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江南春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第1张

江南春》是唐代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表达了作者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江南春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于《江南春》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人说《江南春》这首诗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烟雨迷蒙的春色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有人说《江南春》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江南春的原文和翻译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7中。

翻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风的类型不同。

根据浪淘沙其一是《浪淘沙九首》里面里面的一首,依据里面的内容可知,其描写的是猛烈的风。而江南春的风是柔和的风。所以两者写的风的类型不同。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而《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六上18课古诗三首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意思如下: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江南春

杜牧 〔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古诗的特点:

1、意境美

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2、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

3、音乐美

古诗的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4、形美

古诗的形式美与形象美。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 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聘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鸯啼阵阵,绿树掩映者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而且这种美是铺展千里的,更令人读来心旌摇荡。但这些单单描绘出了江南春景中明朗绚丽的一面,尚不足以完整地诠释“江南春”,所以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另外一面——数量众多、 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这里的“四百八十”是一个虚数,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勾连了历史上江南地区佛教盛行的风貌,同时也能照应首句“千里”所表达的地域上的广阔。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有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屋壁上的。诗的大意是: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 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者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 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位。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其中尤以“排闼”二字为神来之笔,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这种极具新鲜感的形容精准、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令人眼前一亮。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山水自然之景的选择,往往也是古人对自身心性、志趣的表达,湖阴先生既然选择了一个这么清朗、幽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可见其人也是品性高雅之辈。

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种种图景。第一幅图画的是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江南水乡风光,近处绿树掩映、酒旗飘飘,远处雾失楼台、烟雨蒙蒙;第三幅图画出了潺潺流水环绕着绿野的田园风光,一侧隐约可见两位先生坐于清幽的茅屋之中。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致,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9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