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钗头凤》赏析

陆游《钗头凤》赏析,第1张

释义

红酥手:一种粉制而形似佛手的油炸食品,常用来佐酒。

黄藤酒:即黄封酒,宋时官酒。

红浥:眼泪沾湿。

陆游的《钗头凤》是抒写爱情的千古绝唱,世代流传。

这首词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陆游二十岁与表妹唐婉喜结良缘,夫妻恩爱,志趣相投,可谓琴瑟和鸣。可是好景不长,三年后就分开了。

陆游的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有说是因为唐婉不能生育)。就是看不上唐婉,陆游经过了多次的努力还是说服不了母亲,当时的社会父母之命难违,他只好无奈地遵从母意,与唐婉分开了。

四年以后,二十七岁的陆游因仕途遇阻,踏春时节,在绍兴沈园遇到了唐婉,两人相见,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陆游已经另娶王氏,而唐婉也另嫁同郡士人赵士诚。沈园一见,又勾起了陆游心中的懊恼和对之前与唐婉情感的追忆。

唐婉和赵士诚请人给陆游送来酒菜,陆游喝完酒之后悲愤交加,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这首《钗头凤》。

第二年春,唐婉再度来到沈园,看见墙上这首词后,百感交集,心中无限悲凉,唐婉也是一位才女,擅长诗词,她在墙上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唐婉《钗头凤》附后)。回到家之后,因过度悲伤,不久就病逝了。

这段感情对陆游的一生都影响很大,他在晚年经常去到沈园,凭吊那段美好的婚恋时光。在他八十四岁的时候还写下这首诗来怀念故去的心爱之人。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附:钗头凤·世情薄

[ 宋 ]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在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琬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琬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琬,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两阕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首为其前妻唐琬所作,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琬与陆游沈园情梦

全文: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故事背景: 

一般的说法是:陆游初娶舅父唐闳之女,婚后夫妻相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氏离异。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

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以上情节来自宋周密《齐东野语》,查其中却有失实之处。盖唐闳为鸿胪少卿唐翊之子。

陆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无唐闳(详见拙著《宋词选语义通释》附录二《陆游<钗头凤>词若干问题质疑》所引宋王珪《华阳集》卷三十七《唐质肃公介墓志铭》 )。陆游与前妻唐氏自然也不是表兄妹。但据宋代诸家笔记所载,陆游与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此词这是可以相信的。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繁花一扫成空。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稍释,而此恨既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

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前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泪洗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

当年山盟海誓都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只好犹夷而罢。此词口吻之逼真,情感之挚婉,都不类拟想之作。如果没有生活原型作为依据,只凭虚构是不会写得如此真切感人的。以上谈的是这首词的总体印象,为了印证这一印象,还可以从语言意象入手做进一步的分析。

鉴赏: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

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

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 “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 “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 “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

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

“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 “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

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