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见真情,写的都是真情。鲜明的有挑着灯笼迎回祖父的温暖亲情,有上下灯学母亲接灯笼的珍贵母爱,有乡俗还愿挂在村头给孤行客安慰的红灯,有元宵时节跟着龙灯跑半夜枕着小灯入梦的回忆,有族姐远嫁,官衔灯映照褪色朱门的遗憾……这些情感真挚深沉,随着作者的叙述有如一副副唯美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想想看吧,处处是灯笼,有日常生活所用的,有艺术表演需求的,还有年节特殊景象的展示,何其普通又何其令人回味无穷!
“灯笼”表文化。灯笼不仅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还体现着历史文化。且不说艺术戏曲故事,单是元宵张灯、朱红描字、宫灯想象,就把人的思绪拉到无限远的曾经,岁月沧桑伴随着文化流淌,这是我们民族的积淀!
“灯笼”言志向。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无论历史风云变幻,总有一批铮铮铁骨撑起国家的脊梁。沙场点兵射天狼是将军的誓言,挑灯看剑燕然勒功是战士的追求。此时的灯笼已经不是一种景象,更是一种豪情,一种志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男儿壮志万丈!但,灯笼也太朦胧了,还是火把、探照灯、燎原烈火的气势足!这是担当,是誓言!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走古仿今,听故事赏戏曲探军营,由个人款款深情到激越悲壮的家国情怀,我们的情感也在颤抖中升华。
厚重的文章,隽永的文字。
1、从描写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如上述小说《灯笼》中,作者对村支书刘治泰抢在书记焦发祥前发言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他见风使舵、大耍滑头的性格特点。
2、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注意: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④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3、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如上述小说中作者通过写田成山与村支书刘治泰之间的矛盾,来表现刘治泰仗势欺人的性格特点。
写作特色:
(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
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作者的“灯笼缘”: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⑪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流露着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这种情感集中表现 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祖国山河、文化、历史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灯笼》这篇文章结构严谨,使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大量使用方言,地方色彩浓郁,感情丰富,是我们学习散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写作特色
(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
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