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因为荷西的死变得精神恍惚,最终自杀,他们的爱情真如书中那样浪漫吗?

三毛因为荷西的死变得精神恍惚,最终自杀,他们的爱情真如书中那样浪漫吗?,第1张

我读三毛是从小学开始。母亲工作很忙,经常把我带去工作室加班,做完作业后实在无聊,就开始学着随便拿母亲书架上的书来翻阅,《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那个时候翻到的。

从那以后我一直都对埃及,对撒哈拉情有独钟,我觉得里面描写的那些内容有趣极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是他们洗澡需要在顶楼用水池蓄水,结果洗到一半浑身还都是泡泡就没水了。后来再看她的《滚滚红尘》以及《亲爱的三毛》的时候,倒觉得失去了这丝趣味。

不知道到底是她成就了撒哈拉,还是撒哈拉成就了她,但是必须得承认的是,对于三毛,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将她跟撒哈拉结合在了一起,当然还有荷西。荷西比三毛小了8岁,他们的相识源自西班牙。

三毛有位初恋名为梁光明,笔名舒凡,是大学里著名的才子;她自己本身比较叛逆,早早就辍学了,但是她对文学写作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通过在家自学也获得了文化大学旁听的特许名额。

热爱文学的三毛一入大学就碰到了写过诗还出过书的才子,怎么可能不一头陷入爱河?但大约是文人情感过于丰富的通病,在感情上总是会格外执拗,三毛跟舒凡相处越来越累,她想用结婚来捆绑住舒凡,得到的却是舒凡的厌烦。

1967年,三毛用出国来威胁舒凡,但舒凡始终无动于衷,受了情伤的三毛选择去到西班牙学习,就这样认识了年轻的荷西。初遇那年三毛24岁,荷西16岁,半大的西班牙少年就这样对来自中国的姑娘一见钟情。

有几个成年人会把"小孩子"的喜欢当回事呢?更何况三毛当时还沉浸在上一段情伤之中,更不可能对荷西的追求有所回应。

后来三毛学成归来,被文化大学特聘为教师,还拥有了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未婚夫。但世事弄人,未婚夫在结婚前夕猝死了,三毛再次回到西班牙散心,重逢了分别6年之久的荷西。

1973年,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尤恩小镇上,三毛跟荷西正式结为夫妇。三毛的作品描绘了他们在沙漠中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腻歪,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感动,他们一直都在热恋,感情从未冷却。

1979年,荷西在潜水中丧命,三毛悲痛欲绝,结束了流浪生涯。但她始终没能走出这段感情的影响,她的精神因为荷西的离去变得恍惚,最后在1991年用一条尼龙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说三毛作品影响有多大,她与荷西之间的爱情就有多少人羡慕,谁不想要这种只跟自己的恋人一起生活,抛开世俗一同流浪的浪漫生活呢?但是现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摄影记者,职业作家、旅行家、探险家马中欣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亲自走访三毛曾经在西撒哈拉的故居,还采访了他们附近的邻居跟友人,得出:"三毛是一个性格叛逆、说话做事随心所欲之人,终其一生,她都是在'表演',在做'秀'"的结论,他还说三毛跟荷西根本不幸福,荷西宁愿在外潜水避着三毛都不愿回家。

这样的言语无疑是惹怒了许多的"三毛迷",喜欢三毛的人表示,有谁可以做作的装几十年呢?而且如果三毛跟荷西真的那般不幸福的话,他们两都不缺钱,为什么不各回各家,还非要一起在撒哈拉相依为命?更何况荷西去世后三毛一直非常抑郁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话说回来,三毛自己也曾说过:"我最大的创作是我的生活","三毛是三毛,我是我,你们都被我骗了。"这样的话语,因此她的撒哈拉生活的确可能存在文学创作的成分。不过事实到底是什么,随着荷西跟三毛的相继去世已经没人能够说得清,至少她的作品依旧能给读者们带去爱与感动,那就够了。

三毛是具有明显的精英意识的。首先,三毛的勤奋写作讲演、忘我教书育人本身就是一种精英立场的最好说明。再者,三毛本文以“我”贯穿始终,娓娓道出“我”及“我身边人物”的故事,其中悲天悯人的情怀、崇尚自由的品格、追求平等的思想、藐视庸俗的姿态多显见,充满着精英意识。三毛性情高雅、朴实、真诚,她说“做一个匹夫,不是人生最终目的”(《温柔的夜》)。此外,三毛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秉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其思想中自然地带有一种精英意识。

但与此同时,三毛的个性及写作,又带有大众化特色,持有一种民间立场。三毛的语言平实、简单、亲切,“我写的书小学生、女工、店员都可以看,我很重视这一点”,极具大众化特色。她强调自己是个“小人物”,她想做个朴实的“乡下人”。而三毛本身,原属“边缘人物”——除了小学念完,初中时自动离开学堂、大学没毕业就跑到国外、终其一生几乎没从事过什么“像样”的职业、喜欢在乡下种田、种花胜过一切。

三毛作品常在畅销书之列,其名字亦常起到文化明星作用,似乎与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更为密切。能以此背景征服广大读者群,怕只有当代大众传播的神通广大能起作用。然而,矛盾在于,三毛愈想与大众保持接近,其精英意识愈面临考验。与大众距离太近,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她掉入大众文化复制的泥沼中去。三毛所处的文化语境,当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三足鼎立、互相冲突、互相融合的“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互为冲撞的几种因素是造成双重本文中三毛形象复杂化的深层原因。作为其中一员的三毛虽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但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其早期作品集《雨季不再来》是最好的例子,流行一时的现代思潮、存在主义的悲观、虚无色彩充斥全书)。三毛虽固守于“自己的行星”(三毛钟爱《小王子》),但不免陷入大众文化流行时尚的喧嚣中。三毛虽极具精英意识,但无法不面对大众文化快餐消费其殚精竭虑创作品的事实。

三毛受中西文化影响都极大,故形成其独特的生命哲学观。然而,那些在三毛生命中留有烙印的一段段人生、一种种影响,一旦形成文字,变成印刷品,进入消费群,造成轰动效应后,原来的三毛形象开始经过读者意志和情感上的加工复制,渐渐远离了原来的三毛形象,越来越像读者的三毛了。三毛成为浪漫、美丽、多情、潇洒、好奇、冒险的象征。读者对这个“象征物”的期望值越高,三毛越要透支体力扮演这个角色。原来自然而然养就的优美品质要处处表演给大众看。一次次刻骨铭心的感情创伤要展示给大众看。无怪乎三毛后期形象出现了分裂:一方面要继续扮演凡事有爱心、有热情的公众形象,一方面写出“快乐和悲哀都是寂寞”的随想;一方面美化甚至神化已逝的爱人,“荷西比任何人都了解我”,一方面失望于家人冷淡别人寄给“我”的求婚信;一方面因过多致力于访谈、讲演,体力不济,“三月无眠,记忆短路”,一方面逃去美国“等待春天”,把自己交给森林、湖泊、小摊子和码头……文化语境造成的双重本文三毛形象的复杂性,焦点正在于大众文化中的负面效应无情地割裂了三毛人格中最具灵性、最闪光的东西,把三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复制给人看,加大了本就十分敏感的三毛对外部世界的隔膜与距离以及心灵深处的矛盾。

三毛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显著,她的优点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她的缺点。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她生活化的写作风格让她的作品别具一格,然而她记录的也不全然是生活的全貌,三毛是个有情调的浪漫女人,她的写作中不可避免有美化的成分,生活里的快乐和写作中的愉悦共同构成她个人的小小精神世界,这也是其最受诟病的一点,评论界认为她囿于个人的一方天地,失去了写作者的广阔视野。从其作品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来,三毛有时候在人际关系中处于高防备状态,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的一点。

我也喜欢三毛,喜欢她的作品。

三毛的文章真的有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魅力。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传奇的故事、以及平易近人而又不拘一格的文风不知使多少人着迷和情不自禁······。

我觉得下面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写出了我的心声,情感上产生了共鸣。特推荐一读:

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40582

三毛的文章即使是悲剧的结局,但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你仍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的希望。写作,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检视三毛的笔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但跟接近于真实。

看三毛的文章你会伤感、惋惜,但不会觉得很压抑。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需要的是阳光而非阴霾。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对生活充满希望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5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