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说: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十难是什么意思

佛家常说: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十难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和十劫是佛教中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在生命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苦难。

具体来说:

五毒:指贪、嗔、痴、妄、慢等五种烦恼,是导致人们痛苦的根源。

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与外界的事物产生联系,人们往往因为对这些事物的欲望而产生痛苦。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这些情绪也是导致人们痛苦的原因之一。

八苦: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衰八种苦难,这些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现实。

九难:指出生难、老病难、病苦难、爱别离难、怨憎会难、求不得难、道途难、修行难、证果难等九种难以克服的难题。

十劫:指人们为了从轮回中解脱而需要经历的十个劫数,包括无始劫、无量劫、无边劫、等等。

在佛教中,通过修行和慈悲的实践,人们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痛苦和苦难,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1、贪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至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

我们除了吃饭和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受生活,同时又像办法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龄又对色欲(*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2、嗔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3、痴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

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4、慢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或者目中无人,称为慢。比如做了官发了财后,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卖弄。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5、疑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从佛教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

(1)、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反应,执著于觉受等等都是身见。

(2)、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即为边见。第一,认为“我”是永恒的,即是执著“常”;第二,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没有了,不顾精神传承,这就是执著“断”,这两种错误见解就是边见。

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觉悟,不能正确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或义理,无法正确理解“万法唯识、缘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执著于空,就是执著于有,不是执著于“真”,便执著于“幻”等等都为边见。

(3)、邪见: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等都叫邪见。比如“无毒不丈夫”就是邪见。

(4)、见取见:执著于只有自己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

(5)、戒禁取见:对于修言人而言,凡执著信持不正确的戒律,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等都称为戒禁取见。现在尤其在家居士戒禁取见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五戒中有一戒为“不饮酒”,此戒律设立的初衷,它是预防过量饮酒后乱性造诸恶业,而且经常饮酒会导致身心不清明妨碍我们开智慧。

扩展资料

贪嗔痴慢疑类型:

1、贪欲盖: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2、嗔恚盖︰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3、惛沉睡眠盖︰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4、掉举恶作盖︰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5、疑盖︰疑者痴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贪嗔痴慢疑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八大祖庭: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家所说之“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也有说法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七情六欲并不只是佛教的说法,不同学派对七情六欲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比如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按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按《吕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佛教还有五戒和十善的佛家戒律,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窃、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扩展资料:

其实最初并没有“七情”而只有“四情”,这“四情”分别是“喜、怒、哀、乐”,在中庸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后人对这“四情”的解释是,人遇到所喜欢的就会“喜”,遇到所讨厌恶的就“怒”,得到所爱就会“乐”,失去所爱的就会“哀”。

从这里来看,“怒”是因为有所“恶”而产生的,“乐”是因为有所“爱”而产生。所以除了原本的“喜,怒,哀,乐”以外,人们还增加了“怒,爱”。因此“四情”也就变成了“六情”。

祖先们认为,在“怒,哀”还没有完全到达顶峰时,中间就会又产生一种情感“惧”。于是便在“六情”种加上了这“一情”,便成了“七情”。祖先们认为“欲”“乐”是相通的,“欲”在这里指的是人本能的需求。

佛家戒律的五戒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

三、邪*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在家者只是戒邪*。所谓邪*,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

-七情六欲

-佛教戒律

在佛教中,有一些诸如十难、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十劫等名词,它们是佛教中比较著名的概念之一,每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十难:指佛陀在成道之前和成道之后所经历的十种艰难险阻,如生、老、病、死等。十难是指人生的苦难,也是人们追求解脱的原动力。

五毒:指贪、嗔、痴、慢、疑五种执著或烦恼,是造成众生轮回的根源之一。

六欲:指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意欲六种欲望,也是导致众生轮回的因素之一。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是人类情感生活的基本体现。

八苦: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八种苦难,是佛教中对人生痛苦的全面描述。

九难:指人类难以避免的九种困难和苦难,如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得意、五蕴盛满。

十劫:指人类修行之路上必须经历的十个阶段,从初发心到证得佛果,分别称为十劫。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概念在不同的佛教派别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可能有些微的差异。

有情

梵语sattva,巴利语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

玄奘遗言中" 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玄奘法师在遗言中说:我已经深深厌患这个五蕴之体,要做到事儿都已经完了,不应该继续留驻人间。我希望将自己所修得全部福德智慧都送给有情众生,希望他们将来都能生在兜帅天弥勒净土的内院中,与菩萨相处左右,当将来弥勒菩萨降生成佛的时候(释迦牟尼预言下一个成佛者就是弥勒菩萨),也发愿随从降生,广传佛法,直到证悟无上正等正觉。

仅供参考,阿弥陀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1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