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的意思,反义词,近义词

喜怒哀乐的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第1张

词目,喜怒哀乐,发音,xǐ nù āi lè,释义,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近义词,悲欢离合,反义词,心平气和,引用,《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还自谓风月多情,无关紧要。不知情之一字, 喜怒哀乐 未发之时便是个『性』, 喜怒哀乐 已发便是情了。至于你我这 《大唐狄公案》四漆屏-第十二章 农的长诗,他一向对那种摛红拈翠,专门描写男女间恩恩怨怨个人的 喜怒哀乐 诗不感兴趣,对那种叹老嗟卑,无病 的诗更是头痛。然而 《宋书》卷十九·志第九·乐一 施行。民之生,莫有知其始也。含灵抱智,以生天地之间。夫 喜怒哀乐 之情,好得恶失之性,不学而能,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怒则 《隋书》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经籍三等 方者,所以除疾病,保性命之术者也。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 喜怒哀乐 好恶之情。节而行之,则和平调理,专壹其情,则溺而生火。 《旧唐书》卷二十八·志第八·音乐一  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气生知之性, 喜怒哀乐 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度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元稹(庞严附)等 成之中才,而又生于深宫优笑之间,无周、召保助之教,则将不能知 喜怒哀乐 之所自矣,况稼穑艰难乎? 今陛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九十九·二李元牛杨 省。设万世之后,有周成中才,生于深宫,无保助之教,则将不能知 喜怒哀乐 所自,况稼穑艰难乎!愿令皇太子洎诸王齿胄讲业,行严师问 《宋史》卷一百三十一·志第八十四·乐六 六十调,然实一黄钟也。是理也,在声为中声,在气为中气,在人则 喜怒哀乐 未发与发而中节,此圣人所以一天人、赞化育之道也。" 《宋史》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等 》、《孟》之说。从彦好 ,侗退入室中,亦 。从彦令静中看 喜怒哀乐 未发前气象,而求所谓"中"者,久之,而于天下之理该摄洞 《宋史》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动天下而与金绝,陛下之初志亦庶几于少伸矣!陛下试一听臣,用其 喜怒哀乐 之权鼓动天下。 大略欲激孝宗恢 《礼记》中庸 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 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昭明文选》卷十六 庄子曰:解心之缪,去德之累。容动色治气意六者,缪心者也;恶欲 喜怒哀乐 六者,累德者也。累,犹负也。优游,已见上文。班固汉书述 《昭明文选》卷十七 曰:诗含五际六情,绝於申。宋均曰:申,申公也。仲长子昌言曰: 喜怒哀乐 好恶,谓之六情。国语曰:夫人气纵则底,底则滞。韦昭曰: 《昭明文选》卷十八 人乐得其欲。齐,分限也,在细切。皆反中和,以美风俗。礼记曰: 喜怒哀乐 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汉书,王尊曰:广教化, 《全后汉文》卷八十九 门》注,《丘迟与陈伯之书》注,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   喜怒哀乐 好恶,谓之六情。(《文选·文赋》注。)  乘此风、顺此

意思是个人的感情、情绪不会表现在表情上,即使有很多话要说,也会藏在心里。

喜怒哀乐:指高兴、愤怒、悲哀和快乐这四种感情。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出处:

1、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译文: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时的那种平和的状态,叫做“中”;表现出来了,但是不会太过,还算平和,不管是喜还是怒或是哀还是乐都不会很夸张很过分,那就是“和”了。

2、清代·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译文:虽然这是海外的国家,也不过是说话不同,穿的衣服不同,但喜怒哀乐的表情的还是一样的。

不表于情:不表现在表情上。

不言于心:心里有话不说出来,而是藏在心里。

扩展资料:

类似的句子有:

1、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千言匿于魂而不表于口。

解释:有什么事情都只藏在心里,不说出来,表情上也看不出。即使有千言万语也不说不出来,而是藏于心中。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出处: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释:不因外物之优和个人之得而喜 ,也不因外物之劣和个人之失而悲。

这句话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个人的获得、拥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外物(财物、外物)的丢失、损坏,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

内在涵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 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

3、喜怒不形于色。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译文:高兴愤怒不表现在表情上,喜欢结交豪侠,不少年轻人都争相归附。

解释:有褒义: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也有贬义之意:指人城府很深,多用来形容反面角色。

-喜怒哀乐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辨证统一性

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出自——战国时期子思《中庸》。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

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中庸》出于子思之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指出:“子思作《中庸》。”以后,汉唐注家也多遵从此说。如郑玄说:“名曰《中庸》者,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唐代的陆德明、孔颖达也同意这一看法。宋代二程、朱熹也是如此,他们都认为子思作《中庸》。

近代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子思是《中庸》的作者。如胡适就认为其中虽然加入了后人的某些材料,但该书大体上还是孟子以前的作品。

因为从孔子到孟子儒家的人生哲学的发展应该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程是从极端的伦常主义、重君权、极端实际的人生哲学到尊崇个人、鼓吹民权和心理的人生哲学的过渡。而《大学》和《中庸》就反映了这个过程。

—子思

1 古文翻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参考资料:

2 喜怒哀乐古诗词句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离骚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亻面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忄屯(音“屯”)郁邑余扌宅(音“叉”)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 谁能帮忙翻译这两句古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节”这个“中”不念中(ZHONG1)了,而是念“中(ZHONG4)”,打靶一样打中了。这里讲,“修道之谓教”,行道、见道的功夫了,做功夫方面,明确告诉我们方法了。

他教我们从心理上起,做功夫起修。儒家所谓修心养性,怎么样修心呢?他说,我们的心理,有喜、怒、哀、乐这四种,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中(ZHONG4)”,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

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ZHONG1)”,中性,道的中性,不动。那么《中庸》叫“中”,佛家叫做“不动地”,各种各样的名称很多了,或者叫“未心定处”等等,等等。

《中庸》直接告诉你,喜怒哀乐都没有动,这个叫“中(ZHONG1)”。比如说,我们拿比较来说,大家喜欢流行的禅宗,喜欢用寒山的诗,“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太冷了!这个境界太凉了。

喜怒哀乐虽然没有动,未免带一点点悲哀的情调,不“中”,还是偏了。后来有个人说:“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太热了,还是不好。

虽然喜怒哀乐未动一些,未免有一点带怒容,太热了,还是不“中”。真的喜怒哀乐都没有动,这个境界,只要我们自己在自己内心上随时可以找到“天命之谓性”的这个中庸境界。

喜怒哀乐没有动以前、未发动以前,不是没有动噢!快要发动了——“中(ZHONG4)”是已经发出了作用——还没有发,快要来了,事先知道,没发就谓“中(ZHONG1)”。 但是那么修道的人,一般的修道都认为,修道的人没有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观念里头认为,修道的人一定什么都不生气的,你把他的鼻子割掉了倒过来装他也不生气——那叫做泥巴人,不是修道。

修道不然!形上讲体,喜怒哀乐未发,适当有喜怒哀乐,还是个人,但是要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这个叫做“和”。

真的不起用,换句话说,喜怒哀乐都不动,在佛家来讲,是小乘罗汉的境界。大乘菩萨的境界是“发而皆中节”,他才能够入世。

比如说今天你爸爸妈妈死掉了,你说,因为我修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哭都不哭——你把它压下去,那还有情感哪!真的连情感都没有,那这个道这个中庸不必修了,这个叫做“昏庸”,那不叫做“中庸”。当然亲生父母过世,或者看到人家遭遇大悲惨的事,掉几颗同情之泪,是很应该的噢!“发而皆中节”。

当然,在这里听中庸的时候大家很平淡,一个人一进来“唉呀,我的妈呀!”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起来,那就不中庸了,不中节了,疯子。要“发而皆中节”,所以,当为孝子的时候为孝子,当为忠臣的时候为忠臣;出家就是大法师,在家就是大菩萨;做媳妇就像个媳妇,做儿子就像个儿子。

当然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睛,当然样样“中节”了——恰到好处!啊!人生“中节”叫做“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体,修道,“天命之谓性”。

那么“发而皆中节”就是“率性之谓道”。那么怎么样去修呢?中,就是这个体;和,就是这个用。

“中也者”,那个境界,我们学佛的讲“万缘放下”,万缘当然包括了喜怒哀乐,都放下了,这是中——道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根本的道体。

但是得了道不能不起用啊!不起用何必修这个道呢?起用要“发而皆中节”,所以说古人也辩论,修道能不能发怒?尧舜也发怒噢——武王一怒安天下。这种怒多怒几回蛮好的,天下太平!为什么不可以怒啊?所谓怒目就是金刚——你看佛家的庙子,瞪起眼睛、拿起武器,魔王一样的要吃人,他也是教化,只好拿这个教化;慈眉就是菩萨。

怒目金刚、慈眉菩萨,是喜怒哀乐的变相,都是道之用。所以说,要起用,用到恰到合适的时候,是可以的——“天下之达道也。”

达者,能够用;不能去用,这个道得来干什么?没有用的。 所以,“中”跟“和”,一个“体”,一个“用”。

体用要不分,要合起来,体用不分。光用而不能返回道体,那就是普通人,在佛家讲,绝对的凡夫;光晓得清净就是道、不能起用,在佛家的观念就是罗汉,没有用,死东西。

所以禅宗就骂人“死水不藏龙”,没有用。所以,由体归用、舍用归体、应用自在,佛家叫做“观自在”——观自在菩萨。

儒家叫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那境界大了! 体、用,一切无一不在道中;整个的宇宙,一个宇宙的中心,合拢来,天地的这个宇宙,地球在空间的转动,太阳、月亮转动,它因为在这个宇宙之“中”,不偏,永远在这个中心点在转。所以人这个修养,教化这个天理呀,到达这个中和的境界,“天地位焉”,跟天地同位,同一位,所以道家修道成功的人,他吹这个牛:“宇宙在手”,修道成功了,宇宙抓在自己手里;“万化由心”,一切变化由他的心念一动,就是所谓“神通”。

儒家不讲这一套,这些在儒家看来是鬼话,不谈这个,只讲道理。“天。

赏析

诗句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同样的说法还 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 有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我们在提到历史故事的时候,为了简约起见,也可以用这种总结方式。

从“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来看,杜甫是不喜欢善于歌唱的黄鹂的,因为他心中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在于能说会道,而是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像诸葛亮这样的神机妙算之人,又忠心于君主,才是值得尊敬的人。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我们可不能做黄鹂这样的花言巧语之辈,要赢得别人的尊敬,还需身体力行地践行那些嘴上说来的美德。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白话释义: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参考资料:

蜀相-

喜怒哀乐未发 [先秦] 佚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高中文言文,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4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