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名利场》
Vanity Fair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1848)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48年出版
这部小说的主角或许就是英国文学最知名的非正统派女主角——贝奇·夏普,小说的情节围绕阶级、社会、跻身上流社会以及现代读者听来又熟悉又害怕的金融危机。《名利场》这些要素全都具备, 讲述那个年代,也讲述着每一个年代。
9 《科学怪人》
Frankenstein (Mary Shelley, 1818)玛莉·雪莱,1818年出版
这部先锋作品集科幻和哥特式恐怖于一身,营造了一个难以磨灭的“恶魔”主题,即科学家中的“现代普罗米修斯”,几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8 《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Charles Dickens, 1850)查尔斯·狄更斯,1850年出版
David Copperfield is populated by some of the most vivid characters ever created They are as much a part of readers’ world, and their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as people they have actually met《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众多,性格鲜活的角色云集。这些人物角色仿佛是读者所在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和读者亲身遇见的人一样,有着相似的世界观。
7 《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Emily Brontë, 1847)艾米莉·勃朗特,1847年出版
《呼啸山庄》“蕴含巨大的心理能量,没有其它书籍能够与之匹敌。”读者推崇《呼啸山庄》是因为其“层层叠叠的叙述结构”和丰富惊人的想象力,更因为《呼啸山庄》超越了爱情故事本身,展现了我们转瞬即逝的欲望之下“永恒的震撼”。
6 《荒凉之屋》
Bleak House (Charles Dickens, 1853)查尔斯·狄更斯,1853年出版
《荒凉之屋》是狄更斯的小说之一,以第一人称过去时所写的章节与第三人称现在时的叙述并行,两者间的切换创新独到。
5 《简·爱》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ë, 1847)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出版
勃朗特这部哥特式爱情传奇出版于1847年,内容革新,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追寻更为充实激情的生活,至今仍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勃朗特小说的主人翁简·爱是个孤儿,追寻着自我的身份,主人罗切斯特先生深深吸引着她,其情至真令简`爱无法抗拒;小说真切描述了简·爱复杂的道德抉择及其有时显得有些原始的情感状态。
4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Charles Dickens, 1861)查尔斯·狄更斯,1861年出版
《远大前程》或许是最地道的英国小说。成年读者重温狄更斯经典,去发现其智慧与精彩、影响与真理。《远大前程》有狄更斯经典的所有元素,讨人欢喜却不甚完美的角色、主要故事情节能牵住时局、副线情节串起道德与文化,是部情节精彩的爱情故事作品。(推荐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书堂来看看~)
3 《达洛卫夫人》
Mrs Dalloway (Virginia Woolf, 1925)弗吉尼亚·伍尔芙,1925年出版
如果说这部小说作为媒介最天才之处在于其破除人类意识的囹圄、显露人们细若蛛丝的思绪、显露构成我们内心生活的记忆,那么伍尔芙的第四部小说本身就是鼎峰之作。弗吉尼亚让现代主义焕发新生、重现生机。
2 《到灯塔去》
To the Lighthouse (Virginia Woolf, 1927)弗吉尼亚·伍尔芙,1927年出版
细腻美妙、智慧惊人,是不折不扣的原创之作。现代派的大师之作,运用意识流写法,其语言丰富、观察敏锐,不言自明。
1 《米德尔马契》
Middlemarch (George Eliot, 1874)乔治·艾略特,1874年出版
这部小说人物角色卓越,更精妙之处在于其想法与理念。《米德尔马契》是迄今最伟大的英文社会心理学小说。
1 书香芬芳
2 阅读花园
3 知识花开
4 文化花径
5 书海花舫
6 智慧花囊
7 花样阅读
8 知行花园
9 书蕾花语
10 不败花开
这些名字都与花相关,既能够体现读者对知识的追求,也有美好的意象和情感联想。当然,具体的书单名称还需要根据书单的主题、内容、受众等进行细致的思考设计,才能更好地符合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一些随口说出的约定还来不及实现,一些胸口小小的悸动被淡淡忽略。是枝裕和的作品,总是充满着些治愈人心的力量,不声不响,却动人心脾,在不经意间戳中读者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反应过来,眼泪已打湿纸页。
故事通过一次家庭聚会,捕捉到家人间珍贵的情感。看似简单平凡的生活中,串联起一个个关于误会与谅解、亲情与宽恕的小故事。
步履不停,人生总有许许多多的来不及 。时间残酷,转瞬即逝,来不及细细品味,却已然无奈看着年轮不停增长。也许,生活的意义就藏于转瞬而逝的光阴之中,有多希望,自己能够快一点成熟,希望人生的进度条能够再慢一点,希望父母老去的速度再缓一些。
少有的以辞典编撰为题材的作品,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却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专注”的意义与温情。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日本的“职人”精神,一种将工作视为信仰的认真与专注。辞典编纂,本是枯燥索然无味的工作,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神圣而特别的意义。“辞典,是横渡词汇海洋的船。人们乘坐辞典这艘船,收集漂浮在漆黑海面上的点点星光。只为了能用最恰当的措辞,准确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传达给他人。如果没有辞典,我们只能伫立在这片浩瀚的大海前,驻足不前”。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主人公布里特-玛丽是位极其无趣的63岁女人,不允许生活里有任何波澜——每天6点准时起床,12点必须用餐,从不在天黑后出门,床单整理得一尘不染,否则就不是“文明人的做法”。她有许多许多清单,甚至有一张记录所有清单的清单,以保证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万无一失。
然而,丈夫出轨,她对美好婚姻的期待摔成了无从清理的碎片。布里特-玛丽被迫离开她无比熟悉的生活,来到小镇博格,接受了一份看管废弃娱乐中心的工作,她的生活被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和一只老鼠将她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却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本书继承了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贯的幽默又催泪的风格,用人与人之间美妙又痛楚的相遇来打动读者。
哈佛大学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受邀前往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出席一场重大的发布会。他二十年前的学生——如今已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计算机专家、未来学家——埃德蒙·基尔希将要揭开 一个惊人的发现,却在发布会的当晚被暗中飞来的子弹击中头部。为了解开谜团,兰登再次踏上了惊心动魄的旅程。
丹·布朗2018年的新作,仍是经典的科学与宗教对立的题材。依然是熟悉的符号学、熟悉的男主角兰登、熟悉的镜头感叙述和扣人心弦的故事节奏。将人工智能作为故事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一场快节奏的解谜之旅引发读者关于人类未来及科技发展的思考。
《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断断续续阅读了一个多月的这九本长篇小说。篇幅虽长,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无味。
肯·福莱特以英、美、德、苏俄四个国家五个家族为主线,通过三代人近百个角色的成长纠葛,为各国读者刻画出整个20世纪西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多条主线同步推进,不用视角切换跳跃,以小说的方式讲述整个20世纪的人类故事。
旅行,让我可以真切地感受世界;**,告诉我世界有无限可能。读完小鹏的这本旅行札记,蓦然发觉,真正年轻的心灵本就应该这样波澜四起,把生命的长河激起朵朵浪花。
正如《天堂**院》里的那句话,“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哪怕无法远行的通勤时光,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的附近走走逛逛,去发现每一个季节的不同色泽,去留住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昼夜晨昏。
“我一直在模仿着他们,只为努力扮演大众心目中的人。”
主人公谷仓惠子是个36岁的大龄单身女性,为了不露声色的融入社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便利店兼职,连店长都已经换到了第8任,但惠子却一直坚守这便利店的兼职。她坚守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竭力隐藏起和别人不一样的那一面,却无数次被身边人评价、比较、指指点点。
获得芥川奖的这部《人间便利店》,书中有很多极具现实讽刺意义的经典语句,读后,发人深思。
一本读完会令人热血沸腾、斗志燃起的一部运动文学小说;一本跑步爱好者必读的励志作品。
每一个跑者,真正的对手,永远只有自己。无需跟他人较劲,只需战胜自己、战胜每一次的软弱与怯懦。目光直视前方,左脚和右脚交替着向前迈进,你的世界,只有你一个人。
生命中的每一段光阴,全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哪怕不成功,但至少我们曾经尝试过、努力过、全力以赴过,于是便不会后悔。找到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就好,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结果,而是在向前的过程中,自己究竟成长了多少。
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埃勒里·奎因介入调查,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
阿加莎克里斯蒂曾评价本书,“奎因唯一超越《X的悲剧》的作品就是《希腊棺材之谜》”。天才般的想象力、一波三折的案件进展、明晰透彻的推理情节……不多评价,免有剧透之嫌。
刘同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职场一个“3232”的划分。职场的“3232”法则关注的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关键十年”,即每个职业人必经的四个阶段。基于这四个分期,书中分享了职场人常有的52种困惑。
这“关键十年”从何时开始,具体长短如何,因人而异。开始的越早,你就比同龄人成长得越快。反之,倘若没有任何准备,就算到了40岁,你可能依然在职场上反复兜兜转转。就像迷途的候鸟,永无止息地迁徙,却迷失方向,不停奔波漂泊。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关键十年”,你走到了哪一年?
不同平台的年度报告和榜单显示,心理学类、历史漫画类和文学类是2021年中国读者最喜欢的书籍类别,反映了社会的关注热点和话题。
根据开卷的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图书市场一直历经挑战,2020年销售额自2015年以来首次下降。尽管2021年有所回升,但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在2020年之前的10年内,随着网络平台和网络购物者的增长,在线图书的销售额每年增长达20%以上。而随着客户群的逐步稳定,2021年在线图书销量同比仅增长了1%。
实体书店仍然面临着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大部分活动在线上进行,到店的游客数量也有所下降。根据开卷的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实体书店的图书销量仅增长了4%多一点,主要是受建党百年纪念图书推广活动的影响。但与2019年相比仍下降了31%以上。
从2018年开始,文学类图书的销量一直在下降,到2021年同比增长46%。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开卷的报告显示,在2021年出版的最畅销小说100部作品中,有63部是网络文学作品。
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络文学类型包括奇幻、爱情、武侠和科幻。在2021年出版的100本最畅销图书榜单上的63部网络文学作品中,大多数是面向女性读者的。在起点网首次上线的唐家三少《斗罗大陆》系列中的22部作品被列入最畅销榜单之中。
曾在上海工作的前图书编辑沈宇涉足图书行业超过10年。他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网络文学。虽然这些作品大多很有趣,但缺乏深度和艺术价值。在疫情期间,人们需要从娱乐作品中寻求安慰,这类作品通常是主人公历经艰难最终在情感上和事业上双丰收的故事走向。
尽管网络文学发展迅速,但最畅销的书籍仍归经典书籍莫属,《三体》三部曲占据了2021年虚构榜单前三位。在100部畅销小说中有12部出版于2021年,主要是知名作家的新作、新版经典图书和网络青春小说。余华的小说《文城》自2021年3月出版以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销量超过了100万册,在畅销书前100位中排名第10位。
"总体来说,与非小说类作品中冰冷的纪实相比,小说类可能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安慰,”沈宇说道。
在最畅销的非虚构类榜单中,除了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位居榜首外,还有19本心理学类或励志书籍进入榜单。另外还有10本家庭教育书籍和10本经济金融类书籍。
"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新冠疫情让人们的压力更大了。这是心理学类书籍受到更多关注的原因。与教导人们如何成功的书籍相比,告诉人们如何调整心理的书籍更受欢迎,比如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此外,历史漫画书也很受欢迎,《半小时》系列和《如果历史是一群猫》系列都进入了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100名。
"近几年漫画书越来越流行,首先是关于历史的,再逐渐涉及到古诗、医药和科技类,"开卷公司的分析师介绍道。
"这类型的书通俗易懂,迎合了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所以销路很好。"
沈宇说,信息技术和媒体发展的后果之一,就是人们阅读和理解篇幅长且复杂的文本的能力似乎下降了。
"我们必须知道这样的漫画只是用来普及基础知识的,而不是阐述深刻的内容的。读者读这些书通常是为了放松而不是学习。所以在功能上,它们无法取代相同主题的普通书籍,"分析师说。
除了开卷统计的数据外,很多平台也盘点了在2021年反映主要社会问题的好书。
在1月中旬的年度读书会上,《新京报书评周刊》经过多轮筛选,从2021年的出版物中挑选出推荐入围书单,该书单面向中等收入群体,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思想、社科、经济、儿童、教育、生活、新知10个类别。在82本入围推荐书单的基础上,结合12位业内专家学者和评委的意见,确定了最终的12本推荐书单。
12本书籍中包括爱尔兰作家罗迪道尔的《童年往事》,法国作家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不确定宣言》,英国作家安东尼·葛姆雷和马丁·盖福德的《雕塑的故事》,意大利作家卡洛·金兹堡的微观史名著《奶酪与蛆虫》,还有大吴的作品"散步三部曲”--《散步》《露营》《游河》。
读者们对美国作家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和安妮·马钟的《第二轮班:职业父母与家庭变革》的关注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低出生率和养育子女的普遍关心。
在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活动的物理空间,切断了人们与自然的联系。欧阳婷的作品《北方有棵树》上榜,得益于它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以外的自然世界。这本书介绍了作者对北京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她对公园、植物、鸟类、雨、云、风的物候记录,勾勒出“自然北京”及其周边的盎然生机。
欧阳婷在读书会上说:"每个春天都是不同的。一定要让自己保持好奇,多一些发问,这种好奇心可以把我们带往更远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