀古的诗句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襄阳城》唐代 杜审言 释义: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咏三良》唐代 柳宗元 释义: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甫吟》两汉 佚名 释义: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煌煌京洛行》魏晋 曹丕 释义:伟大而又义气的鲁仲连,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胸怀,有了功劳不收千金封赏,宁可跳进那汹涌的大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于易水送人》唐代 骆宾王 释义: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长安古意》唐代 卢照邻 释义:世间的事必定会有大改变,昔日的豪华府第,只见几棵青松。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燕昭王》唐代 陈子昂 释义: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唐代 陈子昂 释义: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登鹿门山怀古》唐代 孟浩然 释义: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唐代 李白 释义: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7谁知道抒情咏志,咏史怀古的古诗
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抒情咏志的。
杜牧 的 《赤壁 怀古 》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马嵬 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8关于李白的怀古咏史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有哪些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9、《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10、《咏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
妻蚕女织儿耕稼。
务桑麻,捕鱼虾,
渔樵见了无别话,
三国鼎分牛继马。
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13、《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15、《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