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研究的特殊兴趣是出于将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他认为通过对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从而建构起他的整个学说“发生认识论”。
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具有樊玲论、自我中心、思维具有刻板性及不可逆性,无守恒概念,判断事物具有集中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具有可逆性,但仍然具有刻板性,但往往要以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撑才能进行思维活动。有了守恒概念,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
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认知目标:
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
常用引导词:理解、知道、了解、记忆等。可以理解为思维方面的变化。
情感目标:
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能力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
常用引导词感受、喜爱、乐于、感悟、喜欢等。
动作技能目标 :
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由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
常用引导词学会、掌握、提高等。可以理解为动作发展的运用。
知识目标体现在知识性层面上,比如认识、认知、感知、(初步)了解、获得某某某经验。
技能目标强调的是技能上的获得,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能够尝试什么。比如,能够、尝试进行/运用xx,掌握什么。
情感目标,强调情感体验,跟感情有关。比如喜欢、愿意、体验xx情感、感受、欣赏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