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情缺失症

什么是感情缺失症,第1张

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或是内心想法丰富、流露于外部的非常少;对人或事缺乏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没有同情心,常常显现的是对事物无动于衷的表情。

在内心深处,这类人大多内心深处充满孤寂和凄凉,总是对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满意态度,对感人的事件怀疑,甚至拒绝感动。

扩展资料:

心理治疗

1、多交流:交流不仅能使人克服冷漠,还能使人攻克一切情感障碍,愿君多用之,此方最见效。

2、接触大自然:孤独冷漠感袭来时,不妨骑上自行车郊外转一圈,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让它消除心中的苦闷和忧郁。

3、欣赏艺术: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美术,都蕴含着让人不得不服它的魅力。

-情感冷漠症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1情感高涨

表现为病态的喜悦情感,情感活动明显增多,并有以下特点,常见于躁狂症。如果表现为不可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则为欣快症,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表现。

2情感低落

负性情感的增强,表现为自卑、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兴趣减退和活动减少,常伴有自杀观念。常见于抑郁症。

3焦虑

指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持续的对自身安全或躯体情况过分的担心和恐惧,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见于焦虑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4恐惧

是面临不利或危险处境时的情绪反应。患者表现对特定事物的恐惧体验,继而产生回避行为,是恐惧症的主要症状。

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1情感脆弱 2易激惹 3情感淡漠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

指情感表现与环境不相协调,如描述伤感的事情时却表现出愉快的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情感幼稚

指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反应迅速而强烈,缺乏理性控制。见于癔症或痴呆。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经过上面介绍的,我们都非常的清楚了,导致情感障碍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在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情绪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有好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在生活中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祝大家身体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31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