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诗《七里香》内容

席慕容的诗《七里香》内容,第1张

七里香 席慕容著

卷一 七里香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 今夜的我

就是那是女子

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成熟

童年的梦幻褪色了

不再是 只愿做一只

长了翅膀的小精灵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渐呈修长的双手

将火热的颊贴在石栏上

在古长春藤的荫里

有萤火在游

不再写流水帐似的日记了

换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迹

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

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古相思曲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古乐府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 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 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渡口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年华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祈祷词

我知道这世界不是绝对的好

我也知道它有离别 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机会

上主啊 请俯听我的祈祷

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

给我一颗温柔的心

给我一份洁白的恋情

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 所以

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

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

在奔驰的岁月里

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异域

于是 夜来了

敲打着我十一月的窗

从南国的馨香中醒来

从回家的梦里醒来

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独

细雨霏霏 不是我的泪

窗外萧萧落木

1、以诗之名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蓉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2、时间草原

《时间草原》作者席慕容,该书分成“月色满山”与“边缘光影”两个部分,以时间与主题为经纬,从最初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一直到新近发表的新作,经编排以最完整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3、时光九篇

自1981年7月,《七里香》出版以后,就触动了许许多多读者的心灵。陆续出版的《无怨的青春》《迷途诗册》等诗集,更奠定了她在台湾诗坛的地位。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再版的《时光九篇》属于全新席慕蓉诗集中的一册,新版心慕容诗集包括《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以诗之名》共七册,分为普通版和礼享版。

4、无怨的青春

《无怨的青春》是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和舒缓的音乐风格。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美极,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充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

5、七里香

由于七里香茂密、香气浓厚的特点,其经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被提及,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20世纪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席慕蓉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首诗即名为《七里香》,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授权在大陆地区印行她的三本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和《时光九篇》之一。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的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这是我读过的席慕容的第一首诗,也是我印象里特别深刻的一首。我高中买过一本青少年版的席慕容诗集,开头的第一首就是这篇《七里香》。那个时候周杰伦人气很旺,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与秋刀鱼有什么关系呢。细读下来才发现,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和周杰伦的《七里香》完全不同的感情。但我不晓得这两个《七里香》之间是不是有点故事。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它读起来有些怪怪的。前两句明明在讲溪水和浪潮的事情,好像还没有讲完,后面就突然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去了。我开始也不懂,但是反正就觉得写得很美。后来上语文课,学了点文学理论,才晓得这大概就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的手法。大家熟知的《孔雀东南飞》开头就有这么两句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后面正文讲了个悲伤深情的故事,可是和孔雀八竿子打不着。但从总体上来说,总觉得这两句好像是为全篇定了一个基调,就像音乐里面会定G调还是E调一样。《七里香》的这两句也是如此,而且写得很隐含,但读了后面的东西,我们才能明白这两句是一个非常巧妙而又美丽的比喻。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的挥手道别。我觉得这两句极具画面感。让我们闭起眼,想象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小屋子外面的园子里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篱笆旁的树也绿的清新,天空蓝的只看得见棉花一样的白云,一朵朵像棉花糖一样漂亮。这么明媚的日子,可是有个年轻的孩子,他要道别。也许他是要去求学,也许他是要去流浪。他站在篱笆外面的园子门边,向小屋子那边道别。屋子里的或许是挂心的父母,或许是新婚的妻子。但年轻人一脸的轻松和快乐,想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他似乎并不感到离别的痛苦和感伤。也是,这么一个明媚的好日子,是不应该伤感的。所以,我们看到他轻轻的挥了挥手,并没有多少留恋,转过身直接走掉了。

        离开多久了呢?接下来的一句马上就跳到了二十年后。人生不过百年,这一去就是二十年。现在要我回想二十年前,就觉得好久远好久远,何况是沧桑的二十年呢。二十年来,风云变化,世事无常,人们说越是困苦,时间就过的越是缓慢。所以再回想当年出发时候的意气风发,脑海里恐怕也只剩下一点点模糊影像了吧。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我觉得虽然全篇都非常美,但这一句一定是最美的。我们前面说二十年前是某个年轻人在向双亲或者娇妻道别,可现在诗人一下子告诉读者,我们就是那个年轻人。每一个人都有的曾经轻易的道别,而现在历经沧桑,身心俱疲,就会特别怀念当年的绿树白花,蓝天白云,和轻易挥手时的意气风发。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这首诗是在讲一个疲惫的游子怀念故土,怀念年轻时候美好日子的感情。这种感情夹杂的是对年轻的怀念和感叹,和纯粹的余光中式的乡愁略微有些不同。我们暂且把这种感情叫做乡愁吧。但最妙的地方在于诗人没有直接讲游子如何的想家,如何的怀念。她用了另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情景去比喻。让我们再次闭上眼,想象每一个有月亮或者没有月亮只有星光的晚上,万物宁静无声,可是千里之外有人却睡不着觉,一到夜晚,望着深邃的夜,就会想家。可身在异乡,回不去怎么办。只能灵魂出窍了,像个飘荡的鬼魂,每一夜的晚上想家的时候,就飘过千里万里,飘到小屋子的窗外,看到窗子里亮起的灯光,想到里面的人儿,心里就觉得特别的安慰。可是,这个鬼魂只能整夜整夜在窗子外面看,他不敢进去。二十年,不晓得窗子里面是什么情景。想进而不敢进的感觉大概就是近乡情更怯吧。看一整个晚上还觉得不够,天亮了回去附体还阳,该忙的忙,该奔波的奔波,一到晚上又不辞辛苦,飘回来守在窗前。夜夜如此,该是多么的深情,又是多么的无奈。我想每一个在外奔波过的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大概都能体会到这种夜夜魂归去,天明又异乡的感受吧。所以,我们看到席慕容用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手法,挖到了每一个人的魂魄里最普遍的怀念和感伤。

        说到感伤,我觉得并不一定是个不好的东西。我们看到不管是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感伤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美。而且,对每一个人来说,适度的感伤是心灵从外界回到自我,恢复能量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不觉得感伤是个坏事情,我也不觉得这是一种矫情。发自内心的东西怎么能算作矫情呢?

          接着看,最后两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夜夜守望的魂魄,被风一吹,就化作了满园子的郁金香。我想第二天,园子的主人一定是闻得到这个香味的。或许他也会想是哪里来的清香呢。想到这里我们觉得稍感欣慰,夜夜的守候至少还是化作香味印在某人的脑海里。这两句结尾很漂亮,写得非常的清新,没有哀伤,只有淡淡的美,读到这两句我都仿佛闻到了沁人心脾的味道。好的诗收尾一定要漂亮,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现在我们再回看开头的两句。“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是不是正好对应着“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的挥手道别”?“浪潮却渴望重回大地”,是不是正好对应着“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溪水轻浮,以为大地是束缚,所以急着离开,就像年少的我们,以为家是束缚,急于出去闯荡。可是宽厚的浪潮却渴望重回当年的大地,就像在外疲惫和孤单的我们,总有一天渴望家的温暖。我觉得溪水和浪潮的对比,“急着”和“渴望”这些词的应用是非常精准和美妙的。这一种美妙需要细细的体会。所以整首诗妙处很多,需要读诗的我们一点点的去想象和展开。

        当然,席慕容还有一首纯粹是写乡愁的诗。题目就叫做《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相对于《七里香》而言,这一首是在描述纯粹的乡愁。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很容易体会得到的。席慕容的乡愁和大部分人的乡愁是略微有点不同的。她所魂牵梦绕的是从小到大从未见过,只是在父辈的口中听说过的蒙古草原,席称之为原乡。但她所写出的乡愁的感觉却是正是每一个离过家的人所感受的。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极美的比喻,把故乡的歌比作了笛音。我们大概可以想象,晚上江面的船发出的笛音在辽阔而又静谧的水面传播开来,一眼望过去,烟波淼淼,只有笛音格外清晰响亮,透入心扉,就如对家的思念一样透入骨髓。何况天上还有明月,古往今来,只要看到明月,莫不有思乡之情的,原因大概也就是苏轼的“千里共婵娟”和“王勃的“天涯共此时”了。但我想,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不仅仅是故乡的歌,还有故乡的方言,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都是那支穿过水雾,直达心底的笛吧。当然,这一句在写作技巧上也是很高明的。诗人把人心底迷糊不清的感情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显现了出来。她给读诗的人描绘了一个有情的情景,就像画了一幅画,虽然画上一个字也没写,可读者一看到画就进到了那个情景里面,进而由景生情,体会到了诗人的用意。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句也用了同样的办法,给读者画了一幅画,让读者自己钻进去,自己想象和体会。但是,不同的是,上一句中的故乡的歌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这些原本抽象的东西却如江面的笛音,清晰得直抵心底。但故乡的山水河川,房宇树木,本来是一个个看得见的具体的景象,却因年岁久远,竟然模糊不清了。越是模糊越是回忆,回忆不起来的时候,就只剩惆怅了。其实我们自身也有这个体验的。譬如,某一日听到一首只有小时候才听过的歌,然后就觉得特别亲切,关于那首歌的所有回忆也慢慢浮现出来。可是,要回想当年唱那个歌的画面,却觉得有些久远模糊了。雾里的挥手别离,是想看清又看不清的无奈和失落。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人又在用比喻了。我们知道树会把根扎进土里,而且树根会越长越大。所以其实诗人在告诉我们,乡愁就像大树的根和枝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只会越来越繁盛,越来越扎到心底里去,没有痊愈的那一天。所以这是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再一次用具体的意象来描绘抽象的感受。这种在文字上的功夫,是非常不简单的。

        两首诗相比较,《七里香》极富浪漫的色彩,不管是构思还是文笔都是非常漂亮的;《乡愁》写得直接,近于直叙,但抓住了关键意象,还是能深刻的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我自己的感受来看,我喜欢《七里香》多一点。但读诗是个很主观的事情,我相信也有不少人更喜欢《乡愁》,这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56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