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时,有人会欣然接受,认为别人出于好意,可以先接触一下,直接拒绝会有损感情。也有人会表示拒绝,认为别人介绍对象有风险,介绍人都是说好不说坏,贸然接受会没有安全感。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针对“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会不会接受”话题,面向全国458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17名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占比69%,有141名大学生表示拒绝,占比31%。
“可以接受,但见面之前要有过接触”
广州大学生刘立健表示可以接受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但有一个前提,他不喜欢没有任何接触就和陌生人见面,在感情方面也是。他认为,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时,见面之前要有过一些接触,“如果什么接触都没有就介绍给我见面,我可能不接受。”
他认为,见面之前需要看一下对方的照片,加微信简单聊一聊,从言语中判断对方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初步判断两人是否合适,三观合不合,“如果见面之前没有接触的话可能就会尴尬,不知道对方什么性格,会不会有共同语言。”
刘立健坦言,曾经有同学向他介绍过一个女生,因为之前和对方有过一些接触,就很快答应下来,约出去吃了一次饭。
他说,同学给他介绍的是同校不同专业的女生,因为工作的原因有过接触,在聊天过程中他感觉对方很乐观,产生了好感。
约对方出来吃完饭后,他就自己发挥,回校后两人继续微信聊天,但这段感情没有维持太长时间,最后将结果告诉了介绍人。
刘立健认为,在接触过程中,如果感觉不好,要跟对方和介绍人明说,“不要浪费双方的时间,不然吊着对方的话很不道德。”
“介绍人靠谱的话可以接受,但也要学会拒绝”
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安徽高校大学生应天表示可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可以接受的,如果过多可能会拒绝。”
他说,在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时,他会考虑介绍人是不是靠谱,如果介绍人靠谱他会选择接受,不靠谱则会委婉拒绝。
“靠不靠谱主要看介绍人平时的做事风格,以及对方和我的相处感觉。不靠谱的人给我介绍对象,有可能是出于好意,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应天说。
他表示,当接受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后,他会履行承诺,和对方交往,不管合不合适都会跟介绍人反馈。
在他身边,有很多父母给自己的孩子介绍对象的例子,他认为如果自己不接受,但父母强制的话,会和父母说明原因,“如果可以,尽量还是和父母周旋,拒绝接受。”
应天身边就有真实的案例,他的小姨曾多次被家人介绍对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小姨自由恋爱,顺利和男友结婚,婚后生活很恩爱。
他认为,强扭的瓜不甜,感情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主,别人只能提供一定的帮助,自己也不能一昧地顺从,该拒绝就要拒绝。
“别人介绍对象有风险,介绍人都是说好不说坏”
“别人给我介绍对象的话是‘空降’对象,感觉有些突兀。”安徽大学生李丽丽表示不会接受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这一行为。
谈及原因,她说,别人介绍的话,就会让自己的选择范围变得很窄,即使是熟人介绍,但两人没有深入接触,也不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缺点,“毕竟人与人相处的时候肯定是尽量表现自己好的一面,介绍的时候还会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李丽丽认为,如果介绍的对象确实各方面都适合再好不过,但也不乏在深入了解后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样一来,不仅欠了人情,而且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心里会受到影响。
她想给自己更宽的选择范围,遇到心仪的人并通过深入长久地了解后再确定关系,“因此我觉得自己选择优于别人介绍。”
李丽丽举例说,她的姐姐经过家人介绍对象,相处一年后结婚,但两人结婚之前感情基础不好,且在结婚之前对男方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婚后婆媳矛盾以及兄弟矛盾严重。
她认为,介绍人都是说好不说坏,好的方面摆在明面上说,坏的方面需要自己慢慢经历,“所以别人介绍是有风险的。”
“自己选择的话肯定是选择喜欢的人,一般是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或经历,比较容易培养感情。”李丽丽说。
“介绍人要好好把握尺度,不能强行牵线”
在安徽上大学的邓玲玲有过撮合同学成为男女朋友的经历。她说,在去年暑假社会实践期间,由于团队成员都是单身,在工作交流中,有两名队员对彼此颇有好感。
“我感觉他们挺般配的,就想着能不能撮合一下。”邓玲玲就把他们安排在了一个小组,后来因为做游戏等破冰活动,两人很快确定关系,在社会实践结束后,两人就官宣成为情侣,直到现在依然甜蜜恩爱。
邓玲玲认为,为别人介绍对象时,作为介绍人要好好把握尺度,不管怎么撮合,还是要看谈恋爱的双方是否合适,她不会主动给同学强行牵线搭桥。
“我只是在中间添一把柴加一把火,他们如果觉得不同意或者不合适,我就肯定不会强牵红线,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邓玲玲说。
辽宁大学生杨冬冬就曾因为乱牵线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他在学生组织工作,认识很多女生。大一时,他把参与学生工作的女生介绍给同学,并向女生说了很多好话,后来在他的撮合下,两人开始接触,确定恋爱关系。
后来两人在相处过程中发生矛盾,女生认为杨冬冬欺骗自己,对方并不是杨冬冬口中所说的那样好。
“我就觉得挺尴尬的,以后我都不敢给别人介绍对象了。”杨冬冬说,作为介绍人,可以给对方推送****,让双方自己去了解,介绍人不要过多评价,“不要说得太多,铺垫太多了反而不好。”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恋爱心理学》课程讲师段鑫星。受访者供图
专家: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时不要太抵触,尝试着接触、了解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恋爱心理学》课程讲师段鑫星认为,别人介绍的对象该不该接受,需要看介绍人靠不靠谱。“红娘”绝对也是技术活,她建议介绍人最好是同学、朋友、熟人、家人,尽可能找自己了解和熟悉的介绍人。
她分析说,如果介绍人是父母的话,从他们的视角看,通常是感觉合适才介绍,站在孩子视角,感觉自我边界被影响到,特别是与父母感情一般的子女,被父母安排,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内心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管介绍的人是否靠谱,但由于内心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占了上风,会影响到对恋爱对象的判断,产生第一印象效应。”
“而朋友、同学作为介绍人,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接纳感,觉得同学都是为自己好,因此心理感受会好些,尤其是同龄人,没有违和感。”段鑫星说。
她建议,年轻人要先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想遇到想象中的爱情,还是想遇见合适的人恋爱,也许不喜欢被父母安排及同学介绍的对象,往往是潜意识的拒绝;其次,先不要拒绝父母的安排或者同学的介绍,谈恋爱重点在谈,谈的过程才慢慢知道是否合适,“先不要太抵触,先尝试着接触、了解。”(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立健、应天、李丽丽、陈鑫、邓玲玲、杨冬冬为化名)
陈世儒
陈世儒,园艺教育家,蔬菜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蔬菜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选育出芥菜蔺时草腰子、甘蓝西园2号等蔬菜优良新品种;参与中国蔬菜作物育种“六五”、“七五”攻关,并主持攻关项目“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专题,为促进中国蔬菜育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蔬菜生产作出了贡献。
中文名:陈世儒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四川
出生日期:1924年5月
逝世日期:1990年9月8日
职业:园艺教育家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园艺系
代表作品:《蔬菜育种学》,《蔬菜种子生产原理与实践》
简介
陈世儒
陈世儒,中国享誉盛名的园艺教育家,蔬菜育种专家,生前曾任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蔬菜育种教研室主任、植物遗传工程研究室主任、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从事蔬菜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选育出芥菜蔺时草腰子、甘蓝西园2号等蔬菜优良新品种;参与中国蔬菜作物育种“六五”、“七五”攻关,并主持攻关项目“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专题,为促进中国蔬菜育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蔬菜生产作出了贡献,1990年病逝于北京。
个人经历
陈世儒,1924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县一个农民家。拮据的农家生活使他从小就对农民的温饱问题深感忧虑。1944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1948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投身农业,科学报国”的道路。1949年2月任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助教。任教期间,他一方面努力完成教学辅导工作,一方面不断整理、搜集中国园艺学领域的研究资料,并对大学时在著名园艺学家章文才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论文进行了补充、修改,为他今后从事园艺植物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与当时的私立湘辉学院及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艺系、园艺系、农产制造系等合并成立了西南农学院,陈世儒从此进入西南农学院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此间除精心授课外,还参与重庆市蔬菜、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遭受冲击,教学科研停顿,招生中断,但陈世儒心中“科学强国”的信念依然坚定如初。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钻研国内外遗传育种理论文献和专业资料,业务和外语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威廉姆斯教授访问中国,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陈世儒做翻译。熟练的英语和精深的专业造诣赢得了美国专家和国内同行的好评。同年,他成为“文化大革命”后首批晋升的副教授,1979年出任全国统编教材《蔬菜育种学》(第一版)副主编。
1981年,陈世儒应美国威廉姆斯教授邀请,赴威斯康辛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其间他涉入了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了组织细胞培养等理论与技术,同时对美国相关领域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了解。1982年回国后,他带领研究生立即组建了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实验室和植物遗传工程研究室,为将生物技术应用到蔬菜遗传育种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前后,他和研究生在国际十字花科协会会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对芥菜的起源与分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的快速离体繁殖以及甘蓝F1杂种优势的固定等做了系列报道,引起了国际同行重视。此期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有关专家为争取蔬菜作物育种联合攻关计划做了大量工作,为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立项“六五”、“七五”蔬菜作物联合攻关奠定了技术基础。1986年,他晋升为教授,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受聘为农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园艺学科组组长。1988年出任全国统编教材《蔬菜育种学》(第二版)和《蔬菜种子生产原理与实践》主编,1989年被选为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陈世儒治学严谨,兢兢业业。80年代承担和主持国家“六五”、“七五”攻关专题“甘蓝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研究”,于1986年、1989年两度获国家科委、计委、财政部颁状嘉奖;主持选育出系列甘蓝新品种,获四川省1987年度科技进步奖和1988年四川省科技发明金牌奖;主持“蔬菜育种学课程改革”,荣获1989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的《蔬菜育种学》(第二版)荣获农业部优秀教材奖;他还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和农业部的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陈世儒还兼任四川省园艺学会理事长、重庆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农大蔬菜育种教研室主任、植物遗传工程研究室主任、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为推动中国蔬菜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社会工作。
1989年10月,陈世儒参加农业部专家组活动时偶感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小块阴影,但未引起他的重视。他又奔波于黑龙江、四川、上海、云南等地考察工作。待两个月之后考察结束,才去复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在中日友好医院治疗期间,为把美国权威的《蔬菜作物育种》介绍给中国同行,他在病痛中仍坚持修改各地汇来的译稿。1990年9月8日,陈世儒带着对中国蔬菜事业的无限期望与世长辞。
学术贡献
作为蔬菜遗传育种学家,陈世儒非常重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极其重视对现有遗传育种理论的研究。在多年研究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的基础上,他选择杂种优势利用原理和抗病育种原理为突破口,通过持之以恒的育种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上述理论。在杂种优势利用上,专门设计试验对现有的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国内外公认潜力较大的Ogura胞质系统,普遍认为其应用的障碍在于蜜腺发育不良和苗期低温黄化。针对这两大障碍,他设计了系统的试验,结果证明不育系的结籽率与保持系并无显著差异,从而得出了“蜜腺并非Ogura胞质系统的应用障碍,而苗期低温黄化才是其应用的限制性因子”的结论,为同行集中力量攻坚“苗期黄化”提供了启示;同时,经过大量正反交和回交试验,证明黄化基因的表达与细胞质相关,通过有性杂交和回交很难得以改良,因而只能通过细胞质基因的转移或细胞质的改良,才能克服“苗期黄化”的障碍,为国内开展细胞工程改良该不育系指出了方向,并指导博士研究生通过原生质体融合途径,研究建立改良不育胞质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他还指导研究生利用F1杂种的离体快速繁殖,从方法学上丰富了植物杂种优势的保持理论。在抗病育种方面,他主持研究提出了甘蓝抗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多抗性鉴定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共同筛选获得数十份多抗性优良种质源,为圆满完成中国“六五”、“七五”甘蓝育种联合攻关任务奠定了基础。上述工作使中国甘蓝遗传育种领域,在80年代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丰富和发展遗传育种理论的同时,陈世儒总是勤于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研究。仅在80年代,他就主持选育出西园2号、西园3号、西园4号、西园6号等优质丰产抗病甘蓝系列新品种,为丰富地方蔬菜供应做出了贡献。所育成的新品种中,西园3号和西园4号在“八五”期间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已在国内四川、重庆、云南、湖北等15个省(直辖市)应用推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2年,陈世儒结束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合作研究归国,立即指导研究生开展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当时,国际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飞速发展,而国内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作百废待兴。尤其在蔬菜育种领域,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在国内高校尚少有。面对这一形势,陈世儒意识到如果不把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就不能走出一条适合国内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正确道路,也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育种水平。因此,他带领研究生建起植物遗传工程和组织细胞培养研究室后,立即确立了“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快速繁殖”、“甘蓝雄性不育系快速繁殖”、“甘蓝F1杂种离体繁殖固定杂种优势”、“芥菜优良珍贵资源快速扩大繁殖”等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并进入到“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改良甘蓝胞质不育系统”等较深层次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国际十字花科协会会刊上发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80年代中期全国范围内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陈世儒的“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必须与育种实践结合起来才有出路”观点的前瞻性,已得到普遍的证明。
陈世儒一直在思索国内高校的教学体制问题。他认为国内农业教育体系在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方面尚有欠缺,1984年夏天,他为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坚持出任81级本科生“蔬菜育种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当时他已经带了3名研究生,还任国家“六五”攻关专题“甘蓝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研究”等几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工作十分繁重,而对课程教学没有半点松懈。从加强能力训练的着眼点出发,将原来的蔬菜育种学分成了蔬菜育种学原理与蔬菜育种技术两门课程。在压缩各论的前提下,加强了基本理论的讲授,尤其将系列实验单独开设为育种技术课程,单独讲授、单独操作、单独考试,而总学时数并不增加,使学生实验能力得以加强。其改革的做法得到农业部教育司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农业高校转发了他关于课程改革的设想、做法和经验。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深入的今天,回顾陈世儒教授15年前的改革路子,可以看出他的超前意识是惊人的。1989年,由陈世儒主持的“蔬菜育种学课程的改革”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物年表
1924年5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县东门猛追弯。
1944-1948年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49-1950年任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助教。
1950-1951年任西南农学院植物生理组助教。
1952-1956年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遗传教研组副主任、讲师。
1957-1986年任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树、蔬菜育种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86-1990年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6-1987年四川省园艺学会理事长。
1989-1990年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1990年9月8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陈世儒现代育种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和展望中国园艺学会学术论文集1979
2陈世儒(主译)国外蔬菜育种资料汇编(第二集)重庆: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9
3陈世儒(副主编)《蔬菜育种学》(第一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4陈世儒蔬菜品种工作现代化问题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5陈世儒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问题全国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学术论文集1980
6陈世儒中国芥菜品种的起源和分化CruciferaeNewsletter1982(7)
7陈世儒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转育与利用——幼叶黄化与蜜腺退化问题研究重庆市遗传学会学术论文集1984
8陈世儒等甘蓝F1杂种及其亲本自交系、雄不育系的快速离体繁殖CruciferarNewsletter1985(10)
9陈世儒等芥菜不同类型遗传研究初报CruciferarNewsletter1985(10)
人物评价
开拓精神
陈世儒对教学改革的开拓精神,还体现在他主持的一系列教材建设工作中。1987年,他受聘担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园艺学科组组长,肩负起了“七五”期间全国农业高校教材建设的重要责任。他提出了新编和修订教材要“防止重复,更新内容,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建议,使“七五”中标的指令性计划教材与指导性计划教材都有了明确的方向。事实证明,中国农业院校“七五”规划教材的建设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的科学蓝本,成为各院校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在教材建设中,陈世儒还亲自出任了《蔬菜育种学》(第二版)和《蔬菜种子生产原理与实践》两部教材的主编。在精心主持编写农业部规划教材的同时,他还力主精选、引进一批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教材和专著,作为规划教材建设的补充,以拓展视野,介绍最新最好的成果。他自己选定了美国十多位著名专家撰写的《蔬菜作物育种学》专著,组织全国十多位专家教授联合翻译,以期向国内同行献上一份精美的食粮。遗憾的是,该书尚未出版,他便被诊断出患晚期肺癌。为完成夙愿,仍强忍病痛,修改译稿。那一行行细密的红字,留下了陈世儒对农业科教事业的无限眷恋。
陈世儒既是一位严谨治学的蔬菜育种学家,又是一位数十年呕心沥血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作为学者
他以“远”而服人。他常说,在专业知识上,老师只有远远在学生之上,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崇,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教学上,他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当与一位进修教师讨论教案时,他拿出的读书笔记竟比教案内容多出了好几倍!陈世儒在40多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中从未有过半点松懈。1983年,他患鼻息增生住院手术,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资料、做笔记。他说“人活着是为了工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绝不能在任何时候放松自己的学习”。尽管后来年岁高了,地位变了,他还照样把教学工作看成是自己的光荣职责。他不仅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臻致艺术化的高度境界,而且像春蚕吐丝一样,不断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资料和经验变成全教研室的共同财富。当研究生、中青年老师向他请教时,他总是立刻放下手边的工作,热情地解答问题,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资料、文献卡片以及心得笔记等无偿地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志。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深的学术造诣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崇敬。
作为园丁
他以“近”而交心。陈世儒非常重视与学生建立感情联系,了解学生的兴趣、抱负。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大学生走进了校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不安心学农。陈世儒便利用各种机会与同学们谈心,向大家介绍园艺事业在“园林之母”的中国的灿烂历史和光辉未来,鼓励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使不少同学很快端正了专业思想。陈世儒理解青年,爱护青年,因而为青年所理解、所爱戴,这正是他长于教书育人、善于教书育人的奥秘。
任重道远
专业上的“远”,情感上的“近”,使教师语重千斤,春风暖人。陈世儒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严于律己,为广大学生和中青年教师作表率。77级的学生中不少人当过“知青”,对农活较为熟悉。在生产实习中,有人觉得担水、浇粪不是什么基本训练,因而不乐意干。这种情况下,年近六旬的陈世儒一言不发,操起扁担,默默挑起粪担,径直到菜地浇起地来。老教授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同学,大家不声不响地跟上去干了起来。在学术研究上,陈世儒一丝不苟。有位研究生翻译论文时遇到一个新词,词典上查不到,便以音译的方式作了处理。陈世儒审稿时发现了这一问题,认为专业词汇虽可以音译,但不能未搞清词义便轻易放过。他亲自跑图书馆,终于在一本最新化工新词词典上查到了该词的确切词义。教学上,在安排研究生、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实践时,他总是严格把关,亲自主持课前试讲、课后分析讨论,并每堂课均准时到堂听课,记课堂笔记,取得课后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和发言权。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给青年教师们以耳濡目染,使他们很快成长为专业课教学的骨干力量。在科学研究上,陈世儒以身作则。在新组建的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始时,他对实际操作、观察记载等都亲自动手示范。1985年10月,陈世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为奋斗不息的一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入党宣誓后,他说了下面一段话,可以作为他一生的总结:“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是我的崇高职责。要真正履行好这一职责,决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我虽已近暮年,但作为教师,仍感到任重道远。我愿一辈子克尽职守,为振兴中华贡献出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你不是疯了,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
基于一种特别深刻的往事或场景,其中有特别熟悉的人物或景物,可以回顾其中自己曾经在其中的活动影子。由于印象特别之深,情感投入相当之深入,对彼时彼景彼物曾赋予特别的情感。故有一种特别的留恋之情,当回味此境时,通过丰富的想像,可以把自己设定在那个特定的旧景之中,进行某些活动,而且像是回顾往事一样的自然。但可能有些活动,自己是不曾有过,但的确在想像的空间里,有种穿越的感觉,像是回到了那个时刻那个场境。这种感觉让人感到很快乐,这是一种特别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丰富想像力之神奇效果,这就是陶醉!
这种快乐和幸福的感觉,有时会像一个梦,如果你把这种情绪反应写在纸上,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你这时就不是你了,你是一个艺术家,进入一种创作境界,文中的“我”就是你塑造的一个活鲜的人物,而这个“我”是以你的原型创作出来的,超出“我”的人物
恭喜你,你已具备了艺术家的头脑。如果你会持续这种情绪体验,请你把这些写出来,变成文字。这些文字,就是优美的文章了!如果你能坚持做这些,并形成习惯,你将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我坚信!
尚在燃烧的蜡炬来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
研究生与导师是研究生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而接受彼此,成为关系最密切的师生,在校期间还可能是科研合作者。这样的关系算得上是天底下除了父母之外最密切的关系之一。按理说毕业后学生应该还跟导师保持联系。但事实是,很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竟多年与老师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尚在燃烧的蜡炬认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着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说明会)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综上所述,有些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竟多年与老师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究其实质,在于研究生、博士生一旦毕业,导师与研究生的需求再不相同、目标各异,可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渐渐地就不再往来了。
我是在燃烧的蜡炬,欢迎阅读,欢迎点评,欢迎转发。谢谢!
研究生和导师在一起共同工作3年,甚至10年,这段时间,又是学生最为难忘的青春时光。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和老师产生一种特别的情谊。有不少学生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还一直与老师保持联系,还有的,甚至在毕业后还与导师合作做一些事情,毕竟,师生之间会更加知根知底。
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学生,毕业后就再也不和老师联系了,而这样的人,往往也不太和其他同门师兄弟们联系,毕业后,就杳无音讯了。这类学生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研究生期间与导师关系比较差。 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的,真经多年前招聘了一个985博士后,他博士导师是一个高层次人才,本来他的学术前途非常好的,留校也没问题。但博士后期间,因为一些学术上的分歧,他和导师闹翻了,出站后直接就离开学校,到了我们学校。现在工作这么多年了,也都评上教授了,但依然没有和导师和解,他在学术上也没有进一步想法了。
第二,工作后不尽如意,而且从事工作与原专业关系不大。 说到这里真经想起此前有个导师,嫌弃自己一个学生毕业后工作太差,在饭桌上挖苦学生。虽然大多数导师不会这样,但如果学生毕业后走了一条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路,也不需要找老师帮忙,那他可能就不再联系老师了,甚至和同学也不怎么联系了。
总的来说,学生和老师老死不相往来,有导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其实,这样的情况也非常正常,即便是研究生期间过得很好,很感激导师的学生,也不一定会经常和导师联系,毕竟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像真经自己,也就是春节给导师发条短信,10年前就说要去看望导师(导师现在在另一个城市),结果到现在还没成行。
导师也是一种资源,导师也是一段回忆,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有可能,还是可以和导师保持一定的联系。
首先对问题中的称谓作个说明:研究生,实际上是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平常说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士(博士研究生)是口语化说法,回答问题时,仍按提问者的说法,特此说明。
问题回答如下:
造成有的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的结果,表现如下:
对研究生、博士生而言:一是部分研究生读研认识不正确,把读研变成了混文凭,认为是帮导师打工,把导师称作“老板”;二是理论学习阶段不好好学习,做论文阶段不好好做科研,一旦受到导师批评,或造成延期毕业,就怀恨在心;三是部分研究生,不重视个人修养,缺乏与导师沟通的能力。因此,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就与导师不联系,缺乏正常交往,“老死不相往来”。
对导师而言:一是有的导师不能正确履老师的职责,立德树人工作不到位;二是与学生关系搞得僵化,喜欢斥责学生,平常对学生缺少关心,把学生当成完成科研任务的“劳动力”;三是只注意学生做多少科研工作,发多少科研论文,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过问不够,漠不关心,导致学生从内心反感导师,但苦于在校时不敢得罪导师,因此,毕业后不愿与导师联系,“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倡导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学生要认真学习理论,扎实做好科研,虚心求教;导师悉心指导,关爱学生,严传身教。我读研时,导师对我非常关心,既严格又慈爱,让我受益匪浅。
最好的朋友博士毕业后就没有再和博士导师联系,因为他的导师在他就读期间就是一味压榨,对他毕业也是百般刁难。
这位导师平时对学生十分苛刻,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例如,朋友在外面有点事儿,他打电话要朋友过去办公室。
朋友说:老师,我有点事儿,能不能稍微晚点?
他老师回答:你现在不来,以后就都别来了。
到了第三年,朋友的论文写完了,也发了小论文,导师就是不让申请答辩。他要留着他给他干活儿。
最后,有一个师妹出了精神问题,所在学院介入调查,这个导师才开始紧张,赶紧放压着的人毕业。
这种导师,一辈子不联系也罢。
有很多网友和专家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也来说几句。
其实研究生、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有的很融洽,有的就比较紧张,也有的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方式,老死不相往来,无非就这三种情况。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无非是幸福的家庭美美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福的。但凡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的,无非是师德高,学生学品好,彼此之间重德、重礼、重情义,更重学术联系、交流、讨论。其实任何事,两种极端的情型都是极少数的,师生关系十分恶劣的少,师生之间关系十分融洽的,所见也不是十分太多。所以,师生关系融洽的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主要是师生关系十分恶劣的,这就值得探讨了。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恶劣的也主要是两个方面,因为一方面是老师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问题。在当今 社会 大环境之下,有些老师要么功利私心太重,有些要么所谓的师道尊严心理太重,讲究的是绝对服从,造成学生十分反感,甚至于十分讨厌。当然也有可能是学生的问题,要么学生太懒,要么学生也太自私,要么学生根本不顾及老师的利益,把师道尊严置若罔闻。其实导致这个结果,其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身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可能没有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老师,没有人文关怀,老师缺少情怀,老师缺少情义。
师生关系更大程度上或者是更多的现象是:若即若离或者来往很少, 情感 冷淡。其原因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注意感情培养,彼此之间也仅有得那份师生的之名,我花钱读书,你拿钱教书,彼此之间就像商品市场中的一种交易关系。虽然学生和老师之间不是自己的市场交易,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之间就是在做交易。易。师生关系冷淡,大体上问题都出在学生身上,老师奉公教书,学生花钱读书。彼此之间都不是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都是在完成自己的各自的使命或者是任务,各自任务完成后各奔东西。老师不重视感情培养,学生也就更懒得与老师多沟通、作太多联系,甚至于渐渐淡忘。师徒如父子,只要老师不是太出格,不是自私得人令人讨厌,甚至于干过伤害学生的事,作为学生还就应该和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虽然说君子交往淡如水,毕竟还是要主动交往,老死不相往来会令老师寒心,学生从为人处事角度讲,还是要有一份情怀,当然作为老师,老师如果从其他学生中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也应该主动和学生作一些联系,给他一些帮助、支持,使你们趋于平淡的师生 情感 渐渐地丰富起来。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礼尚往来,你重情义,我重感情,才会有更多的联系,才会有更好的感情。如果你淡,我也淡,你们一定会淡出鸟味来。
研究生、博士生在毕业之后就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说法非常片面,并且也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言论。我目前是一名研究生,平时与导师的关系很好,经常帮助导师做一些事情,忙完之后他都会带我吃顿好的,并且平时也对我生活上的问题表示关心。
研究生和导师“老死不相往来”这不存在吗?当时不是,这种现象也存在我的身边。我隔壁的实验室课题组导师对他们的学生就比较严厉,并且经常“私自”使唤学生干活,好比家里要装修需要苦力也叫学生去帮忙。据他们课题组学生反映,他们往届的师兄师姐毕业之后都直接将导师的****拉黑。研究生与导师“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时候关系还算不错。
为何会“老死不相往来”?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非常奇妙,并不像是在本科的时候,一年都见不到自己班主任几次。在研究生的时候就不同,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与自己的导师见面,忙起来的时候几乎天天见面,导师主要是给学生派活,以及指导学生如何去做。
那研究生与导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在学校通常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因为平时干活导师会给一定的劳务报酬,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雇佣”关系。在研究生生涯,基本上都要听从自己的老板指挥,但一些老板可能要求会比较过分,或者学生本身就不愿意去配合自己的老板,这也就会在学生与老板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不好的师生关系。
在我目前接触到的学生与老板“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有三种:1研究生期间,老板的要求比较过分,有太多不合理的任务;2学生不愿意配合自己的老板,平时不想做科研,达不到老板的要求,从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师生关系;3老板对学生的毕业问题上有所刁难行为,研究生毕业需要导师签字后才能参加答辩,所以老板不同意也就存在故意刁难行为。
如何维持师生关系?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火热话题,常有新闻曝光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因为不好的关系而导致研究生想不开,那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如何维持呢?
研究生说到底终究是一名学生,在学校需要听从导师的安排,更需要尊重导师,当导师有真正过分的要求的时候可以进行沟通,切不可冲动行事,因为与导师的相处会伴随着你整个研究生生涯。对于维持师生关系,我有两点建议:1平时多于导师交流,大部分学生与导师的交流都建立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于生活等方面上的交流就相对比较少,这一点并不好;2尽力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在我的团队,有一个同学就是因为经常性没有完成导师的任务,目前与导师的关系搞得很僵。
结语: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持,并不仅仅依靠导师单方面的指导,所以对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师生关系其实并不好。
我个人觉得这是导师过于自私自利的结果。很多导师把学生当作了工具,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的压榨学生,而自己篡夺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更有导师对学生百般刁难,所以一旦毕业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感觉越来越多了可能也是自己接触多了的原因。
除了因为转行或者实在没交集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出现这种问题一定很奇怪,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见过华东某著名高校的博士毕业后,已经成为“优青”,但还是和自己博导形同陌路。也见过很多人宁愿放弃一部分前途,也不要找自己的导师帮忙或者请教。很多情况,很复杂,什么事都有。
一般发生这类事情,原因一定和读博期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或者发生了不能原谅的事情。
所以,老死不相往来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未来事业也导师有交集,其实这是重大损失。
然而,很多事情我们有时候无法掌控,两个人的事也很微妙,换个人或者换个环境就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不过,我还是建议和导师维持好关系,老死不相往来是下下策,对自己的损失最大。
希望每个人求学期间都能遇到好老师,也希望每个人都学有所成,一切顺利!
第一,学生成就太烂。
第二,导师成就太烂。
第三,没有钱的关系。
第四,没有名的关系。
第五,有些学生留校,留在了导师身边。不缺人啊。
因为太多骚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