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文化
问题描述:
“文化是一种人格结构的依据”中的“人格”怎么理解?
解析:
从心理学上说就是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1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2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总的说来,人格就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其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我们主要讨论影响人格的个体生活史,而不讨论先天遗传因素。这不仅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生活史更重要,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教育方式。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这一题目更应由医学、心理学专家来研究。
3什么因素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呢?我国学者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在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表1:
表1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 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
干涉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的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不关心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
民主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等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我们还未发现人格形成理论提出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在大众媒介普及的今天,独生子女成长难以摆脱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们也将大众传媒列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学校教育、伙伴关系以及大众传媒被看作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什么是健康人格?
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变成有健康人格的人吗?
心理学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们的描述:
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根据上述描述,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等等。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
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卜卫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这本书专门谈论独生子女的人格。我们不希望用学术的语言来谈,而希望用日常用语来谈,有时还需要与家长、教师讨论。没有人能告诉家长、教师怎么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本书里写出各种人格特征可能给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带来的影响,然后,请家长或老师来选择。比如,我们会告诉读者,根据我们的研究,专制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的自卑或攻击性,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将大大激励儿童的成就动机等等,读这本书的家长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可能性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建议,但针对某个具体的儿童时,这些建议是否合适也需要教师家长斟酌。总之,我们要努力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人格,向读者提供各种人格特征的可能影响,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人格,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是需要我们知道的。
1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2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总的说来,人格就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其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我们主要讨论影响人格的个体生活史,而不讨论先天遗传因素。这不仅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生活史更重要,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教育方式。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这一题目更应由医学、心理学专家来研究。
3什么因素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呢?我国学者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在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表1:
表1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 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
干涉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的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不关心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
民主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等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我们还未发现人格形成理论提出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在大众媒介普及的今天,独生子女成长难以摆脱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们也将大众传媒列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学校教育、伙伴关系以及大众传媒被看作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什么是健康人格?
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变成有健康人格的人吗?
心理学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们的描述:
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根据上述描述,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等等。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
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5我们怎样测试独生子女的人格?
人格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行为观察、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我们采用的是自陈量表。所谓自陈量表,是我们先通过与儿童谈话、试测,筛选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各种有关因素,然后设计一个问卷。这个问卷也就是自陈量表,即由被选中的儿童根据问卷项目来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有多种,我们这次用的有“是非式”,如:“我很满意我的性格”——是,有时是,不是;也有“二择一式”,如让儿童在下列AB两个表述中选择一个:
A我喜欢在某个专门项目上成为最棒的人
B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对我们研究人员来说,A题是考察儿童是否有更强的成就需要,B题则考察儿童的亲和需要。当然,这一道题目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出了36道题目来综合考察现代独生子女的人格倾向。对两道题,如果儿童都表示喜欢,我们也要求他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而儿童表示“最喜欢的”,可能就是这个儿童的人格特征。
还有“多项选择式”,比如我们列出很多种问题项目,请儿童自由选择适合他们情况的项目。
我们通过抽样技术在全国城市范围内选择参加测量的儿童,总共选择了3349名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来回答这个问卷。这3349名儿童的年龄在10岁~15岁之间。
心理学测量人格的自陈量表多达几十种,经常被提及的有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艾森克个性调查表、儿童个性调查表、社会成熟量表以及16种人格因素测验。我们发现,量表尽管很多,但完全适合我们研究的很少。所以,我们在原有人格量表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试测和重新组织,形成了新的人格测量量表。这些量表包括:
①人格需要量表。我们选择了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中的部分题性目来测量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扶助需要、谦卑需要、持久性需要和攻击性需要。
②自我接纳量表。量表由12个题目组成,其中五个题目来自青年性格问卷,其余题目根据儿童活动特征设计。自我接纳得高分说明被试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能力,有吸引力,充满自信。得低分者则对自己持怀疑态度;在事情不顺利时,自我谴责;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
③学习需要量表。由于儿童的主要活动为学习活动,我们设计了由20个项目组成的学习需要量表,以从儿童活动的角度,补充说明儿童的人格特征。量表根据一项学习需要的研究成果(《关于学校情境中成就焦虑问题的调查研究》,刘晓红,1993)设计而成。
④道德评价量表。道德评价量表根据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中小学德育纲要设计而成。它共有54个变量。分为相反的两个部分:优点和缺点。测试时请被试指出自己的重要优点和重要缺点。
⑤兴趣爱好量表。兴趣对儿童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动力性作用。兴趣量表的题目主要来自对学生和儿童工作者的访问(包括试测时请学生自由填写),也参考了若干心理学书籍,经过研究者整理,形成了包括19种兴趣的量表。
上述量表是关于儿童人格特征,对影响儿童人格特征的因素,我们也设计了若干量表:
⑥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个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为干涉型,则子女个性多为神经质、并具有被动和幼稚的特征;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则子女个性多具反抗性或服从性;或者,家庭教养方式为不关心型,则子女个性多具攻击性等等。我们根据以往4种同类研究1,设计了由32个题目组成家庭教养量表。
⑦伙伴交往管理量表。共有10个测量题目,主要来自1996年中国妇女报家教调查和与家长的谈话。我们将家长的管理分为鼓励型、干涉型和限制型。
⑧班主任态度量表。个性心理学指出,教师对儿童的鼓励态度将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在目前的学校情境中,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直接教育儿童的班主任。
根据统计结果,上述量表都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测量结果(有时我们也说成“调查结果”)是有一定可信性的。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写成的,但并未拘泥于这次调查,它包含了我们对独生子女人格问题的大量的思考。
文化意思 。文化意识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等。所以情感态度属于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都属于意识范畴,这三个要素本身是相互独立、具有层次渐进性的,而且最终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感性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其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以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知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而教育过程又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的形式推行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以保证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
1情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赞同或反对、愉悦或愤怒等特征。总的来说,情感是人的感情、内心体验、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国外学者提出“情感智慧”的概念,认为情感不仅仅是认知性的,也是一种智慧,是对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成功与否、社会生活幸福与否产生重大影响的智慧。
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情感就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培养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积极的情感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提高人的认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强烈、稳定的情感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意志动机,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力量,坚定人的意志。从内容上看,情感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道德感目标,即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理智感目标,即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认知兴趣(包括学习兴趣)及渴望追求真理的心理倾向;(3)美感目标,即要努力激发学生对美的需求,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根据自己对美的需求来评价自然景色、文学艺术、建筑工艺以及美好的言谈、举止、思想、风格、愿望和动机等行为和精神事物时,产生美的感受。
在生物教学中,情感方面的课程目标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活动,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让学生关注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意义;通过生物知识的介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态度
态度是具有复杂成分的心理现象,是主体对客体对象所持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意向3个因素构成,其中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它的产生以个体价值观为内参照系,社会规范为外参照系,经过顺从、认同、内化而形成。态度一旦产生就有一贯性,成为性格、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个体、群体和社会产生影响。从学生的角度看,态度目标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认知类型,不仅有认知问题,还有情感问题与意志问题,是学生形成各种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途径。
新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态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有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学习、工作,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态度教育对学生有终身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使个体倾向于选择正面信息,促进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能排斥或能客观分析负面信息,从而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次,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再次,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乐观敬业,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压力为挑战,勇于探索创新。
端正良好的态度是学习生物学的前提和重要内容。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主要体现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地尊重客观事实,大胆提出见解并不断创新,及时记录和分析实验中的现象等方面。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要使得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习科学家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通过生物学的学习,还要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师要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不断地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积极、民主、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融洽地相处,就像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一样生长,并获得发展的空间。
3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其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属于人的意识范畴,情感、态度属于人的心理领域,价值观属于更高层面的社会意识领域,是理性认识的核心部分。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和法制观念等意识的高级形态。
新课程目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从横向上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3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3个要素依次递进,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价值观目标的教育要使学生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可持续发展还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资源等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观、现代科技观的教育。在价值观的培养上,要重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伦理观等的教育,使学生从内心珍爱自然产生的情感,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个体的人格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为核心,情感的结果是态度,价值观则具有终极的意义。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端正的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态度教育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还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的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