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诗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上句描绘了月夜之下,芦苇上的点点白霜与远处苍茫的山色,共同衬托出诗人凄清的心境。下句道出了伤感的原因,诗人与友人分别,依依不舍之情不言而喻,将他的思念比作关塞一般的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时的忧伤之情。
月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横陈,横对。郭:外城。白水:明净的水,潘岳诗有“白水过庭激”句。绕:环绕。○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为别:分别,送别。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孤身远征的友人;蓬草易随风飞转,脱离根本,古人常以转蓬喻飘泊流浪。万里:极言其远。征:远行。呼应题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对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为关切、似有千言万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飘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绪,落日的余辉似故人的恋情。○用一联名词语含蓄表达了此时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自:介词,常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等的起点。兹:代词,近指,义为“这”“此”。现在。去:离开,离去。萧萧:象声词,马鸣声;《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人;《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手挥目送,马亦有情,人何以堪!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舞蹈《桃花笺》是广东省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的参赛作品。编导:颜敏,演员:杨骞,作曲:陈若平。舞蹈以薛涛为原型表达了她一生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
舞台设计背景:
唐代女诗人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业造纸,涛惜其幅大,不便写己所作小诗,因命匠狭小之,又性喜红色,乃用胭脂掺水制出红色的小彩笺,题上诗句,曾给那些她认为相宜的人,时人莫不以得到她的笺为荣,因笺为桃花色,故称桃花笺,后世人则干脆将其笺命名为“薛涛笺”。这也是后来诗词中常见的“红笺”的由来。
舞蹈设计:
舞蹈采用倒叙的方法把过去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舞蹈的第二段舞者侧躺在舞台中间,信笺轻落、人从梦中逐渐苏醒,将舞蹈划分为梦境与现实。前半段是人面桃花,陷入热恋时的欣喜;后半段是感情受挫,心灰意冷的落寞。
音乐上,前面欢快的节奏和后面的哀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外化出舞者的情感,使整个舞蹈和谐一致。
道具上,桃花笺便是由薛涛所改造的一个标志性物件,也是连接薛涛与元稹的情感中介。
服装上,以灰色为主,配有红色作为点缀,体现了薛涛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虽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她的一生,少逢变故加入乐籍,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声名鹊起,却也因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悒郁寡欢、终身未嫁。人们只记得元稹思念亡妻哀叹“除却巫山不是云”,却未记起元稹身后还有这样一位才女佳人在浣花溪畔春望盼归,在桃红窄笺上一遍遍誊写思念。
父亲薛郧在京城当官,薛涛随父亲居于长安,自小就学习音律、诗赋,八九岁能诗。薛涛八岁那年与父亲薛郧一起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薛郧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不假思索随口续上了父亲薛勋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一时间,薛涛的才华和天赋让全家人又惊又喜,声名倾动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年仅十四岁时,父亲被贬到成都后因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母女俩无依无靠,生活立刻陷入困境当中。苦苦支撑了两年以后,薛涛加入乐籍,成为一名营妓,靠迎来送往谋生。
出生诗书门第,自小又受到良好的教育,薛涛不仅姿容美艳,性敏慧,又不俗于才华、辞令、见识,很快在“娱乐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人们倾叹她的容貌、才华,为她的性情、谈吐所深深折服,又感慨她的身世遭遇,为她恰是豆蔻年华堕入乐籍而深感惋惜。而薛涛知道,才华和容貌都只是工具,为了谋生、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她不得不那么做,她甘愿那么做。
而就在薛涛屈从于命运,将自己的情爱彻底封存之时,元稹的出现让她的心里又起了波澜。
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元稹托人与薛涛相识。
三十几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吸引着元稹。元稹九岁能文,十六岁明经及第,刚从亡妻之痛中缓过来,见到这样一个女子便深陷其中,深情地扣开了薛涛的心门。凭借诗赋这一共同爱好,二人虽相隔好几轮,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同赋诗吟词,开启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姐弟恋,过上了才子佳人、郎情妾意的惬意生活。
期间,薛涛作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俨然深陷爱情中的小女子模样,诗里满是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
是啊,风尘当中走一遭,她几乎快忘了她也出身诗书门第,她也经历过情窦初开,她早已经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颇感厌倦,她早已经期盼那样一个人能与她举案齐眉、双宿双飞。
然而,分别同样是那么猝不及防。短短数月后,元稹便获旨离蜀返京,从此佳人才子天涯两分。
初分别时,元稹尚会来信寄语相思。虽劳燕分飞,虽只有短短三月的相聚相守,薛涛却相信他终会回来,一首《赠远》“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写尽了分别的无奈和重逢的期盼。
也正是那段时间,薛涛爱上了写信,以书信传递和延续他们炽热的情感。她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将其裁成精巧窄笺,又对造纸工艺进行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在桃红小笺上写上一段又一段的情诗。用桃红色的小笺写情书的做法自此流传下来,人称薛涛笺。
念念不忘之下却未有回想。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他虽偶有回信,但逐渐敷衍应付。桃红小笺渐渐褪去了颜色,才子总多情,元稹的身侧又有了不同的女子,他慢慢已记不得那段萍水相逢的露水情缘,慢慢已记不得那个在浣花溪畔苦苦等待的女子。
薛涛是无奈的,卑贱的身份,遥远的距离,萍水的相逢,她能做的只有远望长安,只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中,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一首《春望》当中,满是心酸:
没有多余的责怪,只是一颗心一段情慢慢枯萎老去。从此她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移居到碧鸡坊,筑起了一座吟诗楼,一身未嫁,在淡然中独自走完了一生。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为她坎坷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点。
作为一个诗人,薛涛是幸运的,富有诗书、才情兼具,又遇上元稹不计较其出身,作为知音知己。但作为一个女子,薛涛是不幸的,自幼遭遇变故堕入乐籍,出入风尘之地,又遇负心“渣男”,在幽怨中度过一生。元稹之于薛涛,是解药也是毒药,能解其沦落之苦,让她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爱情的温度,却也能害其受薄情之伤,让她饱受思念和背叛的苦楚和无奈。若能重来一次,不知她是否愿意再遇见元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