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关羽

浅评关羽,第1张

人物事迹

关羽的身世以前一直不甚清楚。直到清初康熙年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县)遇上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中平元年(185年),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广宗(在河北省威县东)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到广宗后,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正在追击接替了卢植职务的董卓。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刘备后来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因屡立战功长任平原相,关羽和张飞担任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他们三人照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和张飞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建安元年(195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曹操表举他为左将军,拜关羽为中郎将(次于将军的武官)。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密谋除掉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曹操谋士程昱、郭嘉、董昭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以关羽代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太守,自屯兵小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与朝中反曹势力遥相呼应。东海(今江苏郯城)变民首领昌稀等,及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媾结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并击败了前来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暂且取得徐州、下邳地区,作为休养和发展的基地。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计划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则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了袁绍。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二月,冀州牧袁绍调动十多万人马进军黎阳(今河南滑县东北),征伐曹操并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刘延告急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曹操依行其计。袁绍闻曹兵渡河,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率部进击。关羽跃马阵前,远远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遂解白马之围。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把汉寿亭侯的印绶挂在堂上,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六·关羽传》)。

从关羽被擒到他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流行播衍。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精彩纷呈的故事单元,包括关公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关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兄弟相会等。在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段故事。

袁绍兴师南进,派刘备南下汝、颍,攻掠曹操后方,被曹操部将曹仁击溃。刘备逃回袁绍军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脱离袁绍,于是建议袁绍跟荆州牧刘表结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敌。袁绍信以为真,派刘备率领本部人马,再度南下汝南与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会合,兵力扩充到数千人,对曹操后方又构成威胁。是年七月,曹操为稳定后方,派大将蔡阳率兵讨伐刘备。刘备预作充分准备和部署,率部迎战蔡阳。两军激战,曹军大败,蔡阳被杀。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统军进击刘备于汝南。九月,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龚都等部皆散。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刘表对刘备以礼相待,此后,刘备便在荆州屯兵。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为避开曹军锋芒,便撤离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并派关羽率领一万多水军,从水路往江陵会合。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坡(今湖北当阳东北)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好斜趋汉津。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据《蜀记》记载,当年刘备在许昌,与曹操一起打猎。关羽曾劝刘备乘人散混乱之际,杀掉曹操,以绝后患。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说:“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我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刘备解释说:“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再说,如果天意辅助正人,又焉知今日的飘泊不是咱们的福分呢?”不过,被认为不是事实。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蒲圻县西北)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炙人口。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内),刘备得了四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然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孙刘两家正在争夺荆州,此时,刘备(161-223年)闻曹操(155-220年)攻下了汉中,急忙和孙权(182-252年)平分荆州,抵抗曹操在此同时,关羽设宴招鲁肃(172-217年)赴宴,想商议荆州之事,但被鲁肃指责。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在此战中犯下致命错误。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六·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采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主张连刘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计划。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采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然兵少被徐晃击退,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平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蜀后主刘禅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关羽曰“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论及关羽与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还说:“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确如此。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在夺取益州过程中,收降了马超,自领益州牧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因马超并非旧友,又闻说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诸葛亮知其意,便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字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有一把好胡须,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得信,大悦,把它拿给宾客传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黄忠阵斩曹军名将夏侯渊,因功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诸葛亮说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说:“吾自当解之”(《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给关羽送印绶。

关羽闻说黄忠与己并列,大怒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萧何)、曹(曹参)与高祖(刘邦)少小亲旧,而陈(陈平)、韩(韩信)亡命后主,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臂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三国志·蜀书·费诗传》)?关羽大为感悟,遂拜受印绶。

关羽生性高傲的弱点,导致了在樊城之战,由开始的指挥正确,威震华夏,发展到最后上当受骗,全军覆没,大意失荆州,最终导致孙、刘联盟瓦解,其教训惨痛。当初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终为人戏于股掌之间,夏侯渊最终果恃勇而亡,夏侯渊如此,关羽、项羽皆是如此。

但关羽更有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能够名垂千古。

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他左臂。后伤口虽然,但一到阴雨天气,骨头就常常疼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蜀书六·关羽》)。

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这段时,更是精彩:“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三国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三国演义》全书通过错综复杂的预选斗争,提示了宫迁内部、集团与集团之间,同一集团的不同势力之间,以权术和机变为手段的政治斗争,以利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争夺,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书中描写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该书描写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代表性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这,贯穿全书的始终。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抽刘备”。此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惟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孙权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却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操俘获时,曹操询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作沉思,随后提醒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鉴赏与评析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与三国历史的真实相比,《三国演义》中的史事经过、典章制度、生活习俗、人物功过、人物性格、官制、礼仪、时间、地域等或是不准确,或是弄错,或是有意虚构,或是过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并存。尤其是书中所记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时代的,与三国的实际情形相差很远。譬如坐姿,在《三国演义》中人物都垂脚高坐凳椅,而历史研究表明,三国时期人们普遍跪坐,即使是妇女梳妆,也都是跪坐进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后,由于胡床的传入,坐姿和坐具才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时,总导演采纳了我提出的跪坐的建议,增加了时代感。下面,我举几个典型人物的例子,更能清楚地辨明《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的差别:

希望采纳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2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5、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26、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7、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30、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3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3、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7、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紫霞游戏平台为您解答

  《西游记》 吴承恩

  目 录(简体)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红楼梦》曹雪芹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十一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心

  十二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十三 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十四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十五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十六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十七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十八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十九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二十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二十一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二十二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二十三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二十四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二十五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二十六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二十七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二十八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二十九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三十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三十一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三十二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三十三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三十四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三十五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三十六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三十七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三十八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三十九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四十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四十一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四十二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四十三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四十四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四十五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四十六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四十七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四十八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四十九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五十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五十一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五十二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五十三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五十四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五十五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五十六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五十七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五十八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五十九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六十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六十一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六十二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六十三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六十四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六十五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六十六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六十七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六十八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六十九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七十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七十一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七十二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七十三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不问累金凤

  七十四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七十五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七十六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七十七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七十八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七十九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八十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八十一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八十二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八十三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八十四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八十五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八十六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八十七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八十八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八十九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九十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九十一 纵*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九十二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九十三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九十四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九十五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九十六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九十七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九十八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九十九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一零零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一零一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一零二 宁国府骨肉病灾襟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一零三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一零四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一零五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一零六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一零七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一零八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一零九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一一零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一一一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一一二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一一三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一一四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一一五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一一六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一一七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一一八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一一九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一二零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蔼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襟张郃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水浒传》施耐庵

  第001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002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003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004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005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006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007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008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009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010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011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012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第013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014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015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016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017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018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019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020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021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022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023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024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妇药鸩武大郎

  第025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026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0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028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029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030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031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032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033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034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035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036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037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第038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039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040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041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042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043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044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045回 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046回 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047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048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049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0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051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052回 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第053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第054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055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056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057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058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059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060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061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062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063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064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065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066回 宋江赏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067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068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069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070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

  第071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

  第072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073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074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075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076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077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078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079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080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081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082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083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084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085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086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087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088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089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090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091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092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093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094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095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096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097回 陈 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098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099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100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 宋江同奏捷

  第101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 生奸

  第102回 王庆因奸 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103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104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105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106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汨没破坚城

  第107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108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109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111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112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 陵郡

  第113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114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115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116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118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119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120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1 以喜爱和有用的为话题写一篇八百字作文

喜爱的和有用的

摊开洁白的稿纸,让思绪顺着笔尖一点点凝固下来,静静地聆听思想划过的声音,这种感觉是我所喜欢的,但是对我的考试却是无用的。

我讨厌刻意地去为了高考而写作文,也不会为了自己讨厌的作文去搜索话题,去积累素材,虽然我深恶痛绝着,但是这却是有用的。

我喜欢过闲云野鹤的日子,但是这对我的理想是无用的。每天为了高考而忙碌着我发现这种日子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但是对我明天的发展据说是有用的。

故而为了有用的,我不得不放弃了我所喜欢的,也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不得不继续以下的作文。

我极其拖延材料堆砌的文章,但是我还是要用材料将我的文章进行所谓的充实,以获取对我有用的分数。

青蛙和玫瑰的故事

一株美丽的红玫瑰因为自己是花园中最美丽的花而感到骄傲,但是它发现人们只是远远地欣赏它而不靠近。原来在它的旁边一直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

没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落了。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青蛙说:“你看起来很不好,发生什么事情了?”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这里的时候帮你把他们都吃掉了,所以你才成为花园中最美丽的花。”

对于红玫瑰而言,众人的欣赏是它所喜欢的,但是是大众的欣赏却不能帮它吃掉虫子,因此又大又难看的青蛙却是有用的。在喜欢和有用之间,选择有用还是喜欢?

石头的故事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去向一个大师求救。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山上有很多的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登山了,恐怕连走都走不动了。”他疑惑地看着大师。“是呀,那怎么办?”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

年轻人一楞,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人生总要把我们许多所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才能腾出手去拿有用的。忍痛割爱固然是无奈,有时候竟是最明智的。爱好永远只是爱好,但是不能把爱好当做职业。在喜欢和有用冲突的时候,你会选择爱好吗?

2 以喜爱的和有用的为话题 作文

读书——我的最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有人喜爱运动,有人酷爱旅游------性格不一,兴趣爱好不同。我呢,就喜欢拿一本书,找个僻静之处,坐下来,津津有味地看。

时而被书里幽默有趣的故事逗得开怀大笑;时而被书里凄楚伤感的故事引得潸然泪下;时而也为书中的英雄人物顽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不已。 我喜欢看书,那是绝对的偶然。

从前,我不太喜欢看书,父母为我买的大堆的书,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书橱里睡大觉。妈妈还是三天两头把书往家带,更令我反感不已。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把我一个人丢在了图书馆,对我说:“盈颖,妈妈有事先离开。

3 请以“喜爱的和有用的”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与爱同行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明确表明了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爱与尊敬。

我曾经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爱?现在我明白了:爱分很多种,有友爱、关爱、疼爱。。。。。。而人与人之间最多的还是关爱。这爱并不是一定要舍弃自己的生命,从一些小事中也能发现这种关爱,就拿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我照常出门,准备乘公交车去学校。虽然下着雨,妈妈也让我带把伞,但因为下得是蒙蒙细雨我也没太在意。。。。。。

车子还有5分钟就到了,可雨却大了起来。别人都打开了伞,可我没带伞。没淋至一分钟,我身上就以全是水了。就在我想回去拿伞时,我却突然之间感受到了不被雨淋的温暖。我抬头往上一看,看见的是一把橘**的伞。伞边已有些破了,上面还有几朵小花似的图案让人绝得心暖暖的。我连忙转过身,熟悉的面孔让我不由的一惊。这不是她吗?我羞得脸 辣,似一只红苹果。这一切只因为我小时候对她的歧视。可现在她却。。。。。。

车子来了,伞都收起来了。我不敢回头直视她的眼睛。我没有说一句感谢,也不敢说,只是默默地让她先上车了。我想她应该能明白我的一半歉意与一半谢意。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关爱的重要性。当你与别人分享同一件事物时,不仅你自己会开心,他人也会随之快乐起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值得我们品味的一个生活小片段。

4 请以‘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为话题

我喜欢冬天的白雪,似一朵朵纯洁的茉莉,又似一根根柔软的羽毛,在世界上幽然飘落。

一片一片,不久,天地间也只有了一片洁白。 我喜欢春雨后明媚的阳光,。

既不强烈,又不冷淡。满面笑容的照耀着大地,花朵,小草------以及我。

我喜欢头顶飘过的白云,时而似一只白白的羊,时而似一朵大而漂亮的白花。我喜欢夏日忽隐忽现的暴雨。

来得出其不意,毫不犹豫地冲刷着窗户上的玻璃。把世界,把万物,冲刷得像新的一样。

我喜欢秋风里飘落的落叶。黄的,红的,不约而同,纷纷飘落。

只有光秃秃的树干,似乎什么也没有了。 我喜欢梦,喜欢梦中飘柔的轻风。

她将羽毛般的我吹进梦的天堂,那儿,有无数眼睛般的星星,那儿有无数美丽的花朵在向我招手。 我还喜欢衣服,那柔软的丝绸。

那全校统一的校服,那女孩身上飘扬的花裙子。我也喜欢人们心中的衣服。

一句话,一首歌。我认为它们都是给人温暖的丝绸衣服。

我喜欢笑容,那挂在嘴边灿烂的笑容,每当帮助人们后,每当人们对我露出发自内心感激的一笑时,我便爱上了这笑容,也学会了对着朋友,对着亲人,对着热心的陌生人露出着灿烂的一笑。 我还喜欢痛苦,虽然那时令人伤心的。

在委屈后,在绊倒后,在考差后,哪个人不痛苦?但我喜欢乐观的对待痛苦。苦多了,智也便多了,便可用智换去痛苦了。

我喜欢弟弟妹妹们稚嫩的小脸,喜欢他们在委屈时挂着的一颗颗像山葡萄一样的泪珠他们会眨着星星般亮晶晶的大眼睛,跟着你念“爱祖国“和“1、2、3“,那声音好听极了,像星星在夏天迸发出的清脆悦耳之声;他们也会从春天的草地里为你采摘美丽的小花,捧在你面前,甜甜地笑,星星似的眼睛里飘出七彩的光,不留一丝杂质,让人感到一种舒适的温馨,感到一种近乎于童话的单纯,干净而清澈 我喜欢读书我喜欢书中那流动的细腻,还有那猜不透的温情读书,是一种很唯美的享受就像是倾听一首田园杂诗,轻唱浅吟,婉转悦耳,悠远淡泊,慢慢地滑过淡淡的诗意,奏出古代诗人的多愁善感读书,是需要细细品位的,恰似一条轻轻流去的小溪,若少了这种品位,便体会不到那一脉优美的传统,体会不到那细水长流的智慧 我喜欢童年童年,就是一曲美妙的乐曲,而那些跳跃的音符,便是我们童年生活中的小插曲同时,我也喜欢细碎的真挚的友谊,因为它是我童年生活时最美好的回忆 我喜欢颜色我喜欢黑色,神秘的黑总是让我产生许许多多的幻想;我喜欢绿色,透明的绿色总能使我心旷神怡;我喜欢白色,纯洁的白不禁使我想起那些幼稚可爱的面庞;我喜欢红色, 的红总能给我带来一丝丝暖意……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颜色让我们的生活总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我喜欢把旧作品一一检视,如果看出有什么缺点,我就高兴得不能自抑——我在进步!我不是在停顿!这是我最快乐的事,我喜欢进步! 我喜欢在黄昏时来到小溪旁。看四周没人时,我便悄悄把脚伸进水中——那被夕阳照得极其艳丽的溪水,那细沙从我趾间流过,某种白花的花瓣儿随波飘去,一会儿就幻灭了——这才发现那其实不是什么白花瓣,只是一些被石块激起来的浪花罢了。

坐着,坐着,好象天地间流动着暖和的细流。低头沉吟,满溪红霞映得人眼花,简直觉得双足浸在一盆花汁里呢! 我极喜欢,而又带着几分崇敬去喜欢的,便是大海了。

那辽阔、那淡远,都令我心折。而那雄壮的气象,那平静的风范,以及那不可猜测的深沉,一直向人类作着无言的挑战。

我喜欢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一切,同时,我也感谢生活:竟让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这么多的喜欢 我喜欢世界,也喜欢万物,还喜欢世间的喜怒哀乐。做完了一天的喜欢,我便期待起了明天,我喜欢的那个明天。

2其实,喜欢和爱仅一步之遥(这个。

把它改成作文吧,你懂的)喜欢,是一种心情 爱,是一种感情 喜欢,是一种直觉 爱,是一种感觉 喜欢,可以停止 爱,没有休止 喜欢一个人,特别自然 爱一个人,特别坦然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盼和他在一起 爱一个人,有时候怕和他在一起 喜欢一个人,不停的和他争执 爱一个人,不停的为他付出 喜欢一个人,希望他可以随时找到自己 爱一个人,希望可以随时找到他 喜欢一个人,总是为他而笑 爱一个人,总是为他而哭 喜欢,是执着 爱,是值得 喜欢就是喜欢,很简单 爱就是爱,很复杂 喜欢你,却不一定爱你 爱你,就一定很喜欢你 其实,喜欢和爱仅一步之遥 但,想要迈这一步 就看你 是喜欢迈这一步 还是爱迈这一步4喜欢 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奇怪的人,有着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思考,还有那些极为好笑的习惯。 偶然看到杂志上的梦游娃娃,忽然喜欢上她。

于是,怀着极强烈的执著,在校外喧闹的店铺穿梭——长长地反反复复地穿梭。然而,终于在那家明亮的店里看到它的时候,我忽然只想这么看着,就看着她摆在那里,嘴角是一抹安然的天使样的微笑。

于是,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她于我而言,终将只是每个中午,默默地走过门口,刚好看到架子上的她,上扬着头,微微地冲我笑。

带着我喜欢的,零星的狡黠和微露的欢喜。他们问我:“为什么总去看,不买下它呢?”我摇摇头说:“我喜欢它,但是不想买它,不想拥有。

5 以喜欢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以喜欢为话题的作文

喜欢是一种思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站在浩瀚的水边,望着在水一方的佳人,心中不免有些欢喜,却又有些失落——因为无法渡过河去与佳人相随相伴,只能将这种喜欢默默地埋在心底。但种下去的东西总要萌发,何况是“喜欢”呢。一到夜晚,这颗“喜欢”的种子便会钻出心田,萌芽拔节。这让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这种难以兑现的喜欢慢慢地在他的心里长成了一棵思念的树——这棵树便植根在他的幻想中,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结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果。(引用《诗经》中的经典语句描摹“喜欢”这种情感,精当而又充满文采。以“种子”“树”和“果”分别比喻“喜欢”“思念”和“示爱”,意象新奇,富有诗情画意。)

喜欢是一种不舍。我平常读到一本好书时,总是爱不释手。每回妈妈喊我吃饭,我总是舍不得将书放下,恨不得天天把书带在身边,吃饭时捧着它,睡觉时枕着它,走路时看着它……当然,对喜欢的物你也许可以长留身边,而对喜欢的人有时却必须忍痛分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李白对友人孟浩然离去的不舍。李白与孟浩然是最好的朋友,彼此惺惺相惜,两人之间的“喜欢”此刻被酿成了一种酽如醇酒的惜别之情。面对好友的离去,李白怅然遥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摹画出了诗人此刻心中无限的不舍与惆怅。(这一段由物及人,写出了人与物和人与人在“不舍”上的异同,很有见地。引用《送孟浩然之广陵》,拓展了文章的意境,辞约而意丰。)

喜欢是坦然的放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人的母亲面对儿子离家远行,心中虽有些不舍,但念及儿子已然成年,他应该拥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心中的不舍也就变成了毅然的放手。天下没有不爱护孩子的母亲,但为了诗人的美好前程,一位心胸宽广的母亲必然选择坦然放手。岳飞的母亲更是令人敬佩,她在即将出征的爱子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难道她的心中没有不舍吗?不,她正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儿子,正是因为她明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所以才让岳飞投身沙场,报效祖国。(选用两则古代母亲送子远行的事例,生动诠释了有一种喜欢叫“放手”。这一段刻画出与一般意义上的慈母迥然不同的两住深明大义的母亲的形象。正是这样的母亲,培育出了一个个志在四方、先国后家的好男儿。)

喜欢是无言的举动。每一天早晨醒来,我都发现床边放着一杯果汁;每一天晚上入睡时,我都发现床边搁着一杯牛奶。不用品尝,只要一看到心里就顿觉暖意融融。父母、孩子之间的喜欢无需轰轰烈烈,有时候就体现在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中——回家时的一声问候,睡觉时的一个吻,累了的时候一个深情的拥抱……“喜欢”体现在点点滴滴不起眼的琐事中,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你我身边。(以自己身边的例子,写出了“喜欢”的另一种特征:默然无声,毫不起眼,如入夜春雨,时时处处萦绕着你,滋润着你……正是这种无声的爱,滋养、哺育着世界的未来!)

喜欢就像一杯牛奶,洁白温润不掺有任何杂质。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抚慰你的感官,温暖你的五脏六腑,软化你的每一根神经……只要细细体会,你一定会觉得回味无穷。(以啜饮牛奶的感觉比喻享受“喜欢”的滋味,贴切而传神。“抚慰你的感官,温暖你的五脏六腑,软化你的每一根神经”这个排比句描写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6 求一篇以“喜欢”为话题的作文

因为是话题作文,我想到的作文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白色代表着纯洁和纯真,千千万万条不受污染的雪扬扬洒洒地飘了下来。在市井俗气中呆久了,突然从天而降的雪,一尘不染,令人如获至宝。我站在屋外,望着天上飘落的雪花,不禁伸出了舌头,雪精灵在我舌尖轻舞,凉丝丝、冰凉凉,让人觉得格外的畅快。

人生如白驹过隙,时间如开弓的箭一般,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首过去,春夏秋冬着,不知已走过多少日子。那些日子里,春天,风和日历,万物复苏,暖洋洋的春风踏着轻盈的脚步,带来春的生机;夏天,骄阳似火,荷花盛开,碧绿的大树伸开他有力的双臂,给予我们浓浓的阴凉;秋天,大雁南飞,凉风萧瑟,但是果园里的大丰收让人们有了金灿灿的希望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

下雪了。窗外开始飘起了一些白色的小雪花。白色代表着纯洁和纯真,千千万万条不受污染的雪扬扬洒洒地飘了下来。在市井俗气中呆久了,突然从天而降的雪,一尘不染,令人如获至宝。我站在屋外,望着天上飘落的雪花,不禁伸出了舌头,雪精灵在我舌尖轻舞,凉丝丝、冰凉凉,让人觉得格外的畅快。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令人数也数不清。不久,一场大雪结束了,我们全家一起去打雪仗。雪仗开始了,我和哥哥一起投入了一级戒备状态。“嗖——砰!”一发“炮弹”飞了过来,命中小腿,是爸爸!好,该我还击了,我迅速闪到了一棵树下,捡起一些雪,把它揉成了一团,用力向爸爸掷去,爸爸没注意,他正在和哥哥战斗呢,我的雪球狠狠地打中了爸爸的肚子。“耶!”我跳了起来。咦,怎么我的头发有点儿凉,又变白了?好啊,哥哥竟然投靠了爸爸,好险,我跳得低,再跳高点儿,不成大白脸啦!唉!现在我是孤军奋战,好吧,那就赏你们个大雪球,我跳了出来,“嗖——”命中目标,哥哥的衣服被雪染白了。正当我得意之时,没想到爸爸妈妈一起暗算我,从后面偷袭,弄得我背上起了两个白色了大圆点。没办法,不是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走为上策”吗?打不赢,我跑到树底下躲着。现在,再来个“以逸待劳”让你们好看。弹药准备得差不多了,该我东山再起了!我双手并用,一时间,好几发炮弹落入敌方“阵地”,打得他们直躲雪仗结束了,大家虽都有多处挂彩可还笑嘻嘻的,我不禁观察起了雪后冬日。雪后的江城所有东西都被染成了白色,就像有一个粉刷匠给予了万物一身洁白的冬衣,树枝上,屋顶上,到处都是蓬蓬松松的雪,一推树,就会再次重演“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情景。一根根倒挂着的冰柱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握在手里,冷得直发痛

有人说冬天万物萧瑟,也有人说冬天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恶魔,但在我心中,冬天一直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一直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7 以喜欢什么为话题的作文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告诉你一件特别的事,你就知道它很特别,而且你会记住它很久很久。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说局有趣的话,你就哈哈大笑,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有趣。

我喜欢你,因为你知道我那里最怕痒,而且你很少去碰那些地方。除了偶尔那么几次,停下,停下,停下!

我喜欢你,因为我们总是一起到处游荡,有时我们安静地躲在篱笆后面,窥探秘密的地方。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爬到屋顶上,肆无忌惮地大声喊,你也会跟我一起喊。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作势要弄爆一个纸袋,那么你就会准备随时被吓一跳。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你离开,你会寄卡片给我,你不会只说一声“那么回头见”就离开。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们在车站,我走失了,那么大声喊我名字的人一定是你。

我喜欢你,因为在我难过的时候,你不会总是劝我开心,有时候难过反倒更好些。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对你发脾气,你也会对我发脾气。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觉得不舒服,你会真的替我担心。你说,可能是你吃坏了东西,我以前也有过一次同意的经历。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你找到了两棵幸运草,就会送一棵给我。如果我们一共找到了三棵,那麽我们就会继续寻找下去。

我喜欢你,因为如果我折了胳膊,而你也折了胳膊,我们一起为彼此难过。我们在彼此的石膏上签名、画画儿,我们把这些给其他人看,让他们也恨不得折了胳膊。

我想:我只是喜欢你。

我想:我就是喜欢你,朋友!

8 以喜欢为话题的作文

我喜欢春天绵绵的细雨,轻轻打在我的花雨伞上。我喜欢那份淡淡的柔情,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

我喜欢夏天轰轰的雷声。当我一个人躲在房屋的小角落里时,世界竟变得如此渺小。我喜欢看雨中奔跑的妈妈、爸爸们,因为他们总会让我感到家的温馨。

我喜欢秋天阵阵的凉风。在我焦急不安的时候,它会吹走我所有烦恼,带来的是一身的舒畅,一天的安心。

我喜欢冬天打雪仗的孩子们。看到他们天真的面庞时,我也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在那一瞬间,冬天似乎突然燃烧起了许多个太阳。

我也喜欢爬山,当你在坚苦的奋斗下获得了成功,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时,你就会满腔热血地打电话给家人,似乎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登上了山顶。

我喜欢看秦岭的红叶,当置身于火红的枫叶中,聆听小鸟清脆的歌唱,观看猴子调皮的“表演”时,我会感到心旷神怡。

我喜欢妈妈的微笑,当微笑绽开在她的脸上时,我就不再感到恐惧、害怕,我将勇敢地面对身边的一切困难。我喜欢妹妹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她,我好像望见了我幼时的幼稚与纯朴。

我喜欢写日记,我喜欢写我的心情日记,当我愤怒或是高兴时,我总会记录下心里想到的和自己做到的。过几年再翻翻看,也许会感到很好笑呢!

我还喜欢拍照片,记录下一张张童年趣事的记忆。

我喜欢在黑板上写字,总会有一种自豪与成就的感觉。

……

我喜欢生活,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

9 以喜欢为话题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本书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把书比作是营养品和阳光;海伦则把书看为是船只……而作为“书迷”的我,要把书当成我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位良师益友,把我带入了写作的殿堂,让我领略到知识海洋的无边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失去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学海拾贝,童年生活多么快乐;书中寻宝,精神世界多么美好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去书籍的万花丛中轻舞飞扬,去为冬天增添一些生机,去开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每天在我临睡觉时都把它读上一节,写完作业时也读上一节,写完作业时也读上一节,心烦意乱时也读上一节。这本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们的精神旅程吧。

奴才生活,于是,我发现,自己真正达到了本应该早就达到的境界。

我的生命是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也是污浊与无聊所无以改变的。于是,我心甘情愿守住萧萧荒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7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