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是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和手势,来表达青少年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热爱和希望。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中的常见词汇及其解释:
1弘扬:传递、展示、宣传有益于社会的正能量。
2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3团结:众志成城,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4奋斗:为实现梦想不断努力奋斗,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5快乐:享受生活,积极向上,从快乐中汲取力量。
以上这些词汇可以是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的主题,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在表现这些词汇时,手势动作应该与词汇的含义相符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的编排应该紧密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场合,在活泼、欢快的氛围中,充分展示青少年的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精神。最后,强国是由我们每个人共同建设发展起来的,只有每个青少年都能够牢牢记住,“我是强国的未来”,不断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繁荣。
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中还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家庭美德:饱满的爱心、深厚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家庭教育中,青少年需要学会感恩、关爱、尊重和奉献,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2祖国山河:祖国的山河是一道活色生香的风景线,青少年应该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我们的环境资源,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3传统文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青少年应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之魂和敦煌之韵。
4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群众性的自愿行动,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个人信仰,更能够为当今时代的改革发展增添正能量。
总而言之,强国少年手势舞串词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的表达方式,在营造青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精神。
真挚热爱。共圆中国梦,活力中国广场舞,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真挚热爱,抒发了真挚热爱的爱国情怀。广场舞属于中低强度的锻炼,长期坚持跳广场舞,会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血能力,使人体代谢更加顺畅。
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北京舞蹈学院于2021年伊始启动“为人民而舞”庆祝建党百年百部作品展播活动。活动从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6年来的创作成果中,选取100部优秀原创舞蹈作品,向党和人民汇报舞蹈艺术事业的新发展、新成绩。
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北京舞蹈学院的建校历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缩影。一代代北舞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 传承“爱国、爱校、爱舞蹈”的优良传统,以爱党、护党、为党的情怀创作了一大批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舞蹈事业的中坚力量,为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这一部部饱含着历史文化积淀和红色基因的原创舞蹈作品,不仅代表着北京舞蹈学院发展历程中一个个扎实的脚印,浓缩着新中国舞蹈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印记,更铸刻着一代代舞蹈人为人民而舞的赤子之心。
1
戴爱莲与《荷花舞》:
让“荷花”动起来

▲ 戴爱莲

▲ 舞蹈《荷花舞》
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一部名为《荷花舞》的作品获得银质奖章。在这个作品中,舞者们表演的“荷花”形象典雅温婉、端庄飘逸,仿佛在微风轻漾的湖面上,盛开的荷花随水而动,轻盈而生动,雅正而又强韧。正如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静水深流中孕育着勃勃生机。《荷花舞》的创作者,正是舞蹈艺术家戴爱莲。
1916年,戴爱莲出生在特立尼达岛。她自幼喜爱舞蹈。为了学习舞蹈,她在1930年去往英国求学。在英国学习的9年间,戴爱莲时常会遇到一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很羡慕这些留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来自一个令戴爱莲神往的地方——中国。戴爱莲曾经这样说:“我虽是中国人,但对中国所知很少,甚至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令我感到非常别扭、尴尬。我急切地希望了解我的祖国。”得知中国遭受侵略战争的消息,戴爱莲的心越发无法安定,除了在英国参与募捐义演的活动,她一直在寻找回到祖国的机会。终于,在1940年,戴爱莲在战火纷飞中辗转回到祖国,踏上了那片她神往已久的土地。
回到祖国的戴爱莲,面对战争带来的震撼与创痛,创作了《思乡曲》《游击队的故事》等舞蹈作品,以此来记录与表达战火侵袭下人们的悲伤与愤怒。与此同时,戴爱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回国的初衷:那就是要发掘中国传统舞蹈这个巨大的“宝藏”。在战争期间,她辗转祖国各地,寻访与学习那些遗落在民间的舞蹈,用艺术家的敏感与天赋让这些在岁月长河中蒙尘的舞蹈“宝藏”重新绽放光芒。
1953年,为了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戴爱莲开始构思创作一个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她选择了陇东地区民间舞蹈“荷花灯”作为舞蹈素材。为了让传统民俗舞蹈的素材更加适合舞台呈现,她想了很多的办法。
“荷花”本是一种偏于安静的形象,舞蹈却让它“动起来”。戴爱莲认为,荷花是在水上的,它的动态也应该是和水相似的。于是,便想到了“漂”,就像一朵朵荷花漂在河面上,既安静祥和,又充满生机。为了呈现荷花漂在水面上的效果,戴爱莲让演员用细碎的圆场步进入舞台,并配合如同清风拂过一般的手臂动作。荷花高洁雅致的形象、温婉祥和的意境与彼时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呼应关系。
“看起来她是在表现荷花,但实际的象外之象是想表现我们的祖国像荷花一样蒸蒸日上——荷花向太阳,人心向着党。”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退休教师彭阿兰说。
作为新中国舞蹈的奠基人,戴爱莲将自己对民族、国家的一腔热忱融入舞蹈艺术之中。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戴爱莲90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她说:“当我还在国外的时候,我就受到了党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中国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我很幸运,看到了繁荣的今天!”她对党和祖国深挚的感情,点点滴滴地凝结在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跨越世纪,绽放出夺人的光彩。
2
贾作光与《鄂尔多斯舞》:
深入草原扎根牧民

▲贾作光

▲ 舞蹈《鄂尔多斯舞》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贾作光跟随中国舞蹈家吴晓邦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之城”乌兰浩特,在那里,为牧民们表演舞蹈。
贾作光没有想到,他自以为优美娴熟的舞蹈,台下的观众却无动于衷。“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后来我和牧民们一起生活,一起放马、捡粪,学了很多生产的动作。当牧民的感情化成我自己的感情时,我一亮相,老百姓鼓掌了。我尝到了生活的甜头。”贾作光说,文艺工作者必须和劳动人民紧密结合,这个真谛,他始终铭记着。
深入生活多年以后,1951年,贾作光创作了舞蹈《鄂尔多斯舞》。他把寺庙中的宗教舞蹈查玛动作进行改造,同时还把牧民生活中骑马扬鞭、挤奶、梳辫子等动作进行艺术化提升,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创造了赞美草原新生活、抒写牧民新风貌、表现人民翻身解放的作品《鄂尔多斯舞》,该舞蹈将当地牧民的高涨热情和建设新家园的激情都表现了出来。
《鄂尔多斯舞》首演于1955年。同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由中国青年艺术团表演的《鄂尔多斯舞》夺得一等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它经久不衰,影响深远,至今扔被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下不断演绎,成为蒙古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之一。
除了《鄂尔多斯舞》,贾作光陆续创作了100多个蒙古族舞蹈作品。对于舞蹈创作,他始终奉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他说:“我是在党的培养下,在老同志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要为人民而舞。”他用一生热爱的舞蹈艺术实践体现着对党、对人民的炽热情感,他的舞蹈艺术生涯始终是和人民的、祖国的、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人民舞蹈家”。
“中国舞蹈究竟怎么走,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条道路。我认为,贾作光是这条道路的先驱者、拓荒者、领路人,《鄂尔多斯舞》就是其中标志性的作品。”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无论是舞蹈界人士还是内蒙古人民,都对贾作光充满爱戴,这也是因为他一辈子都在践行“为人民而舞”。“贾作光老师是得到人民承认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舞蹈动作,现在被当做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动作,这就是证明。”冯双白说。
“贾作光长期在内蒙古工作和生活,内蒙古人民会把他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贾作光’,把他称为亲人,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很难企及和奢求的高度。”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潘志涛说。
3
孙颖与《踏歌》:
开启民俗舞蹈经典化序幕

▲ 孙颖

▲ 舞蹈《踏歌》
2016年4月29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为纪念世界舞蹈日,发行《世界舞蹈日》邮票。邮票由加拿大著名艺术设计师马斯科钦设计,6张代表不同国家的舞蹈形象中,其中一张描绘着女子“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轶态横出”“云转飘忽”的中国古代舞蹈的形象,正是源于孙颖编创的古典舞蹈作品《踏歌》。
孙颖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岗位的创建元老之一,汉唐古典舞创始人,硕士生导师。经过多年不断地思考、实践,孙颖将古代舞蹈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同艺术创作相结合,通过对留存于考古文物中的陶俑、画像石(砖)、壁画等形象的分析与研究,为古代舞蹈从形式到审美的激活,开拓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探索,中国古典舞作品《踏歌》应运而生。
《踏歌》首演于1997年6月,取自孙颖系列作品《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中的一部作品。《踏歌》以魏晋时期江淮女子为形象依据,表现了阳春三月,一群踏青的少女,翠裙拂风,婀娜生姿,在边舞边唱中,尽显女子温柔婉丽、携手游春、共沐春风的惬意。该舞蹈在1998年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横空出世,轻舞飞扬间,获得“中国古典舞”金奖作品。
孙颖创作的《踏歌》,不拘泥于上世纪80年代“仿古”热的舞蹈思潮,开启了“民俗舞蹈经典化”呈现的序幕。该舞蹈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舞,诗、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将舞蹈动作、语言、形态、气韵以及舞者的服装、造型等融为一体,彰显出中华传统舞蹈精神品格和意境内涵的追求。舞蹈传递出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那份自信、阔达,愉悦、畅快、洒脱与自在,伴随着这份无所桎梏而尽情咏歌的真情,超越了时代,让人们在感受魏晋艺术直指人生真谛的同时,亦能感受当下人心向往和精神追求。
自问世以来,《踏歌》不仅成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经典作品,国内舞台经久不衰的佳作,更成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孙颖说,艺术作品一定要经受社会、人民的检验。“我绝不钻进艺术神殿里面去自我欣赏,因为我的根是在中国历史之中、在人民之中。”
2021年4月8日《中国文化报》
红船女子的表现手法是以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具体表现为:
1 舞蹈动作:红船女子的舞蹈动作充满了力量和优美,既有扭腰摆臀的柔美,又有跳跃旋转的动感,还有握拳挥臂的豪迈。这种动作的变化和组合,往往可以表现出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
2 面部表情:红船女子的面部表情十分重要,她们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意境,比如喜怒哀乐、挑战和坚毅等等。面部表情的丰富和准确,使得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
3 声音表达:红船女子的声音表达方式包括了口头语言和唱腔,她们使用不同的语调和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比如高亢的呐喊、悠扬的歌唱等等。这种声音表达方式往往可以与舞蹈动作相呼应,从而加深观众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红船女子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提升:
1 提高技能水平:红船女子需要不断提高舞蹈技能和音乐技巧,从而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2 注重细节表现:红船女子需要注重细节表现,比如舞蹈动作的精准度、面部表情的准确性、声音表达的抑扬顿挫等等,从而使得舞蹈作品更加完美。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红船女子需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彼此的协作和配合,使得舞蹈作品的表现更加精彩。
红船女子的表现手法是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 民族舞
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欧洲芭蕾舞剧中的民间舞蹈,一般称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经过舞蹈的专业加工,使其与芭蕾的风格相和谐、统一在一起。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 民族舞
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我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虽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一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片断而出现的。如广东的《英歌》是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表现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 自娱娱人,意旨统一。中国很多民间舞蹈常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有些舞蹈活动,对于舞者来说,他是自娱,同时也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故而我国的民间舞蹈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编辑本段民族舞的发展
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认真实施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的工作。体现在舞蹈领域,一方面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再创作,以其精华展现于舞台;另一方面则是对戏曲舞蹈的继承、发展,使其脱胎为独立的舞蹈艺术。 民族舞
各民族自然传衍的舞蹈——尤其是技艺性较强的,在传衍过程中其基本风格往往集中体现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艺人身上,他(她)们大都是农民,堪称民间舞蹈家,但长期以来地位低下,甚至过着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抢救遗产”也是对身怀高超技艺的民间艺人的拯救,他们自身和他们的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破天荒地登入了大雅之堂。 这一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实行的基本政策,也可说是“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新一代的舞人自觉沿着《讲话》的指导思想,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认真地对于那些,看似“粗糙”却是“最生动”的民间舞蹈进行学习、搜集、整理,本着“去其糟粕”——剔除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不健康成份,“取其精华”——选取最具人民性的审美特质进行提炼、加工——再创造。 在建国后的十多年中,在毛泽东所提倡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着时代气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舞蹈。它们不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为世界舞坛所瞩目。前面已经提及的如:戴爱莲的《荷花舞》、《飞天》;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等都是这一时期领时代风骚之佳作,象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红绸舞》(群舞)首演于1949年,编导:金明(1927——)等,编曲:程云,首演者:长春文工团郑建基、王亚彬、刘海茹。一队男女青年,高举着“火把”跳着欢快的秧歌, 民族舞
“火把”变成了红色的长绸——如火龙飞舞,矫健的舞姿与变幻的“火龙”交相辉映,洋溢着青春活力。舞蹈以民间秧歌和传统技艺——“百丈帆”为基础,选取了“燃烧的火把”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宣泄着人民得解放的共同心声。1950年该舞第一次进京演出,轰动首都。次年,入选参加第3届“世青节”获金质奖。半个世纪以来,演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和世界的五洲四海,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它是:“中国之火的象征”。 其它汉族舞蹈,如:《花鼓舞》、《丰收歌》等,都堪称佳作。《花鼓舞》(群舞),首演于1956年,编导:张毅(1934——),作曲轶名;首演者:大连市歌舞团,张毅领衔。“花鼓”流传于山东省,长年以来,它是贫苦农民流浪乞讨的一种卖艺形式。鼓棒上系有半米多长的鼓穗,舞者以鼓棒与鼓穗的顶端交替击鼓形成一种独特的技艺。张毅赋予“花鼓舞”以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并将鼓穗加长突出其技艺性,在激昂、多变的节奏中,人体健美的律动与彩色鼓穗的丰富线条相交织,构成舞蹈的独特魅力。该舞曾获1957年“世青节”金质奖。 在这股强劲的时代潮流中,少数民族舞蹈之花姹紫千红,遍地开放。《孔雀舞》(女子群舞)是金明的又一佳作,首演于1956年,作曲:罗忠熔,首演者:中央歌舞团资华筠、崔美善领衔。高高山岗上,一只开屏的“孔雀”,抖动着美丽的翅膀冲下山来,一双双“翅膀”化作了“孔雀姑娘”,踏着象脚鼓与 锣的敲击声,和着优美的旋律,簇拥着“鸟王”翩翩起舞——饮水、照影、沐浴、飞翔…… 孔雀是聚居在西南边陲的傣族古代图腾崇拜——宗教艺术的遗存,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民间流传的传统“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征翅膀的沉重道具,限制了形体的自由与舒展。编创者突破传统——尝试以女性来展示孔雀的美丽,在服饰上也进行了革新——去掉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坠满孔雀羽毛的宽摆长裙……这个舞蹈于1956年首次在全国舞蹈会演中亮相,就以其新奇和优美,备受观众青睐,次年又在“世青节”获金质奖。 在搜集、整理传统民族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舞台精品确实不少。政府为交流经验、繁荣创作,定期举办文艺会演。饱经忧患的各族人民都以能在舞台上展演自己的舞蹈而自豪。 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地区或民族,生活中自然传衍的舞蹈濒临绝境。面对新的时代,他们也渴望以舞蹈来表达心声,树立自己民族的形象。他们甚至向专业舞人提出:“为我们设计一个舞蹈吧!”《快乐的罗嗦》、 《草笠舞》正是在这样的“呼唤”声中,应运而生。 上述的各民族舞蹈,代表着这一时期数量最大的“情绪舞”——短小 民族舞
精炼,无复杂情节,以比、兴手法状物抒情。无论是在传统民间舞蹈基础上加工、创作的,亦或是专业舞人精心设计的,都突出民族风格——力求体现不同民族的审美特质。 生活的丰富多彩,造就了舞蹈题材、体裁、风格、式样的多样化,这一时期,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汇——不强调特定风格,更直接地反映生活的作品也不少。如军事题材的舞蹈作品中,双人舞《艰苦岁月》,给人们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这个作品首演于1961年,编导:周醒(1934——1988)、彭尔立(1936——);作曲彦克、周方,首演者: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朱国琳、廖骏翔。编导者从同名雕塑中获得了灵感,或者说,舞蹈是这座著名雕塑的“动态化”呈现:长征路上的老战士与小战士,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饥寒交迫中艰难跋涉。小战士几尽昏厥,老战士吹起竹笛,激昂、优美的音乐唤起了战士对未来的向往,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着,向着既定的目标不屈不挠地前进。《艰苦岁月》以它独特的创意,凝炼的结构,感人的细节,鲜明的舞蹈形象,呈现出战斗中的浪漫情怀。它注重的不是解释事件,而是表现人物感情的升华。 从戏曲中提炼语汇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颇具代表性。 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首演于1959年,编导:栗承廉(1932——1993);首演者:北京舞蹈学校,陈爱莲。该舞采用了同名古曲为舞蹈音乐,借助了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适当借鉴了戏曲舞蹈中的一些程式和优美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细腻含蓄的情韵,表现了月夜下的少女对幸福的憧憬。 以上列举的都是50-60年代中期的代表性舞目,经受了长期的社会的选择,得以流传至今。这些作品的编导和领衔首演者,是新中国第一代舞人中的佼佼者,他(她)们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的同时,特别注重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自觉地追求——艺术个性与民族气派、时代精神的交融。 经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10年浩劫,倍受摧残的舞蹈艺术得到了复苏,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入了新时期。在这历史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 民族舞
观念、心理状态、审美意识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反映在文艺思潮上,比较集中的体现于围绕着对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反思,探讨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评估。不同观点在各个领域里的公开论争,反映出文化人思想的空前活跃,体现了在邓小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召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进一步弘扬。这种进步是深刻的、全面的,对新时期的舞蹈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文革”前的舞蹈,基本上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总体模式——时代印迹。宥于当时的思想观念,创作者似乎很怕自己的作品,距离生活原型或原生形态的民间舞蹈太“远”,对题材、体裁的选择以及舞蹈动作的加工,一般持慎重态度并偏于趋同性。因此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雷同化、模式化的倾向。 文艺复苏后的广大舞人,跃跃欲试,尽管在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方面相互存在着各种差异,却无例外地反映出强烈的创新意识——渴望对过去惯用的手法和固有模式——哪怕是“成功经验”,予以突破。在回顾、反思中,经历了困惑、探索甚至是孕育的阵痛后,先后涌现出一批新意盎然,令人瞩目的作品。
编辑本段代表人物
成长于50年代的舞蹈编导,再创佳绩,其中黄少淑(女,1938——)、房进激(1931——)伉俪合作的《小溪、江河、大海》,则更具突破性。这个女子群舞,首演于1986年,作曲:焦爽 ,首演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张晓庆、李茵茵等。一群着水色长裙,身披透明薄纱的少女,似滴滴晶莹的“水珠”,以细碎、流畅的舞步逶迤连绵地运动着,舞姿幻化成江河泛起的波涛,细浪起伏不断。少女挥舞着裙、纱,以大幅度的奔腾跳跃,形象地展现了奔流不息的浩荡江河滚滚向前……舞蹈营造出山涧小溪流聚成河,汇入大海的壮观景象,揭示着人类亘古不变的规律。 像这样体现出浓重的生命意识的舞蹈,新生代的编导也佳作迭出。如:《奔腾》(男子群舞),1986年首演,编导:马跃(回族,1945——)作曲:季承、晓藕等,首演者: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姜铁红领衔。舞蹈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黄河大河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作曲家洗星海的不朽之作,这部作品和以它为基础创作的的同名《黄河钢琴协奏曲》,都被确认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舞蹈编导选用经典乐曲编舞,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尝试。苏时进(19——)、尉迟建明(1935——)80年创作的男子群舞《黄河魂》(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首演)率先向此目标进击,他们的成功实践对于舞蹈创作题材、表现手法的开掘均具有开拓意义。 1990年首演的《黄土黄》(群舞)具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编导:张继纲(19——);作曲:汪镇宁;首演者:北京舞蹈学院于晓雪领衔。一群赤身背鼓的汉子们和一群穿斜大襟布挂子、窄脚裤的婆姨们,使人想起祖祖辈辈守着这片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他们似乎刚刚从“土坷 民族舞
垃”中爬起来。但是当汉子与婆姨们轮番起舞,把身上背的鼓打得震天价响,跺脚、踹腿,几乎把大地踏出了坑……你会感到他(她)们已经大踏步地跨进了现代社会。以“土”得不能再“土”的形态,十分“现代”地宣泄着自己蕴积已久的感情。对脚下这片黄土地的挚爱,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未来的希冀……通过那无休无尽、反复敲击的鼓声一股脑地迸发出来。动作幅度、力度的超常化和同一动作的重复性,为既往的舞蹈所罕见,进入“痴狂”状态的鼓手把大地震憾……。 上述几部作品,虽然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但都选择了气势恢宏的群舞来表现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呼唤,下面的两个独舞《雀之灵》、《残春》也属于同一题旨的阐发。 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探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如:《金山战鼓》(女子3人舞),首演于1980年,编导庞志阳(1931——)、门文元(1934——)等,作曲:田德忠,首演者: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歌舞团,王霞、柳倩、王燕。作品取材于距今900多年前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巾帼英雄——梁红玉的事迹。在寡不敌众的危机时刻,梁红玉亲自擂鼓助阵,中箭后,以大无畏的精神,忍痛带伤,坚持战斗至最后胜利。舞蹈以灵活、流畅的舞台调度,精湛、高超的技艺,简炼、感人的情节,将梁红玉带领女兵,助阵作战的情景生动的展现出来。它充分发挥了中国戏曲的虚拟性表现手法却并不拘泥于戏曲的程式,舞台上虽只3人,却好似千军万马,身批鲜红色长披风的梁红玉,动如风、立如松的英豪之气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婚别》(双人舞)首演于1984年,编导:陈泽美(194 ——)、丘友仁(194 ——);作曲:张晓峰、朱晓谷,首演者:北京舞蹈学院:沈培艺、李恒达。它取材于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同名诗作,表现的也是尽忠报国的主题,却缠绵绯恻另有一番情调。红烛高照的新房里,新婚的妻子羞涩、焦急地等候丈夫的归来,憧憬着婚后美好的生活。但是无情的现实却是丈夫即将出征,真所谓“新婚即别何匆忙,为国捐躯断衷肠……”。鸡鸣、号角打断了情意绵绵的双人舞——生离死别时刻终于到来。最后妻子毅然将长刀递给丈夫,慨然送其出征。舞蹈以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情韵——尤其是发挥了水袖的功力,以精炼的手法较好的刻划了人物。 近期作品的精选,似乎更费斟酌,但我们有理由肯定新时期的舞蹈经历了复苏后获得了全面发展。不仅作品基数明显上升,而且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以及编舞技法……等方面更加丰富多样。透过强劲的主体意识呈示,喷溢着开放时代的意绪和气息。
长鼓舞是瑶族的传统舞蹈。
长鼓舞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过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瑶族长鼓已有800多年历史。
长鼓舞分类与制作:
1、长鼓舞分类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至90厘米,鼓腰直径为4至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至10厘米。
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至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至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至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180至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至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至40厘米。
2、长鼓舞制作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
长鼓舞的文化价值:
1、传承历史文化
长鼓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民间。通过长鼓舞的表演,人们可以了解和感受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它是一种有形的文化遗产,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2、弘扬民族精神
长鼓舞常常展示出民族精神的力量和激情。它呈现出对生活困境的顽强抗争和对自由、独立的渴望。它象征着民族情感和集体意识,并通过舞蹈的形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体现审美价值
长鼓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鼓乐凝聚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它通过舞者的动作、姿态和鼓乐的节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展示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它的动感、雄壮和华丽的舞台表演常常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艺术上的享受。
摘 要 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人,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直接对象。本文从人格的健全、智力的开发、身体形态的养成三个方面,探讨民族舞蹈教育在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人格 心智 体态
中图分类号:J7223 文献标识码:A
1 学习民族舞蹈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享受优越生活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社会的问题。现今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青少年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独生子女在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方面呈现出很大的优势,他们普遍智力发展快、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兴趣广泛;但是也有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胆小孤僻、社会适应能力差、怕吃苦等缺点。如何将其优点发扬,并弥补不足,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提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塑造气质、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民族民间舞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自娱性、广场性、通俗性、群体性等特点,相比芭蕾的刻板规范、古典舞的清丽典雅、街舞的个性自由,大部分民族舞热闹、活泼、聚众、简单易掌握的特点,更加适合青少年学习,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由于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聚众的特点,常常以集体舞蹈的形式呈现,舞蹈中的队形变化和动作的整齐度需要舞者的集体配合。因此,在舞蹈学习中,学生必须服从纪律、听从指挥、关注他人、团结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舞的“群体性”特点,编排若干小组合来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点,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热闹、欢快,动作舒展、优美,抒情性较强,学生在跳舞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身心,把自己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脱出来,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魅力,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正确审美,在舞蹈中从而变得更加坦然和自信,并带着这种坦然与自信的气度面对生活和人生。
此外,我国历史悠久,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南有花灯采茶,北有秧歌,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舞蹈更是风格各异,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青少年由内而外地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民族舞蹈可以培养肢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相比其体育运动,更加细腻敏锐,情感的表现力更强。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大小肌肉群需协调参与,身体的耐力、爆发力、控制力、平衡力、柔韧性、反应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民族民间舞风格鲜明、律动性强,在舞蹈的过程中,需舞者的身体各部分共同配合。如藏族舞的踢踏舞可以训练踝部和膝部的灵活性;汉族舞丰富多彩的扇子手绢技巧可以培养学生两手的配合能力;维族舞可以训练学生颈部和腕部的协调性等。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在普通学校的舞蹈课堂上,太过急功近利,一上来就学习复杂的舞蹈组合,直接造成了学生与舞蹈的距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面到中间、单一到复杂的舞蹈教学原则。如教师教授汉族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一定要从基本的动律开始训练,舞蹈动律掌握熟练后再学习徒手的手腕动作,徒手的掌握熟练后再拿手绢花进行练习,最后再学习全身协调的动作并配合音乐练习。在学习初期不宜接触太复杂的舞蹈动作,学生身体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配合,打击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舞蹈的本体是人的肢体运动,肢体的运动是受大脑的控制支配的,因此,在普通学校的舞蹈课堂上,学生训练的不仅是身体的灵活性,更是大脑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普通学校的青少年,学习舞蹈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呈现出多么完美的艺术作品,而是借助舞蹈教育的手段,使学生收获到课本中无法收获的东西,使其心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教师教授藏族舞,在学习动作之前,教师首先对高原民族的文化特点、民族性格、地理特征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该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学生将其置身于该民族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跳舞,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藏族舞蹈会呈现出这样的屈膝、松垮、含胸的身体形态,让学生在舞蹈中学会辩证地思考分析问题。此外,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正确的动作示范、进行模仿、继而对动作的顺序和规格进行反复的记忆,培养青少年的观察、想象、记忆、模仿等能力。
3 民族舞蹈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养成正确的体态习惯
我国早在3000多面前的周代就有舞蹈教育的正式记载,周代的贵族阶级特别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认为舞、诗、礼三者融合,可以培养人的气度。在周礼制度中,“六大舞”用于祭祀,而“六小舞”就是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 “文舞”持羽毛,“武舞” 持兵器,学习“文舞”以培养人的良好仪容;学习“武舞”可以熏陶人的威武气度。古代人几千年前的美育思想,放之今日仍然适用。放眼现今的青少年群体,由于网络和电视的普及、营养的过剩和长期课业负担等多种原因,青少年肥胖、体弱、骨骼发育畸形等现象非常突出,“豆芽菜”“小胖子”体型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德才兼备,更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及优美高雅的行为举止。因此,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学生展开长期科学的舞蹈训练,矫正其不良的形体,改善青少年过于肥胖、瘦弱的形体,培养他们挺拔向上的优美体态是有重要意义的。
人类实践证明,规范科学的肢体训练,可以使人体肌肉呈条形生长,使骨骼的发育更加健康挺拔。现今社会上较为普及的形体训练以芭蕾基训为主,芭蕾基训的主要优势是动作规范性强,风格和审美较为统一和稳定,教学和训练体系化科学化;缺点是较为刻板,风格单一,舞蹈的趣味性较弱,伴奏音乐表现力有限,不太适合初涉舞蹈的青少年;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节奏和韵律较为欢快,音乐感染力强,舞蹈风格多样,具有极强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在普通学校的舞蹈课堂上,如果采取刻板单一的形体训练模式,不但会使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学生也会丧失对舞蹈的兴趣,还容易造成学生的肌肉韧带组织拉伤。因此,普通学校的舞蹈课堂,再兼具规范科学性的同时,必须要有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编排风格不同的民族舞小组合,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