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孩子因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绩一落千丈,怎么应对?

高中阶段,孩子因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绩一落千丈,怎么应对?,第1张

这篇小短文其实是给一位知友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意义,所以发在这儿:

抑郁症的人群发病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如果再加上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这样的常见疾患,具体到正在上学时段的青少年,每年因为这些情况影响学习进而影响中/高考,再进而影响一生的走向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在我的工作中,一旦遇到家长主诉孩子成绩突然下降,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没有明显的应激事件(比如校园暴力、经济困境),我都会提示家长留意孩子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变化(是不是变懒),情绪有没有变化(是不是变得呆滞,或者容易冲动),这些很显然的情况,家长通常会有所注意,但是不会把它和成绩下降联系起来,从而考虑精神疾患的可能性。

笔者在知乎颇回答了几十个精神疾患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最大的感慨是:

大家对抑郁症(包括其他精神疾患)存在误会。

(一)误会这个病的性质。

通过精神疾患,我们的确可以往很多方向探索。对于一个抱着问题意识,受过思维训练而又通达的人来说,精神疾患的经历会让他/她深刻的理解人何以为人,我何以为我,物质何以为物质。但是这种思考一定会是孤独的,深沉的。

而知乎和豆瓣上多数探讨都没有意义。彼此交流病状,并不意味着能彼此交流有益经验。反而是那些标榜“负能量勿入”,大家都愿意去看。这样的互动,对走上治疗正轨,迅速回到正常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类似“抑郁症是聪明病”、“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某某某大人物是抑郁症患者,这样的说法,作为无趣的谈资也就罢了,作为患者,不宜在这上面着意。

(二)误会这个病的作用

有些医院诊断草率(不要全怪医院,医院资源有限,医师有限,很难逐一照顾到),开了药没有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用药教育,一旦出现副作用,患者往往不知所措。反复多次就医,治疗方案支离破碎,灰心是很正常的。

知乎很多患者就是这样。自己的负性感受非常复杂,病情迁延变化,开帖子诉说,又要突出自己忧郁悲哀的气质,大家都买账,觉得深得我心。

其实,这是南辕北辙。

我非常不主张病友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病友的理解。

回到学习障碍这个问题:学习是个综合的过程,要动员复杂的资源。它的内涵丰富,包括联想(联想多快,多广),线索的追踪能力,思维的快慢,专注的强度(当然这些不在一个逻辑层次)等等。

也包括保持正常人际关系(对来自人际关系的适当感受并反馈),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意志减退则会削弱自己的计划能力)。不一而足。

对于学习阶段的患者来说,刚刚发病时,除了对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所认识,并觉得苦恼外,对自己其他的改变不能认识,甚至,这个认识可能永远做不到。这就是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所有精神疾患的困难之处。

抑郁症导致的学习障碍最常见的就是题主说的无力学习,这是指因为意志减退导致的动力/动机缺乏所造成的。有的患者知道学习是重要的,尽管意志减退,仍然逼自己去学,这种勉力而为的冲突使患者感到很痛苦。

在初中高中,学校人际关系其实压力很大,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位成绩不断退步的同学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绝望,不知道自己病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好起来,不知道问题,也无从寻求解决。在学习就是一切的初高中阶段,可想而知他/她的负担多重。

出现这种情况,目前以我们经验所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治疗。对抑郁进行评估时,要仔细甄别是否有双相的潜质。尤其要注意双相混合状态的识别。

在这种前提下,制定抗抑郁治疗方案,定期请医生评估,如果有效,继续维持,坚持服用完整的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阶段。如果出现恶化,比如转躁,马上改变方案,采取情感稳定剂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换药,或者联合用药。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都会恢复活力。

而至于

“如何恢复学习能力”,应该纳入“抑郁症如何恢复正常”这个问题中解决。一旦后者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

笔者微信ID:leekaomin

利益不相关:教育从业

孤独症患儿情感建立和维系存在困难

在心理发展正常的个体中,了解他人,将他人作为自己的认知对象,根据他人的表情、动作等行为表现,体察、识别、推断他人的内在感受,包括他人的情感状态和情绪感受,从而根据这一-判断来调整 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距离,这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和功能之一。

但是,孤独症患儿在这方面的心理需要和功能存在障碍。孤独症患儿的高级情感需要微弱。同时他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指责、命令、冷落、排斥等情况相对较多,这容易使他们产生较多的负面感受,从而本能地疏远他人,失去与他人情感交流的动机和兴趣。

此外,孤独症患儿的心理理论能力受损,因此存在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是情感沟通建立的基础,而孤独症患儿在此方面存在缺陷,常常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孤独症患儿常常难以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和维系。怎么应对孤独症患儿的情感障碍?

孤独症患儿的情感障碍

孤独症患儿较普通人群更易罹患情感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以反复出现的抑郁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发作时,患儿情感低落、言语减少、思维迟缓、自责、精力减退、兴趣减少,同时可伴有焦虑、饮食睡眠问题、乏力、头疼等躯体不适,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幻觉安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则以间断或交替出现躁狂/轻发作时,患儿情感高涨或易激怒、话多、活动多、自我夸大、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研究报道,孤独症患儿出现心境问题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怎么应对孤独症患儿的情感障碍?

既往研究显示,97-133%的学龄期孤独症患儿共患重性抑郁障碍( 抑郁症); 21%的包含孤独症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共患双相情感障碍;364%的高功能孤独症患儿共患情感障碍,其中915共患重性抑郁障碍(抑郁症)。273%共患双相障碍。抑郁障碍和抑郁发作与孤独症患儿的自杀观念和行为相关。

因孤独症患儿存在一系列心理发育障碍, 故孤独症患儿共患的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往往表现不典型。因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对患儿生活和功能影响很大,并与患儿的自杀观念和行为相关。怎么应对孤独症患儿的情感障碍?

上海长江医院温馨提示:

只要发现患儿存在可疑的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表现,即应带患儿去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并予以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缓解患儿情感障码症状,并避免患儿出现自伤、自杀的风险。

很多人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多多少少都受过打骂,甚至有时候更严重。导致父子关系紧张,或者直接不管不顾,那么怎么解决这种障碍呢?一起来看看。

1父亲不应该过于简单直接地和儿子说话。

例如,你不应该今天玩,呆在家里做作业。如果你改变语气说,“好孩子,你应该在家好好做作业,你做完后我带你去公园。”效果要好得多。教育孩子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他们的观念。不要发号施令,说你想说的,骂你想说的,甚至打孩子。孩子们也需要被哄骗去说服、改变策略和提高他们的说话技巧,这可以减少父子之间的隔阂。

2老子要放下架子,小子也别装腔作势。

餐桌上没有问题。吃饭的时候,你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分手。家庭问题可以在另一个时间的家长会上讨论。个别问题单独讨论。父亲应该用讨论的语气和儿子说话,儿子应该听父亲的话,有不同的意见,真诚地表达出来,用温和的语气,不能不假思索地说,不,我不同意,等等。

3端正态度,尊重老人,热爱年轻人。

作为一个老年人,一个人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年来出售自己的老年。不要说吃饭时你必须听我说的话。因为抚养孩子是你无条件的责任,当孩子成家抚养下一代时,支持上一代也是他的责任。当你这么说时,这孩子很不服气。孩子们不应该说生气的话,说我不吃你的食物,我离家出走来养活自己等等,这种态度不好沟通。父亲要和儿子应该平静地说话,不要生气。

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感觉良好,功能正常。但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转向躁狂或抑郁的极端,每一种极端都与平常的自己截然不同。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

1、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

2、失去了自我价值认同的能力,犹如丢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持续地情绪低落,心灵空虚。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学业失败、失恋,或者是受挫受打击了,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

2、遗传因素: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父母中有人患双向情感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家庭负担加重,由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而用于这种疾病的药物价格往往十分昂贵,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会逐渐不能支撑。另外,有些患者会在发作时购买很多没必要的昂贵物品,就会造成家庭的经济困难。

2、很大几率可能会遗传。双向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话,从医学角度来讲,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并且在相处教育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对下一代的心智造成一定影响。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除了服用必要的药物进行治疗,家长还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跟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这样可能会好一点。平时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焦虑,不紧张。

2、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3、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显示,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