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十五从军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张

中心思想: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十五从军征》出自汉代《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原文节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扩展资料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

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

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

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表达了作者和战士们一样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亲亲 您好唐代诗人李益,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其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李益于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登进士第。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后官至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公元八二七年)加礼部尚书衔致仕。

李益在大历九年(公元七七四年)至贞元十六年(公元八0一年)间,曾先后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随军北征备边;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幕,巡行朔野,入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从军塞上;如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和幽州节度使刘济幕,担任从事等职。这就是他在《从军诗序》中所说的“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多年投身军府,长期戎马塞上,使他体察征人甘苦,熟悉边塞风情。因而他的诗涉笔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从军边塞之作。

李益的诗在唐代诗坛颇负盛名。《新唐书李益传》说他“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至《征人》、《早行》等篇,天下皆施之图绘 ”。其诗作传入乐府,图绘民间,足见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多彩,风格雄浑沉婉,历来为人传诵。

李益巡行朔野,从军塞上之时,显然到过宁夏。他的一些诗作,反映了唐代宁夏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征人生活。

唐代灵州治所在的回乐县(今宁夏灵武附近)。唐太宗曾亲临回乐,大会敕勒等西北游牧部落被尊为“天可汗”。后人称此举为“受降”,故而回乐县有受降城之称。灵州是朔方节度使之所在。朔方节度使辖省丰安(在今中卫西南)、定远(在今平罗姚伏)、以及三受降城等五城。李益在他的《五城道中》描绘了行军之盛况:“金铙随玉节,落日西河边。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幕”。落日之时,行军黄河岸边,前军惊起大雁,后军踏响黄沙。五城戒备森严,守军来自关中。他在《暮过回乐峰》中描写了戍边士卒御敌之豪情:“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来回”。回乐峰是回乐县的一座烽火台。台上烽火烛天,报道敌兵来犯,士卒们远道来增援。他们不以为苦,而以为乐。其士气高,斗志之盛,不言自明。然而,防边御敌,久戍不归,亦难免无思乡之情。李益在其“天下以为歌词”的名作《夜上受降闻笛》中,描写了士卒思乡望归之苦况。“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明月似霜,寒沙如雪,夜闻芦管之声,因思乡而不眠。其情其景,可谓苦矣。

唐代在今盐池县设置益州,灵州南界设有安置突厥降户的六个州,称为六胡州。李益在他的诗中描绘了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生活。他在《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中写道:"l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月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绿杨,碧草,清泉,使人想见当年盐池一带的自然风貌。月夜笳声,倚剑将士,写出了边防的战备气氛。他在《塞下曲》中写道:“藩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在《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中写道:“六州胡儿六藩 语,十岁骑羊逐沙鼠”。聚居在河套的少数民族身着戎装,朝暮驰猎,何等英武,他们的歌声悠长,惊飞大雁;他们放牧的马群,在碧绿的沙滩上嘶鸣。其生活多么悠然自得!被安置在六胡州的突厥降户,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十岁的儿童便骑羊逐鼠。

李益在赞颂防边御敌的正义战争的同时,极为企望和平。他行经五城道中,发出了“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的感叹。他描写了坐落于六胡州的统汉烽下的战后情景。其《统汉烽下》一诗写道:“统汉烽下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此地无人空月明”。安置突厥降户地区的驻军已撤走,明月照着空荡荡的营盘,长城下黄沙之上白骨累累,战后景象何等凄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战争的厌恶。

李益在唐代 诗坛上作为继高适、岑参之后的著名边塞诗人,其有关宁夏的诗作,自然为地方增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1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