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绝笔诗,用一诗写一生,逃过生死劫,灵魂飘零,唏嘘一生

王勃的绝笔诗,用一诗写一生,逃过生死劫,灵魂飘零,唏嘘一生,第1张

说到唐代诗人,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外,就会想到初唐四杰了。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在这四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位便是王勃,然而他的身世也是最凄惨的。他在文学与仕途中,总是无法得到别人的肯定,更因为写了一首诗,得罪权贵而锒铛入狱,幸好遇到了皇帝大赦天下,才逃过一劫。 ​ 出狱以后的王勃,遭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从此便开始忧心忡忡。这一点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来。王勃早期的诗句,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尽管也有一些凄美的意向,但是还是乐观的态度。但是王勃后期的诗句,仿佛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写出的十分凄惨忧伤。 要说王勃最让人触动的一首诗篇,当属他的临终绝笔落花落》,全诗如下: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落花飞,燎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落花度,氛氲绕高树。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 这首诗看上去是在写花落的场景,但是确实诗人的象征手法,把自己象征成落花,抒发出一种对于人生的感慨。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尽管生命还在,但对于灵魂确是一种摧残。这种伤感在诗中提现得也是淋漓尽致。 本诗表面上是在写落花,实际上却是在写王勃自己。这首诗透露出了春伤的情感,体现出了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华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远去的悲伤情感。 ​ 王勃的诗句有一个特点,那便是能够深入人心。以平常之物,描绘平常之景色,却抒发出不平常的情感。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流传千古,为世人所喜爱。 由于这种劫后余生的经历,使得王勃对于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便体现在了他的诗句之中,他所写的诗句,平常的事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境。这也使得他能够成为初唐四杰之首。 ​ 尽管王勃最广为流传的名篇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是作为王勃临终绝笔的《落花落》,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这首诗能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王勃的内心世界,体会出诗人的人生多艰。写完这首诗以后没多久,王勃便落水而亡,让人唏嘘不已。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怀沙》,是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作为临终前的所作绝命词,大概意指怀抱沙石以自沉。

  《怀沙》是《九章》中的第五首, 关于题意多有歧见。因早在汉代的东方朔《七谏·沉江》中有“怀沙砾以自沉兮”的说法, 遂有了“怀沙”———怀石投江之误。于是宋代的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紧随之, “怀抱沙石以自沉”。到了明代汪瑗的《楚辞集解》有了新看法, 认为:“怀者, 感也。沙, 指长沙。”清代的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也持相同见解:“曰怀沙者, 盖寓怀其地(指长沙) , 欲往而就死焉耳。”根据《史记》中所载屈原的生平和《怀沙》本身内容来看, 我则认为“怀沙”当如明朝遗老王夫之《楚辞通释》中所解:“自述其沈(沉) 湘而陈尸于沙碛之怀。”今人胡念贻在《楚辞选注及考证》中继承光大此说, 解释更妙:怀, 即归、依。沙, 指水中。怀沙, 即沉江。

怀沙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 汩徂南土。

目旬

兮杳杳, 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 离愍而长鞠。抚情

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方以为圆兮, 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 君子所

鄙。章画志墨兮, 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盛。巧不斫兮, 孰察其拨正。玄文处幽兮

,

瞍谓之不

章。离娄微睇兮, 瞽以为无明。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凤凰在女兮, 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之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 穷不知所示。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兮。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彩。材朴委积兮, 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兮, 孰知余之所从 古固有不并兮, 岂知其故也 汤、禹久远兮, 邈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离愍而不迁兮, 愿志之有像。进路北次兮, 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 限之以大故。

乱曰:浩浩沅湘, 分流汩兮。修路幽蔽, 道远忽兮。怀质抱情, 独无匹兮。伯乐既没, 骥马程兮。民生禀命, 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 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 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 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 愿勿爱兮。明告君子, 吾将以为类兮。

陆游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绝笔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二、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三、后世影响

爱国作家朱自清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示儿

-绝笔诗

绝句表达了杜甫陶然、舒畅的心情,和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同时这首诗也寄寓着作者对君主的期望,写出了作者期望国家早日安定的心情。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全诗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一共描述出四幅独立的图景,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四幅独立的图具有一以贯之的情感内容。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7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