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美是愉快的是英国经验主义派的美学家。
17—18世纪产生于英国。主要代表人物为培根、霍布斯、洛克、莎夫茨伯利、休谟、博克等。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事实作为研究美学问题的出发点。经验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和霍布斯的经验心理学。
其主要特点是坚持感觉论、经验论,把感性经验当作知识的基础,把美学由玄学思辨转向实践经验领域。
在美学史上,首次重视审美意识的主观生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特征与结构的研究,把想像、情感和美感的研究提到首位,试图用“观念联想律”、“快感说”、“内在感官说”、“同情说”等来解释审美活动和创作活动,从审美的感觉经验方面来确定和把握美的本质与规律。
扩展资料:
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大卫·休谟、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1、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著述活动。
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
2、约翰·洛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3、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1753年)是英国(爱尔兰)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三代表之一(另两位是洛克(John Locke)和休谟(David Hume)),著有《视觉新论》(1709)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
-经验主义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洛克出身于一个乡村律师家庭,父亲信奉清教,曾站在国会军方面参加过英国内战。洛克幼时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1646年入威士敏斯特中学受古典主义教育,1652年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1656年毕业后留校。曾先后担任希腊文、修辞学和伦理学等科目的教师。1665年,洛克离开牛津大学,被任命为英驻德公使馆秘书,翌年归国,结识了艾希利勋爵(即后来的莎夫茨伯利伯爵),担任他的秘书兼家庭教师和医师。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结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在1688年以后发表的。如其政治学巨著《政府论》和关于宗教信仰的著作《论宗教宽容的书信》发表于1689年,而哲学名著《人类理解论》则是在1690年出版的。这些著作都是论证1688年阶级妥协,为君主立宪制作辩护的。因而,恩格斯曾说:洛克“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页)。洛克思想中的这个基本特点,在其教育思想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
在知识和观念的起源问题上,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指出,人之初生,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洛克:《人类理解论》,《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40页)。观念既非生来俱有,那么心灵是怎样获得那么多观念的呢洛克说:“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的。”(洛克:《人类理解论》,《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40页)他断定“凡是存在理性中的,都已先存在于感觉中” (洛克:《人类理解论》,《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40页),一切知识都导源于感觉。
洛克把人们的全部观念归之于凭借感觉经验得来,这无疑是唯物主义的。但他并没有把它贯彻到底。他认为,人的观念除来源于感觉,即外部经验外,还来自于诸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愿等心理活动,即内部经验。他说:“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当这些心理活动为灵魂反省和审查时,便供给理解以另一套观念;这一套观念是不能从外物取得的”(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56页)。洛克不理解心理活动也是离不开感觉经验的,不认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把内部经验作为与外部经验并列的认识来源,这就陷入“二重经验论”,保留了唯心论的成分。
洛克在认识论上的不彻底性,还表现在他对上帝的看法上。他否认上帝的观念是天赋的,用幼儿没有上帝观念,许多无神论者根本否认上帝的存在,不少民族不知上帝为何物等事例加以论证。但他并不是无神论者,仍然承认上帝的存在,认为对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除了人们的心智能力外,“我们对于其他精神的最明白和最大的发现都是上天以默示的方法给予我们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第111页),把“神启”也看作认识的来源,这显然是唯心的。
洛克的绅士教育是有其渊源的,文艺复兴时期发端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虽仍带有贵族色彩,但它注重健康体魄的锻炼、举止仪态的修养、实用知识的掌握,这种德智体并重,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新教育,较之中世纪培养出世僧侣和封建贵族的旧教育前进了一大步。因而它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普遍兴起,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青年绅士,洛克把信札加以编辑,于1693年公开发表,成为一本教育专著。
洛克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把儿童天性喻为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造。在他看来,一个人所以成为这样或那样,决不是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他说:“凭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的事业”的人,或许会有,但为数极少。从现实生活看,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4页)。
洛克关于人之千差万别取决于教育的论断,显然过高估计了教育的作用,没有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是他反对天赋观念,强调人不是生来就有优劣之分,而是受教育后才有好坏之别,这一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贵族为维护等级差别而鼓吹的遗传决定论,为资产阶级要求政治平等、教育民主提供了理论根据。此外,它对18世纪的法国唯物思想家也发生了深刻影响,成为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的思想渊源。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他说:“绅士需要的是实行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78页)。他既要有健壮的身体,又要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实际上,就是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掌握经营工商业的知识与技能,仪态高雅,举止适度,通晓世故人情,善于处理公私事务,勤奋勇敢,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这个教育目的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培养新人的理想,与封建教育培养目标相比是进步的。但洛克的教育目的仍然保有封建贵族精神面貌的残迹,表现了他的妥协性。
洛克认为,绅士的培养决不能通过学校教育。因为第一,当时上层子弟进的文法学校是古典主义的,青年绅士“只能学得一点点希腊文和拉丁文”,不能学到治事处世的胆识与方法;第二,学校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成分复杂,让小绅士和那些没有教养的孩子交接,就会与之同流合污,性格变得乖戾、粗鲁;第三,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难以进行个别的细致考察,必然影响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洛克极力主张凡是请得起导师的家庭应不惜重金聘请具有严谨的性格、良好的礼仪、丰富的社会实际经验、较好的文化教养的人作为导师,对子弟施以个别教育,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洛克说:“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刚毅,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51页,4页,5页,23页)。
洛克出于对当时英国学校中重视古代语文、轻视实际知识,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的不满,对学校采取了否定态度,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也暴露了他对学校教育的轻视,对上流社会旧传统的偏爱。洛克的保守立场在这里也有所反映。
洛克认为干练的事业家,必须受到身体、道德、智力等多方面的训练。他从经验论出发极为重视训练的作用,成为蒙台涅之后倡导训练主义最积极的教育家。
洛克十分重视体育,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他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51页,4页,5页,23页)。又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51页,4页,5页,23页)。
怎样才算“强健的身体”洛克说:“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 (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51页,4页,5页,23页)。据此,他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自幼开始就锻炼身体。
洛克娴于医理,并有实践经验,他从医学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
洛克指出,儿童的衣服宜宽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不论冬夏,衣着都不可过暖,使之习惯于气候的变化,经得起严寒酷暑的考验。儿童常戴帽子实有害身体健康,“脑袋戴得温温暖暖是最容易惹起头痛、伤风、发炎、咳嗽等等疾病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6页,13页,19页),所以,白天晚上最好都不戴帽子。
常用冷水洗脚、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它可以使衰弱者恢复健康,健康人增加体质和适应能力。
在饮食方面应粗食淡饮。洛克反对风靡当时上流社会的精食主义,主张多用牛乳、乳羹、稀粥、面包等,少吃或不吃肉类;禁用酒类或烈性饮料;饮食应有节制,用餐不宜定时,以适应开拓事业的需要。洛克强调培养节制精神,他说:“这种节制的精神无论在健康方面,在事业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6页,13页,19页)。
睡眠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应让儿童有充分的睡眠,并养成早睡早起,睡醒即起的良好习惯。儿童的卧床应是坚硬的,寝具应为棉絮,以锻炼其身体,洛克认为孩子睡在羽绒被褥里,必将消融其体魄,那简直是“虚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6页,13页,19页)。
洛克重视游泳及户外活动,认为儿童常在冷水中游泳,常嬉戏于户外宽阔的场所,呼吸清新空气,他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的。
此外,洛克还认为儿童稍大还要学习击剑、骑马,以锻炼身体;学习园艺、手工,以解除精神疲劳,增进身体健康。
洛克关于体育的一系列论述,今天看来虽不无失当之处,但他的“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论断,是唯物的、正确的。体育的锻炼主义也有可吸取的地方,具体的方法更有不少可资借鉴。
在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因为,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 漫话》,第119~120页,53页,51页,23页,32页),而“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 漫话》,第119~120页,53页,51页,23页,32页)。因此,他强调只有“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 漫话》,第119~120页,53页,51页,23页,32页)。
什么是德行洛克站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立场上,否定天赋道德原则,认为凡是给个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凡是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的行为就是恶。可是,人类本性有种倾向,就是耽嗜眼前的肤体之乐,而不考虑长远的快乐和幸福。因而,常常是寻欢作乐,放荡不羁,缺乏进取精神,失去对事业的责任感,以至碌碌无为,潦倒终身,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洛克认为这是一个绅士所必须戒除的。
基于上述思想,洛克把服从理智的指导,克制欲望的能力作为道德的基础。他说:“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 漫话》,第119~120页,53页,51页,23页,32页)。洛克指出:“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 漫话》,第119~120页,53页,51页,23页,32页)。因此,洛克要求及早培养服从理性,自我克制的能力。当儿童刚有知识,刚能懂事的时候就要着手把这关系到他未来快乐与幸福的“真正基础”,“打进他们的心里”。
“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24页,125页,72页,25页,28页)。礼仪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不可缺少的品质。洛克强调,作为一个绅士,“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要优雅有礼”(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24页,125页,72页,25页,28页);他既不“忸怩羞怯”,局促不安,也不行为不检,轻漫无礼;既尊重别人,也不轻视自己;谦逊温和,明达事理,给人以好感,与人合得来。洛克认为礼仪“具有效用”,它可以使一个绅士“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洛克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24页,125页,72页,25页,28页),所以也应自幼加以培养。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身体一样也需要锻炼,只有通过行为训练,人的精神才能保持正常,“使它的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高贵美善的身份”。
如何训练洛克提出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方法。
(1)及早实践。洛克认为“及早实践”是培养服从理智、自我克制力的有效方法。他说:“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容易地、熟练地发挥,则靠及早实践”(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24页,125页,72页,25页,28页)。儿童自出生起,就应严加管束,使之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
克制欲望,并不是让儿童摒弃一切欲望,而是使其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因为“我们人类在各种年龄阶段有各种不同的欲望,这不是我们的错处;我们的错处是在不能使我们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与约束”(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24页,125页,72页,25页,28页),即缺乏管束欲望的能力和克制欲望的功夫。所以父母与教师既不可因孩子的哭泣恳求而满足其不合理的“想望”,又应该对他们的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满足。洛克说:“儿童究竟是儿童”,“他们应该作游戏,应该有玩具”(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28页,33页), 不能希望他像议会里面议员一样有理智、懂规矩。洛克的这一思想表现了他对儿童的理解,是正确的。
(2)及早管教。洛克反对父母对子女的过失放纵不管的溺爱态度。他说,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刚愎自用,桀骜不驯,为所欲为,缺乏自我克制能力。他根据儿童缺乏判断力而又容易塑造的特点,主张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幼时养成他们绝对服从父母意志的习惯,长大后就能服从自己理智的约束了。
洛克还指出,儿童固宜及早严加管束,但要宽严适度。儿童受过严的教育,虽可治好目前的任性,但会造成其心情沮丧、性格懦怯、精神抑郁、意志消沉,反而带来更大危害。他反对体罚,认为这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只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当“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28页,33页)。
(3)奖惩得宜,培养羞耻心和荣誉感。洛克认为奖励与惩罚是教育儿童的一种方法,但要施用得当。应注意避免用儿童心爱的东西,如漂亮的服饰、甘美的食品,奖励儿童,讨取他们的欢心,以免养成奢侈、骄傲、贪婪的心理,奖励应重在培养荣誉感。荣誉感对儿童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如当众赞扬儿童良好行为,并加传播,则他们就会尊重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地保持荣誉。
惩罚特别是体罚应尽少运用,因为它不利于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假若偶尔非用不可则应该使儿童产生一种“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这样才能产生约束儿童行为不越出正轨的作用。
(4)说理和规则。洛克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儿童一到懂话的时候就懂得道理了。所以“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无论什么应守的德行,应戒的过失,他们无不可以用理说服”(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说理必须照顾儿童的年龄特点,应措词明白,道理易懂,适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切忌“长篇大论的说教和富有哲学意味的辩难”(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因为,这些只能使儿童迷惑不解,决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
说理的同时,还可提出一些规则,使儿童有遵循的依据。但所订规则不宜过多,以便儿童记忆。确立之后就应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使之反复多次进行练习,养成习惯。洛克很重视习惯,认为一旦养成良好习惯,就不需要死记规则,自然做到了。
说理与教诫都应态度温和,耐心诱导,绝不可声色俱厉,气势汹汹,以免伤害他们的童心。
(5)榜样。洛克认为,在各种教育方法中,榜样是“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 (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它的教育力量较之口头上的说教要大得多。儿童具体地看到别人行为的优与劣、善与恶,“必能懂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成为吸引或阻止他模仿的力量。因而,最好把儿童“应该作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使之一目了然,知所去从。洛克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38页,63页,64~65页)。
父母、导师是儿童的直接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示以模范,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家中的仆人,他们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也很大,应当慎重选择,否则将不堪设想。
此外,洛克还要求通过各种训练培养儿童正直、同情、刚毅、勤敏等品德,通过朝夕祈祷、阅读圣经,在心灵中“印上上帝的观念”。
洛克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追求个人快乐与幸福上面,这种个人功利主义道德观,虽然服务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但较之宗教的禁欲主义道德是进步的。他重视理性,强调自我克制,这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急欲开拓事业,走向世界市场的愿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洛克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许多有益的见解。而他把培养上帝观念列入道德品德之中,则表现了他反宗教的不彻底性。
洛克从培养资产阶级事业家的立场出发,认为学问固属必要,但与德行相比却居次要地位。他说:“读书、写字和学问,我也认为是必需的,不过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33页)。在洛克看来,学问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即有助于发展理性,增长才干,处理事务。
基于上述思想,洛克认为知识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他说:“教育的事务……并不是使年轻人在任何一门科学上达到完善的程度,而是开放和安置他们的心,使他在需要专心于某种科学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学习它”(洛克著:《关于理解的指导》,见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89页)。因此,他强调指出,教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75页,180页)。洛克认为,只要学生的智力发展了,他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观察、探索、领会和掌握知识,使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得到发展。
为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科目方面,他特别重视数学,认为凡是有时间有机会受教育的人,都应学习数学,这并不是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而是因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洛克著:《关于理解的指导》,见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87页)。洛克强调数学能培养人的准确的、精密的推理能力,在探究和推理中锻炼理解力,使人的思维愈益敏锐和灵活。
所学科目除应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者外,还应注重对培养绅士品格和日常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知识。洛克说:“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时间与努力都应花在日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最有结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75页,180页)。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范围广泛的学科体系。具体为:阅读、写字、绘画、语言、文法、本国语文、法文、拉丁文、算术、几何、地理、天文、自然哲学、伦理学、年代学、历史、法律、速记等等。此外,还要学习骑马、击剑、舞蹈等知识和技巧。
为了传授知识,特别是为了发展智力,洛克提出了许多今天看来仍然颇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学首先应启发儿童求学的欲望,激起读书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向学生讲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光荣的、荣誉的”事情,主动要求受教。教学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读书变得饶有趣味,从而产生一种轻快感和愉快感,如选用附有字母的玩具学习字母,再用印有动物名字的学习拼音,而后选择一本容易的有趣而又适合儿童能力的插图书籍来学习阅读,这样寓学习于兴趣之中,他们就会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自己去要求学习” (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63页,165页,134页,135页,107页)。若非如此,缚之以种种约束,强力加以逼迫,他们必定毫无兴趣,“一生一世憎恶书本,憎恶学问”(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63页,165页,134页,135页,107页)。
其次,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认为:“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63页,165页,134页,135页,107页)。鼓励好奇心的方法有:①按照儿童的年龄与知识的能量,认真地回答他们提出的一切问题;②当着儿童所敬重的人赞扬他们求取知识的欲望,并鼓励年长的孩子把所学习的知识教给他的弟弟妹妹;③对问题的回答必须是真实的,全部应是“不可侵犯的真理”。否则,就会阻碍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④“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的事物,使他们发生问题”(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10页,148页,149页),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洛克认定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理智就会逐步完善。因而,父母与导师应特别注意培植儿童的好奇心。
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洛克说,这是“教员的巨大技巧”。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专心地勤敏地接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有所得,迅速进步。否则,教师的一切“纷扰忙碌”都会很少结果甚至没有结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当儿童真正了解到懂得这些知识能做更多事情,并能胜过不懂这些知识的人时,他就会集中注意去学习。其次,教师态度应该慈爱、温和。洛克认为,见异思迁,漫不经心,疏忽大意,思想混乱,“这都是儿童时期的自然的过失”。对此,教师“都是应该温和地加以提醒,逐渐地去制服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10页,148页,149页)。绝对不可“恼怒与申斥”并举,“责备与惩罚”交加。因为这样会造成儿童恐怖的心理,而恐怖的心理是不能接受教导,增加知识的。洛克说,“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10页,148页,149页)。只有在学生与导师相处时思想上感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理保持一种“安闲澄静”时,他“才能接收新的知识,容受印象”(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10页,148页,149页)。
第四,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洛克根据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的特点,强调教学也应从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他说:“要从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们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再教那门科学里面的新材料”(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62页,178页)。又说:“应该从心理所已具有的知识入手,进而探求那些与它相邻相关的知识,这样推演下去,使它从事物的最简单、最单纯的可分的部分去达到它的目的”(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162页,178页)。教学如能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儿童的“悟性就可以开发,思想就可以进展”。
洛克极为重视思想方法的训练,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理。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二,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从特殊到比较一般的方法。他强调应该使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上都得到训练。
洛克针对当时知识教育只重视强记硬背,忽视发展智力的严重弊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的心智能力较之获得具体知识更为重要,强调知识教育不是给予学生“种种知识与知识宝藏,而是种种思维与思维的自由,是增进心的活动与能力而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90页)。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
休·拉福莱特
(HughLaFollette)是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个人关系:爱、同一性和道德》 (PerSonalRelationshipsLove,identity,andMorality,Blackwell,1996),与N.肖克斯合著《残忍的科学:动物试验的困境》(BruteScienceDilemmasofAnimalExirnentation,Routledge,1997),编有《实践伦理学文集》(EthicsinPracticeAnAnthology,Bkkwell,1997)等。
西蒙·布莱克本
(SimonBlackburn)是北卡罗来纳大学E.J.库利讲席教授。他是《推理与论断》(1973)、《词的展开》(1986)、《论准实在论》(1993)和《规范激情》(1998)的作者。布莱克本对于心灵哲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和元伦理学都有着广泛的论述,现正在与凯斯·西蒙斯合作,为“牛津哲学导读”系列编辑“论真理”的论文集。
约翰·D·卡普托
(JohnD.Caputo)是维里诺瓦大学大卫·R·库克讲席哲学教授。他最近的出版物是:《J.德里达的祷告和眼泪:没有宗教的宗教》(印第安纳,1997)、《在坚果壳里的解构:与德里达的对话》(福德汉,1997)。在他的较早出版物中有:《反伦理学》(印第安纳,1993)、《去神秘性的海德格尔》(印第安纳,1993)、《激进的诠释学》(印第安纳,1987)。他是福德汉大学出版社“大陆哲学视野”系列的编辑,他也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学会的副会长。
R.G.弗雷
(R.G.Frey)是布林格利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也是那里的社会哲学和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是在弗吉尼亚大学和牛津大学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他最近的著作是《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剑桥大学出版社),此书参与的作者还有G.德沃金和S.布克。正在写作的著作论及功利主义和巴特勒、莎夫茨伯利、休谟的道德哲学。
托马斯·E·希尔
(ThomasE.Hill)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哲学凯南讲席教授。他的著作包括《自主与自尊》(剑桥大学出版社,1991)和《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尊严与实践推理》(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92)。
布拉德·胡克
(BradHooker)现在雷丁大学哲学系。他先前在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教书。他正要出版的《理想的规则、现实的世界》探讨了规则后果主义。他正在为布莱克韦尔出版者写一部20世纪的道德哲学史。A.M.贾格尔(A.M.Jaggar)是科罗拉多大学的哲学和妇女研究所教学、科学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历史哲学论文的作者。他从1990年到1995年是《信仰和哲学》的编辑,他也是《布莱克韦尔宗教哲学指南》的合作编辑。詹姆斯·雷切尔(JamesRachels)是亚拉巴马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的著作包括《伦理学能够提供回答吗?》和《动物的创造:达尔文的道德含义》。杰弗里·塞尔一麦科德((3eoffreySayre-McCord)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波曼和戈登·格里讲席哲学教授,工作领域为道德理论、元伦理学、认识论和现代哲学史。他是《道德实在论论文集》的合作编辑(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他现在正在写作有关道德实在论、休谟的道德哲学和当代契约主义。
威廉斯·R·施罗德
(WilliamR.Schroeder’)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他是《萨特和他的前辈们:自我和他者》的作者,他正在完成《大陆哲学:基本观点》。他也是《布莱克韦尔大陆哲学指南》的合作编者。
迈克尔·斯洛特
(MichaelSlote)是马里兰大学的哲学系主任和哲学教授。他是几本著作和许多伦理学文章的作者,他最近完成了一本著作(《动机伦理学》),发展了一种情感形式的德性伦理学,并且为之辩护。
艾利奥特·索伯
(ElliottSober)是维斯柯斯一马德森大学的汉斯·里查宾讲席哲学教授。他是《选择的性质、重构过去、生物哲学》的作者,最近,他与D.S.威尔森合著了《趋向他者——进化与不自私行为的心理学》。
迈克尔·史密斯
(MichaelSmith)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哲学教授。他是《道德问题》的作者和《元伦理学》的编者。
詹姆斯·P·斯特巴
(JamesP.Ster_ba)是鹿特丹大学哲学教授。他写了超过150篇论文和18部著作,最近出版了《此时此地的正义》(剑桥大学出版社)。他在美国、欧洲和远东地区作过很多演讲。
L.w.萨姆纳
(Lw.Sumner)是多伦多大学哲学系教授和法律系的成员。他是《堕胎与道德理论》(1981)、《权利的道德基础》(1987)和《福利、幸福和伦理学》的作者;他也是无数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论文的作者。他正在写一本关于表达自由的著作。
劳伦斯·托马斯
(LaurenceThomas)是悉那古斯大学公民与公共事务马克斯威尔学院的教授。他是《生活道德:道德性格的心理学》(天普大学出版社,1990)和《恶的容器:美国奴隶制和大屠杀》(天普大学出版社,1993)的作者。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对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在斯密的论述中,问题的关键是:作为道德基础的同情究竟指的是什么?斯密认为,关心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牵挂,这就是同情,同情是人的本性。
斯密实质上是说,同情和利已同样是人的天性。因此,斯密认为,只有当全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时,社会才会有和谐、安定和进步。由此可见,《道德情感论》提出的问题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必须用以他利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国富论》说的是经济人;《道德情感论》说的是道德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