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自己的内心,才会活得自在

遵从自己的内心,才会活得自在,第1张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追求物质财富容易,摆脱物质财富的诱惑却很难。

其实吧,是因为我们把物质看得太重,才会让自己透不过气,这时物质不 再 是财富,反而成了累赘。

最近在读一本好书,梭罗的《瓦尔登湖》,可以说,这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读完后让我收获了平静和富足。

我们经常感叹,世人匆匆忙忙,只为碎银几两。

很多人在追名逐利中失去了自我,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到头来完全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模样。这样活下去,我们真容易沦落为欲望的奴隶。

其实,尊从自己的内心,才会开心。

很多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梭罗在花园除草时,一只麻雀居然站到了他的肩上,此时,他感动得一塌糊涂,写到,他心里升起的荣耀,堪比带上世间任何最好的荣誉勋章。

我在想,那一刻梭罗应该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因了那只麻雀对他的信任,认及他们之间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追名逐利的人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没有时间好好品味生活,更没有闲暇时间享受当下。

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一些人活得卑微疲惫,失去了人的尊严,是最傻的事情,因为这些人以为自己抓住了生命的重点,其实到头来,他们真的搞不懂什么叫人生。

人既要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好的生活态度一定是工作加闲暇,赚钱并学会享受。

很遗憾,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所谓的前途,拼尽了全力。他们不顾 健康 ,放弃和家人共处的时间,苦苦追寻自己的梦想。

表面上看,他们获得了成功,但最终他们还是会觉得留有遗憾,因为他们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我们真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问一问自己,这么做值得吗?

书中,梭罗看到很多劳动者,穿着破衣,没钱买吃的,没有时间读一本书,也没有机会学习或提升自我,他们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从中我们看到梭罗悲天悯人的胸襟,他倡导我们应该生活从简,不要穷极奢侈。

梭罗之所以喜欢大自然,喜欢自然界的所有动物,是因为动物不会过度摄取自己所需的食物,它们只要吃饱了,有个安身之所,便心满意足了,正是这种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让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两年,过得无比富足和惬意。

当梭罗看到马车夫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时,发出 了 感慨“恰恰是一个人对自己怎么看,决定或者明示了自己的命运。”

也许你会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低头也不需要降低我们的人格,遵守该有的礼仪,不要跪舔,不要自己觉得低人一等。

能让我们仰视的,只有人格,财富地位只是一件华衣丽服。

为此,梭罗在书中举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例子,他说,当我们把华丽的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时,有些人也会对它点头哈腰。

活到老学到老,走过了青春岁月,到达了人生的旅途中点站,我们不一定比年轻人更智慧。

很多人忙于运用知识,而疏忽了 探索 自己的盲点,实际上,找不到自己的盲点就不会有进步。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会 探索 生命和生活。 探索 自己,才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人生课题。

学会生活,不盲目追求物质,重视精神上的愉悦和富足,人生才会少些遗憾。

做真实的自我

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背景,唯一的工作,唯一的生活情况,都有唯一的脚步而为此匆匆忙碌着。是的,每一个人都是无法克隆的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法复制的个体。即使你可以模仿他人的语言、动作,却无法模仿到他人内心真实的情感。而且,与此同时,你也丢失了真实的自己。所以,我们要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做他人,只做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李白有一句诗为后代所流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你是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必然有其作用。雏鹰正是因为做了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成为翱翔九天、搏击长空的雄鹰;树苗正是因为做了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成为雄壮挺拔、绿荫漫天的千年古木;小溪正是因为做了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成为浩瀚海洋中的一分子,有了波涛汹涌的机会。所以,我们只要做最实的自己,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精彩,干出辉煌的业绩。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棵始终对别人点头哈腰,阿谀奉承的树,就会形成弯曲的“低调”,将会对自己形成伤害,使自己成为随波逐流之辈,很难成就自身;倘若刻意追求清高冷漠的生活方式,总是站在巅峰之上,“木秀于林,风必推之,”会招致外界的摧残,使自身变成孤独,寂寞之流,很难使自身变成幸福、快乐之辈。所以,我们也要对别人有友好的态度,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有谦逊的品格,积极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才算是做成了一个积极而且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应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不足。

有句谚语这样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能听取众人的友好意见,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改正,也能收到好的结果。

但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意见,不能全部听取,也不能全部拒绝。这是做真实自己的根本,是一个人成功的准则。年轻时的歌德酷爱文学与写作,可是父亲却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为此,歌德还受到了严厉的管教,但歌德却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出真实的决定,才有了今天的歌德;托尔斯泰也是如此,他有一段时间因与父亲意见不合而被“禁足”,但最终父亲还是被他的文学才华和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打败了,才会有《战争与和平》等不朽的名作流传后世。

遵从自己的内心的短句如下:

1、生命太短,一分钟都不能留给那些让你不快的人或事。

2、我要趾高气昂抬头挺胸做最棒的姑娘。

3、我站在你看不见的身影后你只需转身就可以了。

4、3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5、这些故事读起来,实在是其乐无穷。

6、你烈日下的不回头是我淋过最大的雨。

7、把身心交给一个你甚至并不尊重的人,这是可怕的。

8、世态常为盛时熟,人情多在败中凉。

9、别去评价别人的生活,你的任务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10、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01

前几天看到了TED上的一个视频——《别让任何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在视频的开头,一位校长正在给中学生讲述着他们的人生规划。

再过两年,你们就会完成A level的学业;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再过五年,你们会步入职业生涯,在做的很多同学,会进入全球顶尖公司工作;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十年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十五年后,你就30岁了,你的人生轨迹也会就此定型。

看到这里,我心里有点疑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吗?到了那个年龄,你就非得按照大家所公认的事情去完成吗?

视频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只小手。

一位小伙子走到前面,开始表达他的观点。

他说, “不好意思,校长,我想告诉你为什么你的这些话是错的。”

有的人21岁毕业,27岁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岁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他们热爱的事;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到很多钱,却过得并不开心;有的人选择空档期,去寻找自我。

有的人16岁时就清楚自己要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8-10年才生孩子;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我想说的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节奏。

  你身边有些朋友或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耐心一点。

  马克库班25岁时,还只是达拉斯一家酒吧的酒保;在被出版商拒绝12次后,JK罗琳32岁才出版了《哈利波特》;马云35岁才创办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52岁才在演艺事业上有了重大突破;史蒂夫卡瑞过了40岁才红。

  所以,如果你的人生进度和别人不一样,也不要觉得自卑。

  25岁后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还没结婚,但过得开心也是一种成功;35岁后成家也没什么不可以,40岁后再买房也不丢人。

  不要让任何人用他们的标准来扰乱你的时间表。因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计算得清楚。也并非每一件计算得清楚的东西,就都有意义。”

02

视频中的小伙子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是呀,如若按照校长所描述的,一个人,岂不是从出生开始,他的一生就已经确定了?

世界之所以奇妙,就是因为它有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按部就班的完成。

特别喜欢视频中小伙子说的,Be patient 耐心一点!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潇洒姐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里说,

对呀,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其实人生的路,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选择随大流,也可以选择遵循自己的内心。 当然,选择后者,我们所要面临的压力可能会大很多,路也并不一定那么平坦。

但那又如何,自己选择的道路,如果不坚持走下去,如何知道会遇到怎样的风景。

举个我最近的例子吧。上个星期天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全马,其实跑之前我一直都是十分忐忑的,不知道到底能跑多远,不过好在,我总算是坚持跑完了。跑完后的两三天,身体确实挺不舒服的,走路、下楼梯,那叫一个酸爽呀。

跑完的那天和雅茜聊天,她问我以后还跑不跑全马,我说这全马体验一次就可以了,以后不想跑全马了,跑跑半马还是可以的,跑全马完全是自己找虐。

谁知过了三天,星期四起床,腿不酸了,可以自如地行走了,可把高兴坏了。按照朋友给我建议,我以为怎么也得恢复个一两周左右。于是一个想法立马就蹦出来了,明年貌似又可以去参加全马了,毕竟也就只痛苦那么三天的时间,可是跑全马的体验却是相当赞的。明年估计就要在配速上下下功夫了。

瞧,因为我去参与了、体验了,最后却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所以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03

今天选的这首歌《十一种孤独》,还是挺应景的,毕竟双十一嘛,光棍节~单身狗的我,也是吃了一天的狗粮。

其实就什么时候结婚,不同的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我也每天都会收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有的人会跟我说,你要赶紧找一个人结婚,不能再拖下去了,再过几年就三十了也有人会跟我说,慢慢来,不着急,一定要找到那个对的人再结婚。

大家说的都对,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同。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尊重自己的内心就好。单身也好,两个人也罢,都是在过日子,只要能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都挺好的。

我一直觉得感情的事儿,顺其自然就好。不强求也不做作,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当时听到这首《十一种孤独》的时候,觉得歌词写得很美,旋律好听。和大家分享下歌词~

最孤独是读评论区未署名情书

像不小心掀开了时光的典故第十是睁开眼就已黄昏迟暮寒星三两落在远远处第九是海蓝时见鲸 林深时见鹿却不见你 在梦醒之处第八是回家的路途绕了几次远路像电台的老情歌循环着音符

愿你风尘仆仆 深情不被辜负虽回不到过去 也回不到当初愿你半生漂浮此生能有归宿愿你风雨落幕能有人免你孤苦

第七是看一场一群人的演出荧光满眼却看不清楚第六是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写书一个人拼岁月拼图第五是骑单车过陌生的马路在拥挤的人海中踌躇第四是给空白的纸上画上五线谱每一行都好像是世界的遗嘱

愿你风尘仆仆 深情不被辜负虽回不到过去 也回不到当初愿你半生漂浮此生能有归宿愿你风雨落幕能有人免你孤苦愿你风尘仆仆 深情不被辜负虽回不到过去 也回不到当初愿你半生漂浮此生能有归宿愿你风雨落幕能有人免你孤独

第三是假装很成熟 假装很忙碌假装擅长一个人独处第二是穿过万家灯火无数却无一人等我在归途第一是收到远方一纸家书说照顾自己 累了别忍着不哭

刚刚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对于双十一的另外的几种阐释,还挺有趣的。原来1111不是光棍节,而是1生1世1辈子只爱1个人,也有人回复说,1111是1生1世1个人过1辈子。

哈哈,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总之,不论单身与否,每天开心最重要^_^

曾读过一篇名叫《率性是一种力量》的文章,颇有感触。文章大意主要是说:在物欲横流的世间,当下的人被裹在滚滚红尘之中,若一个人只要稍谙世事就会被侵染,直至面目全非。若能够保持着率性去生活,那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也曾以率性自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毫无顾虑的去经历体验,不计后果的去尝试……怀着对世界对周围人和事的好奇,去思考去探索去不停的追问。然而,随着光阴的流转,不知何时起发现自己的顾虑早已重重堆叠似小山,以至于到了辗转反侧,行迈靡靡,中心遥遥的境地。

孔子曾说“四十而不惑”,年少轻狂的我早在18岁就写下:此生无惑矣!然而,后来的切身经历证明并非如此。再后来20岁时,在心里默默地跟自己说:不敢保证以后不会再迷惑,但我知道如何抉择,知道怎么去做。

每当自己困惑焦虑不安之际,喜欢独自一人在喧嚣的操场上静静的走着,享受自己跟自己相处的美好时光。以一种心平气和的姿态,去思考探索追问自己的内心。仿佛就在不经意间找到了答案:未来事未来心,未知未觉,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过去事过去心,收放心也。

也许是生来比较感性、喜欢亲近自然的缘故,发觉佛禅和老庄甚是亲切。每每对《逍遥游》中的“至人、神人、圣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也常常欣羡东坡“此心初无住,每遇物皆禅”的风月无边。关于“庄老禅”的思想,我总是极渴望去了解,去体悟,去感受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魅力。

当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生命感受不尽相同,对各种思想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亦不同。你的生命感受让你比较亲近道家,他的命运体验让他比较亲近儒家,这都有可能,每个人会有自己的选择。但无论我们偏爱亲近哪种思想,只要深入其中,虔诚专注,便可获得心灵的恢宏、阔达、深远,拥有那份柔韧而有力的心灵力量。

早在18世纪托尔斯泰就已开始关注心灵的力量,他笔下的列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托尔斯泰认为“人的心远非理智所能到达的,一味地想要用理智和言语来表达这种认识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读托翁的《安娜》,也许很多读者仍不能理解安娜的行为,认为她太过任性。是的,没错,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下,我们做这样的判断很正常。但我们同样该看到在安娜身上所迸发那份追寻自由与真爱的勇气。

长期以来,受儒家实用理性的影响,我们总是惯于深思熟虑,不动声色,冷静慎重,周详细密的估量计算,考察实际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可能性,不冲动,不狂热。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当然很好,然而它同时也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情感。试想,在理性的形式和思维能力上处处套上不离日常生活经验的框架,不也阻碍了理性的新的开拓吗?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我:率性是什么?我想,简言之,即为人遵从自己内心的本性,是一种天然的秉性吧。

《礼记•中庸》中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讲人的本性源自于天,是先天的,而率性是道的一种形式,人需要通过修道来达到教化。

至于这一形式具体表现是什么,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思维价值观念、认知不同,答案也因人而异。若你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率性而活,活出自我,我想率性便会自然而来。

凭借自己的真性情而为

继而会有所感悟

不管遇到了什么事

都能处之泰然

能够良好的解决

2021年正式到来了,昨天认真的和2020年的自己告了别,用一个崭新的自己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同时,我也追问自己,2021,我想活出怎样的自己?内心出现三个字:爱,尊重。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三个字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对我来说,并不简单,所以我想告诉2021年的自己,这一年,我想要做怎样的自己。

2020年,看到了不少无奈的分离,让我对爱有了更多的理解,曾经我以为,爱是有限的,所以,给了自己就无法给别人,所以一点点的爱,需要别人来分享的时候,首先就要委屈自己,无法获得更多的爱,但是如果将爱给了自己,又觉得自己不够大方,没有关爱他人。

于是,我很长时间都陷在了究竟该把这份爱给谁的纠结当中。

直到今年,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的我,终于意识到,我有能力将这份爱,既给予自己,又给予他人。在无法同时做到的时候,那么,首先给予自己。因为,所有他人,都没有自己来的重要,这个世界上,第一重要的人,永远是自己,而非他人。

当把这个原则明确之后,我发现自己内心的挣扎少了,更多的是自由,当自由出现的时候,我知道,爱其实是无限的,我们有时候以为有限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无限的,只是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比如我在成为母亲之后,自己的很多个人时间,基本上都给了孩子,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2020年,我在小范围尝试了一下,即便我花一些时间来给自己,孩子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意见。相反的,当我因为愉悦了自己,自己的情绪更加稳定之后,带给孩子的,也是更加快乐的陪伴。

显而易见,这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爱也是如此,当我爱自己多一点,这份爱,就可以滋养自己,当我被爱滋养之后,我给别人的爱,就会更加的有活力,更加的温暖。

爱,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博。如果我们的初心是带给别人更好的生活,这份善意,就是一种爱,并不只是我们以为的狭隘的爱情。当我们重新去定义和理解爱之后,就会明白,这个世界,其实是由爱构成的,没有爱的世界,是灰暗的,只有拥有爱的世界,才能充满光明。

因为正是有爱的滋养,我们才能够成长,正是因为有爱的陪伴,我们才不孤单。但是,最终其实我们都只是自己,我们无法离开自己而依附于他人身上,所以我们要做的,一定首先是爱自己,而不是别人。

或许我们都听过利他精神,但是利他其实也是建立在我们首先先给予了自己足够的基础,让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帮助别人。否则,我们将可能是本末倒置。

一个内心有无限爱的人,根本不介意将自己的爱分享出去,只有内心爱不够的人,才会吝啬于给予自己的爱。

所以,2021年,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内心有爱的人,并且这份爱首先先去滋养自己,再分享给别人,爱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长期的修炼,而不需要再纠结于爱如何分配。

2020年给我的感触最大的就是,很多时候无法真正做自己,因为无法尊重自己的内心,被外界的一切追赶着走,没有自己的节奏,步伐混乱不成章法,感觉无法体会到成长的乐趣,而是伴随着痛苦。

或许有人会说,成长都是会痛的,哪有不痛的成长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遵从内心的意愿,能够做到更加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将自己压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无法动弹,心力憔悴。

2020年有一段时间,我也问过自己,究竟是什么将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的答案是,无法让自己感觉到快乐的工作。那么,工作为什么不快乐?是我不够热爱,还是工作的动力不够强?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后来,我看到了前辈们和自己的差距,我知道了,当我内在有太多的“杂念”时,我是无法专注的,我会受到很多的影响,而无法真正听从内在的指引。

后来,我开始尝试,我试着,不再拘束于曾经的工作方式,而是换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发现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但是,这种尝试有时候是带着一点冒险的,但是其实并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感觉到不同的体验。

因此,工作体验也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影响到我对于工作的热情。我想,其实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都是别人加在自己身上的,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打破这些束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否则,只会局限了自己。

所以,我2021年的目标就是放下杂念,专注在自己的热爱之上,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做一个自己想要的,也喜欢自己的工作的人。

我希望这样的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其实不止是在工作上,包括学习上,生活上,如果我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就会感觉到很安心,否则,我可能就会感觉到很痛苦。

所以这一年注定是一个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博弈,但是我带着对内在的笃定,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做一个最真实的自我。

2021年,就这样来到了,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它都已经正式到来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心的迎接它。

也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给未来的自己,一个新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脑海里的想法越清晰,我们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今天的我给了自己两个关键词:爱和尊重。爱自己,也爱别人,用无限的爱带来无限的滋养。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用尊重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是我想要活出的2021,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活出想要的自己。

  遵从内心,吐露芳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诚然,这世间规则本就无一定准,不可能将某个人或是众人所追求的道奉为圭臬。我们唯一能够遵从的,只能是我们的内心,因为内心存在我们真正的信仰,真正伴随与指导一生的思想。因此,我们生活的方向不应被他人左右,而应遵从自己的内心。

  然而,遵从内心不代表放纵与标新立异。正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个真正遵从内心的人,是不在乎外表的虚浮华丽的,只要内心足够纯洁,灵魂便完美无瑕,气质便自然散发出来,又何求美人折呢?究其根本,内心的放纵不过是任性灵魂的自我宣泄,给人的印象无非是刁蛮任性,不三不四;同样,标新立异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式的谄媚取宠,无非是供人玩弄的小丑罢了。由是观之,遵从内心不是肆无忌惮的自我情感宣泄,而是提升灵魂素质,修生养气的必由之路。

诚然,在当下这个千篇一律的时代之中,人们迫切希冀一个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于是他们一味地追赶时代潮流,从而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固然,这种心态是常人皆有的,即便是在心智未成熟的婴儿,抑或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都会得到体现,而越是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人,这种心态便会更加强烈。如此一来,这样的心态在自卑者和厌世者的身上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常常想要去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但苦于他们并没有那样的勇气去支撑他们去体现自己的意义,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当自身孤立无援时,唯有内心的信仰能够为自己的朝圣路上铺满鲜花,如同众星捧月般,尽情挥洒耀眼的光芒。

那么,究竟何为信仰呢?“选择的是一时的信仰,信仰却是永恒的选择。”诚哉斯言,我们为什么去一往无前,如何才能锲而不舍?因为信仰!当理想的丰满遭遇现实的骨感,我们又因为什么才选择风雨兼程?因为信仰!由此可知,信仰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更应该是我们所坚守的。信仰,应当存在于每一个心中,有价值地存在,挥洒信仰的光芒,给予绝境中的曙光,这才是信仰的意义所在。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正因为遵从了内心的信仰,才在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若不是信仰,何来李太白“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佳话?;若不是信仰,何来雷海为“十年磨一剑,香自苦寒来”的坚守?;若不是信仰,又何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由此观之,信仰的存在不仅是奋斗的动力,更是人生路途所必不可少的指路明灯。既然如此,仍有许多人缺失了信仰,迷失在成长的路途,在幻想中蹉跎了年华,这正是我们应当深究其原因之处。在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浮华中,信仰的光芒愈发微弱。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因为信仰的美,不是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是灵魂深处的纯粹。因此,我们应当抛弃人世浮华,提炼出灵魂深处的那份纯粹,守住心灵桎梏,在前行的路上一往无前。

  反观当下,社会经济蒸蒸日上,社会迅速发展方兴未艾,物质化的生活理念充斥着人们的内心,日复一日,人们逐渐失去了本心,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创新意识每况愈下,变成了墨守陈规的工作机器。同时,表面浮华的物质腐化生活滋生了无数过江之鲫,他们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仅葬送了自身的信仰,更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显然,这与新时代所倡导的创新精神相悖,而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又怎能将前程断送于此。因此,我们必须心怀信仰,遵从内心,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开辟未知的旅途。

  目于当下,我们又应当如何遵从内心呢?“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步,学人言语。”斯言不谬,首先我们必须自立自重,能够承担起事情结果,并保证自身尊严不被任意践踏,而更为重要的是,切不可盲目跟风,因为这不仅是行为上的不自主性,更是对内心信仰与灵魂的玷辱。因此,要想遵从内心必须具备自行思考行为的意识。

因此,在人生历程中,我们必须遵从内心,乘风破浪,才能“叩石垦壤,挖山不止”,吐露芳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疆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8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