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 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幼儿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而1-3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对幼儿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儿不和他一起玩,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惩罚手段,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⒊ 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二) 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日益丰富有两个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学前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引起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如亲爱的情感。首先是对父母或其他照顾婴儿的成人,然后是对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员有了这种情感。进入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切,较大的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⒊ 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3-4岁)的幼儿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完全外露,丝毫不加掩饰。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因此,情绪仍然是明显的外露。
幼儿晚期(5-6、7岁)幼儿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学前到学龄期间,幼儿情绪的发展成就惊人,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爆发、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尤其在3-12岁之间飞速增长,这时儿童在交往中掌握了许多情绪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儿童情绪逐渐内隐。
孩子无法控制情绪,会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困扰。父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改善:
1 教会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沉浸在某种情绪中的感觉体验。认知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后,孩子才能在情绪爆发前进行进一步控制。
2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技巧。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方法,比如深呼吸、数数等。在情绪激动时迅速运用这些技巧来稳定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3 分析事件中的具体原因。针对不同的情绪爆发事件,教导孩子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情绪失控的具体人或事,明确自身在事件中的过失和应对方式。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进一步控制情绪。
4 设置适当的行为规范。家庭应制定清晰的行为规范,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允许什么样的情绪表达,什么样的方式不允许。这可以增加孩子对情绪控制的意识,并学习适当的表达方式。
5 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自己也应该控制好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发泄过激的情感。要跟孩子一样培养分析问题和管理情绪的良好习惯。只有父母能够自我约束,孩子才会对此产生认知并加以模仿。
在父母的悉心引导下,孩子可以逐步学会认知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规范的行为方式和环境会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技能。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容小觑,要以最真诚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越来越多的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情绪,非常关注孩子的情绪控制,但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很小,脾气,总是和父母一起,父母的语气很重,孩子的脾气甚至更大。如果你不动脾气,你将很难控制你的情绪,当事情不是你自己的心灵时,甚至把你周围的人带走。孩子总是冲动,没有稳定的情绪,缺乏某些情感管理能力。不稳定的孩子的原因是:脑抑制功能尚未开发成熟孩子的年龄越小,自我情绪化管理能力越差,大脑的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较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控制他们的情绪,一点点儿童自我调整将更强大。他孩子自己的发展的法律是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父母有错误的教育当孩子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大多数父母都采用了“非攻击”错误的教育。过度强制和压迫意味着,让孩子们产生更强的抵抗心理学,并使孩子更加孤独,造成精神抑郁症。这种情感并不缓解,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生活环境的变化当孩子遇到新环境时,它不会在情绪上不稳定到新环境。这种情况对孩子的幼儿园更常见。在《爸爸去哪儿》中,当时不适应苛刻的环境。由于他的磨损,杜河并没有怪孩子,但他没有重建,但他完全摇摆。虽然它仍然对新环境不满意,但他控制着他的情绪并开始接受新环境。
当人们在婴儿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是,逐渐形成年轻时的发展。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发育是0-6的最快寿命,特别是在情绪管理中。在这个年龄段,3-6岁是最有效的培养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时期。当孩子仍然是一个小时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情绪的理解,尚不清楚什么是“良好的情感”,什么是“糟糕的情绪”。父母可以让孩子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来让孩子了解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正确方式。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讲述真正的感受。孩子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教你培养孩子的情感管理的三个步骤当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时,他们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制作游戏时,孩子的情绪将会最大化。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们发挥不同的角色,随着发生的事情,用孩子来理解,分享他们的感受。让你的孩子一个积极的鼓励,学会管理你的情绪,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年龄0-6岁的儿童并不完全认知,并对待物质有自己的意见,父母不能盲目地判断他们孩子的情绪,并否定他们的孩子情绪。父母必须学会站在孩子身上,分析孩子的情况,帮助他从孩子的角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反应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如果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们会在与孩子沟通时模仿自己的行为,认为这种情绪是可行的。因此,如果你想要孩子学习情绪控制,父母应该通过举例来领导。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如下:
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9-10岁左右,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一、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个性差别大,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或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从三年级小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自控力不强时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讲给大人听,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是到了三年级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
小学三年级是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有较大提高。随着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育方法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三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
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还包括形成融入社会的意识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家长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社会教育。
家长应多花些时间陪孩子,多做一些沟通和交流。三年级小学生应养成劳动习惯,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在必要时为父母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父母遇到困难时安慰父母,在父母生病时照顾父母都是孩子责任心的体现。
三岁宝宝的情感障碍应该及时注意,或许只是缺乏交流和关爱才是自闭症儿童的根源。
其实更应该要家长要积极地创设机会与孩子沟通,再忙也要充分的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单独跟孩子交流,让孩子充分的理解与家人之间的爱,在饭后、睡前与孩子交谈,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也是最有效的购物通时间。
若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可以带孩子去寻找一些心里的专家,让他们帮忙解决一下。
《父母的语言》作者达娜·萨斯金德(Dana suskind)博士,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和主任。这个机构的缘由是,基于科学研究表明,发育中的孩子早期接触的语言数量对其大脑构造和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同的影响,这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性格塑造及学习能力差异。
本书是她30年的科学研究结晶,在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作者在第一章《缘分:儿童人工耳蜗医生眼中的大脑发育》中,详细交代了写作本书的缘由。作为一名负责儿童耳蜗植入的外科医生,很清楚双耳失聪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一生将难有作为。但遗憾的是,那些植入人工耳蜗的孩子,即便获得了与常人无异的听觉功能,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康复效果不佳。
作者以扎克与米歇尔两位患者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两个都植入了人工耳蜗的孩子,听力也都达到了正常人的水平,但扎克很快融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而米歇尔却困难重重。结合两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作者提出 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
孩子三岁前接触词汇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最终的学业表现。尽管人工耳蜗的确可以赋予孩子们听力,但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即使安装了也是徒劳。
作者希望,每个家庭不论经济地位如何,他们的孩子的潜能,都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这是作者撰写本书的初衷,更是我们阅读本书的意义——我们拥有身体健康的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或许真能印证我们的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换言之,人生的起跑线,是从爸爸妈妈的语言教育开始的。
1、
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对来自各个阶层的42组家庭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婴幼儿和儿童一周内醒着的那110个小时到底做了些什么?二是做的这些事对孩子们最终的学业有多大的影响?经过三年的追踪研究,哈特与里斯利最终得出了研究结论——婴幼儿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他们得出的研究报告如下图所示:
引自《父母的语言一书》
从上图的研究报告,表面上看,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因素,对早期语言环境的影响差距巨大。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不管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困,语言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早期的语言环境才是最终影响孩子最终学习能力的关键,也即是,父母对孩子说多少话,怎么和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感受到父母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没有太大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能够给孩子营造足够好的语言环境,也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哈特和里斯利在理论上预测到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对孩子入学后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时隔六年后再次对孩子们进行回访,发现孩目前的词汇量、语言能力和学习成绩就是他们此前预测的那样。
不过,仍需强调的是,早期的语言环境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是否与数量、质量有关?那些家庭的孩子,听到的语言是否更积极、更具有鼓励性。
所谓3000万词汇,并不是3000万个不同的词汇,而是说话的总量,包括重复的话语。而语言的质量更为关键,除了词汇的数量之外,词汇的功能也获得了肯定。其中最关键的差距是肯定语语禁忌语的使用。如:
肯定语: 你真棒、你是对的、你这么做体现了你深入的思考。
禁忌语: 你太差劲了、你错了、你肯定不行、你永远成不了事。
归根结底,一切都取决于大脑被词汇滋养的情况如何。
2、
人类的大脑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四岁前。这期间,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几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是什么呢?是语言,具体来说,是父母的语言。
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通过简单粗暴的哭闹来传达他的情绪。饿了会哭,渴了会哭,拉屎拉尿会哭,所有不舒服都会哭。发育中的大脑对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因素都有着高强度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一个充满了持续高强度压力的“有毒的”环境,会让宝宝产生内在紧张感,如果压力感持续攀升,最终压力会使大脑构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孩子长期的行为问题。因此,父母对宝宝无微不至地照顾,其中亦包括语言环境。如“妈妈爱你哦”“爸爸的小心肝”这样的话语片段,加上其他咿咿呀呀的细语,在这样理想温和平静的家庭氛围中,大脑将发育得非常完美。
马萨诸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在网络视频上完成了一个让人难忘的“静面实验”(面无表情实验)。这是个关于宝宝社交需求的例子,让人感触颇深。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她的宝宝扣在了一个很高的椅子上,然后跟宝宝一起嬉戏。然后妈妈突然背对孩子,当她再次转过来时,面部一下子犹如一张白纸,毫无表情。
宝宝满脸茫然地盯着她,紧接着宝宝的面容如阳光般灿烂,他手舞足蹈,伸手蹬腿,尝试用各种方法引起妈妈的回应。当宝宝意识到这纯属徒劳时,便耷拉着小脑袋开始号啕大哭。这一幕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接着,我们看到妈妈开始焦虑,束手无策。最后,她苍白的面部又恢复到了之前慈爱温柔的妈妈的模样,宝宝也马上就又高兴起来了。
如果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意的环境中,这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弥补的。
它将直接影响宝宝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这样的消极影响是不可逆的。
3、
语言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尤其是父母的语言在促进大脑智力优化和稳定性发育方面。虽然遗传学的作用不容低估,但科学表明,小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
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另一重思考。我们所有人生来就具备某些优势,也存在某些弱势。即使是最好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消除这些弱点,科学告诉我们的是,要发挥出我们的潜力,取决于我们出生后三年内大脑发育过程中的经历。
某种程度上说,后期孩子在学业上的所有表现,其实就是父母在婴幼儿时期的教育的检验。
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女孩子说:“我讨厌数学。”男孩子说:“我天生就不是学语文的料。”这时候,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们,早期是否也存在于类似的偏见。当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是否不自觉的认为女孩子生来适合辩论、语言艺术和写作相关,而男孩子就天然地与逻辑学、数学、等理工科挂上钩。
这些性别差异的潜意识,对最终的数学成就具有刺激作用的早期数学谈话习惯性地绕过了女孩子。虽然所有的研究都没有证实这一结果,但在一项针对中产阶级和中上层阶级母亲的研究中,两岁以下的女儿所接受的数学谈话是儿子的一半。这是典型的早期语言环境中的谈话类型,那就是性别定型。这可能是把一个女孩子从她可能感兴趣的领域中剔除,阻止她在那些可能因她加入而获益的理科、技术、工科和数学等领域内发挥特长。
这可能从生命的第一阶段就开始存在了。除了性别定型之外,正如此前说的那样,对孩子讲禁忌性和否定性的语言,一样会对他们的大脑发育和学习造成障碍。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说两句诸如“你真棒”“你最聪明”就会让孩子变得能量慢慢无所不能呢?当然不是!事实上,有些赞美孩子的方式既会产生反作用,也违反常理。
几年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无法做某件事时,他就会放弃,原因是他不够聪明,因为你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只有他才是厉害的那个人,他习惯了“聪明”的人设。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 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称赞,它就会变成一种负面力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的麻醉剂。 ”
研究还发现,孩子的阅读认知能力、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意志力、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这才是我们老祖宗所谓“3岁定终身”的核心所在。
4、
前面说了许多实验研究、理论支撑等底层逻辑,这才是《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即如何构建丰富的早教语言环境。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呢?
此问题的探究成果同时也是“3000万词汇倡议”团队的核心战略,即3T原则:
第一个T:共情关注(Tune in): 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
也即是建立同理心,等时机成熟,父母再跟孩子谈论它。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
比如,当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如果你非要拉他来听你讲故事,那么这就是不符合共情关注原则的。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仔细地先关注孩子的兴趣,再接着加入他。
值得注意的是,数码设备是“共情关注”原则的克星。电脑、平板、智能手机很容易使人上瘾,吸引人的注意力。只有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时,大脑发育得关注力才会产生。
本质上“共情关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观察、理解、行动。
第二个T:充分交流(Talk more) :父母多跟孩子交流,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话语,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它们的使用方式。
假设人的大脑是一个存钱罐。如果你只满足于往里面塞硬币,即便把它塞满了,你还是付不起大学学费,更别提去医学院了。
同理可得,如果父母只顾往孩子的脑袋里塞入简单的单词,装得再多,它们也无法跟大学水平相提并论。
交流时有几个原则:多讲述、平行谈话、少用代词、脱离语境的语言。、
第三个T:轮流谈话(talk turns): 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
这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真正的“交流”,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让“你来我往”的亲子互动成功地开展,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
现实中很多家长总喜欢抢孩子话,总想替孩子把话说完,性子急,等不得。其实这些都是交流中的大忌。
其实,孩子的语言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比如我四岁的儿子,看到我其中一颗牙齿有一些歪斜。他说:爸爸,你这颗牙齿不听话,脱离队伍了,它走散了!
你瞧,这话说得多好!
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分享阅读、跟宝宝阅读、培养文字意识、讲故事以及在数学中实践3T原则。
正如儿童教育专家罗玲在推荐语中所说:“当家长把孩子早期教育寄希望于各种结构时,他们很容易忽略了自身的作用。这本书里,作者系统地呈现了她30年的研究成果: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大脑发育、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乃至性格塑造,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与其等孩子上学后逼他有好成绩,不如我们家长早些学习,从现在做起。”
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新时代的父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