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唱送别之情
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思乡怀远之情
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诗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咏物感遇之情
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例如:王安石的《梅》,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情爱婚姻之情
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例如: 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句:在天愿做比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闲适恬淡之情
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边塞行役之情
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例如: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 关于赠礼物的诗句(有关礼物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赠礼物的诗句(有关礼物的诗句有哪些) 1有关礼物的诗句有哪些
《寄生衣与》-白居易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柳赠一枝春。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寿和》-苏颋
礼物斯具,乐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柳宗元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列骑低残月,鸣笳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肸蚃巫言报,精诚礼物馀。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韦庄
已报新回驾,仍闻近纳隍。文风销剑楯,礼物换旗裳。
紫闼重开序,青衿再设庠。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
2与礼物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1、谢赐珍珠
唐代: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译文
我很久没有画我的柳叶眉了,面上的残妆和着眼泪打湿了我的红绡衣。
我自是很久没有梳洗过了,你也不必送一斛珍珠来安慰我的寂寥之心。
2、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3、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译文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4、送王郎
宋代:黄庭坚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译文
请你喝蒲城产的桑落美酒,再在酒杯里浮上几片屈原曾经吃过的菊花。
送给你黟川出产的亮黑如漆的名墨,又送上曲凄凉动情的阳关曲催人泪下。
美酒使你胸中郁塞的磊块尽化,秋菊使你停止衰老寿数无涯。
名墨让你写下流传万古的佳作,歌曲使你感受到兄弟间情义无价。
我们都已头发斑白流落天涯,十年来骨肉情谊,青眼相加。
今天我们睡在一起彻夜长谈,不觉鸡已报晓;你满腹诗书,口若悬河,说个不了。
学问精进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为远别后音书难通抱恨怨恼?
把沙石炒热终究不能当饭谋求一饱,在冰块上雕花只是白白地追求工巧。
请你收敛心神沉潜道义,定能体会出孔孟学术的精要。
你有弟弟能够勤俭持家,妻子又贤惠孝敬婆婆从不怠懈。
儿子长大了能读诗书,女儿能干勤纺丝麻。你呢,只要安心地享乐,读书之余,品味新茶。
5、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3关于送礼的古诗词,急用,请大家帮帮我
一,赠范晔诗 南北朝 ·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释义: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二,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唐 · 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释义:这把明晃晃的宝剑从古代传下来,最后传到了我的手里。我们就要分开了,既然您也很喜欢这把宝剑,我就把它赠送给您吧,希望您好好保存它、使用它,可不要用它去报私仇啊!
三,凭阑人·寄征衣 元 ·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释义:想要给你寄冬衣,又怕你不再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挨冻受寒。是寄还是不寄,我拿不定主意,真是感到千难又万难。
四,登飞来峰 宋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4与礼物有关的古诗
1、《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释义: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2、《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释义: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3、《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释义: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4、《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唐代:陈子昂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释义:
这把宝剑异常珍贵价值千金,多年来我从未答应送给别人。想到你就要启程到远隔万里的地方去,把它赠送给你以表结交情深。峰顶孤松适宜在严寒中生长,一般草木喜欢在春天里争胜。生在当今世道还有什么可说,你千万别愁添白发就此消沉。
5、《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释义: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5关于礼物的诗句
1) 我猛烈建议大家第一次去梦回之地都选择开车,那些路牌上逐渐缩小的里程是生活的礼物一层层拆开的包装纸,是和梦中情人做爱前脱下的一件件楚楚衣服。——高晓松
2) 我想你了,但我不会说,我会把思念种在你途经的路边,结出红艳的苹果我想你了,但我不会说,我会把深情挂在你驻足的天空,小雨是我温柔的抚摸我想你了,但我不会说,我会把寂寞藏在你离别的站前,却不会随你的列车呼啸而过我想你了,我要怎么说,我的爱不再是礼物,也许只是你不愿签收的包裹。
3) 戒指或宝石并不是礼物,是作为礼物的一种权宜之物。——爱默生
4) 只要用心活着,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失去的当做礼物,眼前的叫做幸福。——乾相坤
5) 这是你亲手为我洗的吗?这是我收到的最令我感动的礼物。《一起来看流星雨》
6感谢友人礼物的诗句
1、《木瓜》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4、《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5、《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我非常敬爱孟老夫子,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常高雅,他不是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挺立自叹不可攀,只有跪拜赞美你高洁。
7感谢别人送礼的诗句
《诗经·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扩展资料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8关于礼物的古诗和名言有哪些
1、爱情所需要的唯一礼物就是爱情。 ——盖伊
2、聪明的爱人珍惜的是爱人的爱,而不是爱人的礼物。 ——陶玛士
3、间是送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美。 ——托马斯·雯
4、时间是送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美。 ——托马斯·雯
5、纯朴和忠诚所呈献的礼物,总是可取的。 ——莎士比亚
6、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 ——爱迪生
7、戒指或宝石并不是礼物,是作为礼物的一种权宜之物。 ——爱默生
8、生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旅程,不是一场赛跑。昨天的事已经成为历史,明天是个未知数,而今天则是一个上天的礼物,这也是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理由。 ——卡耐基
9、如果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老,试问谁愿意接受这件不吉祥的礼物? ——卢梭
10、在我们不幸的世俗生活中,死亡是上帝赐予人的最好的礼物。 ——叔本华
11、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赏识;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 ——叔本华
12、科学给予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昆布顿
13、士兵,作为公民,有义务为过效力,无论他得到的回报是什么,那都是一份纯洁的礼物。 ——巴顿将军
14、美貌是上帝的赐予,是最稀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幸而拥有,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如果我们没有,也要感谢他人拥有的美貌让我们获得了愉悦。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5、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安妮宝贝
答 李 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韦应物(约737—约791),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因出身关中望族而入宫为三卫郎,即皇帝的卫士。肃宗乾元元年(758)入太学读书。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后担任过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官职。《四库全书》收《韦苏州集》十卷,《全唐诗》录其诗十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四首。
李浣是诗人担任洛阳丞时的同事,李浣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担任洛阳主簿。韦应物还在《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一诗中写道:“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可见他们相处甚欢。后因韦应物秉公执法,得罪了军队官兵,被告了一状,于是于永泰二年(766)罢官闲居,李浣也受牵连丢掉了官职,到楚地隐居。他给韦应物写了一首诗,韦应物写《答李浣三首》作为回应,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前两句谈自己的情况。刚刚在树林中读了《易》,接着又来到溪水边观赏那里的鸥鸟。一个“闲”字说明他真是无官一身轻。《易》虽为卜筮之书,实际上也是一部哲学著作,主要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话来说,就是“《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易》包众理,事事可通”。可见诗人闲下来以后,还在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后两句是询问李浣的情况:楚地的诗人很多,你与谁来往最密切呢?一提到“楚”,人们就会想到湖南湖北地区。其实楚国在灭亡前的首都是“郢都”,也即寿春(今安徽寿县),其势力范围包括江苏中部地区。这里当指楚州(今江苏淮安楚州)。因为《答李浣三首》的第一首说:“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可见李浣的诗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寄到洛阳的。“饶”是多的意思,楚国确实出现过许多词赋家,如屈原、宋玉等。
我们要注意到诗中所竭力表现出来的闲适生活与心情,是为了宽慰李浣,也是为了宽慰自己。真的心平气和,哪里都可以读《易》,又何必刻意到林中去读呢?如果在书房里读不进去,那么到林中就更读不进去了。再说诗中提到“楚俗饶词客”,最有名的当然是屈原,而他恰恰是因为不被理解,遭到流放,才写出《离骚》这样伟大的作品来。正因为诗人自己与李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才写诗赠答。如果真的很享受他们所过的罢官以后的生活,也许他们就写不出这些诗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作者对汪伦的深情厚谊,以及与好友离别的不舍。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全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全文赏析: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赠汪伦》表达了真挚深厚的友情。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为汪华五世孙,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送别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思乡怀远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诗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
中国最早的诗歌赠答,或许是《穆天子传》中所载的周穆王与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赋诗往来”,但这只是传说。真正于史有征的赠答诗应为先秦时期诸侯卿大夫与邻国交往时的赋诗言志,但他们吟咏之诗并不是他们自己所作。现在可以确认的关于赠答诗的最早记载出现在《诗经·大雅》中的《崧高》一诗中。这首诗中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的诗句,明确点出“吉甫作诵”来赠给申伯。后来东汉蔡邕的《答卜元嗣诗》中则有“斌斌硕人,贻我以文。辱此休辞,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赋诵以归”的诗句,指出诗作不仅有“贻”(赠),接受赠诗的人还有“酬答”。
突显诗歌交流功能
现存最早的有赠有答的诗作出自东汉桓帝时秦嘉、徐淑夫妇之手。秦嘉有五言体《赠妇诗》三首。《玉台新咏》载有《赠妇诗》的小序,序云:“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这篇小序交代了秦嘉的籍贯、官职及写作这三首诗的背景。《赠妇诗》其一云:“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他的妻子徐淑写有五言楚歌体的《答秦嘉诗》一首,诗曰:“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明人胡应麟《诗薮》称赞“秦嘉夫妇往还曲折,具载诗中。真事真情,千秋如在”。这是从其所抒之情真切感人的角度作出的评价。此外,在中国诗歌史上,秦嘉、徐淑夫妇创作的这些赠答诗也有其特殊的意义。它们标示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诗歌开始叙写个体的私人生活和体验,诗歌创作也开始有了特定的读者。而特定的读者则使诗歌抒情具有了明确的对象,所写之事更为具体,所抒之情也更为专注。
《文选》所收诗歌中有赠答类,收诗数量为诸类诗歌之最,共收录了24人的72首诗。这些诗作的显著特点是在题目中标出“赠”某某或“答”某某,诗人在题目上就明确标出了诗歌是为某个单独的个人而作。
《毛诗序》说诗歌原本是“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礼记·王制》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称“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些都是强调诗歌写作的公共性特征。而赠答诗则不同。如开“赠答”风气之先的王粲,其《赠蔡子笃》诗末云:“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王粲与蔡子笃一同在荆州避难,离别之际他写下了这首诗赠给友人,以表达惜别之情。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私人化的,但也不妨害其对政治生活的叙写,如诗中也有“悠悠世路,乱离多阻”之类对世路艰难的咏叹。
赠答类诗歌的兴起,使诗歌在创作前就有了确定的读者,而赠诗一般也会有反馈。由此,作诗者并非是在自说自话,也不是单纯的倾诉,而是渴望交流。可以说,赠答使诗歌的交流功能得以突显。
此外,赠答诗由于具有特定的读者对象,便于诗人表达在其他场合不便表达的诉求或态度。如司马彪的《赠山涛》、郭泰机的《答傅咸》,这两首诗都是表达希望对方举荐自己的私人化请求。而张华在其《答何劭诗》说“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虚恬窃所好,文学少所经”,称自己的志向与才能不在“功名”而在“文学”,表达的也是个人情怀。
激活诗歌叙事能力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赠答诗既然是为了特定的读者而作,同时也就需要在诗中写明是因何事而抒情。由此,赠答诗激活了诗歌的叙事功能。以中古时期的赠答诗而言,其叙事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叙述送行之事。古人有临别“以言赠行”的传统。相传孔子辞别老子,老子就“送人以言”。《文选》赠答类诗歌中所录王粲的三首诗均是在他为朋友送行时所作,其《赠文叔良》直接称“惟诗作赠”。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也是作者与白马王曹彪分别时相赠之作。
第二,叙述作诗者所遇之事。赠答类诗歌中也有叙述诗人游览、旅行之事,或描绘游览、旅行途中所遇景物的。诗人以赠诗的形式把这些事、这些景写给对方,同时也把自己当时的心境告诉对方。如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谢朓的《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等诗均为此类诗的代表作。
第三,作诗者叙述自己的处境与想法。在这类诗歌中,诗人自述己事,向某人吐露自己的心胸情怀。如傅咸在其《赠何劭王济》的“序”中即称“赋诗申怀”,表明自己企望追攀何劭、王济二位贤人的愿望,却又自愧不如因而要隐退,实际上是在委婉表达自己的仕途困顿。
第四,叙述对方之事加以劝勉赞赏。对方有所不足则赠诗以劝勉,对方有长处优点则加以赞赏。无论是劝勉还是赞赏,着眼点全在对方。如刘桢的《赠从弟三首》,以苹藻、松柏、凤凰为喻赞赏其从弟的品性,自然有勉励之意。又如曹植写有《赠徐干》一诗,刘良注曰:“子建与徐干俱不见用,有怨刺之意,故为此诗。”其实,诗中称赏徐干贫穷但有才德,并含蓄地表示要举荐他。
第五,表达与友人分离不能相见的思念之情。如陆机作有《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诗云“与子隔萧墙,萧墙阻且深。形影旷不接,所托声与音。音声日夜阔,何用慰吾心”,李周翰解释说陆机与顾彦先“同为尚书郎,遇雨不相见,故赠此诗”。
第六,叙述某事以达到某种实用性目的。如晋末时卢谌担任段匹■的别驾,卢谌觉得自己节行有所亏,但又不得不从,于是写了《赠刘琨》一诗表明心迹。刘琨作《答卢谌》一诗,以“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激励卢谌树立匡扶晋室的远大志向,并叙说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后来刘琨受段匹■疑忌而遭囚禁,又作《重赠卢谌》一诗激励卢谌完成救国大业,并解救自己于困厄。
第七,诗人在赠诗中自述对友人的诚挚感情。如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中称“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表明向友人赠诗是因为对友人的向慕。
中古时期的赠答诗借由叙事来抒发诗人情感,因此激活了诗歌的叙事功能,同时使诗歌所抒之情落到了实处。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也增加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设立诗歌创作标准
当强调诗歌的公共性时,诗歌创作的标准是《毛诗序》所言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理由是“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而强调诗歌的私人性时,其创作标准又是什么呢?细读留存至今的中古赠答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有大量对于“诚”的描写,这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当时赠答诗的创作标准。
两晋的赠答诗有很多写到了“诚”。如张华在《答何劭诗》其二中写道:“是用感嘉贶,写心出中诚。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他把文人间赠答诗作的“缘情”与“写心出中诚”联系了起来,提出赠答诗所写之情应该以“诚”为标准。张华认为赠答诗应“写心出中诚”的观点在当时很多赠答诗作中都有体现,如傅咸的《赠崔伏二郎诗》中“人之好我,赠我清诗”“诚发自中,义形于辞”,陆云的《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中“亦有芳讯,薄载其诚”,郑丰的《答陆士龙·南山》中“交弃其数,言取其诚”,孙绰的《答许询诗》中“敛衽告诚,敢谢短质”等诗句,均不同程度地表明,赠答的“缘情”应以“诚”为标准。由此可见,对于“诚”的重视已成为当时赠答诗创作中一种重要趋向。
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批评汉代“赋颂之徒”是“长不诚之言者也”。与此不同,中古时期的赠答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写心出中诚”的创作标准。这一标准继承了孔子“修辞立其诚”的主张。“礼义”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而“诚”则偏重于自我要求。强调诗歌的公共性时,自然应追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而侧重诗歌在私人领域的倾诉与交流功能时,则有必要依照“写心出中诚”的要求来进行创作。这不仅为诗歌创作设定了“内”“外”两种标准,也为诗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关于印发《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以文明交流互鉴助推对外话语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陈宣宇 排版编辑:陈宣宇
原文
送友人
李白 〔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这里,此处。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蓬”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颈联是说,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是说,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义,可谓别具匠心。
《送友人》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寓情于景。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