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少年时候那种抱负,只落得一场可笑可叹的结果,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英雄无用武之地与不甘闲居的进取之心的矛盾重重的思想感情。

  1、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2、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纷纷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3、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4、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

  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

  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1、鹧鸪天·再赋

  浓紫深红一画图。中间更著玉盘盂。

  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香潋滟,锦模糊。主人长得醉工夫。

  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2、鹧鸪天·不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3、鹧鸪天·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饮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4、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1、鹧鸪天·寄叶仲洽

  是处移花是处开。古今兴废几池台。

  背人翠羽偷鱼去,抱蕊黄须趁蝶来。

  掀老瓮,拨新醅。客来且尽两三杯。

  日高盘馔供何晚,市远鱼鲑买未回。

  2、浣溪沙·黄沙岭

  寸步人间百尺楼。孤城春水一沙鸥。天风吹树几时休。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胧避路野花羞。人家平水庙东头。

  3、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4、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草木於人也作疏。秋来咫尺共荣枯。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主人相爱肯留无。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他正在家中闲居。

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

此词上片忆旧,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时代一段得意的经历,激昂发越,声情并茂。下片转把如今废置闲居、髀肉复生的情状委曲传出。前后对照,感慨淋漓,而作者关注民族命运,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减损,这种精神也渗透在字里行间。

辛弃疾二十二岁时,投入山东忠义军耿京幕下任掌书记。那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金两军战于江淮之间。明年春,辛弃疾奉表归宋,目的是使忠义军与南宋政府取得正式联系。不料他完成任务北还时,在海州就听说叛徒张安国已暗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立即带了五十余骑,连夜奔袭金营,突入敌人营中,擒了张安国,日夜兼程南奔,将张安国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国法。这一英勇果敢的行动,震惊了敌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气。

上片追述的就是这一件事。“壮岁”句说他在耿京幕下任职(他自己开头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伍,手下有两千人)。

“锦檐突骑”,也就是锦衣快马,属于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张安国渡江南下。

然后用色彩浓烈的笔墨描写擒拿叛徒的经过:

“汉箭朝飞金仆估”,自然是指远途奔袭敌人。大抵在这次奔袭之中,弓箭(“金仆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见《左传》)曾发挥过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进行艺术概括。

至于“夜娖银胡�”,却要费一些考证。

胡�是装箭的箭筒。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装箭之外,还另有一种用途,夜间可以探测远处的音响。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说:“令人枕空胡禄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见于胡禄中。名曰地听,则先防备。”宋人《武经备要前集》卷六说法相同:“犹虑探听之不远,故又选耳聪少睡者,令卧地枕空胡鹿——必以野猪皮为之——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其中。”胡禄、胡鹿、胡�,写法不同,音义则一。“娖”《集韵》:“谨也”。是小心翼翼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可以释为戒备着。“燕兵”自然指金兵。燕本是战国七雄之一,据有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地方。五代时属契丹,北宋时属辽,沦入异族已久。所以决不是指宋兵。由于辛弃疾远道奔袭,擒了叛徒,给金人以重大打击,金兵不得不加强探听,小心戒备。(这两句若释为:“尽管敌人戒备森严,弃疾等仍能突袭成功。”也未尝不可。)“夜娖银胡�”便是这个意思。

这是一段得意的回忆。作者只用四句话,就把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下片却是眼前情况,对比强烈。“春风不染白髭须”,人已经老了。但问题不在于老,而在于“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本来,自己有一套抗战计划,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过(现在他的文集中还存有《美芹十论》《九议》等,都是这一类建议,也就是所谓“平戎策”。)却没有得到重视。如今连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挤,平戎策换来了种树的书(暗指自己废置家居)。少年时候那种抱负,只落得一场可笑可叹的结果了。

由于它是紧紧揉和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怀而写的,因此就与只是个人的叹老嗟卑不同。正如陆游所说的:“报国欲死无战场”,是爱国者共同的悲慨

在古代诗词中,有一类特殊的题材——隐逸,或者说归隐,指的是向往或归隐田园生活,描写秀美的田园风光,抒写清闲安逸生活的诗词。读来格外清新自然,巧妙新颖。

10首写归隐的诗词|山水田园,归隐自在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而当时的官场风气极为腐败,谄上骄下,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的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这首诗便作于此时。

10首写归隐的诗词|山水田园,归隐自在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当时的陆游遭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被罢官归里。这首诗就作于诗人被罢官司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之时。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曾多次隐居山林,公元727年-737年,他在安陆(今湖北境内)居住十年,隐居在碧山桃花岩。这首诗便作于此时,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的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

10首写归隐的诗词|山水田园,归隐自在

《鹧鸪天·博山寺作》

南宋·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是一首宣泄厌弃官场、决意归隐的词章。不论在抗金战场,还是在文苑词坛,辛弃疾都如虎挪狮拏,但这样一位高才,却长期被旁置闲居,报国无门。词人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60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