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十一(印象形成、归因、态度及改变、人际关系与沟通)

单元十一(印象形成、归因、态度及改变、人际关系与沟通),第1张

单元十一(印象形成、归因、态度改变、人际关系与沟通)

1

印象

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2

印象形成

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作刻板印象。

4

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

5

首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6

近因效应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7

投射作用

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8

内隐人格理论

每一个普通人对人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人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9

印象管理

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10

归因的概念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11

态度的定义

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

12

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既有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13

依从

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14

认同

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15

内化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16

认知不协调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完成,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17

睡眠者效应

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

18

人际沟通

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19

副语言

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

20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1

人际关系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它是人们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1 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是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琼斯等人总结了五种主要的印象管理策略:

(1)逢迎: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比如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赞美别人,或赞同别人的观点。

(2)恫吓:旨在给别人造成恐怖的印象,使别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

(3)自我抬高: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

(4)显示:给别人以正值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

(5)恳求: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弱点和对别人的依赖。旨在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

2 控制点

心理学家罗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认为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这一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一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3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随着人们在归因事件上的社会视角不同,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2)自我价值保护:人们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及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定的方面倾斜。

4 态度的构成

(1)社会视角:随着人们在归因事件上的社会视角不同,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2)自我价值保护:人们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及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定的方面倾斜。

5 态度的维度

五个维度:

(1)指向(direction):即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strength):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intensity):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centrality):也称为向中性,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性(salience):也称为明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6 拉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LaPiere)1934年进行的一项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对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该实验说明,种族歧视态度与实际的行为之间,几乎没有一致关系存在。

7 态度与行为关系三原则

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1983年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原则性地概括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问题,提出的三原则包括:1)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8 态度改变的理论

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

(1)依从(compliance):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这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3)内化(internalization):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完成,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海德平衡理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46年提出的,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在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9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1)态度主体方面:至少3方面的心理倾向会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1)抗拒反应,即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心理上会出现自发的抵抗,维持自我控制。2)心理惯性,人们的心理活动通常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在没有感受到改变的必要性时,通常是尽可能少地改变自己。3)保留面子,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需要保持一个不轻易受影响的形象。

(2)传达者方面:传达者的威信、传达者的立场、传达者的目的指向,以及传达者的吸引力。

(3)信息沟通方面:信息的差异、信息的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2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