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界的某一种事物,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细腻的情感.100字左右

描写自然界的某一种事物,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细腻的情感.100字左右,第1张

一场沥沥淅淅的春雨,将山乡厚重的郁闷浸化成沁人心脾的清新。久盼滋润的翠竹张开怀抱,尽情地接受暖暖春雨的温柔沐浴。雨点儿很细很小很轻,飘散在空中,看不见单个的雨点,眼前只有一片淡 。 (搜的,参考下)

1、一件事物:传家之宝(玉镯,项链等) ;三个人:祖母(母亲,父亲等长辈)、一男一女;两种感情:浓厚亲情、爱情

2、一件事物:本子,钢笔,画等等;三个人:一男一女,兄弟或者闺蜜;两种感情:爱情,友情

诸如此类可以写很多的,你想表达什么呢

用一种物品形容爱情

用一种物品形容爱情,我们经常会用一些事物或者现象来代表爱情,爱情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很美好的,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段完美的爱情。下面我就带大家看看用一种物品形容爱情的相关内容。

用一种物品形容爱情1

1、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荷包牡丹属),英文名叫做“Bleeding heart”(滴血的心)。荷包是中国传统的定情信物,买一盆这种花放到TA门口,才是含蓄唯美的相濡以沫的爱情中国式表白。感情问题添加/信:,免费领取花镇情感专家一对一专业咨询。

2、千古绝唱 传说之爱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象征爱情的东西都有什么含义连理枝的开山鼻祖,被奉为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楷模,相传东周时,宋康王路遇采桑美丽**,欲夺为妻,直逼得美妇人夫妻双双自尽,宋康王不许二人合葬,于是两个坟头上各生一树,枝杈连结,不分彼此。这两棵生有连理枝的树木,就是梓树了,此后人们多把梓树称为“相思树”。

3、不褪色的信物

新鲜玫瑰的爱情极限是一周,一周之后,花朵开始枯萎凋落;干花玫瑰的`爱情极限是一年,一年之后,颜色开始消退暗淡。为了找一种不褪色的花来象征永恒之爱,细水长流的爱情。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看中了路边毫不起眼的蓝色小野花,这种花被压制成干花标本后,如天空般湛蓝的色彩经久不褪,多年之后,翻出曾经的日记或者情书,干花的天蓝色,一如往昔。

人们把这种爱之花称为“Forget Me Not”,这就是“勿忘我”的由来,植物学家称之为勿忘草。不褪色的信物,用以象征永恒之爱,细水长流的爱情。类似广告台词里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然而“勿忘我”这个名字流传到中国,却出了一些意外:花店里的勿忘我,完全是另外一种植物,而真正不褪色的勿忘草呢,在民间有个昵称,叫做“狗屎花”。遇上难解情感困扰添加/信:,花镇情感专家助你走出困境。

4、迷人香草

相传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出生时曾漂浮在地中海上,蓝紫色的气泡混合着爱神特有的体香,变成了一种香草。迷迭香源于爱神的气味高贵而浓烈,年轻女子将这种香草制成香包,当作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怀揣着迷迭香的青年男子,从此被悠扬的气味所环绕,以此表示心有所属。这种香气长久不衰,因而寓意永久不变的爱。

用气味来诠释爱情,用气味来镇守爱情,姑娘们如同众多动物一样,在属于自己的伴侣、子女、领地内,涂抹特殊气味,标记为私有物品。迷迭香、熏衣草、百里香,都被当作守护爱情的武器,不但可以提醒图谋不轨的其他女子,还可以为心仪的男人遮遮腋臭,一举两得。

用一种物品形容爱情2

哪些东西象征爱情

1、情侣戒指

情侣戒是最能够象征爱情的一份定情信物。这款情侣戒是采用银镀白金制作而成,还能个性刻字,十分新颖。

2、鲜花、永生花

情人节告白必备是花,没有花的告白是不完整的。玫瑰、百合、永生花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送9朵玫瑰花的寓意是:我和你的爱情长长久久。11朵玫瑰花的寓意是:爱你一生一世。百合花的寓意是百年好合。现在也有很多男生会选择永生花送给女生,永生花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存放3-5年以上。 所以永生花的寓意是:我对你的爱永不枯萎。

3、巧克力

情人节表白怎么能少了巧克力呢。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习俗渊源流长,最早是西班牙的玛丽亚萨尔莎公主将可可豆作为订婚礼物送给她的未婚夫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向她的爱人表达自己的柔情蜜意。所以情人节送巧克力是非常适宜的。巧克力寓意是甜蜜的爱情。

你说的是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法,是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例如,秦牧的《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首先,抓住仙人掌的特点,热情地抒发了赞颂之情:“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植物!”紧接着,就它的坚韧性格、抗旱耐瘠、顽强拒害、花朵艳丽的特点一一进行描写。文末点明:“我总是忘不了那墨绿色的岛屿,那簇生着仙人掌的海滩,那迎着海风微笑屹立着的战士们坚毅的形象!”原来,作者所借之物是仙人掌,所抒之情是歌颂解放军战士高尚品德与情操。

特点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目标 :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用多角度观察生活 。善于捕捉实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想法。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例文编辑

自然是大师,即使是她不经意的一瞥,也总能让人萌动最美的体验,比如彩虹、比如海市蜃楼、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阳光,因为雷抒雁说——

阳光,是一种语言

早晨,阳光以一种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禅机,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阳亮清朗的心境。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诗人说,万能的上帝没有办法到每个孩子身边,去全身心地保护、关爱他们,于是上帝就用世界上最最特殊的材料创造了孩子最最亲近的人——

谁说长沟流月去无声呢 水, 也有她们自己的语言的,只是,那需要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去领会,才能清晰辩认。

山城有水,水自碧山间潺湲而来,又缓缓经庄脚流淌而过,在盈澈见底的沟洫中,渐次将自己款摆成一道叫人明心见性的清凉。

似乎满山殷勤浓密的苍翠,怎么也挽不住那一点对人间的关注与情爱,涓涓弱水,必执意要奔向人间。于是就那样毫不迟疑地启程,穿越密密树林,磊磊涧石,穿越青苔题壁的山涧,欣欣然来到这大片山城的土地,润泽成膏;把种籽,育化成苗;然后把人心,洗涤成一面不沾惹尘埃的明镜。

那是否便是山城之水的心事与身世了呢?

夏日午后,我时常临流而立,俯看水中天光的投影,云朵的飘移,小鱼的从容出游,以及自己悠悠摆动、却并不流走的身影;并且侧耳倾听水与风的酬唱应答,水与石的温和争辩;或者水自顾自的行吟如歌与沉默无言。那仿佛诉说着许多故事,也令人联想起许多故事的声音,有时,竟使我禁不住忘情地蹲下身来,像儿时沟边放纸船的样子,生命又温柔地回到了赤子最初的心境。

谁说长沟流月去无声呢?我真想告诉那只顾在杏花疏影里,饮酒吹笛至天明的陈简斋——水,其实也有她们自己的语言的,只是她只肯把自己的流转,说给那既领略过生命中婉约柔静之美,复饱经狂涛骇浪、颠踬困苦的知音,去听罢了。

若生命的河流,是一段曲折的沧桑;若岁月的清溪,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在每一道有形无形的流水之前,我都愿意自己是宁静得足以聆见水之清音的过客。(《台港文学选刊》2003年第7期)

村庄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在一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释的残雪下,有三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是蒿草,或卑称臭蒿子。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一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气象。

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杏花接着开了,那儿这儿又变换出似走似住的粉白的云。泡桐花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骤然暴出的紫红色的花帐笼罩起来了。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清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晚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燥热难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然会使躁急的心绪沉静下来。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儿便接连开放,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来整个原坡都覆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惊奇。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陇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叶子,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装,居然是最耐得霜冷得树。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成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缕圣洁的温柔,本能地扬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飘落、融化,周围是雾霭迷茫的素净的田野。直到某一日大雪降至,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刻,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淡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只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觅踪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好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

我常常在上述这些情景中,由衷地咏叹我原下的乡村。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你喜欢冰雪么?

梦里水乡

  撑一把油纸伞,踏入了幽深的雨巷,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茉莉的芬芳……

  江南的水乡是烟雨缭绕的。闭上眼,用耳来倾听雨滴的脚步;用鼻来嗅一嗅水乡人家在细雨中的烟火气息;用心来感觉被雨湿润的土壤的柔软。不知不觉,就像坠入了梦境一般……感受雨中的水乡真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世的喧闹,没有森林的荒寂,有的只是细雨朦胧的静谧。雨,在天地间,深情地喃语;烟,在巷里,朦朦地飘散。

  水乡的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具一格的,水赋予了你灵动的魂。在薄雾的清晨里,桥的倒影在漂浮着雾气的水面上若隐若现,分外神秘,这梦幻般的倒影给予了我无限的遐想。旭日东升,澄清得如银镜般的水映入眼帘,真切与虚幻,梦境与现实,都在这别具一格的水中旋转、交织、融合!混真假于一体,聚梦幻之灵气!

  在这画卷之中,水面之上,是同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午后,太阳将光辉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只见湖面上“金光闪耀”,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湖面上,此情此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有着一种无语言表的魅力。夕阳西下,它如一团火,染红了天与水,远远望去,水天相连。一片金红,即便是天,也荡漾着金红色的波浪。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那若有若无的歌声飘进了我的耳畔,我的思绪随着优美的音乐停留在古老的石桥上,荡漾在那水天相连的湖面上。

  梦里水乡,你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你是人间的天堂,你是绚丽的梦境。你的烟雨朦胧,你的水天相连,使我永远陶醉……

  美无时无处不在

  春夏秋冬,鸟蝉虫雪声声不绝,生活何等宁静惬意!昼夜山水,棋箫松瀑处处相伴,人生何等潇洒逍遥!

  总有人对中国古人怀有强烈的向往。古老的沉静,间杂着些许轻灵与飘逸,就这样在时光的彼岸朦胧着,以一种神秘的向心力充当着无数后代的精神栖息地。

  然而,有一个问题总是被不着痕迹的忽略:时光远去了,但这些美的事物可曾随之消失?既然没有,为何我们现在对他们的美如此陌生?我们丢失了一种心境,发现美、体会美的心境。无论古今,生活总是生活,有喜乐,有愁苦;美总是美,无论表现形式怎样,它无时无处不在。

  周国平这样说到:“人类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现代人很忙,忙着工作,还要忙着悠闲,忙着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后逢人便侃侃而谈,生怕自己显得不够见多识广。美在变得廉价,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享受,而正在成为文凭式的评价工具。太多人打着自我保护的招牌理直气壮地冷漠,在功利与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碍了很多人对其含义更深刻的领会及实践。发现美,用眼,用耳,归根结蒂是用心。有了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美的涵义便会无限拓展,超出世俗认可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遗迹,而涵盖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高中作文

  美是真实的,生动的,可感的!它无时无处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阳台狭小的空间里看它沐浴着阳光散发勃勃生机,这美会胜过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咏,品味《滕王阁序》,无论环境如何,它给你带来的美感,比之在人头攒动中瞥一眼那块石碑要珍贵、真实得多。

  美与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价值,因此,刻意体会美的过程也就是漠视美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归美的本质,去珍惜事物与心灵契合的瞬间,迎回感动,迎回温暖,迎回一颗善感的心。

  美无时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发现自己的“鸟蝉虫雪”与“棋箫松瀑”,不论它们以何种面貌呈现。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春夏秋冬,鸟蝉虫雪声声不绝,生活何等宁静惬意!昼夜山水,棋箫松瀑处处相伴,人生何等潇洒逍遥!

总有人对中国古人怀有强烈的向往。古老的沉静,间杂着些许轻灵与飘逸,就这样在时光的彼岸朦胧着,以一种神秘的向心力充当着无数后代的精神栖息地。

然而,有一个问题总是被不着痕迹地忽略:时光远去了,但这些美的事物可曾随之消失?既然没有,为何我们现在对他们的美如此陌生?

我们丢失了一种心境,发现美、体会美的心境。无论古今,生活总是生活,有喜乐,有愁苦;美总是美,无论表现形式怎样,它无时无处不在。

周国平这样说到:“人类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

现代人很忙,忙着工作,还要忙着悠闲,忙着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后逢人便侃侃而谈,生怕自己显得不够见多识广。

美在变得廉价,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享受,而正在成为文凭式的评价工具。太多人打着自我保护的招牌理直气壮地冷漠,在功利与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碍了很多人对其含义更深刻地领会及实践。发现美,用眼,用耳,归根结底是用心。

有了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美的涵义便会无限拓展,超出世俗认可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遗迹,而涵盖一切有价值的事物。

美是真实的,生动的,可感的!它无时无处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阳台狭小的空间里看它沐浴着阳光散发勃勃生机,这美会胜过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咏,品味《滕王阁序》,无论环境如何,它给你带来的美感,比之在人头攒动中瞥一眼那块石碑要珍贵、真实得多。

美与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价值,因此,刻意体会美的过程也就是漠视美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归美的本质,去珍惜事物与心灵契合的瞬间,迎回感动,迎回温暖,迎回一颗善感的心。

美无时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发现自己的“鸟蝉虫雪”与“棋箫松瀑”,不论它们以何种面貌呈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7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